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高考的時候成績不是最高的,但為什麼大學畢業之後就全都會了?

其實我不想愛你


教師在高考的時候成績不是最高的,但是在畢業之後卻全都會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學無所盡,只有人生有崖,而學而無崖。

近些年來,師範類院校的不斷增多,讓我們不得不開始憂心一個問題,這些現在的學生、將來的老師,他們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真的能滿足學生日常的教學需要嗎?特別是現在許多的大學生本身不夠努力,大學教學體制又相對寬鬆的情況下,讓我們的憂慮進一步加深。那麼,這些現在看起來依舊無憂無慮的學生,在將來能否勝任我們諸多家長心中的教師呢?

首先,畢業的學生想要當一名教師,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教師資格證,國家要求,教師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才能聘任教師。二、在有教師資格證的前提下,需要親自上講臺進行試講。在這兩個基本條件滿足後,才能成為教師。一般情況下,教師資格證的獲取是相對比較嚴格的,作為一項技能的考核,這種考核又間接地影響著國計民生,所涵蓋的內容不僅考驗的是這些教師基本知識儲備,更有對學習能力的要求。


在具備了這些教師資格證的基本要求之下,也有社會責任的期許,身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不斷的鞭策自己。三尺講臺成為了他們為之奮鬥而戰場,講臺下的莘莘學子讓他們不斷的做的更好。人民的教師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他們卻是萬萬不能的。也許你只見他們在講臺上給學生的講解洋洋灑灑,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卻也忽略了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他們現在所講的這些知識點也是曾經所困擾他們的。可能每天,同學們都已經深入夢想,而他卻還在抓耳撓腮的準備教案、批改作業。


從一名求學者到一名教學者,改變的不僅僅是基本素質的提升,也有格局的變化,眼界的開闊,讓他們有了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曾經的他們是站在山腳下,仰望一座山,而如今的他們,是站在了山的頂上,在俯視這座山。這座山的高度沒有發生改變,改變的是他們的視野、格局。而這種格局的變化,讓他們有了更多的能力和信心去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一切難題。

教學相長。三人行,必有我師,更不用說是一屋子的莘莘學子。綜合以上因素考慮,教師在畢業後,並非是全都會了,只是在教學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這才讓他們的教學看起來如此的洋洋灑灑。


大三老學長


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想告訴你,很多剛畢業的年輕老師,絕對比不上學生;即便是老教師,如果不提前備課,手中無答案,也不敢說自己全會,做的全對;有些老師,可能一輩子也比不上學生,他們一輩子只會照本宣科吧了!

老師的成長,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中,高三是一個節點。一個年輕老師,如果帶一屆高三,他對高考的理解,就會完全不同,站在高考的高度,重新去教高一,他的授課水平就有了高度和深度!如果不帶高三,有些老師即便成了老教師,也屬於年輕的老教師。

老師的成長,需要機遇!講課比賽,是老師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機遇,因為它給老師一個學習和反思的機會,它給了老師吸收學科老教師經驗的機會,也給老師開闊眼界的機會。

老師的成長,需要氛圍!好的學校,有好的教研氛圍,老教師的幫扶對年輕教師的成長很重要!學生的優秀,也會形成教學相長,促進年輕教師成長。

老師的成長,和個人的態度和能力密切相關!只有態度認真,善於思考的老師,才能很快勝任教學崗位。而有些老師,則可能被學生“下課”。



最後,我認為,在高中階段,看一個老師厲不厲害,不是講課,而是講題!那種手中無答案就不敢講;手中有錯答案就會錯講的老師,怎麼能勝任高中尤其是高三教學?

當然,即便老師比不過學生,這並不影響他們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如果教出來的學生都不如自己,是不是也是一種失敗?


贏在高三


我是剛考上的新教師,我來說一下為啥大學的學渣,一到教學生的時候就“都會了”。

一、個人情況介紹

我高考成績在班裡第四,不算最好,大學學的一般,大一大二拿了幾次獎學金,大三大四玩嗨了放飛自我……高中時候學的知識全還給老師了。畢業後在企業工作了一年,公司倒閉決定考老師。

二、為什麼老師看起來“都會了”?

1、當老師前進行了大量的學習、訓練。

師範類畢業只需參加教師編考試,非師範類的畢業生要先考教師資格證,再考教師編。我只談一下非師範類的,首先要把專業課,教育學,心理學學好,搞定筆試,再練一練面試,一般都要花個萬把塊報面試班(像我一樣聰明的可以只看視頻自學),練上幾百次演課,然後通過面試,教師資格證就到手了。再籌備編制考試,相當於再把之前考資格證的過程更嚴格的執行一遍,原本已經忘記的知識,慢慢的“都會了”。

2、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老師不是天生就會,只不過比學生先掌握了知識,花費了更多的時間。作為新教師,當確定要教某一科之後,所有的時間都鑽研這一科的內容,同樣的時間學生要學習所有科目,老師只看這一科,所以看起來“都會了”。

事實上,即便老師只教這一科,考試的時候也未必考得過學生😂……

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非常重要!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事半功倍,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同學每天看起來不學習,考試時候能考好的原因。。。每個人的思維習慣不同,要摸索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汪增帥


來來,作為曾經的“學渣”,現在的老師,我來現身說法。

我的高考成績相當慘烈,僅僅是去了一個普通的二本師範,唯一難得的是語文好歹過了120分,就語文單科而言,不算“渣”。

當然,坦白說,在語文方面,想要大學畢業之後全都會是完全不現實的,雖然大學四年也不算太蹉跎歲月,該學的專業課也都學了,畢業也拿著教師資格證,順利考了編制,但真的離什麼都會還遠的狠。

畢業後我直接去了縣城的高中,算是省重點。學校有一個“很不人道”的傳統,每一學期各科老師都必須跟著高三學生進行一次模擬考試,和高三學生同步,但只考所教科目。我就是通過每學期的這次考試發現了一個很尷尬的事,經過了大學四年認真學習,我參加考試的結果只是——沒有退步,勉強還能考到我高考的分數!

這一度讓我感覺很丟人,覺得自己待在學校純粹是誤人子弟,因為我這個成績,幾乎在所有班級都拿不到第一,這是不少人喜聞樂見的局面:老師竟然考不過學生!不過,讓我有膽量繼續留在學校“誤人子弟”而不是灰溜溜退出基礎教育行業自絕以謝學生的一點是:我這個分數竟然還可以在老師中得獎,謙虛一點的話是:並不倒數。

我也給自己找了很多個理由,這個分數不然不是最佳,但也意味著,我教出了比自己強的學生(厚顏領功),後來,還有一句話比較流行:孫海平也跑不過劉翔啊!

回到題目,拋開語文,為什麼有些老師給人的感覺比高中強的多,因為術業有專攻啊!大多數的師範生,大學四年多少學了些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畢業後又站在高中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學生學六科,我們學一科,學生們只刷題,我們一邊刷題一邊鑽研,當然還可以隨時看答案,而為了保持師道尊嚴,讓學生們感覺自己深不可測,我們還需要為一節四十分鐘的課準備好幾個四十分鐘,還要提前預設各種突發狀況,利用自己的教學機智.....尤其是混過一輪之後,學生們換了一茬,我們還在學這些......各種努力下,才可能換來學生這個老師什麼都會的感覺。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不然我真的會背上誤人子弟的罪名。文科類老師,很難考到傲視所有學生的分數,但這並不意味著沒辦法教學生。我們的經驗總結,我們的方法技巧,都是可以給學生借鑑的,愚者千慮,總有一得,即便水平不高,天賦不好,但多年打磨下來,總有一些能教給學生的東西。

當然,學校裡好多老師,尤其是理科老師,我是絕對佩服的,因為他們考試的成績很多時候是滿分,他們是真牛!以大部分學生的知識眼界來看,他們真的什麼都會!


金牌小書童


我本人的體會略有不同。我高考屢屢落榜,補習再考,連考五年以後才好不容易考上的師範專科學校。即使進了師專,也有很多人惦記著畢業後改行從事更掙錢的工作,因此很多人不報數學專業,數學專業招不滿人。我因為高考總分最低,不得已被分到數學專業學習。我原來最怕的就是數學,就這樣在師專的三年學習可想而知。什麼拉格朗日,什麼傅里葉級數,還有什麼萊布尼茨,柯西,對我來說就像天書一樣,哪裡學得懂?考試不及格那是家常便飯。老師看我雖然笨,但人是個老實忠厚之人,就照顧我,補考時出張我勉強能做出來的卷子,給我個及格分。就這樣好不容易熬過了大專三年。當年重點高中根本招不到老師,我畢業後像個香餑餑被幾所名牌重點高中搶來搶去,最後來到了現在這所學校。這麼多年過去了,以為我該會了?不可能!如果碰到我不懂的,我儘量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鑽研。不過先得表揚幾句,說孩子有眼光有思想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有時則跟孩子說,這麼難的題目,我就是告訴你了你也聽不懂。我現在教高三的數學,學生很多都考進了清華北大。家長們都很喜歡尊敬我。


數學老師張


作為一個師範畢業生和一個現在正在從事教育行業的人,不得不說樓主的問題真是很有意思。師範類院校一般都不是頂級高校,所以師範生成績確實不算好的。而且告訴你一個秘密,就算畢業後,一流的師範畢業生大多都選擇了考研、考公務員繼續深造。回地方考編的畢業生大多在學校裡成績都不是很好,沒什麼上進心的,所以教師群體中也是良莠不齊的。

可是為什麼上班幾年後,所教科目都會了呢?

第一:術業有專攻。上學的時候要學許多門,難免會出現偏科的現象。而上大學後,選擇的專業都是自己最擅長的那一門,最後上課教的也是這一門。既感興趣又花了大量時間,所以能得心應手。

第二:知識深度更深入。就好比初中學了二元一次方程之後,再來看小學生的雞兔同籠的問題就會感覺很簡單。高中知識還是比較淺顯,到大學又用更深入的思維來學一遍高中知識。比如,高中物理有個胡克定律,E=1/2KS*2。高中老師只會教你瞭解這個公式,而到了大學就要用微積分的方法推出這個公式。當到了知識的更深層次後,就會做到深入淺出。

第三:充分的備課。教師上課之前都是要備課的,特別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要參考各種教參,課後習題、練習題都要做一遍。要預估出現的各種問題,需要非常充分的準備,才會走上課堂,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第四:技巧性迴避。當然教師也是人,真的不可能做到全部都會的。英語老師某個單詞不認識,理科老師某個題目不會做,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況。這時候怎麼辦呢?直接坦白吧,有點跌面子,影響教師的權威性。這時候就要來點技巧性迴避了,比如說,告訴學生,這個題目你先和同學討論一下,回頭我來說。或者說,這個題目有點難,現在時間太緊,明天再和你說吧。由此抽出時間來思考或者和其他老師探討一下。當然這個方法不能用得太多,真不會就說不會,反而顯得自己很真誠,學生有時也會以問倒老師為樂。


尹老師愛踢球


師範專業長期的訓練決定了大多數要會做

就拿數學來講吧,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數學專業課程與中學階段的難度不在一個層次上。對於非師範專業同學而言,高數已經算是難到極點了,掛科的無數。而對於數學專業課言,高數是非常基礎的課程。大一所學並不難,到了大二大三才會增加難度,特別是到了大三,能聽懂的都是牛人。而這些相較於高中數學或者初中數學而言,不要太簡單哦!

與此同時,很多同學在校期間,都會做一些家教,做數學題的敏感度並沒有減弱;這樣長時間的積累,結果就是大多數題目還是沒有問題的。

全都會做也不現實

要想隨便拿一道高考題就能做出來的地步,其實也不現實,對此大家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其實很正常,高中數學題更多的時候注重的是技巧,特別是壓軸題,沒有掌握一定的技巧或者當時想不到,想解答出來是有一定難度的。當然,要想做到大多數題目都能看一眼就有思路,那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不斷學習。


學霸數學


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在高中學習不是很拔尖的學生,畢業之後當上了老師,高中不會的就全會了呢?


大部分的教師大學時都是師範生,在大學時會將每個專業分的很細緻,而且只需要學習這一個專業的知識,不像高中需要多門功課兼顧。而且在大學期間學科難度會比高中大大增加,師範學生會掌握知識點的原理,而不是單純的知識應用。這就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才能做到我們看起來的什麼都會。


除了在大學期間學到的專業學科知識外,實踐的運用也對老師的教授知識起到了很大作用。一個新老師可能做不到什麼都會,但是每個老師上課之前是需要備課的。備課要查找的資料非常多,還有加深對科目的掌握,備課期間還要做很多的題目來研究例題是否適合學生。長期以往,每次上課之前教師都會重複的做題,對於學生來說困難的題,在教師眼中也不過想“1+1=2”這樣了。


每門學科,沒本材料都有自己的體系,教師的作用是把是把知識點串聯起來,貫穿整部教材。教師是從全面到細節的角度看待問題,而學生是從細節漫漫過度到全面。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全面理解教材內容,也才能更好的向學生傳授知識。


工作後的教師,注重於自我提升,會不斷的學習和提高,爭取用最好的教育方式來教導學生。教師們在自我學習期間,可以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鑽研出適合自己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在不斷成長,教師也是。教師剛開始也不是什麼都會的,一年可能好多不會、兩年可能還會遇到困到,但是三年、四年過去,隨著經驗的積累,量變產生質變才變成了我們認為的什麼都會的老師們。


教師們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教育的傳授,還需要學習心理學、教育方法、教學原理等等,掌握這些非常複雜的系統知識,才能具備做一個老師的基本標準。


教師的作用,一方面是傳授知識,引導學生學習、理解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做的是育人工作,是學生們的引路者,對青少年的成長起著關鍵作用。


教師教授的知識,是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和實踐的成果,是智慧的結晶,什麼都會自然也不在話下。


決勝網


我們常常會覺得很疑惑,我們的老師怎麼像什麼都知道似的:每個題不僅會解,有時還能給出好幾種解法。可高考的時候,教師明明不是成績最高的,為什麼大學畢業以後就什麼都會了呢?



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相比於中學生而言,老師念過大學。雖然大學不會再重複學習中學的知識,但通過大學的訓練,教師能夠從更高的層面來審視中學的所學。這樣能夠對許多的知識點看的更透徹,理解得更深入。解起題來自然也就更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其次,為了參加高考,學生得學多門課程。老師則不同,只需要鑽研自己的那門課就行了。那就使得時間和精力更加集中,自然對該門課程的理解,也比學生要深入。



當然,最重要的應該是教學相長。老師教授學生知識,通過教授的這個過程,也強化了自己對本門課程的理解。而且這種過程會一年一年的重複,理解也會不斷加深。我們應該有這樣的體會,有的題雖然會解,但要去講給別人聽就真不是那麼容易的。老師在一次次講解的過程中,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也是自我的一個再學習過程。

狀元的老師不一定是狀元。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感激老師的辛勤付出,多和老師進行交流。畢竟對於絕大多數學生而言,老師對於知識點的理解,還是要更深入一些。有時候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在有經驗的老師那裡,也許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答主高考失利,進了一所二本師範院校。非師範生專業,準備考教師資格證。

前面各位答主都得很好,我想補充一點,因為答主經常看一些閒書,也會多思考一些問題,在上大學之前,一直都有‘老子天下第一’,‘你們這些凡人,不懂我這個天才的感受’,懷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說好聽點就叫做中二,不好聽就是逗比。

但上了大學我有什麼感受呢?就大一這一年我覺的我得到的東西,勝過過去這十幾年的所有,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學會了更多。

回到答主的問題,為什麼,當初高考不好的那些人,畢業之後卻好像開掛一樣呢?是因為大學改造了你的思維模式,你得到了新的角度去看問題,大學之前,都是老師敦敦教導,循循善誘,而在大學中,老師很多都不管你,你得自己學習,以為這樣不好,其實自主學習也是一種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的知識才是自己的,你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而老師被動灌輸的那些,就像一堆東西放進了倉庫裡,存放在你腦海裡,它就在那裡,而你不會去運用。


重要的是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能力,這才是掌握知識的根本方式。

而且做老師也不容易啊,你不知道現在的熊孩子多難管理,有個家教機構老師跟我說,她才幹了二年,可感覺起來已經是很久了。我和她年紀差不多,可看不出來她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

看起來老得很快!

再說學歷,除了一些國家拿錢出來培養的專科教師外,本科四年畢業學生如今只能做小學、初中老師(非師範),可以考高中,可你不是師範生也不是研究生,本科生是沒有競爭力的。

到了大學,不是博士,基本沒有替機會,體育老師也得碩士學位。當然是這幾年。

教師資格證必考綜合素質、教學知識與能力,還有一本學科知識,厚厚三大本,學完背完只能教一科。

怎麼說呢?相比於演員,講臺也是教師的舞臺,站在那三尺天地之中,他們始終心存敬畏。

除了父母,我最感謝的就是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