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感覺汽車界有個謊言,發動機排量是價格的決定性因素,為什麼沒人說破?

Marekkkkkk


發動機排量是價格的決定因素,為什麼沒人說破?

發動機真的是排量決定價格麼?2.0升的L4和2.0升的V6、V8排量一樣,可價格差異卻非常大!2.0L排量想做成V8,那價格至少能頂上兩三個L4!要知道僅僅是更長的曲軸加工起來的難度、成本都會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價格自然就會很高了!其次發動機的排量並不是價格的決定因素,其它的大量電子設備等一系列的玩意共同決定了汽車的價格!


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GT500經典的美系肌肉跑車,記得2013款的GT500已經配備了5.8T的發動機,可在北美的售價貌似頂配車型要6萬+美刀即可,而3.8T的GTR在北美的起步價就已經達到了10+美刀!所以大排量的發動機並不是影響車子價格的決定性因素!成產車子所採用的技術、加工工藝、電子設備的多寡、四驅系統等都是影響汽車價格的因素!GT500為什麼價格比GTR便宜?首先對於這些汽車大國來看,基礎工業、加工業及其強大,我們認為打造大排量發動機難如登天,德、美、日三系的車企甚至再上世紀二戰中就能生產大排量發動機了,所以現在它們生產大排量機器如同兒戲,加工成本也被降低了很多!在美國V8發動機就如同是玩具,甚至加工出V8所需的零件用的時間真的比生產一個兒童車都快!所以大排量發動機對於那些汽車工業強國來說並不咋值錢!GT500對比GTR,首先GT500是後驅、GT500是MT變速箱、GT500也沒有GTR那麼多的電子系統進行輔助!而GTR四驅的、還配備頂級的雙離合變速箱,還有其它的一系列的高端輔助系統,使得它的價格就比GT500高了許多,雖然它的排量比GT500小,但發動機排量小並不代表價格就低!未來的超跑的主流排量大多會在3.0-3.8T之間,雖然排量降下來了,但價格不會便宜一分錢,除非國內的各種進口車稅會降低,這樣一來價格就能真正下降!
所以關於“發動機排量決定車價”的觀點不是沒人說破,而是這種邏輯的立足點過於單一,放在過去或許還有一定的道理,放在現在就有些跟不上點了,F1的動力單元排量小,只有1.6T而已,可它是天價!這當然不是抬槓,只是說無論多小排量的發動機都能做出高價值的,關鍵在於設計理念!看看美國上世紀7、80年代的肌肉車時代,清一色大排量、大馬力,可價格卻並不貴,因為這是為普通百姓階層提供的跑車,即可直接判定V8在美國不值錢!當時的V8肌肉車價格遠比排量小的奔馳要便宜,所以呢品牌也是決定價格的因素,這一點鄙人直接說破了!


非專業車評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平時接觸汽車比較多的都應該能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同一款汽車排量越大售價就越貴,舉個例子,19款邁騰1.8t豪華裸車20.79萬,2.0t豪華裸車價22.29萬,2.0t比1.8t貴出了1.5萬。

但上述情況我們是以差不多配置和同樣吸氣方式為前提的,否則結論就不能成立了。再舉個例子,19款邁騰1.8t尊貴裸車價23.19萬,2.0t豪華裸車價22.29萬。反而是1.8t比2.0t貴了9000塊。因為1.8t尊貴的配置比2.0t豪華豐富太多了,像自動泊車,倒車影像,隱私玻璃,導航,手機互聯,自動遠近光,大燈自動轉向,大燈清洗,主駕駛記憶,後備箱電動開合等。配置的價值已經超過了排量因素造成的溢價。另外,像1.4t的速騰也一般比1.6自吸的貴,兩款車一個渦輪增壓一個自然吸氣也不好硬比。

不過大排量汽車確實比小排量汽車有一個劣勢,那就是排量稅。不論你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交排量稅都是必須的,下面看一下排量稅稅率規定:

排量≤1升 1%

1升<排量≤1.5升 3%

1.5升<排量≤2.0升 5%

2.0升<排量≤2.5升 9%

2.5升<排量≤3升 12%

3升<排量≤4升 25%

排量>4升 40%

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單就排量稅一項,大排量汽車就比小排量多交不少。

排量確實能決定汽車價格,但只是決定性因素之一,並非全部。像配置成本,內飾用料成本,動力價值,發動機工藝,變速箱工藝,底盤工藝也都能直接影響汽車價格。

邁騰2.0t和1.8t排量稅相同,但它帶給你的動力體驗肯定不一樣,另外在技術上先進程度也不一樣,內飾材質也有優劣。所以價格也就有差異。

一般車企為了增加利潤空間,都在動力更強,排量更大的車上用更好的料,加更多的配置,一切都是為了讓你覺得它比較超值。

與其說排量是汽車價格的決定性因素,不如說整車成本決定汽車價格。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你買雙鞋800,買雙小孩子鞋400。你肯定覺得小孩子的鞋怎麼也這麼貴?都已經比大人鞋便宜多了,你還是覺得貴!

人家告訴你,大人小孩的鞋都是一樣的工藝和材料,差那點用料不值錢。但是如果賣一樣的價錢,你是不覺得小孩子的鞋更貴了?所以,有時候大小,就是主要因素。

再回頭分析內在原因。

首先,你多花錢買到的是很好的性能、要的是效果,你何必管他怎麼做到的呢?同款發動機不同調教就有不同功率,就賣不同價格,這是賣家的策略,你只要花你認為值得的錢,買相應的效果就行了。i3和i5的CPU可能都長一個樣,性能不同,價格不同;同是i5的,降頻的就便宜。

其次,在很多領域,外表看似差別不大,但技術可能差很多。高鐵跟普通火車看上去不就外形差不多嗎?不就是快點嗎?大飛機、大型運輸機為什麼是高科技?小船大家都會造,大型艦艇為什麼難?航母不就是大嗎?中國的大型龍門吊為什麼可以出口歐美?

有的做大點,就是尺寸大點就行,有的卻有著不同的技術,有可能有些更高的科技含量。

大排量的發動機,缸體、連桿、曲軸等等部件都可能不一樣,需要在更嚴苛的環境下穩定、可靠運行,甚至供油系統、點火系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等輔助設備也不一樣,排量相差較大的話,機艙的佈置都有可能不一樣,還有可能匹配不同的變速箱,因為變速箱要承受更大的扭矩,更大的功率。因為各個系統不同,還可能要匹配更好的剎車系統,更好、更大的輪胎,再加上大排量的車通常其他配置也更高。所以,綜合來說,發動機排量大的車,成本一定是更高的。

最後,除了以上因素,就是稅的問題,尤其進口車,大排量的車,各種稅遠超裸車到岸價。

所以,發動機排量作為決定汽車價格主要因素,怎麼是謊言呢?是非常合理的。


全市毛縣蜈蚣局


排量缸數是硬道理!首先,很多人拿帕傑羅這樣的越野車低功率的大排自吸說事,6g72,6g74要的就是穩定,9.0的壓縮比本來壓榨出來的動力就不高,但穩定可靠,油品適應性極強!其次,你渦輪機是功率扭矩達到了,為啥人家不用?越野車怎麼不用?發動機排量缸數是硬道理,小排量渦輪你壓榨再兇,吹得再猛,雞就是雞,變不成鳳凰!大排量多缸的行駛品質你比不上,成本一樣比不上!總的來說,小排量只是車廠為適應政策,降低成本的一個產物!而無知的人成天吹得好像多先進多好似的!還動力強,省油,洗腦比較嚴重!


VQ35DE


現在只有落後的日系車在用自然吸氣大排量騙錢,當然就不會有人出來說破。同類型發動機排量越大成本越高,買價也會高一些,但是不會高得離譜,這在美國市場表現得非常明顯,那些V6 3.0、3.6等等價格非常低廉甚至不如自己的2T。但是中國市場卻不一樣,有一大幫收錢的吹鼓手幫著吹噓大排量,尤以日系公關水軍最猖狂。


joshen1


首先要說的是,發動機排量的確是價格的重要決定因素。其實,一款車型售價的高低一般是先按照動力劃分,然後每種動力的型號價錢再按照配置劃分,如下圖。

這是國產寶馬3系部分配置型號的對比表,可以看出價錢是隨著動力的提高而升高。

動力一般是隨著排量的增大而增大,這也就是排量越大就越貴的原因。但並不一定,由於渦輪增壓的使用,有些小排量的動力反而強於大排量,這也就是速騰1.4T比1.6L貴的原因。

下面說題目中的寶馬7系

正常情況下,在車型配置中,各個動力級別的差價並不是很大。但是由於像寶馬7系這類進口車稅率跟排量有很大關係,所以導致了不同排量的7系價格差別非常大。

簡單舉例說,730採用2.0T發動機,進口的綜合關稅大概為車輛到岸價的50%,而3.0T的740稅率大概為70%,至於6.0T的760稅率則超過了140%。這也就是為什麼車價會翻倍的直接原因。

在美國市場銷售的寶馬7系,由於沒有進口關稅,所以各個排量型號的價格差異都在合理範圍內,並不容易出現車價翻倍的情況。

所以汽車行業的這種情況跟蘋果手機的內存差別並不同。喜歡請點贊,瞭解更多車型請關注購車講解,歡迎評論交流。


購車講解


又是一個通過表象去探討本質的問題。。這個需要從2個方面去回答。


第一,大排量一定功率大嗎?

這本身就是個誤導,眾所周知,熱機的功率轉化的唯一指標是熱效率。。在熱效率既定的情況下,噴油量才是決定功率的唯一因素。。

在自吸發動機方面,大排量因為進氣量更大所以可以噴油更多,在熱效率既定的情況下,做功就越多。而在渦輪技術成熟後,這個就不在是永恆的真理了。因為渦輪增壓的存在,可以讓小排量的發動機也達到大排量自吸的進氣量,所以在需要的基礎上,做功基本可以達到相當。。

從上圖就可以看出,2.0T的發動機表現基本等同貨超過3.5甚至4.0的自吸發動機的表現。只不過因為渦輪轉速區間的影響。渦輪發動機會在最大轉速和最大功率方面受限。所以最大功率方面略有不足。。但反之而言,有多少人會需要6000轉以上的最大功率呢??也就是一些炸街的跑車吧。這個根本不代表消費和使用的主流。。


幾個簡單的例子,

三菱帕傑羅也算一代神車,早期的3.8排量只有146KW/199Ps 最大扭矩 305Nm的動力,好像也從沒人質疑過,這是一輛應對極端的大型越野車的動力總成。。而現在這個動力扭矩指標,別說主流的2.0T發動機都可以輕鬆達到,就連一些技術先進的1.5T都可以摸到邊。。


渦輪機的弊病,渦輪發動機也不是天下無敵,在渦輪介入前和脫離後,功率會有較大的斷層;因為渦輪的存在在渦輪不工作的情況下,會形成進氣氣阻,阻礙進氣效率;發動機更精密,附件更多更容易出現故障。。。。但這放在一個使用環境下來說的話,常規車主沒人天天涉水,沒人天天需要6000轉的轉速錶達動力,也沒多少人喜歡用怠速行車來突顯低扭的強大,,再加之渦輪技術的成熟和發動機的同壽命化,以及自動變速箱的介入,讓換擋機制更加的效率和智能。。這些所謂的問題,都已經不再是問題。


所以說在現今主流的技術支持下,大排量早就走下了神壇。。


第二,大排量的價格貴在哪裡?

大排量發動機,一般的應用範圍是比較窄的。。一般只有特殊的工礦類企業,或是特種需求才會熱衷於大排量。。所以導致大排量發動機的市場應用範圍窄,需求客戶更高端。。所以會導致這個發動機的價格會更加的虛高。。


還是一個簡單例子,在80年代石油危機前的美國,各種盛產大排量V8發動機。。以大排量皮卡為例猛禽的3.5V6 也不過2.58萬美刀(16W人民幣)。5.0V8也不到4.8萬美刀(30W人民幣),關鍵這裡面的差價並沒有那麼多,還有一個所謂配置的差距(2門和4門版的區別)。。所以實際並沒有那麼誇張。


就生產工藝而言,大排量發動機實際技術含量有,但是並沒有那麼誇張。。價格差距主要是除了技術方面,更多的是針對轉需客戶的這個噱頭。。大家瞭解市場運作的話,都會理解。。特需特製的產品,價格都會高的離譜。。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所以

大排量價格高,不是高在技術成本以及技術等級等方面,而是高在特需專供方面。。小排量渦輪機實際在很多地方雖然不及大排量自吸全面,但在主要的應用範圍方面已經全面趕超。。所以大家未必非要以大排量為美、為榮。。大家可以回想下過去,曾經74KW的桑塔納2000,一樣可以跑200KM/h。。加速也在13秒左右。。這些指標在現在而言,客觀的在家用領域來說,依然是夠用的。。這就更不用說現在那些動輒130KW以上的小型渦輪發動機了。。


軒轅龍騰


做過發動機的來說幾句,對於同樣缸數的發動機,使用同樣技術的發動機,比如直列四缸1.2L和2.5L兩種排量幾乎成本就沒有多少區別,基本就是幾kg鋁的錢,如果增加了渦輪或者機械增壓,才會增加不少成本。排量大小基本就是差在批量稅和產品定位


lavagrit


確實是謊言,

對廠商而言,只是為了產生價格差異化,覆蓋更大的客戶面,更好的收割而已。說實話,就拿現在流行的高低功率發動機而言,同樣的發動機,稍稍調整一下,就是兩個版本,其實這個改變成本,對於整車來說,真的太小了,但在結合了其他配置後,就變成了幾萬的價差。

對客戶而言:如果同樣的車,全系一個發動機,頂配比低配貴了10萬,我相信大多數人就不回買頂配或者高配了。同樣的動力,同樣的車,同樣的廟子。何必再去交智商稅呢?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呢?汽車的定價都是精心考慮過客戶群體的心理後製定的。


逐夢72224785


其實這不是什麼謊言,稍微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汽車主要大件就是發動機、變速箱、電子系統和底盤四個部分。發動機是一臺汽車的靈魂,況且這個部件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它的經濟附加值是相當高的,不然也不會那麼多自主品牌拼了命的要自產發動機,一臺發動機的利潤要比汽車上其他配件的利潤高很多。

說白了,其他地方都好模仿相對容易研發,而高端發動機,國外技術都是封鎖的,以現有國內發動機研發基礎來看,短時間內都很難有技術上的突破,這也就是發動機為什麼高利潤了,技術壟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