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引發最具現實意義思考,於和偉談網絡暴力

在昨晚播出的《我就是演員》中,有一個讓我感觸頗深的作品,是章子怡戰隊表演的作品《搜索》,故事講的是一個白領葉藍秋在公交車上沒有給老人讓座,這一行為遭到同車一位記者的曝光,網絡上隨之而來對白領的惡言相向。而白領沒有讓座的背後是因為她當時剛拿到自己癌症晚期的診斷書。但是網絡言論已以不可逆轉的趨勢無限發酵,最終白領選擇自殺來終止輿論。

《我就是演員》引發最具現實意義思考,於和偉談網絡暴力

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成為大家獲取信息、交流發聲的最快速且最龐大的平臺。因為言論自由,不少人隱藏在IP之下,不用為言語承擔責任,隨意謾罵、發表不經大腦的言論,甚至在網絡上帶節奏,沒人真正去探求真相,擅自為事件為人物定性,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葉藍秋遭遇的“網絡暴力”現實當中很多人都遭遇過,就說《我就是演員》相關的,第一季中被網友們詬病“插科打諢”的導師劉燁;因“感情用事”被網友們抨擊的導師宋丹丹;針對章子怡的惡意評論也幾乎沒有間斷過。

代班導師於和偉在點評這組作品時提到了李純,也是《我就是演員》本季的一位選手,於和偉提到他看了那期節目,李純在提到自己被網絡暴力的經歷,“告訴我媽媽不要去上網不要看別人怎麼罵我”時的泣不成聲讓他很有觸動。畢竟在演員這個行業裡,被“網絡暴力”傷害的事件比比皆是。

《我就是演員》引發最具現實意義思考,於和偉談網絡暴力

《我就是演員》引發最具現實意義思考,於和偉談網絡暴力

一向溫柔謙虛,強調輕鬆氛圍的於和偉面對這個話題變得嚴肅起來,“一個群體最好的是自覺意識,不要因為一塊屏幕擋住你而不知道你的身份,就不負責任地去說、去釋放。”

《我就是演員》引發最具現實意義思考,於和偉談網絡暴力

本期成功晉級四強的《我就是演員》選手宋軼,前不久在《創業時代》中也有著非常精彩的表現,然而因為劇中人設問題,無腦觀眾紛紛開始辱罵演員。這樣的事情在演員身上再常見不過了,把角色現實傻傻分不清楚的觀眾還真不在少數,好演員有什麼錯?

《我就是演員》引發最具現實意義思考,於和偉談網絡暴力

不是隻有公眾人物會受到“網絡暴力”,還記得之前有個在海南自殺未遂,卻在網民的口誅筆伐下最終選擇二次自殺的女孩嗎?所以不論是影視作品也好,血淋淋的現實也好,只希望能讓網絡“鍵盤俠”意識到惡言的可怖,停止對他人的惡言相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