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ICU裡經歷過什麼令你難忘的事情?

Awan521


有一次應邀去ICU放置空腸營養管,在急診室外面碰到了一名號啕大哭的年輕女子,通常來說在監護室外面大哭的腸鏡非常多見,習以為常了。那天順便問了下重症監護室的醫生,瞭解了下情況。

原來是一名母親,看護著孩子,當時孩子在熟睡中,母親正好有事需要出去一趟,前後不過幾分鐘的事情,想著應該沒事,於是就出門了,結果幾分鐘之後回家就發現孩子從窗戶上掉了下來,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心跳呼吸,經過一系列的搶救之後,還是沒能救回來。

老年人的逝世固然令人悲傷,嬰幼兒的離去卻會更加令人扼腕嘆息,尤其是這種本該避免的情況。


七通亂碼



依稀還記得那個小孩兒是12歲的女孩子。孩子莫名的腹脹腹水,腫的像好幾個籃球那麼大。在ICU裡呆了好幾天,守在外面的父母是農村老實巴交的農民。

為了救女兒,他們借錢買房,找媒體記者。那時候還沒有各種水滴籌愛心籌。社會能不能捐款,捐款能捐多少都是未知數。不過記者們陸陸續續都來了,父母的心裡面充滿了希望。因為錢,是第一的保障。

當時有一天又來了一撥記者。因為各種報道,父母已經籌了幾萬塊錢,但是還是不夠用。所以繼續籌款還是必須的。記者採訪完,拍了照片,回去寫稿子了,勞累了一天的父母,開始守在ICU門外。那天晚上他們沒有輪到那種長條的座椅,因為等待的患者的家屬太多了。

晚上11點鐘左右,父親給記者打了個電話。因為剛剛ICU裡發生了很不幸的事情——女孩徹底的走了。父親對記者說的話,大致的意思我還記得。“謝謝你們的幫助,不用寫了。”

電話那頭的記者應該是很驚詫的。一種挽救生命的努力,在那一時刻化為泡影。一條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和這個世界說了,再見。


另一個讓我難忘的也是孩子,只不過幸運的是這個孩子被搶救成功。因為不法分子的滋擾,將鞭炮扔進了這個孩子的臥室——一個低矮的平房的窗戶被打碎,燃燒的鞭炮落在了炕上。孩子的面部前胸出現大面積的感染。我眼看著孩子的母親,對前來幫忙的人下跪。

事後得知,為了維護孩子的權益,母親打了好幾次官司。犯罪嫌疑人都被抓了起來,但母親的維權之路並不順利。

ICU記錄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酸甜苦辣。這是人性中各種特點集中爆發的場所,沒有好的心理素質,不宜久留吧。


遼瀋名醫


我本人是麻醉科醫生,所以,有時候會與ICU打交道,給ICU危重病人的會診,搶救,等等。



我說說自己一件體會很深的事情吧。

2003年的“ 非典”爆發,這是一場波及整個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劫難,在這樣一場人與瘟疫的較量和鬥爭中,閃耀出人性光輝的是我們的醫務人員。在非典期間,我院擔負了廣州市非典病人的收治工作,而ICU是非典病人的重災區,我院陳洪光主任在抗非典70多天的日日夜夜裡,幾乎都是泡在ICU裡度過,陳洪光主任深知有被感染的危險,更知發病後有可能發生的後果 ,但他卻不顧個人安危始終奮戰在第一線 ,親自為病人上呼吸機 ,做纖支鏡時 , 幾乎是嘴對嘴 ,鼻對鼻的 “ 零距離 ” 接觸 ,有時被病人痰液 、血液噴了一身。

我自己也曾經全程參與了抗非典的戰鬥,也去過陳洪光主任的ICU會診、搶救過非典病人,親眼目睹了陳主任在瘟疫面前指揮若定搶救病人的場景 ,當時搶救一個非典病人,這個病人已經是呼吸衰竭,需要上呼吸機,請麻醉科會診,這個病人是廣州非典期間的“毒王”.,感染過好幾個醫務人員,他自己的家屬也被感染上了非典,我至今還清楚的記得,這位病人很肥胖,頸短,插管條件非常差,我當時幾乎是半蹲著給病人插上管的,幸運的是,我沒有被感染.....

可我院的陳洪光主任卻不幸感染上了非典,最終不幸離我們而去。

什麼是ICU?ICU即重症加強護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又被稱為深切治療部,是隨著醫療護理專業的發展、新型醫療設備的誕生和醫院管理體制的改進而出現的一種集現代化醫療護理技術為一體的醫療組織管理形式。可見,收治各類危重病患者是ICU最大的特點,在ICU就會經常出現各種緊急搶救的場面,也是各類電影電視劇喜歡描述的場景。

你有什麼不一樣的ICU經歷嗎?請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我是麻醉超人鋼鐵俠,請大家關注我,謝謝!


麻醉超人鋼鐵俠


十幾年前,我在全院重症監護室上班了一年。確實有很多難忘的事情。

我在那兒學會了氣管插管和頸內靜脈植入術。尤其是氣管插管,讓我印象深刻。

剛開始學氣管插管,有兩次都沒有成功。因為我沒有找到氣管。最後上級醫師,幫助才完成。後來我就不敢插管了。但我對整個流程還是比較熟悉的。

又過了兩個月,我值夜班。遇到一個昏迷的病人,剛來就需要急診插管。我趕快給麻醉科打急診電話。但同時心裡也在做著鬥爭,是不是在麻醉科醫生到來之前自己再試一次。

強烈的慾望和要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的心使我鼓起勇氣,就試著先給病人插管。結果這一次出奇的順利。因為我用喉鏡一挑,就發現如書本上所畫的一樣,聲門和氣管的結構顯示得非常清楚。

很快我就成功地進行了氣管插管。而且最後這個病人得救了。

我後來總結我之前為什麼插管失敗的原因?就是在我放置喉鏡的時候挑過了。所以說我只能看到食管,而看不到氣管和聲門。

有些時候書本上學一百遍,但是在現實中就沒見過,你可能永遠不會。但有時候就在臨床上見一次,你這一輩子都會了。這就像想學游泳的人,一直站在岸上,是永遠學不會的。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真實故事。謝謝大家!


醫心大俠


因為本院急診和ICU以前是一起管理,所以以前有不少時間在裡面!



一般來說,要收治ICU的病人都是生命體徵不平穩,需要密切關注的重症患者!真是你病太輕我還不收你!基本什麼類型的重病人都見過!



但是目前為止最難忘的病人,是以前實習在外科的帶教老師,就四十出頭,在上班的路上突發暈厥,被120接診後送急診診斷大面積心梗,心源性休克後轉入ICU,請了當時省內最好的專家還是沒救回來,先天性血管狹窄,手術,介入都沒挽回,記得當時他當時一直清醒的狀態下看著監護儀上持續下降的參數,嘴裡一直叫著自己小孩(當時才7歲)的名字……自看著自己死去!



有時候真的應了那句: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醫家兄弟


難忘事情一、實習的時候,有一次,我去辦事時,正好遇到一位病情穩定了需要轉科的農村大媽,他那白髮蒼蒼老伴在他兒子的陪同下,兩人靜靜地站在ICU病房門口,老伴手中捧著一碗稀飯和一杯豆漿,看到送大媽的推車出來了,他大步上前,把稀飯和豆漿放遞給他兒子,自己蹲在大媽身邊,雙手握著對方的手,兩人深情地對視著,一旁的護士們看到此情此景比他的老婆還感動。他的兒子輕聲對護士們說,父母感情一向很好。

ICU是與死神搏鬥的最前線,突發事件多,因此,我看得更多的還是悲痛欲絕的表情。

難忘事情二、有次夜班在急診科,救護車送來了一個十來歲的男孩子,送到ICU時病人已經不行了,手術時,發現心臟已經破裂了。聽說是男孩從頂樓的窗戶裡掉落下去了,是晾衣服時失足掉落還是自殺,就不清楚了,旁邊的護士為他惋惜不已。門外,他的媽媽已是欲哭無淚,整個人痴痴地,他的奶奶哭得捶胸頓足,哭得在地下打滾,還不時地爬起來擂打著小男孩的媽媽:你還我的孫兒呀,你怎麼不好好照顧他呢?天哪,怎麼會這樣呢?後面的事情就是特別是傷感,一直到天亮孩子被殯儀館的拖走,讓我一段時間精神恍惚。

歡迎大家關注我:關注我瞭解更多關於,醫療,藥品,以及越野的小故事。


醫藥與健康交流


我最深的印象是,當時我是去icu會診,結果看見一個熟人,他是我的中學物理老師,我問了一下當時的大夫,得治我的老師得的是運動神經元病,就是大家知道的漸凍症,找到主管大夫問了一下,病程已經很晚,現在呼吸只能靠呼吸機維持著,家屬今天要求放棄,一會他準備去和家屬談話。於是我留在icu等談話簽字完,親眼看著撤呼吸機,親眼看著心跳停止,最後的最後我給我的老師鞠了一躬,數年後的再見沒想到是這個樣子,讓人唏噓不已,敬愛的李老師,您一路走好。


水銀燈泡


我曾經作為患者家屬把親人送進ICU,也曾作為實習醫生在ICU裡值班打雜。

作為家屬時親人被推進ICU自己卻只能被關在外面束手無策,那種無力感縱是練就一身武藝也很難施展。這個時候我和所有家屬一樣焦急,沮喪,祈禱,等待。

在ICU做實習醫生還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什麼地方,很多垂危病人的集聚地,大部分人身上插滿了管子,很多人生命得以延續都是靠這些體外的輔助機器。在一個實習生的眼裡人間疾苦可能並不是全部,更多的是一個個病史資料,一個個生命體徵的變化曲線和一個個機器的參數。在短短的實習期間跟帶教老師學到了很多臨床操作和寶貴臨床經驗。有人說,醫生首先要有一顆熱忱的心,我覺得在ICU裡從我的帶教老師的言傳身教中,醫生冷靜沉著的工作態度更為重要。

所謂最難忘的事各有不同,作為家屬想起被關在ICU外面當時的無助確實很難忘。作為醫生在ICU工作的每一個日日夜夜無關於難忘,只求儘自己能力燃起生命火光。


哎豆兒646


科裡的元老,剛畢業入院的跟班老師,朝夕相處的同事。突然一天腦出血搶救,進了ICU,為他插管,置深靜脈。我想沒有那一件事比這個更深刻難忘的。當時操作的時候,不停的告誡自己鎮定,不斷的默唸操作步驟,默唸操作要點,內心都在顫抖。慶幸,當時操作都還順利。遺憾的是,病情太重,現在還處於植物人狀態。


麻醉大夫鍾何必


推薦你看看臺灣柯文哲醫生的文章,《人生結局只有有兩種:插管的和不插管的》。我也有和他共同的感受,ICU太多生死離別。不僅難忘,還會有許多感悟。如果煩惱,來ICU看看吧,和生死比,和健康比,其他的還真是小事!看完文章談談你的感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