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惠州,佛山,珠海,中山,5年內誰發展更好?

生活是個大坑


看了很多回答,多數人給到的排名是東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至於為什麼給到這樣的排名,好多都是個人主觀感受(我覺得、我認為怎麼怎麼樣)。在我看來,既然是排名,那就應該客觀一點,不能含太多的個人情感在裡面。

題目問題是5個城市在5年內的發展排行,評價一個地方的發展有很多維度,包括經濟、政治、文化、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等等。但通常評價一個城市發展如何,主要還是看GDP。

1、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組數據:

從2016-2017年五個城市的GDP來看,佛山排名第一無可爭議,並且GDP總量領先於第二名的東莞一大截,而且兩個城市的增速基本持平,所以東莞要想在短短的5年內實現GDP的超越基本不可能;反倒是排名第3-5位的惠州、中山、珠海,在GDP總量比較接近,同時增速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未來5年,他們的名次估計會有變化。

2、看實業

五個城市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緊鄰廣州、深圳、香港三個一線城市,於這些城市爭金融、科研、互聯網等第三產業都是炮灰,所以未來著五個城市的發展還主要在實業。接下來我們一一來看著五個城市。

佛山: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廣東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目前擁有29家上市公司;是五個城市中唯一擁有世界500強的企業,並且同時擁有兩個,美的和碧桂園,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要知道,在國內,除了幾個一線城市和強的省會城市,其他城市幾乎沒有世界500強企業;目前吸引了超過60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了超過115個項目。

珠海: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目前擁有25家上市公司;珠海有名的企業有格力、華髮和魅族等。

東莞: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目前擁有24家上市公司;東莞有名的企業有玖龍紙業、生益科技等,進來華為的入住為東莞的實業加持不少。

中山:中國5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城市,目前擁有18家上市公司,中山有名的企業有格蘭仕等。

惠州: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設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目前擁有17家上市公司,惠州有名的企業有TCL、中海殼牌石油化等。


綜上來看,未來5年的發展排行最可能是佛山、東莞、珠海、惠州、中山


這裡的熱點不熱


廣東省未來會著重向大灣區發展,大灣區有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在深圳和廣州兩大超級城市的帶動下,經濟發展會更上一層樓!

個人覺得惠州、東莞、佛山,珠海,中山五個城市的排名如下:

第一,東莞。

東莞有著很明顯的經濟圈和工業生態,商業的地理位置極佳,轉型也比較快,加上受深圳的帶動和影響下,以及華為、阿里、oppo等大企業支撐,東莞將再一次迎來高速發展期。

第二,佛山。

佛山有著獨特的工業模式以及品牌效應,陶瓷之都,佛山燈業等品牌支撐起佛山品牌,受廣州的影響加速發展。

第三,珠海。

珠海是歷史性政治要地,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和橫琴的開發,會使得珠海再一次將迎來一次高速發展期。

第四,惠州。

惠州是文明城市,居住環境極佳,也是很多人嚮往居住的地方。在蘇東坡的影響下,惠州是文人旅遊城市,被兩江湖泊環繞的城市,山清水秀。

惠州的工業發展一直以來不溫不火。可能和交通發展規劃和建設有關。雖然有石化進駐,但工業生態不具備競爭力。

加上惠州是深圳邊緣城市,一直以來有傳言深圳並掉惠州,所以惠州的地理位置顯得很尷尬。

第五,中山。

中山市是新發展城市,所有規劃都比較現代化。在未來發展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攝龍


這五座城市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南大門,都屬於廣東省珠三角腹地(當然除開了廣州省城和深圳是單列市)。“打開南大門,同飲珠江水",這五座城市在五年內的發展都差不多。如果硬要給這五座城依次排位,我就按綜合實力排位吧:

1東莞,2佛山,3中山,4珠海,5惠州(五年十年後可能發展會最好,但在五年內只能坐末位)。

深圳與珠海原本都是珠三角最早開發的特區,珠海發展緩慢,深圳早就升級為國家重點單列市了,可珠海還在原地踏步走。

從小事說起吧,十年前我去珠海找工作,可是珠海那些古老的職業介紹所依然還在正常經營,去珠海上個公共廁所還是老規矩、有老頭子或老媽子等著收費五毛錢。來看看後起之秀的中山發展好快,職業介紹所早就淘汰了,找工作有專設置的公共招募信息欄可以直接找到公司單位電話和傳真聯繫,公共衛生和公共健身的設備處處可見,都是免費、方便民眾!


qiguo風雨不倒


從整個大灣區地理中心來看,東岸經濟發達過西岸。未來5年,東莞>佛山>中山>珠海>惠州。

東莞夾在兩個一線城市之間,地理位置最佳,近年來經濟轉型不錯,中國手機之都,集中了華為/VIVO/OPPO全球前五,虎門和長安的濱海新區位於前海和南沙兩個自貿區中間,未來前景看好;

隨著廣佛同城的逐漸深入,佛山主城區與廣州逐漸一體化發展,接受廣州的產業外溢和本地強大的製造業,佛山向高端智造發展前景可期,千燈湖金融區漸入佳境。

深中通道的開建,給中山帶來全新機遇,東部新城的前景不可限量。

珠海一直都是政治地位比經濟地位高,旅遊休閒生活環境好是強項。港珠澳大橋今年通車,香港的影響力已今非昔比,主要是可輻射珠海的產業太少。

惠州在未來大灣區戰略裡,越來越被邊緣化。


kun坤記


長期在珠三角各地跑。我的感受是

1.東莞的工業產業鏈最完善!從工業產業來講,東莞承接了香港深圳的工業,彙集了港資臺資外資資本,有非常好的工業沉澱,世界工廠還是東莞。華為,步步高系公司,易事特,華堅等大型公司都吸引了上下游的企業過來形成了體系。

2.東莞的位置,距離廣深最近。深圳的創新,廣州的商業,很多都落實到東莞的製造上來。因為從物流上講,東莞是廣深的中點位置。

3.東莞的人口。東莞的人口有800多萬,基數大,消費和生產的潛力最大。

因此東莞大於佛山大於中山大於惠州。


莞爾一笑0769


我覺得這幾個城市都是屬於廣東省,將來這廣東省發展的好了,其實個人感覺相差的也不會太多,當然對於大家所熟知的深圳那就是個例外了,因為深圳屬於重點發展區域,也就沒有可比性了,針對這個問題我專門去查了一下,在網上有網友做了一個排名,主要是針對這幾個市區的治安、城建、環境、消費、房價、規模以及衛生等等做了一個排名,下面就帶大家看看這幾個排名吧,然後結合分析一下:

市區治安: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東莞

市區城建: 東莞>惠州=珠海>佛山>中山

市區環境: 惠州>東莞>珠海>佛山>中山

市區消費: 珠海>東莞=佛山>惠州>中山

市區房價: 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

市區規模: 東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

市區衛生: 東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

綜合上面這幾個對比來看,各個地區的發展程度不盡相同,要是真的要分個先後我覺得可能東莞和珠海的潛力要大一點,因為從上面的排序來看的話,東莞珠海都排的比較靠前,並且東莞珠海等地也是工業比較集中的地方,有利於拉動經濟的發展。

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也歡迎交流哦,可以互相關注一下,以後共同探討相關話題。


小沫看社會


個人覺得惠州只要深圳地鐵延長惠州段正式通了,大亞灣惠陽惠東等靠海的各個配套完善好,人氣就上來了!但是就達標建地鐵的資格,一旦惠州通地鐵,我相信惠州的發展指日可待!再加上惠州也在大力發展軌道交通,雖然進度太慢,到作為我們老百姓只能慢慢等了,畢竟仲愷路我們都能等,還有什麼等不了?現在只能等三到五年後,才知道惠州的下一步發展會不會更上一層樓。


張先森3408


看好大東莞,東莞和佛山處於廣深港之外的第一梯隊,珠海,中山,惠州處於第二梯隊,其他城市位居第三梯隊。先談東莞和佛山的比較優勢。東莞處於兩個一線城市廣深中間位置,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點,東莞發展更為強勁,經濟質量更好。第一,東莞更具有包容意識,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來東莞發展的外地人有很多成為富豪級別的。第二東莞的產業更先進,代表未來的方向,精密電子,機器人產業技術含量高,信息產業發達,華為,Vivo,Oppo就是明顯例子。第三東莞的區位優勢更好,廣深之間的核心位置,在資源配置中優勢更為明顯。第四東莞經濟轉型升級明顯,政府有前瞻意識,松山湖產業園搞得不錯,今年規劃濱海灣新區是東莞未來十年的風向標。 佛山本來手裡有一副好牌,順德,南海曾經是廣東四條龍,被佛山的收編之後順德,南海發展緩慢了,兩地GDP加起來還不如一個東莞,佛山民營企業雖多,技術層級稍差,產業相對落後,近幾年產業升級明顯滯後,廣佛同城唱了十幾二十年了,只惠及南海一部分地區,廣州一線城市地位越來越弱化,佛山想抱廣州大腿恐怕不太現實。佛山雖然GDP高於東莞,稅收卻落後東莞不少,說明佛山的經濟質量明顯不如東莞。


童話Mxt


改革四十年東莞把幾個弟弟甩在身後了(佛山GDP雖大但其總面積是東莞的幾倍)。未來三十年東莞在深圳廣州兩個一線城市“夾擊”下,兩邊都是一線城市中間就是幾十公里間距,谷底兩邊深圳廣州一拉動中間區域就上來填平了,所以東莞想不跨入一線城市都難,特別是環深都市圈即將形成,對東莞發展更是極大利好,區域遠優於幾個弟弟,加上東莞人厚德務實,低調實幹。我們的大東莞一定會遠遠地跑在前面的。


手機用戶6238691274


珠海,中山,佛山,東莞,惠州。順序越靠前,越有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