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已經50歲了,他現在在幹嘛?

他曾是高考文科狀元,北大才子,80年代的天之驕子,在他34歲的年紀,他被迫操起了殺豬刀,開始了殺豬剁肉的買賣。

柴靜曾經對他有個專訪,問他希望自己以後能做什麼,他說,現在不敢說,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裡,50歲的時候,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陸步軒終於完成了自己的逆襲,這些年,他的身上發生了什麼?

陸步軒!

一位高考文科狀元,北大才子,80年代的天之驕子。當然,他也是內參君的同門。

那個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已經50歲了,他現在在幹嘛?

一個儒雅的教授?一個手握權柄的官員?亦或一個精明的商人?這些形象,是陸步軒父母對他的期許,也是陸步軒曾經對自己未來的設計。

然而,都不是。

陸步軒只是一個屠夫,一個賣豬肉的。

那個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已經50歲了,他現在在幹嘛?

賣豬肉這個職業,估計與陸步軒對自己形象的想象也相距甚遠。以至於2013年4月,陸步軒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時,曾經幾度哽咽,稱自己“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好在是在北大,當陸文軒說出這話時,臺下學子一片掌聲,北大校長許智宏笑著說:

“北大畢業生賣豬肉並沒有什麼不好。從事細微工作,並不影響這個人有崇高的理想。”“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學家、賣豬肉的,都是一樣的”。

對於許志宏這句話,陸步軒當時只是黯然一笑!

賣豬肉的陸步軒,此時正處於生命中最灰暗的時期,看不到希望。無論誰告訴他職業不分貴賤,他都不相信。對他來說,那些勵志的漂亮話聽起來似乎並無意義。

陸步軒本來是該絕望的。

命運並沒有給他一帆風順的人生,把他高高捧起之後,又狠狠砸下!

1989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陸文軒被分配到長安縣的柴油機場工作。由於地方小,人際關係複雜,陸步軒的事業發展並不順利。他曾經先後做過多種職業,開過化工廠,也做過不少小生意。

陸文軒迷茫過,消沉過,但他沒有墮落。在他34歲的年紀,他操起了殺豬刀,開始了殺豬剁肉的買賣,開始轉型從一位地地道道的北大才子到了農貿市場的小販。

2003年,他開始以“眼睛肉店”老闆的身份賣豬肉,被媒體廣泛關注,也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柴靜曾經對他有個專訪,問他希望自己以後能做什麼,陸步軒說,現在不敢說,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裡。

陸步軒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從事屠夫這個行業,他內心一直渴望從事學術類的工作。即使是社會褒獎他,他仍然感到自卑。

因為當屠夫並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一個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樣可以做,當一個人在年輕時代花了多年時間接受專業訓練之後,再去殺豬賣肉,對知識和智力都是一種浪費。

他甚至在書裡寫,如果認為北大學生賣肉完全正常的話,為什麼不在北大開設屠夫系,內設屠宰專業、拔毛專業、剔皮剁骨專業,那樣賣起肉來豈不更專業?

不過在這個最黑暗的時期,陸步軒卻把賣豬肉這件事做到了“北大水準”。他從來不賣注水肉,一個檔口他能賣出十二頭豬。

而且即使陸步軒覺得自卑,感到絕望,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依然是認真的對待他的生活,他的生意,在豬肉生意之外,他也筆耕不輟,還寫了一本《屠夫看世界》。

那個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已經50歲了,他現在在幹嘛?

人生,最不能放棄的,是不斷的自我成長。內參君一直讚許這樣的話:人生最寶貴的,還真不是豪車洋房,而是豐富的人生體驗。在人生的馬拉松中,只要永遠保持初心,不斷奔跑,就永遠不會失去希望。

即是你是賣豬肉的屠夫,只要你永遠不丟失奔跑的心,只要你腰上的劍磨鋒利了,你就有成為牛人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