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我做不到三點鐘都不睡覺,這樣很容易有錢沒命花”。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編者按:比特幣用了互聯網20年的時間在短短數月裡,以不可估量的顛覆力影響著一批九零後看待世界與人生的眼光。當我們嘗試帶著比特幣鏡頭探討他們的學業、工作、消費、社交、選擇、迷茫以及認知結構時,發現改變他們的不止是財富自由論,一些不謀而合的細節和雷同的慾望鬥志,關聯著一個個組織、一座座城池、乃至商業世界裡的迷你時代。他們每一個人背後,都彷彿站著蓬勃的巨人,等待著有一天,能走到歷史的臺前來。

這是第五位,以“雌雄同體”自稱的姑娘。2013年她就知道什麼是比特幣,那時候她21歲。五年過去,一毛錢幣也沒梭過,但因此在知識付費上花掉了5個以太。期間,她換過7份工作,薪資曲線大致呈y=sinx , (0,π)。

區塊鏈之於她,如同比特幣鏡頭裡的他們之於我們。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為了工作去買課,被“知識一定能改變命運”成功洗腦

Q:你是做了粉絲圈(一個微信社區工具)的BD,才瞭解的區塊鏈嗎?

Sam:TM真的是2013年就已經知道比特幣了

那是臨近聖誕節的時候,羅振宇在羅輯思維週一話題裡討論到炒比特幣,認為是個風險較大的投機行為。

當時還在天涯經濟論壇引起過不小的爭論,所以我印象比較深刻。

不過這事就沒有然後了,五年過去了,我沒炒過幣,你敢信?

理財也只是停留在《小狗錢錢》的水平。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小狗錢錢,一個引導孩子認知投資理財的童話

深深地嫌棄自己,想想人家的19套房……嘖嘖嘖。

後來認真去了解區塊鏈,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嗯是的,我是粉絲圈的BD。今年3月份,有天和朋友探討推廣的事兒,他給了個建議,說試試從區塊鏈入手。我就這麼幹了,開始惡補。

最近的一次是7月10號,我還特意去B站搜了劉潤老師在“得到”上的直播課《一堂課弄懂區塊鏈、比特幣、1CO》,這算是一次正兒八經的入門課了。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感受到新世界的氣息,這感覺很好,處於學習中的狀態總讓人興奮。

Q:一直有用“得到”上課的習慣?還是說一直有買課的習慣?

Sam:倒不是說有買課的習慣。對有用的知識,一直處於一種飢渴的狀態,屬於自我驅動吧,並非完全來自於所謂的焦慮。

像劉潤老師的課,我花了一週的時間集中學完並做了筆記。有些課就當做資料庫,可搜索就行。

至於“得到”,和你第一篇寫的那位午夜同學一樣,“得到”也在我手機頁面最顯眼的位置,哈哈。

上頭單個專欄課程的價格是199元,我買了8個。還有每天聽本書,一天一塊錢,365塊錢。很便宜的樣子,但其實得到的專欄就已經可以把你的時間佔滿了。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好吧,說到底這筆錢是為焦慮付的費。

不過現在想想,我購買過的大部分課程好像都多少跟羅輯思維有點關係,我是2013年12月羅輯思維二期親情會員,當時微信支付才剛開通,就在羅輯思維商城買買書。

中間為了工作,陸續買了插坐學院的公眾號運營課程,羅胖推的何寬;混沌研習社的課程,羅胖推的李善友。

Q:花了多少錢買課?覺得這些課對你的幫助大麼?

Sam:如果把暖石網運營課、唯庫之類的算進來,前前後後買課總共加起來花費大概1萬多塊錢吧。

比如暖石網的運營課,3980元,我覺得花的是真值。因為學的都是專業運營技能,所以它的效果體現的又快又好。

被它們(暖石網)COO的那句“知識一定能改變命運”成功洗腦了,哈哈哈。

這課是前主管推薦的,她告訴我,我是值錢的主。當時自信不是長在自己身上的,是別人給的。所以她這樣說,我就信了。

後來,工資翻了一番,真的神奇!

我們從第一份工作結束之後就一直保持著聯繫,上週還吃到了她親手包的包子。屬於燈塔類摯友。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當然其他課程大部分也是非常有用的,有兩句話我特別喜歡:

“人生中,80%的問題,早就被人回答過,你只要搜索就好,剩下的20%,你才需要研究。”

“你的頓悟,可能只是別人的基本功。”

我覺得自己花錢,相當於跳過了漫長的“頓悟”過程,節約了時間。

對我來說,這些課就像是龍珠裡的精神時間屋(一個能夠短時間內大大提高實力的修煉場所)。

要說別的什麼幫助,前面我提到的那個建議我從區塊鏈入手的朋友,花名“悟空”,我們是在插坐學院線下課上認識的,很巧的是他是2013年8月羅輯思維一期鐵桿會員,現場我倆就達成共識,於是握爪。

咦,看來我和區塊鏈的緣分說到底,還是“羅振宇”牽的線。

投稿咪蒙闖進全國前十四,堅信工作現場有神靈

Q:過去五年伴隨買課,工作經歷上發生過哪些改變?

Sam:首先,我是專科,且不打算專升本。一直都是墊底又懶得作弊的學渣。

雖然比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高出50幾分,老天還是安排我被調劑了,從會計到涉外文秘。

如果自己主動提出換專業,還是可以轉的,哪知道,第一天入學我就覺得室友超級對味,實在於心不忍,就留了下來。於是就有了如魚得水的三年。

至於工作經歷,給你看看我波濤洶湧的薪資好了:

3.5k→4k→1.8k→4k→5k→3k→7k→10k→6.5k。

天曉得,我幹了什麼,羞恥。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最開始選工作是看能學到什麼,會去研究公司發展前景啥的,現在想想,真的覺得自己太不專一了。應該一直向錢看的,阿西。

不過有一段最終失敗了的經歷對我影響還是比較大。2016年6月,我投稿咪蒙,全國選了14個。

我飛到北京,抬頭望了望望京SOHO,低頭看了看咪蒙大大,面了三輪,最後然後14進2的時候涼涼。

但是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是能夠通過正確的方法加持續不斷的努力,去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結果的。不管怎樣,畢竟成為了被召喚的14人之一。

所以我很我認同稻盛和夫說的,“工作現場有神靈”

這種道理是不是早就聽出繭了?可自己親身經歷之後得到這樣的感觸,真的是太濃烈了,嗆鼻。

總之,生命不止,折騰不息。

Q:現在想想,光顧著上課,沒炒幣會不會有點後悔?

Sam:不後悔,我在不斷升級我的操作系統哇。而且也沒光顧著上課,期間用學到的知識賺了點小錢。

我篤信每個人一生至少有一次翻盤的機會。我的翻盤機會,不仰仗區塊鏈。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話說回來,我做不到三點鐘都不睡覺,這樣很容易有錢沒命花啊!

而且,我這人興趣愛好比較多,佔據了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時間。比如彈吉他,是我畢業以後堅持的最久的一件事兒了,每次低頭看看左手滿指肚的繭,哇,榮耀~

還有個值得驕傲的事可以拿來講講,2014年冬天工作第一年,因為喜歡配音,幫公司註冊了荔枝FM,一個月從客服崗調到了運營崗。

Q:所以你對財富自由的理解是啥?

Sam:幣圈總提財富自由,我特別想在這裡類比一下“安利”,邏輯差不多,你懂的。

那我自己的理解是,相信終有一天,能不再出賣自己的時間。

眼前還是首先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我給自己定了個階段目標是做運營總監,年薪25W+,沒辦法,寧波工資是真的低。

然而就在前幾天,我的前同事告訴我,她做了很多兼職目前也能拿到這個數。瞬間覺得自己太沒出息了,是時候要開始好好利用自身的資源了,除了人啥都可以賣,賺錢賺錢賺錢,畢竟是要開大黃蜂的人。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Q:好好利用自身資源是指哪些?

Sam:會粵語、會運營、會彈吉他、會甜點... ...擁有超強的自學能力,這算一個吧。

另一個是社交面比較廣,之前做過羅輯思維的鏈接俠,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想要的資源,不超過3個人就能接觸到。

話說雖然沒炒過比特幣,但我手握社交貨幣!

最重要的,60%+60%=120%,我想做的是這樣一件事。

你可以理解成兩種未必優秀的技能,因為一個點被糅合到一起,產生出一個新的東西。我覺得能把自己的方法運用在這個過程裡。

天知道會出來什麼有趣的東西呢?

Q:善於社交受益於天性使然多一點,還是後天養成多一點?

Sam:天性多一點吧。從小我和哥哥弟弟們一起長大,性格像男孩子。

大學時候,我們班上只有1個男生,39個女生,但你看我在宮鬥劇裡面活的好好的,基本男女通吃。

呸,我的意思是我屬於那種直不作、樂觀自信、膽子肥,果斷並且打不死的那種。尤其擅長連續的絕地反擊,畢竟雌雄同體。

Q:那你覺得自己有性格缺陷麼?

Sam:有。沒辦法和打心眼裡排斥的人走到一起,假裝笑臉相迎也做不到。媽蛋都奔三的人了。

還有,說好冷戰的,可以五年不主動說一句話,這個算不?

Q:算,你贏了。

睡了嗎?我想給你講5年前一個女人和比特幣的故事

如通篇所示,蚊子不是比特幣鏡頭裡二十幾歲的炒幣少年,但她因為區塊鏈意外收穫了探索新世界的靈感。這份靈感不再受限於凌晨三點鐘的幣價行情、也突破了幣圈財富自由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我為她感到高興,或許這就是能夠演繹“去中心化”的美妙樣本之一。

原標題:她5年前就知道比特幣,但如今靠每月固收6500朝著“知識一定能改變命運”走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