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閉症,最好的干預方法是什麼?

878632109


你好,我是一名特教老師,希望我的觀點能夠幫助到你!

孩子自閉症,最好的干預方法是什麼?那就是家長持之以恆的訓練和提高了,這是唯一有效且真實的做法,千萬不要去相信什麼其它“便捷特效”的手段,比如什麼針灸治療,斷食治療等,這都是沒有任何的作用的。

現在唯一被證實有效的方式是ABA行為分析法,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方法是什麼,其實這個方式的特點是結構性教學,用比較特殊的手段對需要掌握的每一個單元和知識點進行培訓,最後將已經掌握的很多方式串聯起來形成更為複雜的方法和行為。

它的基礎步驟分為:分解,強化和輔助訓練。而回合式的教學方式分為:發出指令,個體反應,強化和輔助,停止等四個部分,比如當我們的指令發出去後,孩子做出正確的反應之後,我們馬上去給予強化或者獎勵,這就是一個小回合的結束;如果孩子出現了錯誤的反應,我們就要停止,要停頓;如果孩子在我們發出指令後三秒內沒有做出反應,那麼我們就需要重複一次指令,如果還無效,那就要輔助訓練了;

每一步都需要我們付出足夠的耐心和努力來和孩子一起配合完成的,另外,你說的去機構還是在家,這個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好選擇,原則上機構和家都要訓練。

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時間的話我會一一回復!


孤獨症之家


關於這個問題,之前回答過類似的,但是在這裡我還是想說。自閉症孩子的最佳干預方法就是父母用心、用愛去對待孩子。作為父母,你才是真正最瞭解自己的孩子的人。我在這裡幫你分析出不同選擇的利弊,你來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決定。

首先來說上幼兒的這個事情,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那麼多家長都在糾結上幼兒園這件事情。我想知道你到底是想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做融合,還是隻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覺得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就應該去,否則別人會覺得你的孩子有問題,你會覺得沒面子,覺得丟臉。在這裡我不是說笑,真的很多家長一直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症這個事實,因此會對身邊的人隱瞞孩子的情況,直到實在瞞不住了才會和盤托出。家長的這種心態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你的言行也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他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是父母的恥辱,說不定會加深他的自閉程度。

我不知道是有地區差異還是什麼,因為我所在地區的幼兒都是有很高要求的。通常在入園之前會有面試的,而我們的很多孩子通常連這個面試都過不了。因此我想告訴家長的是,這其實是一個雙向選擇,你在想是否該去幼兒園的時候,那請你先考慮一下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能否上的了幼兒園。如果實在不知道的話,可以從這些方面來考慮:孩子是否會講話,孩子的心智水平與實際年齡是否相差過大,孩子的大小便是否能自理,孩子是否有讓人難以接受的問題行為。考慮過這些問題之後,再考慮要不要送孩子去幼兒園。

如果你想要做融合,那麼不一定要去幼兒園,你可以給孩子創造出融合的環境。例如幫孩子找一個適合的玩伴,讓他來帶著你的孩子,這樣高質量的陪伴會比幼兒園廣撒網似的社交效率高了很多,而且效果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最後我想給家長的建議是:我希望你能發自內心的去為孩子考慮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又或者其他的什麼東西,為他選擇一條適合他的道路。基礎的認知學習不能落下,社交融合也是必要的,那麼究竟該如何將這二者融合,就需要家長多花心思去協調了。


娟說育兒


你好,目前自閉症雖然不能痊癒,但是通過後天正確的干預一定可以起到作用。

不管你做什麼樣的干預,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讓自閉症孩子融入到正常的社會生活和交往中,能夠相對正常的過上普通孩子的生活。如果你確立了這個干預目標,那麼就會事半功倍。

一般的干預方法主要包括:機構干預、家庭干預和融合教育,最好是家庭配合機構。

機構干預:機構干預要選擇比較正規、專業的干預機構,選擇機構的時候重點考慮老師、環境、資質等重要的內容,還要考慮機構是否將父母的互動和與其他孩子相處進步的時間納入到了相關的計劃之中。

家庭干預:千萬不要忽視家庭干預的重要作用,在美國和一些發達國家,幾乎所有正規的架構都把家長的培訓放在了干預的重要階段,專家建議:

除了每週25個小時的有效干預外,家長應該利用在家裡與孩子相處的重要機會,隨時隨地的對孩子進行鞏固和教導,父母完全可以充當起孩子的家庭治癒師這樣的一個角色,因為,對孩子而言,父母是他們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孩子也願意將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告訴父母。

融合教育:這是前兩項干預的最終目的,讓孩子融入社會,走向社會,對孩子不要過度的溺愛和保護,適時的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在實踐中學會成長。

溫馨提示:歡迎關注作者頭條號,我們旨在為全球的自閉症孩子提供最專業、準確、智能的基礎素材服務:康復訓練遊戲,專業認知圖庫,讓您訓練無憂!收錄近千家康復機構,全國最新、最全政策信息供您選擇,讓孤獨症孩子擁抱藍天,讓世界充滿愛!


你好children


無論去機構還是在家,首先父母要先接納孩子現有的狀態,用心包容孩子不同尋常行為,去機構是接受專業的康復訓練,回家後父母還需定時強化訓練。

所說的融合就是讓他們和正常孩子一起玩耍,雖然最初普通孩子不理解自閉症孩子的行為,但知道原因後幫助他們的。融合也是給普通孩子一個學習如何與自閉症孩子交往的機會。

融合之路雖然艱難,但父母過不了心中的那道坎,孩子也無法真正的有效的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