《雍正王朝》中同樣都是太監總管,為何高毋庸被殺,李德全能被雍正重用?

歷史奇趣說


導語:高毋庸和李德全都是太監總管,一個是雍正在潛邸的大管家,一個是康熙身邊的大內總管。雍正在登基以後,為何棄用高毋庸,甚至把他殺掉,而要選擇繼續重用李德全。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毋庸做事沒有李德全周密,李德全不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是滴水不漏。

高毋庸犯了一個錯誤,註定他被雍正遺棄。

高毋庸是雍正在潛邸的總管,按理說雍正登基以後,應該提拔自己的人。但是高毋庸卻沒有那麼好的機會。從鄔思道給十三阿哥胤祥的話中可以看出,高毋庸很有可能被雍正秘密殺害。

他身為潛邸的總管,管理一批替雍正秘密辦差的人。高毋庸殺掉坎兒是他這一輩子做的最大的錯誤。坎兒是誰,是李衛的鐵哥們,而李衛又是雍正身邊的紅人,如果高毋庸不死,李衛看著這個殺掉自己兄弟的仇人能舒服嗎?

鄔思道要救坎兒,但是晚了一步,坎兒還是被高毋庸毒殺,鄔思道責怪是自己害了坎兒年輕的生命。他不敢遷怒雍正,只能把這個責任推給高毋庸。還有最關鍵的就是,坎兒出賣雍正,把任伯安的密信交給八阿哥胤禩,這都是非常機密的事情,高毋庸只有死才能保守秘密。

有人說,高毋庸能不能推開這個差事。這就是他不能上位的關鍵。你看圖裡琛怎麼做的,他能夠在康熙和雍正兩朝屹立不倒,自然有秘訣。康熙讓他去看是誰在鄭春華的屋內,他明知道是太子,他說要小便來推辭。

高毋庸沒有圖裡琛的精明,更別說李德全了。

李德全是康熙身邊的貼身大總管,他要隨時掌握康熙或者雍正的心態,哪天雍正心情不好了,他看一眼就能猜出八九分。雍正一抬腳,他就是知道要穿鞋,雍正使個眼色,他就要知道做什麼。

李德全的這個工作,需要的是精細和耐心,他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就要當面抽嘴巴。做的不好,可能小命早就沒有了,所以當上大內總管的都是人精。

通過以上分析就能看出雍正為何棄用高毋庸,而是選擇繼續重用李德全了。不過我認為,除了兩個人的能力不同之外,還有幾點也很關鍵,供給大家討論。

第一點,雍正需要李德全來知道群臣的性格。

李德全作為康熙身邊的紅人,對於康熙的喜好非常瞭解,還有就是李德全也瞭解大臣的性格。雍正剛剛登基,根基改不牢固,需要李德全給他提供一些信息,而高毋庸就比李德全缺少了很多工作經驗,所以棄用。

第二點,李德全是永遠都是處在中間位置的人

李德全從來不參與任何一方的爭鬥,尤其在九子奪嫡的關鍵時刻。他沒有受到任何一方的拉攏,而且說話永遠都是站在中間人的角度,這一點雍正不用對他懷疑。

第三點,李德全威脅不到皇權

歷來也有太監掌握權力,威脅到皇權的,比如秦朝的趙高和明朝的魏忠賢。李德全身為大內總管,卻沒有任何的權力,這也是雍正選擇重用李德全的原因。

通過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知道雍正為何棄用高毋庸,而選擇李德全了。由於水平有限,不知道分析的如何,歡迎吐槽。


小燦哥說歷史


謝謝!雍正王朝同樣都是雍正的總管太監,高毋庸被殺,而李德全被用!

笫一,高毋庸原名高福,乳名坎兒,是雍正當皇子時南巡查糧時收下的討飯孤兒,有幸被雍正帶回家,做了努才,後來做了雍正府邸的太監總管。

第二,在康熙王朝後期,皇子們為奪皇位,都在備儲自己的有利條件,在雍正府邸也不例外,也有一班為雍正做皇位的出謀劃策之人,這其中就有底邸的太監總管高毋庸。

第三,殺高毋庸的條件是充實的,他搞受了八年黨的房子,金子。雍正又是多凝之人,那能接受這樣不忠之人,何況高毋庸又知雍正府邸的名種之事。雍正登位前天就把高大總管給殺了,被殺最大的因素就是他與八爺黨有瓜葛,怕機密外傳。

第四雍正做皇位前殺了高毋庸,做正皇位後,就開始瞭解磨殺驢之事,殺大將軍年羹堯等,那些被殺之人就是雍正沒登位之前雍府邸的有功之人。

第五,利用太監總管李德全,①李德全與各派,特別是八爺派不往來,只待著自己的主子,不參與任何黨事之爭。

第六,任用老總管太監李德全,也是雍正的謀略,是做樣子給大臣看的。因為雍正登位的傳搖太多了,這就是雍正的用人策略。

總之雍正做皇帝殺人這是歷代皇帝的常態性。不殺李德全是想在大臣之間有仁慈之心的思想。…



開心_73258937


謝謝頭條邀請!《雍正王朝》是少有的電視劇超過原著的經典之一,其深度甚至可以媲美比肩三國、西遊、紅樓、水滸等四大名著。

即便如此突出獨秀,《雍正王朝》劇情中也有不少與常理不符的的地方,算無遺策鄔思道就是最大的bug。什麼事都被他算準,所有人都在他算計中,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所以,雍正即位後就早早地讓他退二線了。但是說雍正即位後怕洩露髒活就要滅口鄔思道,就跟劉備登基後怕洩露陰謀詭計,就要殺諸葛亮,一樣弱智得不可理喻。

常言道,你撒一個謊,就要用三個謊來圓它。在《雍正王朝》裡的表現就是,讓鄔思道退居二線,你要扯淡雍正為了滅口;為了讓這個淡更圓,你還要繼續扯鄔思道離別時給胤祥說,〖府裡專一替四爺辦秘密差事的 恐怕就。。。〗。當然了,據說原著中是“慶功宴後一個不留”。很多人根據此,推斷出高毋庸也被滅口。不少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都說雍正心狠手辣腹黑什麼的。

事實上,雍正要滅口給他辦秘密差事的人,不是因為他心狠,而是因為他“被腦殘”。大家都知道,現實中爭個芝麻綠豆大小的科長,都各種陰謀、陽謀無所不用其極地使上了,局長使用的陰招就更多了,再往上就更不用說了,到了皇帝那級別,不想當傀儡不想被殺,睡覺都得睜隻眼。即便如此能享受正常死亡待遇的皇帝連一半都不到。以雍正自身為例,老八集團以整頓旗務為名,暗中聯合隆科多、四旗主、弘時密謀調兵逼宮,要不是拼命十三郎胤祥機警果斷,雍正就只能回家領盒飯了。

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要廣設耳目,刺探消息,洞燭朝野人心動向以便未雨綢繆。一旦時局出現風吹草動,就能遊刃有餘泰然處之。諸葛亮在《將苑》裡就說過,“人無耳目則亡,無腹心則亡,無爪牙則亡”。沒有東廠、錦衣衛之類的特務機構,皇帝會很快被大臣當傻子耍。那些原來給雍正做秘密差事的人,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百戰老兵,業務熟練,手段高明,感情深,忠誠度高;是自己可以依賴的重要資本。現在倒好,一登基即位就把他們全殺了?這不是弱智,還能是什麼?

你說因為他們做過太多髒活,雍正怕他們洩露出去,所以要滅口。以前秘密活再髒,能比得過,殺父、逼母、改遺詔篡位、偷陳家人當自己兒子,更聳人聽聞?雍正沒做過,不一樣傳出去嗎,天下人也不辯真假,照單全收。傳出去,也一點也沒影響他坐皇帝啊。沒了耳目,打探不出隆科多要逼宮的消息,雍正可是要領盒飯的。

崇禎以前沒當皇帝培養過,剛上臺殺了魏忠賢這條惡狗,情有可原。雍正可是“六部當差,外省民間闖蕩”幾十年的皇阿哥,連這點頭大眼小都拎不清,實在不能讓人信服。拿歷史上著名的李世民來說,他跟屬下發動軍事政變,殺兄弒弟逼父奪母,這程度不比雍正跟人在組織程序內“文鬥”髒多了。也沒見他把房玄齡、杜如酶、尉遲敬德、侯君集等人殺人滅口了啊,反倒一個個加官進爵。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多去了。

具體到《雍正王朝》裡,康熙第二次要廢太子,他的幾個手下急了,去找太子密謀發動政變,囚禁康熙。這也比雍正做的那些“髒”多了,按鄔思道的邏輯,那成功了就更應該滅口了。那他們乖乖受罰估計只是丟官,頂多蹲號子,你造反成功了卻要掉腦袋,圖啥呢?可大家都要跟太子孤注一擲,因為大夥都明白。那點虛名算什麼,成大事的誰沒有一堆見不得光的事,太子以後可能因為以後爭權奪利殺他們,但絕不會因為這點破事滅他們的口 。

所以,雍正為什麼要殺高毋庸,因為為了情節需要,所以雍正要暫時得下病——急性短暫性智力障礙。

當然了,劇中也沒明說高毋庸被殺,很可能李德全管宮裡,讓他繼續留守潛邸。即使保留大太監李德全的職位,也會讓高毋庸身處要職,並逐步接替李德全,絕不會輕易殺掉。就像一個領導提拔了,他的秘書一般來講,會慢慢的提拔過去跟著他的。信任需要時間積累的,位置越高,時間越長。


全金屬鍋蓋頭


這個庸政心裡面想這李德全是個比較聽話肯執行任務的這麼人。高勿庸,庸政眼裡已經用完了他這個人的價值。在那個封建年代裡,頭後宮是不可以干政的。

這是我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