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現場」紅橋區丁字沽棚改啟動:住上新樓房 日子有盼頭

【津雲現場】紅橋區丁字沽棚改啟動:“沒想到還有機會住上新樓房,想想都覺得日子有盼頭”


「津雲現場」紅橋區丁字沽棚改啟動:住上新樓房 日子有盼頭


“反正在家也睡不著,還不如早點兒來排隊。”“趕早不趕晚,肯定是早簽約早受益嘛!”……12月1日一大早,紅橋區丁字沽平房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指揮部院內人頭攢動,眾多期盼搬遷的棚戶區居民按捺不住內心喜悅與激動,早早就來到現場排隊等待簽約。


丁字沽平房片區是繼西於莊、西沽南片區後,本市中心城區現存規模最大的棚戶區。該片區位於紅橋區與北辰區交界處,東至勤儉道,南至丁字沽一號路,西至咸陽北路,北至丁字沽北大街規劃快速路(不含四至範圍內的住宅樓房),總面積12.13萬平方米,共涉及6600戶居民。片區內連片的平房低矮狹小、年久失修,居民家中不通燃氣、暖氣,屋裡屋外私拉亂扯的電線如蛛網密佈,衚衕間一條條坑窪不平、彎彎曲曲僅能容自行車通過的小路就是居民進出的主要通道。為徹底改善棚戶區居民居住環境,紅橋區正式啟動丁字沽平房片區棚改項目協商搬遷工作,協商搬遷計時期自12月1日起,為期45天。計時期首日,辦理封房手續102戶,拆除房屋225間。


今年66歲的王學蘭是第一個辦理封房搬遷手續的居民。她和丈夫、女兒在丁字沽北大街葵花裡7號一間破舊的平房裡住了快40年,也盼了快40年。“房子又潮又暗,大白天進去也不亮堂,一年到頭得開著燈。夏天外面下大雨,屋裡就下小雨,冬天得燒爐子取暖,蓋兩床被都不暖和,做飯燒水全靠煤氣罐,去個公廁也要走老遠、排長隊,而且還是老旱廁,那滋味兒別提了,真是活受罪!”平房艱苦的居住條件一度讓王學蘭一家叫苦不迭。“唉,誰不想住好房子啊!但您看我們這條件,我和丈夫都是肢體殘疾,生活本來就不富裕,這要不是趕上了棚改的好政策,換房子的事兒我們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計時期首日一早,盼搬遷、盼新居的王學蘭一家就在動遷幹部的陪同下來到了簽約現場。核對信息、檢查要件、打印搬遷協議,上午8時45分,王學蘭鄭重地在搬遷協議書上籤上名字、按下手印。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協議,王學蘭感覺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想到馬上就要改善居住條件,她禁不住眼泛淚光,“能不高興嘛!沒想到我都這麼大歲數了還有機會住上新樓房,想想都覺得日子有盼頭,以後我和老伴兒就剩享福啦!”


安置大廳裡,津雲記者看到有四個簽約窗口同時開放,雖然排隊等待的居民不少,但現場秩序井然,各類手續辦理高效。丁字沽平房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指揮部項目指揮趙福順說:“為了讓群眾少等待、少跑腿,我們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指揮部裡15個動遷組、1個公建組、9個職能組的100餘名動遷幹部全員在崗、各司其職,耐心細緻地做好棚改政策宣傳解釋、安置協議辦理、封房搬遷等手續,確保搬遷安置工作安全有序順利開展。”


從紅橋區棚改總指揮部獲悉,今日該區還啟動了航空機電片區平房區協商搬遷工作,計時期30天,首日預約走戶20餘戶。該片棚戶區東至大豐東馬路、南至南運河北路、西至大豐路、北至西青道輔路,佔地面積約2.8公頃,涉及房屋建築面積3.74萬平方米、485戶居民,其中平房區197戶居民。此外,該區的聚順裡、松楠樓等項目也正在加緊前期籌備工作,目前均已成立指揮機構,工作人員基本到位,初步完成現狀調查工作,12月15日前陸續啟動徵遷工作。


紅橋區是天津市棚戶區改造任務最重的區,為確保按時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行動計劃,該區積極創新棚改工作舉措,首創發行棚改專項債新模式,大幅降低了棚改項目政府融資成本,並採取政府購買棚改服務的方式,有效破解了棚改資金難題。同時,多渠道籌措安置房源,確保棚戶區居民有選擇、住得好。針對棚改困難群體,紅橋區還從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多個方面實施“一戶一策”的精準幫扶,及時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早圓棚戶區群眾安居夢。


(津雲新聞記者 吳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