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子女離開父母多年後,會認識自己的父母嗎?

又是我6


理論上來說,大多數的動物都沒有親情,因為親情這個東西,不符合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所以在動物們長大之後,它們一般都會離開父母,然後獨立生存,即使在以後的某個階段,它們再遇到自己的父母,也基本上互相不認識。

我們說動物們的一生,其實非常的簡單,它們一共只做三件事,吃飯,睡覺和交配,但這三件事的本質還是生存,所以對動物們來說,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要在野外環境生存下去,就勢必要和其他的物種進行競爭,包括自己的同類之內。

動物們獲取食物的方式都很原始,原始就意味著效率低,風險大,往往需要多次才能成功,如果有同類的存在,就會讓競爭加劇,那麼如何讓競爭變小呢,有兩種解決方法,一個是趕走競爭者,一種是殺死競爭者。

如果動物們也有人類這樣的親情,這兩種方法都不成立,因為親情會限制動物們的行為,導致種群的數量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大,最後的結果就是食物匱乏,種群慢慢的消亡,所以個體的自私是必要的,只有幹掉更多的同類,它們自己才能活下去,畢竟食物是有限的。

那麼以人類的角度來看,你能殺死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嗎?答案是不能,因為不忍心,所以這就是親情,親情不允許人類這麼做,但如果人真的到了絕境,那就不好說了,古代人到了饑荒的年代,屢屢有吃人肉的行為。

既然人類都能這麼做,動物們更不用說了,只有自己吃飽了,才是最重要的事,所以為了保證自己活著,自私和無情是必要的,這就是赤裸裸的生存法則,在殘酷的生存法則面前,親情的價值太低了,所以大多數的動物們都沒有親情…….


種植恆星


答案:會不會認識自己父母有很多影響因素,有些會認識有些就不認識,根據動物的種類和幼崽離開父母的時間和其它行為因素有關,不能一概而論以偏概全。

這裡拿狗狗舉例,如果一隻狗崽子斷奶後被人送走,一年後長大了再送回來狗崽的父母會認識嗎?我自己以前就養了2只狗,一公一母生了狗崽子後撫養到狗崽斷奶,然後把它們都送給了一些朋友,過了1年多有一次我朋友來我家串門,把我送他的狗狗也帶上了,到我家後竟然和我家裡的兩隻狗打架,看起來完全不像是認識自己父母的樣子。

其實狗狗辨別自己家屬受到幾個影響因素。

1.小時候的記憶是最重要的,狗崽剛出生到2個月的時候是建立相互記憶最重要的時期,在這期間如果狗崽和父母有更多的互動,彼此就會更熟悉長大後更能認出對方,這和人類小時候幾乎是相反的,人類幼崽在6歲之前的記憶是比較模糊的,並且人類只能依靠相貌識別。

2.狗狗會通過嗅覺來判斷彼此之間的關係,每隻狗狗身上都有獨特的氣味,狗狗彼此之間會聞屁股來辨別和自己的關係,雖然狗狗的嗅覺很強,但是如果大狗比較年長,記憶力退化,或者狗崽忘記了父母的氣味,那也難認出對方,所以也要看實際情況。

3.狗崽是有可能通過父母的相貌記住自己的父母,但即使狗崽長大後認出了自己的父母,它們之間也會發生交配的行為,狗狗之間不存在倫理道德的關係。

每種動物都可能有自己獨特的認親方式。


科學薛定諤的貓


會的。

因為犬科和貓科這些動物是按照嗅覺來分辨的。一般來說,當它們剛剛出生之後,就能依靠嗅覺分辨出父母(有些只有母親,父親找不到哪裡去啦,也就不用去分辨了)。比如狼,出身之後前兩個月見到的動物一般會當做它的親人,這些動物不管是狼媽媽爸爸還是人來餵養,對它分別不大。這兩個月餵養過它的生物它都會記住氣味,然後成為它一生的親人。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或者其他的每一種動物都有各自的味道,並且每個人或者動物的味道對於嗅覺靈敏者來說都是不同的。它們分辨的分清楚。

而這種關於氣味的記憶在動物的腦海中是不會消失的,它們能在視線之外,還沒有看見的時候就聞到誰來了,然後選擇逃跑或者相迎。

所以,動物界子女即使離開它們的父母再多長時間,只要曾經有過一起生活的經歷,就一定會認出來。因為它們不靠視覺,主要是靠每一個個體不同的而固定的氣味。

我們人類的嗅覺已經退化,已經做不到這一點了。

同樣,它們分辨敵人也是通過嗅覺,比如野生動物聞到了人帶了火藥的氣味,那它們就會倉皇而逃(很奇妙,很多動物自己本身沒有見過槍或者聞過火藥的味道)……我們最早進山拍攝野生動物的時候,有森林公安陪著做安全保護,他們帶了槍,然後我們幾乎就拍不到什麼野生動物。後來我們聽了別人的建議,進山不帶森林公安,拍到野生動物的幾率就大多了。


攜狼拍雪豹的王鵬


會認識的,20年我在內蒙古大草原抱回一條剛滿月的狼狗,養過狗的人都知道,離了孃的小狗崽,只要主人離開一會就會叫,那個叫聲養過狗的應該都很熟悉,沒有十天半月的,它都不會習慣新環境。我家住樓房,上班的時候只好關在家裡的籠子裡,這四個小時小狗是怎麼過的就不言而喻了。除了早晚溜溜外,小狗基本上是在家裡長大的,養成的習慣就是特敏感,只要樓道里有腳步聲,不管深更半夜還是大中午,只要外面有腳步聲它都會大叫聲。當它四個月時,實在是沒辦法,為了不影響鄰里關係,只好把小狗送給了養豬場的朋。由於工作關係,6年後再去找養豬的朋友喝酒,沒想到我送的那條狗還在,當它看到我時,別提它有多興奮了,搖著尾巴在我腿上蹭來蹭去,喉嚨裡還發出亨亨聲。據我朋友說,這是條看家護院的好狗,外來人員若不經主人同意,那怕你是常客,它也不會讓你進院的,但對我就完全不一樣了,完全把我當主人看。再次去的時候,就把我11歲兒子帶去了,沒想到它對我兒子比我還興奮。別忘了,5歲小孩長到11歲,變化是很大的。

所以我認為,只要是在父母跟前長大的動物,應該是能認出自己的父母的。


用戶5984573467


有些大型動物,比如馬匹,從動物的生物學特性上來講“認識”自己的父母系,我在七級鎮,聽一位經歷生產隊時期的老哥,說過他自己見識的一件事:當時他所在的村大隊,想要繁殖牲畜,但缺乏種馬,讓一匹“母子關係”的兒馬與其母馬交配,兒媽不從,幾天後懂獸醫的人,給兒馬矇住眼睛,交配完成後,他們給兒馬解開眼罩,驚人的人一幕發生了,兒馬奮蹄向一棵大樹撞去,當場死亡。許多人多年後記憶頗深刻,感慨馬匹啊是個大動物,通人性!


三山六水3


不會。農村有句俗語,叫“養大狗仔屌狗嫲”。養過六畜的人都知道,當六畜母子走散的時候,仔仔和母親都會一直的在叫喚,儘管是在眾多的同類中,它都會準確無誤的認出自己孩子,隨著年齡年增長,母子間的這種相認方式也會隨之消失(在自然界很多動物在母親認為子女能獨立生活的時候便會將子女追走,儘管子女不願離開,母親還是會痛下決心或用暴力將子女趕走,)。在離開幾年後再相聚,它們己經沒有了父母子女的概念,感覺到只是同類而已。


17L冷眼看世界


單說狗狗,因為狗狗離我們最近,我店鋪旁邊一個店鋪,養了一隻小母狗,是一個雜交狗,目前已經10歲了。基本上每年都要生一窩,狗狗是屬於散養,不跑遠就在附近玩,每次狗狗生小狗崽完,稍微長大一點,就送人,但是養狗的都會挑選看似好看的,這些年最後還是有一隻看是長的難看沒送出去,一隻公狗。

當狗媽媽吃飯的時候,狗狗是不敢上來搶食物的,雖然狗狗都已經大了,雖然狗寶寶比壯實的多。遇到驚嚇的時候,狗媽媽沒有叫的時候,狗寶寶也從來不敢叫,總是躲在狗媽媽後面,當狗媽媽對危險叫的時候,狗寶寶就會第一個衝上去狂叫。(其實兩隻狗狗很少對著人叫,散養已經習慣那個小圈子了),

再說它們兩個是否會發生關係,不可能發生關係,狗寶寶在媽媽面前永遠就像包包,不敢出任何的頭,如何發生關係?

狗媽媽這些年生的狗寶寶也有六七十隻了,偶爾會有以前它的狗寶寶過來,都是好多年前抱走的,過來就會認識,絕對沒有不認識的情況,自己的狗寶寶,我認為狗並非是看臉的,而是氣味,所以,他們之間也不會發生交配的情況,只有人類才有可能出現近親結婚情況,而動物會嚴格遵循自然法則,不會發生所謂倫理現象。

其他動物不瞭解,就不再說了。


好孩紙尼可樂斯


狗的記憶力很好,我上初一的時候,撿了一隻小狗,它吃死老鼠了,發病快死了,眼睛發綠,四肢僵硬,渾身抽搐,我提回家把它救活了,從那它在也不吃死老鼠,每天晚上還逮好幾只放在院子裡擺的很整齊,我爺上我們家也要先叫我們,不然就咬,它好像懂的報恩。我初中畢業出門打工,6年了回家它還認識我,跳上跳下很狂。


乘風破浪11526198


動物的某些本領,遠遠超過人類。比如企鵝,夫妻是輪流孵蛋,輪流出去尋找食物。當他們外出回來的時候,即使面對幾十萬只擠在一堆的同類,照樣能準確找到自己的伴侶。英國就有一個候鳥的故事。雌鳥受傷了,不能南飛,只能待在鳥巢,接受房主人的餵養。一年後,雄鳥又飛回來了,夫妻團聚。要知道,雄鳥可是來回飛行了幾萬公里。我們最熟悉的燕子,秋天飛走了,等春天回來的時候,一定是回到原來的家,而不是另外再建一個巢。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動物和人類一樣,基本上是不會吃同類動物的。那麼同類相爭,其實就兩個原因,一是爭奪領地,二是爭奪交配權。

最後回到本題目,動物的子女當然有本事認得父母,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我們知道,動物出於天然的本性,一旦子女長大,父母肯定會將其趕出家門。這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

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儘管幾千年前的知識並不發達,但那時就規定了兄妹不能通婚。


石頭上看風景


動物很有靈性的,但它們同樣具備動物的本性,而且彼此差別很大。我家裡曾養過三條狗,都很靈,幾十米外通過腳步聲辨別主人無差錯。最靈的是第三條狗,它大概是在樓房上被圈急了,只要我和妻子商量著準備出門散步,它就跳著叫著要同去,而它是被關在另一個屋裡的,真不知道它是否聽懂了我們的話。最奇怪的是當我們發現後改為悄悄打手勢不說話時,在另一個屋裡根本就看不到我們的它仍然能夠知道我們要出門,還是一個勁的又跳又叫,讓人又愛又憐又無奈。多好的一條小狗呀!只可惜樓房熱,它生病了,眼睛差點兒瞎了,我把它治好後決定讓它和其它流浪狗一樣在外面生活,沒想到第一天它就在小區門口被車壓死了。唉,我兒子當時就哭了,我和妻子也難過了好些天,現在此事都過去三四年了,我們都還記得小狗的模樣和跟它一起度過的那段時光,我兒子還就此寫了篇作文把他們班的小同學感動得全班流淚哭鼻子。唉,說起來都是淚,早知道我說啥也不把它放到外面了,願它在天有靈,早日投胎有個好的來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