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經濟的實際發達程度在江蘇十三個市中到底能排第幾位?

博宇124


作為一個非常關注蘇南城市的業餘人群,我可以回答一下,僅代表個人觀點。

以前蘇南流行蘇錫常的說法,是因為蘇州無錫常州三地語言風俗文化相似,經濟水平也在伯仲之間。但是近些年來,隨著滬蘇一體化,蘇州工業園區的崛起,蘇州在經濟總量上遠遠甩開了無錫和常州。而無錫因為有江陰和宜興的存在比常州風光了不少。但是平心而論,直到今天蘇州也不敢說大幅度拉開了和常州的距離,蘇州有五個耀眼的縣級市光環,在總量上遠超常州無錫並不奇怪。其實三地在產業結構上還是高度相似,都是以製造業為主,上海的吸血能力太強,金字塔尖的產業被上海搶去大半,金融軟件高端製造上海獨領風騷,蘇州無錫常州成為了轉化基地,這個結構特別像廣東的佛山和東莞。剛剛長三角上升為國家戰略,講究分工,我相信分工基本還是這個模式。蘇錫常不是省會,不靠海港,地級市定位決定了他們只能在製造業一展宏圖。當然,對於大部分城市而言,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最起碼全國的地級市裡面,這三個城市都是前十名的存在。


碼農大師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以為一個省的城市比排名的話,關鍵要看綜合經濟實力,也是GDP問題。

從2017年GDP及經濟發展情況看,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再上一個千億臺階,達到6622.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96.3億元,增長8.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44億元,增長11%。常住人口471.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38.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71.8%。2017年江蘇省蘇州、南京、無錫3市GDP總量超萬億,南通實現GDP 7734.64億元。顯然,常州市處於第五位。

從 2018年上半年GDP情況看,蘇州仍然穩座第一,總量達到了8894億元,第二位的是南京,總量達到6062.74億元,第三位的是無錫,總量為5522.13億元。南通為4188.8億元,常州為3498.1元,仍然排名第五。


財經深思


關於“常州經濟的實際發達程度在江蘇十三市中到底能排第幾位”這一話題,觀點如下:

①以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常州實際發達程度最起碼能夠排進全省前五,次於蘇州、無錫、南京三座城市。雖然我不是常州人,但是我去過常州多次,在江蘇省眾多城市均有踏足過,從城鎮化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常州可以排在全省第四位。

②常州雖然在經濟層面(2017年數據)排在全國第28位,全省第5位。給我的感覺是實際發達程度並不低於唐山、濟南、合肥、煙臺、大連、西安、鄭州等市。因為這些城市我都去過,城鄉差距都挺大的,而常州城鄉幾乎一體化。

於省內而言,南通雖然GDP排名在常州前面,但實際情況(直覺)並沒有常州繁華。


民間查訪專員


對於常州我還是比較熟悉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做簡單的回答。

首先來回顧下2017江蘇各市GDP排名:

  排名 地區 2017年GDP(億元) GDP名義增速。

  1、蘇州市 17319.51 12.9%

  2、南京市 11715.10 11.92%

  3、無錫市 10511.80 11.54%

  4、南通市 7734.61 14.13%

  5、常州市 6622.28 14.28%

  6、徐州市 6605.95 13.73%

  7、鹽城市 5082.69 11.07%

  8、揚州市 5064.92 13.83%

  9、泰州市 4744.53 15.67%

  10、鎮江市 4105.36 7.08%

  11、淮安市 3387.47 11.14%

  12、連雲港市 2640.31 11.10%

  13、宿遷市 2610.94 11.05%

從GDP排名來看,常州排第五,南通這幾年發展的還是不錯的,所以常州GDP落後於南通不少!不過個人還是很看好常州未來的發展:

1.常州是全國高端製造業基地,隨著政府2025年前由製造大國升級為製造強國目標的提出,常州的地位也會隨之水漲船高,石墨烯為當下新材料領域最人們的產品之一,可應用於多個領域,常州石墨烯技術全球領先。

2.常州民營經濟發達,外資佔比較低,對城市發展大有裨益,從常州走出來的名企有紅星美凱龍、月星、常柴、中天鋼鐵、新城、天合光能、大娘水餃等,皆是聞名全國的企業,民營經濟活躍度可見一斑,蘇南並不是都像外界所認為的那樣依靠外資。

3.常州科教城常年僅次於中關村,科研實力、創業環境、人才儲備皆是上上之選,可以很大程度的拉動地方經濟活躍度和產業升級。

4.常州市區無論是城建還是經濟體量都與無錫相當,一直以來令人詬病的是市區缺乏高樓點綴,所以給很多人尤其是外地人的第一感官就是與同在蘇南的蘇錫有明顯差距,其實不然。隨著東經120CBD、鐘樓新城、高鐵新城等項目正式開工,常州的城市面貌將會提升一個臺階,一年後地鐵也即將通車,隨之而來的是人才吸引力的大幅提升。

5.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蘇澳城,足以影響常州的未來發展。很多市民都認為蘇澳城黃了,不過上個月蘇澳雙方剛剛召開了高級別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了蘇澳合作園整體方案,項目已取得實質進展,武進即將迎來騰飛,蘇澳城很大幾率會成為第二個金雞湖,隨著春江薛家連片、常州南北框架將會大幅拉昇,同時常金一體化東西框架也在拉大。

個人覺得常州應該在企業和一些互聯網企業做出具有前瞻性的一些戰略佈局包括高校建設和人才引進,全靠製造業也很難具有核心競爭力,不過真心希望常州越來越好!常州整體的基礎建設設施和城市規劃還是比較不錯的,挺宜居!


互聯網催化劑


又在常州出差待了一星期了,明天去無錫。很喜歡常州這個城市,不排一大堆關於GDP的數據了,從我自己在常州以及其他江蘇地市的感受來說說吧。

個人認為常州的實際經濟發達程度僅次於蘇州和無錫,排第三位。

常州民間製造業非常發達

由於工作的原因經常在常州各個區市(縣)走動,看到的是滿街的工廠,機械加工類和木材加工類特別多,大小林立;大小工業園特別多,工業產值很高。



像這樣的小廠子在郊外基本遍地都是。



常州相對南京來說,從郊區農村地帶來看,南京比不過常州,我指的是富裕程度,雖然南京目前GDP排名第三,常州排名第六,但是我感覺還是常州的民富比南京強。

在民間製造業上,南京比不上常州。


小小羅羅蛛


2017年常州GDP總量以6580億元在江蘇十三個市中排名第六,前五名分別是南京、蘇州、無錫、徐州、南通(順序不分先後)。下圖是2017年上半年江蘇各省轄市GDP排名:

其實,在前幾年常州的綜合實力在江蘇還能排到第四名,南京是江蘇省會,實力不容小覷,蘇州、無錫、常州以“蘇錫常”發展較快,經濟實力甚至趕超南京。可是現在常州沒落了十年,蘇州、無錫還是江蘇前三,而常州卻被南通、徐州趕超,名氣小了很多。



歸根結底,常州落後也是因為自己,2004年的“鐵本”事件是常州十年沒落的開始,後來常州還有鋪天蓋地的產業招商,同時也引起了一些動機不純的企業上門。經濟落後也實屬尷尬,所以常州太急於發展,但是太過於冒失。所以要想恢復昨日輝煌,還要找到一個正確的道路,發展自己優勢。


靜候輪迴001


江蘇目前三個城市在爭第四城市,南通,常州,徐州。



按理說南通經濟總量最高,人均也不差,並且離上海也很近,最近又喊出了個北上海的名頭。工資,房價這塊常州對於南通沒有多大優勢,常州並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麼好,屬於二類城市,市區還不錯,這也是它唯一的優勢,建成區無論是面積還是質量都比南通跟徐州要強。


但是南通跟徐州都不差啊,他倆可不弱,徐州是交通要道,在這三兄弟裡交通網絡是最發達的,屬於國家戰略級別,其他哥倆就差得遠了。現在又搞了個淮海經濟區,又是國務院批覆的,雖然還沒取得啥成就,但國字牌就是金字招牌啊,這待遇可不小啊,雖無省會之名,卻有省會之實啊!徐州的問題是留不住人啊,一百七八十萬人口流失量吶?看來北方的饅頭不如南方的大米有吸引力啊!


至於常州嘛,蘇錫常三兄弟裡小弟,可別小看這個小弟,前面兩兄弟都太耀眼,三弟也不差。但是呢?它沒有國字牌的金招牌,人口也不多,地盤也很小,工資待遇,福利緊緊跟著蘇州無錫兩位大哥的發展步伐,倒是一直都沒落伍,常州總是看齊蘇州無錫,整天想著只要不被這兩位大哥拉開太大差距就OK了,從未想過讓蘇州無錫跟著它的步伐前進。


現在嘛,從整體而論,江蘇省沒有第五城,也沒有第六城,有的是誰都不服誰的哥仨在搶江蘇第四城。就像中國的大學一樣,中國沒有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的大學,只有五所都認為自個應該排第三的大學。臉皮還真厚哈!

目前來看徐州,常州,南通誰都沒有辦法完全坐穩這第四城,所以現階段他們三共同都是第四城,至於五年之後嘛,不少人都說南通有戲。誰知道呢?我又不是算命先生。確實,如果單論經濟的話,南通有戲,不過城市比拼是不可能只比經濟的!

十年之後嘛,不好說,可能這仨都沒戲!


這哥仨的競爭和比較會繼續延續個五至十年左右,現階段的差距並不大,誰也無法甩開另外倆兄弟,故此三座城市誰都無法坐穩第四把交椅,即便今天常州經濟總量比起徐州佔點優勢,可是明天保不齊又會被徐州再次超越,並且這是大勢所趨。

另外,城市綜合實力比拼哪能只比較經濟一項呢?教育,醫療都是繞不過去的坎兒!這裡徐州優勢明顯!政治影響向來是繞不過去的。有不少常州人覺著自個城市經濟發展不錯,但是並沒有意識到經濟只佔其中一部分而已!蘇州經濟很強,可是卻不能和成都比影響力,成都輻射大半個西南,蘇州呢?這不就是政治主導地位嗎?

歸根結底城市比拼的終究還是人口,地盤,資源,千百年來一直都是。而這些恰恰都是常州的劣勢。從長遠角度來看,隨著南京蘇州的做大做強,虹吸效應加強,對於蘇南其他中小城市而言不是什麼好事,常州,鎮江的人口會流失掉一部分。將來無錫也只是尚能自保,恐怕以後都不能與南京蘇州抗衡。看一個城市不能只看GDP,更要看財政收入,因為更多的財政收入才能夠用到民生問題上,才能夠將城市建立的更加漂亮,不是嗎?

最後說一句:鹽城,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大鹽城加油啊!


勸論


6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經濟日報社共同發佈一份重磅報告——《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

報告構建了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宜居競爭力指數、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對2017年中國294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289個城市的宜居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進行了研究。



beibei-girl


作為常州人簡單回答下吧。第一,談經濟發達程度不能看總量,總量印度也很牛逼,但是發達國家嗎。談人均各位看官請百度官方數據,就不在這顯擺了。

第二,談經濟不能脫離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這個大家也去查下官方的統計年鑑,那個最詳實了,常州在江蘇可以說不比誰差

第三,談經濟發達脫離了人均教育水平、可支配收入、醫療資源、公共資源等指標也不過是空談,各位看官有那閒心也請去查統計年鑑。再黑下印度,印度總量很亮眼,人均呢

最後,大家別沉溺於做吃瓜群眾,從我做起,為小家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好,別讓那些居心叵測地域黑的當


老鬼日記


常州是中國鄉鎮企業的發源地,但是在90年代後逐漸落伍,經過十幾年的追趕,現在的勢頭大有追趕無錫之勢。

我們可以看看2016年江蘇省各市GDP情況,常州以5773.86億元排名第6,但是與第五名的徐州僅僅相差20多億,可以說常州在抓把勁兒,就可以輕輕鬆鬆上到第五。

目前輕工業、製造業和紡織業是常州的支護產業,可以說佔了常州GDP很大一部分。目前異軍突起的動漫業勢頭正猛,可以說,常州的未來不可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