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難在哪裡?

煙蓑*雨笠


1.先來說下英語筆試吧。其實人家國外根本就不講語法之類的問題,所以在筆試這個問題上,我們國人就需要從背誦到應用步步到位了。個人的學習方法就是積累知識點,每節課的英語知識都在課後背誦到熟悉,句型句式,多做練習多熟悉,這樣慢慢地,下次遇到這樣的考試題型就能很easy get了。秘訣就是上課多聽,下課多聯繫。牢記知識點。


2.其次說下口語的問題。我們學習英語的很多人都是啞巴英語,也就是說只會考試,不會開口說。但是,大家都知道,小時候我們咿呀學語的時候,大人們就會要求我們開口叫人,說話。所以,學習英語口語也一樣的,需要多說,畢竟那也是一門語言。沒有秘訣,所謂秘訣就是多交流,學校有外教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或者有些城市有英語角,這個也很好。要和英語好的人多講,多練,很快就解決掉啞巴英語了。


我個人的英語口語比筆試要好,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那種不會考試的人了。空閒的時候我喜歡看美劇。所以現在美式英語說的還是可以的。去哪裡都可以交流。


3.學習英語還需要多記單詞,記單詞有很多種方法,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自己覺得有效的一種,多記一些單詞,然後套用句式,然後開口說,就可以了。


祝你成功。


好脾氣的女神經


英語的難點在哪裡?!就在一個“連”字上。

作為一門外語,學點知識性的東西應付考試並不會太難,但要真正掌握到一定熟練的程度,不是難度,而是量的積累。 必須強調的是,語言更多的是一項技能,而非知識。但這項技能與騎車、打球、游泳、唱歌等等還有很大的不同,語言既要有大量聽說讀寫方面的訓練,又有許多記憶點知識點。在突破語音和語法的難點後,剩下的就是單詞及慣用法的日積月累了。但這種積累不是靜態地去背詞彙表,而是在聽說讀寫中動態掌握,聽最重要。與其背詞彙表,不如背新概念原文,突擊應付考試的情況除外。

第一、語音

漢語是一字一音,抑揚頓挫,語速自然適中。普通話更是講究字正腔圓,字典上標註什麼音,句子裡就讀什麼音。而英語讀音有很大不同,當然有與漢語相似的地方。先說相似點:單輔音+單元音=聲母+韻母,如far [fɑ:],發fā,[fɑ:]=fā很相似。又如an‧gry中的音節an [æŋ],安[ān],[æŋ]=ān鼻音也很相似。不同點: ①雙元音,如thea‧ter['θɪətə]中thea['θɪə]念起來有拐一下發兩個音的感覺,即先發出['θɪ]再緊揍一點發出[ə]音。②獨立輔音,如sport [spɔ:t]除有[單輔+單元]=[pɔ:]外,其前後還各有一個s和t的純輔音,即沒有元音在其後作發音配合的輔音。純輔音,喉部聲帶幾乎不振動,清輔音尤其如此僅有唇、齒、舌間的氣流摩擦爆破聲。

正是由於英語音節中“純輔音”的存在,從而導致了英語發音在詞與詞之間的連讀略讀現象,再加上連詞和介詞的元音往往有重、弱兩種音標標註,如has [z, əz, həz, strong hæz],這是朗文字典對has的音標標註,根據前面單詞發音的順暢程度,其弱讀音就分了三種[z, əz, həz]。 漢語一字一音,字音在句中無變化。而英語句子是按音節連貫發聲的,與單獨念單詞不一樣。如When it did so, it sent sparks to the ground. 其中When it did so念成Whe-ni-di-so,記住,按音節發聲而不是按單詞發聲!句子中單詞的長短間隔是視覺上的,而聽覺上只認音節。看到的形與聽到的音不統一,這是中國人最難以適應的地方,聽說困難之所在。

語音小結: 語音的難點在於一個“連”字上。英語句子是以元音為核心、以音節為單位來發聲的。逐詞讀句,一音不落,一詞給一個重音等等,都是錯誤的。連詞和介詞不在句首且在其前不用換氣停頓時,要連讀弱化處理,即讀詞典音標中標註的弱讀音。

第二、語法

其實,語法是學英語最簡單的部分,之所以覺得難,是因為沒有從邏輯思維角度去看透這門語言的精髓本質。與語音一樣,英語語法的精髓也在一個“連”字上。https://m.toutiaoimg.cn/group/6626603642499629582/?iid=52471267335&app=news_article×tamp=1543671734&group_id=6626603642499629582 此鏈接是講述“介冠形名代,情動副數連”十大詞性的教學視頻,講授的內容正是語法的起步內容一一十大類詞性。大夥看一下這個七分鐘視頻。視頻中講,十大詞類中最重要的是名字,其次是動詞……最後一個講的是連詞。限於篇幅,我不展開講了,以後逐步解析。這兒僅講幾點大概。



①對語法來講,十大類詞性的重要性排序與視頻中所述正好相反。 語言重要性: 名>動>……>介>連 語法重要性: 連>代>副>介>動>名 因為誰真正理解了並列連詞、從屬連詞、連接代(副)詞和關係代(副)詞,誰就掌握了並列句、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和定語從句或短語的使用;誰真正理解了介詞所具有的動作性和連接性,誰就會把介賓結構的重要性置於與動賓結構一樣的高度甚至超過它。英語句式中往往介賓結構表達的比例要比動賓大得多,如 The Hubble telescope was launched [into space] [by NASA] [on April 20,1990] [at a cost] [of over a billion dollars]. 1個邏輯動賓的被動語態+5個介賓結構。

② 與上述從句相對應的是三類短語,分別是: 分詞或動名詞短語、不定式短語,分別由後綴-ing/-ed、不定式符號to連接引導,或者有連詞、連接代(副)詞參與。

③某一單詞詞性在具體句子中是具有唯一性的。單詞詞性與句子成分之間有較嚴格的對應關係。如go home,go是不及物動詞,則home必須為副詞詞性。如果go後面是個名詞如school,則go與school之間必須有個介詞to作橋樑。介詞的英文是conjunction,簡稱conj,詞根junct意為銜接、連接、連結。介詞的“介”字也是中介、媒介之意。

④ 詞組短語具有複合詞性。詞性與詞性相遇會產生複合詞性,最常見的就是介賓結構,介詞+名詞=副詞性短語;名詞+介詞=形容詞性短語;不及物動詞+介詞=及物動詞性短語;介詞+名詞+介詞=具有動作意義的介詞性短詞,如in place of,at a cost of;名詞+介語+名詞=名詞性短語,如a block of flats。 上述是一般情況,短語的複合詞性還有不符合語法規則的特例:①限定詞+時間名詞=副詞性短語(作時間狀語),如[last week];②名詞+連詞+名詞=副詞性短語,如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rain [cats and dogs]。這種“名詞形卻副詞性”的短語屬習語類,相當於漢語中的成語,並不符合語法規則,若添加一個介詞才符合規則。 ③複合連詞,限定詞+時間名詞=連詞性短語,如引導時間狀語從句的the moment=when,等等。

語法小結: 語法的精髓在於“連”。不管多麼複雜多麼長的句型,都是一串由動賓或介賓結構前後相連而成,起連接作用的“接頭”包括: ① 各類連詞(組)conj、②關係代(副)詞、③連接代(副)詞;④分詞後綴-ing/-ed,⑤不定式符號to。用一串首尾相“連”來理解句子結構,更符合語言表達線性信息流的特點。

三、總結

解決了語音上“連”讀問題,理解了語法線性相“連”的信息流本質。剩下的就是豐富動賓介賓的各種搭配。如果是成年人不以應試為目的,大量去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更有毅力,跟我一起去背完新概念二三四冊。


hwd4


本人英語專業,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參加過各種英語考試,學了多年英語


從語言角度而言

從語言角度而言,最大的難點在於沒有語言環境。

漢語我們為什麼能說的很流暢,就是因為從小我們就生活在漢語語境中。

只要和別人交流就需要用漢語,看的書也是漢語,看的電影也是漢語等等。

但是我們的英語大都在課堂上,而且還都是中國人教的。

輸入遠大於輸出,甚至輸入都不夠。

學生應該儘量創造英語語言環境,哪怕沒機會說出來。

也可以多看一些英文圖書,初學可以看一些英語童話。

也可以多看只有英文字幕的美劇(甚至不要字幕)。

我學編程,有英文官方資料,我儘量選擇英文資料,我發現官方文檔更新,更全面。

從應試角度而言

從應試角度而言,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不重視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方法過於傳統

拿英語單詞記憶來說,很多人都是死記硬背,記得快忘得快,甚至是記得慢忘得快。

很多老師教學非常傳統,只重視講課,不重視講方法,甚至老師都沒有特別好的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只聽老師的,自己沒有經常去反思,經常去琢磨學習方法。

太多的學生明明學習方法效率很低,但是因為是“我們老師以前就這麼教的”、“別人都這麼記憶的”,不思改進。

我認為“磨刀不誤砍柴工”,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會高很多。

從大二開始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到計算機編程上,但是我英語專業四級(認真複習,總結方法)、英語專業八級(幾乎裸考)都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都裸考通過,考研英語分數也偏高一些。本科期間也考過一些計算機證書,計算機也拿過省級一等獎,也參與過市房管局的單證防偽系統編寫等。

我越來越發現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英語不好(主要是考得不好,單詞記得不好等)主要原因是方法的原因。

僅拿單詞記憶而言,常見的狀態或者記不住的原因是:

  1. 單詞記憶方法比較傳統,比如死記硬背
  2. 單詞本一般沒有翻超過3遍(很多人連一遍都沒有)
  3. 記過的單詞從來不及時複習,或者時而複習時而不復習
  4. 記憶單詞只依賴單詞本

我根據著名記憶力心理學大師艾賓浩斯的記憶力保持曲線,結合自己的體會,對遺忘規律記憶法進行了改進。

對記憶要求較強的科目非常有幫助,我考研時,英語單詞記憶、英語完型的溫習,甚至是專業課的複習都用到了類似方法,最後專業課考了147分(滿分150分)。

英語單詞記憶,各種題型的一些技巧我在另外一個回答中已經全面講述,感興趣可以參考: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50116200288878856/ (如何提高英語)


本人擅長解答英語、計算機、考研、大學生活等相關問題,歡迎關注我,也歡迎類似問題可以邀請我回答。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探討,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明明如月學長


對中國人來說,英語是一門外語,沒有語言環境,而現在的課本雖然聽、說、讀、寫、交際面面俱到,可是大多人把學英語變成了純粹的應試,這是因為英語在升學考試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一部分學生來說,英語成績不理想而覺得學英語難,主要是沒把學過的知識熟練掌握,就覺得難了,現在各方面條件好了,電子產品很多,解決英語的讀音應該沒有問題的,而好多孩子拿著手機玩王者榮耀、吃雞遊戲,嘴裡還說英語難,其實根本沒有學,偶爾學一下還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以前學過的知識沒有掌握,因而認為英語很難。

對於成年人來說,想繼續學習英語的話,主要是堅持不下去,英語可是一門外語,只要勤加練習,會有明顯的進步的。

以下是我總結的英語教學筆記,希望對中學生能有幫助,喜歡的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大家!











英語老師David


英語難就難在思維的轉換,很多人喜歡說什麼語感,我覺得其實就是英語思維.作為中國人習慣了用中文表達和思考,即使是用英語我們也是喜歡用中文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這也就導致了我們常說的中式英語.

那麼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這裡我要提出一個舒適區的概念.

很多寫自我提升的大牛都喜歡用到舒適區這個詞,意思是自己對某件事情或者領域非常熟悉非常熟練,雖然一直在做但只是重複的做著自己已經能自動化操作的事情了.說白了就是原地踏步,沒有進步.

所以英語真正難就難在直接用英語去思考,比如說我要和一個外國人“我很高興見到你”,一般情況下都是先在頭腦裡用中文想這句話,然後再用英文“Nice to meet you”,而不是不想中文直接說出這句英文.當然作為呆在舒適區的我們很難馬上完成這種轉換.

就像很多在外國待久了的中國人,還有那些學中文不久的外國人,他們說中文總是喜歡停頓,而且喜歡在中文裡摻一些英文單詞,他們這並不是裝逼,而是因為他們在國外呆久了,說多了英文,都是用英文的邏輯思考,所以他們說中文就和我們說英語一樣,他們也要先想好英語,再轉換成中文.

粵語也是一樣,很多香港人說國語的時候也要把粵語轉換成國語,因此因為思維邏輯不同,所以我們學外語會覺得很費勁,不僅僅是外語,即使我們學習本國的各種方言也是很費勁的,因為超出了我們的舒適區,所以要想學會英語的最好最佳的辦法就是在那種語言的環境裡浸泡,強行讓自己通過外語的思維思考.

那如果沒有條件在這種環境裡面浸泡那就學不好英語了嗎?當然有,那就是傳說中的刻意練習.

不過刻意練習要展開了講的話也需要比較多的篇幅來贅述,大家可以自己找找相關的書籍看看,或者可以關注我,等我這段時間開通頭條號專門寫一篇關於可以練習學習英語的長文乾貨.講述一下我自己學習英語的經驗以及綜合了大量大神的一些經驗,絕對的超級大幹貨.你也許要花幾百或者幾千甚至更多才能聽到的一些大神的付費課程,可能我的一篇文章就能免費給予你們.

感覺我的1w+粉絲的小目標就要實現了呢!哈哈,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點贊轉發加關注,你們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源泉!


迷茫指路人


學英語,最難的是思維。

詞彙可以記憶,因為有形態。語法可以操練,因為有規律。語言環境可以創造,因為有海量的資源。

唯獨英語思維,教材沒有,課堂不講,人人需要,個個煩惱。

其實原因很簡單,思維在母語中是自然習得,難以言說的。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同步中文母語啟蒙的少,自然習得的環境幾乎沒有,難有機會去養成和習得英語思維。

本來錯過了可以彌補,但國人學英語操作策略上錯誤。簡單粗暴的打造,似是而非的努力。這一錯再錯就導致了完全錯失思維,讓英語學習難度升級,效果大打折扣。

學習英語最高效的方法,毫無疑問是從建立個人專屬的英語思維開始的。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中文的學習順序中側面證明:中文學習的起步分三個階段。

1. 從出生到開口說話,是中文思維的形成。

2. 2-4歲是中文表達能力的形成。

3. 4歲以後進入學校,是中文讀寫能力訓練的開始。

由此,我們可以明瞭,語言的學習順序是由思維能力到表達能力,再到讀寫能力。其中的思維能力的形成首當其衝。從思維能力入手英語,得到的結果跟學母語是一樣快捷,一樣方便的。

真理往往是最簡單的。

思維既然可以自然習得,就一定會象真理一樣簡單。一般人難在對思維看不穿,悟不透,等不及,看不起。

思維應該是最基本的形態、最簡單的邏輯。簡單到在母語學習時不用教,在外語訓練中能看到,這樣才是真正的理解思維。

英語思維可以用四個結構來定型。英語語言是形合的語言,所謂“形”就是結構,也就是說,英語的表達就是用結構來組合文字而已。

所有的表達都是在四個結構之間進行語言文字的排列組合,或平行,或交叉,方法簡單,邏輯清晰。

用四個結構去切分句子,所有的表達都能被迅速規範、理解、和接納。你能斷句的所有句子、段落都能輕鬆記憶,甚至過目不忘,過目成誦。這是英語背誦的最高境界。

英語思維在教學中一直是一個偽命題,說的多做的少,原因是因為切入的視角不對,操作的方案繁瑣。對思維的定義與定型,完全不是母語方式的潛移默化,無師自通,來得全不費工夫。而是不能入門、難以琢磨、無法參悟的敲邊鼓和瞎起鬨。

我們有簡單易學的英語思維課程,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習者超越語法,構築信仰,順利底走向英語工具化學習的正確方向,做到用簡單規範複雜,用不變擁抱變化。

課程核心:八個字搞定語法,四個詞掃蕩思維。

歡迎大家圍觀微信公眾號:極簡英語思維









極簡英語思維


雖然不敢說自己英語有多麼的好,但是在所有學科裡面我的英語還是相對不錯的,因此結合著從小到大學習英語的經歷,向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英語學習經驗。

我認為英語難的不是背單詞,記語法知識點,而是無法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語境當中,簡單地說就是不會應用。比如小的時候我們學習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或者是現在完成時等時態,和幾大從句。可能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能夠通過記憶把知識記住,可能題也可以當時就做對,但是放到一篇完整的文章當中時,很多時候我們卻無法理解句子的意思,無法理解詞彙在語篇當中的用法,所謂一詞多譯就是這樣,我們可以很容易記住單詞的意思,但是卻無法理解在語境中的意思。所以在我們學習英語時,不能夠停留在機械地記憶單詞和句式,也不是說每天看多少的英語試卷,而是要學會積累,尋找語感。平時我們可以多看一些英語讀物,聽一聽VOA,BBC等慢速英語,看一些美國電影,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語境中去記憶單詞,積累好詞好句,在語境的前提下去積累,而不是機械地記憶,兩種情況相比較,效果是天差地別的。所以學習英語是要結合語境學習的,否則效果不會太明顯。另外,在學習語境時,可以進行閱讀,最好是張嘴讀出聲音,這樣會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對於英語輸出的訓練也非常有幫助。

以上是本人結合個人經驗發表的意見和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雪丫丫baby


英語學習的難點有兩個,這兩個難點也是英語和漢語之間的最大差異。

英漢之間首先是語音的差異,就是發音的不同。

那麼語音的重點就是先把基礎紮實穩固,有了準確到位的發音聽力的辨識力就會逐步提高,口語的發音也會逐漸的準確到位。那麼語音的提高是有方法的,首先48個國際音標一定要有準確到位的發音啊,26個英文字母裡每個字母都能用音標準確的標註出發音。還有就是利用五個元音字母在單詞裡的拼讀規律來掌握單詞,不是死記硬背單詞,五個元音字母的拼讀規律掌握紮實了,那麼給你一個生單詞,你就能準確的標註出單詞,給你一個音標你也能把單詞直接拼寫出來。這個掌握單詞的方法熟練後會一勞永逸啊。

五個元音字母每個字母都有兩種讀音,一個是字母本身的長元音,還有一個短元音。

a[ei][əe] e[i:] [e] i[ai] [i] o [əu][כ] u [ju:][ ʌ]

那麼這五個元音字母在單詞的拼讀裡都是遵循哪些規律的呢?

1、開音節:以輔音加一個元音字母結尾的音節。

在重讀開音節裡這個元音字母在單詞中按照它字母表中本身的發音,是長元音。

以發音的元音字母結尾的音節,例如:he

元音字母后有一個輔音字母(r除外)加一個不發音的e,也是開音節。

如果是重讀音節,這個元音字母的發音也是字母的本身長元音。

以元音字母加輔音字母(r除外)+不發音的e結尾的音節,例如:make

在重讀的開音節中元音字母按字母本身讀音。

2、閉音節:含有一個元音字母,並以輔音字母(r,w除外)結尾的音節是閉音節。

在重讀的閉音節中元音字母發音是它的短元音。

以一個或幾個輔音字母(r除外)結尾而中間有一個元音字母的音節,稱為閉音節。例如:desk

在重讀的閉音節中元音字母讀字母的短元音。

3、元音字母在所有不重讀的的音節中都讀 [ə]。

三、雙元音字母組合的發音

aa ae ai ao au

ea ee ei eo eu

ia ie ii io iu

oa oe oi oo ou

ua ue ui uo uu

雙元音的記憶和使用,常見的以下九種。

1、以e結尾的雙元音,以e為結尾的元音字母組合,即,ee、ie、oe. 例如bee,lie,toe ,第二個e它不發音,那前面一個元音字母就要髮長元音,長元音也就是字母的本身音。

2、含有字母a的雙元音,ai、ea、oa. 單詞aid,sea,boat ,第二個元音字母不發音,把發音時間給了第一個元音字母,發第一個元音字母的本身長元音。

3、9個裡面有6個是隻要念第一個元音的字母本身音。

現在也就剩下oi、oo、ou. 卻不再是發第一個元音字母的字母本身音的。

兩個元音字母在一起,應該髮長音,如果長元音對應不起來,可以把兩個短元音拼在一起變成長一點。oil,oi=[ɔɪ] 把o的短元音[ɔ]和i的短元音[ɪ]組合在一起變長。

然後就是oo, book和tooth對應了它的兩種可能性[ʊ]和[u:]. 雖然說兩個元音要長一點,oo發[ʊ]的時候很短!這個不規則特殊記憶!

ou,單詞out.,ou的讀法就是[аʊ]. 比如about.

四、下面再把英語單詞的音節劃分給大家歸納總結了一下。

音節的劃分

1、二分手是指:當兩個元音字母之間有兩個輔音字母時,將兩個字母分別劃分在前後兩個音節裡。

當兩個輔音字母相同, 且重讀音節在第一個音節,兩個輔音字母分別歸前後兩個音節。第一個音節裡的元音字母讀短元音,相鄰的那個輔音字母沒有讀音。字母l、r在非重讀音節中,有時也起元音的作用。例如:little

帶前綴的單詞,有時也有兩個相同的輔音字母(包括字母r),support,重讀音節在後一個音節,元音字母一般讀 [ə]。

當兩個輔音字母不同(不包括字母r)時,兩個輔音字母前後音節各一個。milky音節劃分成mil ky,第一個音節的元音按照字母的短元音讀,相鄰的輔音字母有讀音。

當兩個輔音字母不同,並且第一個輔音字母為r時,market劃分成mar ket第一個音節的元音按照“—r音節”的字母組合的讀音,字母組合在兩個音節之間。字母組合中的輔音字母不允許拆分,如th,sh,ch,ck,tch 等。

輔音連綴,如cr,pr,bl,fl等,也是不允許拆分的April只能劃分為A pril,secret只能劃分成se cret,帶前綴的一些單詞,如degree,across,agree,afraid。

當兩個元音之間只有一個輔音字母時,輔音字母有時劃在前音節,有時劃在後音節裡。 一歸後,在有些單詞中是對的,able劃分成a ble,第一個音節的元音按照開音節讀。

帶有以元音字母結尾前綴之後的一個輔音字母,自然是屬於一歸後的,repair劃分成re pair,重讀音節在第二個音節,其元音按照拼讀規則發音。

2、一歸前的情況,單詞中有這樣的,study劃分成stud y,第一個音節的元音按照短元音讀,字母 x永遠是劃歸第一個音節的,第一個音節讀短元音。taxi劃分成tax i.

掌握英語單詞一定要先從漢語反映到英語。

還有必須記住單詞的每個詞性,單詞的詞性決定單詞在句子中所能作的成分!

例如單詞like

I like him.(我喜歡他) like在這裡是動詞,所以做謂語。

I am like him。(我像他一樣)like在這裡是介詞,like him構成介詞短語,做表語。


英漢之間的第二個差異就是語言結構的不同,就是語序的不同。


英語求其根本就兩種基礎句型。

沒有動作的句型是狀態句型,因為沒有動作,用系動詞be表示,主系表結構。

I am like him。(我像他一樣)like在這裡是介詞,like him構成介詞短語,做表語。沒有動作的句型就是主系表結構,這就是狀態句型。

有動作的句型是行為句型,因為有行為動詞,動詞做謂語,主謂賓結構。

I like him.(我喜歡他) like在這裡是動詞,所以做謂語。有動作的主謂賓結構,這句話就是行為句型!

行為句型就是有行為動作的句型,也就是我們說的主謂賓結構。

主語+及物動詞 +賓語(必須有賓語)

主語+不及物動詞(一定沒有賓語)

漢語的主謂賓結構的語序是,先說主語,然後是把所有的其他成分表達完後才是謂語和賓語。

英語的主謂賓結構的語序與漢語正相反,先說主語,然後是謂語和賓語,最後才說其他成分 。依據以往學校老師的講解,狀語裡時間的排序是確切的時間在前,大時間在後,小地點在前大時間在後,時間和地點我們知道把時間放在地點之前,如果狀語的成分更多怎麼辦?關鍵是依據什麼原則這麼排序呢?

哈佛講師劉曉亭教授帶領我們破譯英語學習的秘笈,劉曉亭教授講的就是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狀語是用來說明動作發生的時間,地點,條件,程度,原因、目的等;

1、他每天和湯姆在操場上踢足球。

He plays football( with Tom on the playground every day).

2、他每天和湯姆一起去上學。

He goes to school(with Tom every day)。

劉老師講解的是課本里沒有講的!劉老師說兩個例句括號裡的是狀語部分,狀語中各種成分的排列順序應該遵循的是,動詞(謂語)與狀語部分各個成分的邏輯關係的遠近(也就是謂語動詞與狀語裡的時間、地點、人物...的邏輯關係的遠近來排列)來排列順序的。

例題1裡的狀語部分包括Tom、地點、時間,那麼去踢足球在這三個條件裡,首先是跟誰踢足球,然後呢,依次的關係也就是有個地方才能踢足球,最後說的是時間,就是這這個句子裡時間跟踢足球的邏輯關係是最遠的,所以時間在最後。

劉教授講的是課本里沒有講的,謂語動詞與狀語裡各個成分的邏輯關係的遠近決定它們的排列順序!不是空間距離的遠近關係決定的啊!

如果單詞掌握的還不錯,英語的寫作不行,應該是語言結構掌握的不好,也就是劉老師說的語法不通。

概念清楚了,就來理理結構

主語+謂語(動詞原形)+賓語

主語 + 謂語(動詞第三人稱單數s)+賓語

主語+謂語(動詞過去式ed)+賓語

劉老師又特別用例句的形式,把行為句型的特殊疑問句掰開了揉碎了詳細的分析交代!

特殊疑問句是特殊問詞加一般疑問句

例句:I write with two pens.

一般疑問句:Do you write with two pens?

對主語I提問:Who writes with two pens?

對two pens提問:What do you write with?

對with two pens提問:How do you write?

對write提問:What do you do with two pens?

對數詞two提問:How many pens do you write with?

下面這兩個例句就不能用特殊疑問句的結構來套用了,而是特殊問詞加上肯定句。

例句:我不知道你在哪呢。

I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我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

I don't know what your name is.

其他語法知識點也都是有章法可循的,只要系統的學習領悟,當然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個漢語功底深厚資深的英文老師,哪有學不會的道理呢!


年過半百學英語


我是70後,感謝高中時碰到了好的英語老師。讓我到現在還能對付一下學生的英語問題。

現在的孩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可是我看到好多初中學生都在說英語好難。

從應試教育來看,英語有三難:單詞、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

從日常應用來說,英語學習也有三難:聽力、口語和習慣用語。

不管從那個角度看,紮實的基礎知識都是最重要的。這裡想說一點就是為什麼小學開始學的英語,到了初中卻叫難?

碰到這樣的孩子比較多,例如六年級的孩子,可以流利背出書裡的對話,但是換個人稱寫一篇短文,be動詞,一般時,一般進行時,動詞單複數就亂用一氣。

原因很簡單,小學英語注重口語,考試很多是選擇題,看不出孩子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點。老師基本不講語法。導致孩子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當然不會靈活應用。

而初中開始學習英語語法,簡單的語法基本一帶而過。如果孩子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些知識缺陷就會一直跟隨著孩子。

隨著成績越來越低,就覺得是英語難學了。


新思維創意學習


根據我對英語學不會的學生的觀察,英語難在語序和漢語不一樣。如果能扔開漢語的影響學英語,這一關反倒容易過。

這種不一樣是局部的不一樣。在簡單句結構的時候,語序基本一樣,可是添加了修飾成分,語序就不一樣了。

但是漢語語序的影響,加大了接受英語語序的難度。這也是很多人見一個句子,單詞都會,就是不懂其意思的原因。

比如:

  • I love you。 我愛你。

英語和漢語的語序是一樣的。一開始我們學的都是簡單句,受到漢語的影響,學生們天然得有認為英語語序和漢語一樣的傾向。

可是,添加上修飾成分,語序就不一樣了。

  • I love you very much. 我愛你。
  • I need your help now. 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忙。
  • Do you like me? 喜歡我嗎?

如果在複合句裡,語序會很複雜。不扔開漢語語序,簡直沒法理解一個句子。

The forcaster reported on the TV a short time ago that a hurricane is coming.

預報員剛剛在電視上報道說颶風正在逼近

針對這個難點,我的建議是,撇開漢語的影響,讓英語詞組和句子作為模塊直接對應句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