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的小河、花溪版塊會成為第二個觀山湖嗎?

灑家沒瘋


小河?也就是經開區一帶,自從併入了花溪之後,小河的前景更是讓很多人都很關注,有人可能會說不如跟著南明,但是,小河併入新的花溪區,顯然發展的空間和潛力是更大的,有了更大的格局,雖然這種格局是以“小河——孟關”一帶的

小孟工業園區為特色的新型工業化基地。

首先,小河板塊甚至包括原先花溪的一部分板塊,定位就和觀山湖區不一樣,觀山湖區屬於中心城區雙核之一的“服務核心”,而小河屬於多組團之一的“功能組團”,也就是說,觀山湖的業態可能會更加豐富和全面,說白了就是更宜居。

其次,看兩個板塊的規劃人口和居住密度,就能看出來,觀山湖區的規劃人口將近73萬,而經開居住片區僅為37萬左右,而且,貴陽城南部,主要是“南部現代裝備製造業實體經濟帶”,算得上比較工業化色彩的裝備製造,現在大力打造的孟關和花溪的連片,其實也有類似的含義在裡面。

結合定位和功能分佈,就不難發現,為什麼花溪城區的規劃格局,不如觀山湖那麼看起來高大上,因為在花溪,人口數量有限,地廣人稀,而且人口相對來說分散,這還不算更南面大學城的人口,真正意義上作為城區居住、生活的區域,實際上是很有限的,攤開來會顯得比較稀薄,影響商業的繁華度,所以小而緊湊的城區格局,就很合理了。

整個花溪板塊,包括小河、孟關,小孟工業園區等,有不少土地是用於廠房、工業板塊的,最出名的就是小孟工業園區。其實,花溪作為貴陽主城區南郊的一大塊區域,能夠先從工業抓起,是很有優勢的。

很多人都說貴陽沒有什麼特別顯著的工礦產業,如果把小河、花溪作為貴陽工業的示範區域,發展裝備製造等工業,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這樣一來,主要的居住人口如果集中在老城區和觀山湖,那麼南部的裝備製造園區,對城市帶來的汙染等副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所以,無論從定位, 還是從現實的角度,小河、花溪一片的功能,和觀山湖都是不同的,未來也會更加大相徑庭。


貴陽小數據


大家都知道觀山湖炒熱是因為市政府搬過去、市西路搬過去、客車站搬過去、一中搬過去、把能搬的都搬過去,直接後果就是老城區失落了10年,你們覺得還有什麼能搬到花溪和小河嗎?


釋懷風中


不要做夢了,小河那邊一直是死角,無法擴展,發展定位不同,你看看觀山湖上的項目你會知道的,政策傾斜度都是嚮往觀山湖的,發展格局更不一樣,貴陽市目前的發展可以說目前的觀山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