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上萬人攻打平安城,日軍僅八百個人,為何打了兩天才拿下來?

Mrs_Ma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李雲龍的戰役是不存在的,但亮劍小說的戰鬥基本都是有原型的,只是將最終勝負改寫了而已。

李雲龍上萬人攻打平安城,日軍僅八百個人的原型,是1場較為隱蔽的戰役。

如果不是像薩沙這樣寫抗戰史的,一般不可能聽說。

這就是1945年山西沁縣戰役。

當時是8月下旬,日軍已經投降,數百人盤踞沁縣等待國軍受降。

沁縣的位置非常重要,是做為分割和摧毀太行、太嶽兩大根據地的屯兵基地。


當時八路軍要求沁縣日軍立即投降。但根據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命令,日軍不得向八路軍投降。

於是,八路軍集中了包括769團、31團、決死9團等7個團的部隊,總兵力接近1萬,準備吃掉沁縣的幾百日軍。

正常來說,這還是有把握的。一來日軍數量只有幾百人,二來日軍已經投降,士氣低落,三來沁縣本來就有不少八路軍的底下人員潛伏。

然而進攻之前1天,也就是8月25日,從沁縣南部長治撤退的1000多日軍,突然進入沁縣。

當時潛伏在沁縣的八路軍特工回憶:日軍是黃昏進城,隨後關上城門,我們試圖進行情報傳送已不可能。這致使次日攻入沁縣城內的八路軍太行部隊遭受重創。戰況形勢急轉直下,軍區首長當即命令,在合莊村北嶺上和亞亞溝村的交界處架起一門火炮,由一名白鬍子老炮手操縱,兩炮就將南石堠哨棚炸燬,有效地壓制了敵人的火力,為掩護攻城部隊迅速撤離減少了大量傷亡。

傷亡數字目前還是秘密,但一般認為戰死的就有近千人,進攻完全失利,差點就沒退下來。

這也就是,上萬八路軍攻打幾百日軍戰例的原型,只是結果和電視劇相反而已。


薩沙


一、缺乏重武器

當時中央紅軍經過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到達陝北。雖說在贛南蘇區時有些繳獲,但也不可能翻山越嶺攜帶。紅二、四方面軍的情況也基本如此。國共合作抗日後,陝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至於武器裝備嘛——自籌;軍餉方面也在“皖南事變”後停發了。

所以八路軍在缺乏重武器的情況下,進行城市攻堅類這樣的戰鬥,往往要較長時間並付出重大代價!

二、城堅池深 居高臨下

之前城郭大多城牆堅固,有些還有護城河。加之守城一方依據永固工事,在輕重機槍、迫擊炮,及單兵的步槍、手榴彈、居高臨下的阻擊下,進攻一方攻城難度可想而知。

基於上述這兩個原因,即便亮劍中李雲龍號稱有萬人,如沒有重武器幫助進攻,即便是小小的平安縣城,也有可能功虧一簣。






吳勇寧1


日軍多少人?平安縣城日偽軍800人。援軍呢???

別提這樣無知的問題。雖然是電視劇,但現場,敵我態勢還算清楚。

一個攻城戰鬥能是孤立的嗎???

為啥強調日軍的800,而忽略日軍的增援部隊?如果是不懂軍事,就不要提這樣無知的問題。給你普及一下,抗日戰爭期間。我軍進攻作戰通常是兵力對比至少是6:1.這是根據雙方軍力對比來決定的攻防比例。況且攻城作戰是要打援的。

真希望這樣的問題是無知的人提出來的。如果是別有用心,一定是居心叵測!


ZHAOFEi1965


講劇情就是編劇導演說了算,說一天就一天,說一年就一年。

講實戰,八路的團級作戰部隊火力太差!沒炮,重機槍都少的可憐,單發步槍都不能人手一支,那一人十發不滿的彈藥儲備經不起打縣城的消耗!

反觀鬼子城,永備工事加飛機支援。輕重機槍火力網,小炮擲彈筒遠距離殺傷。彈藥充足,以逸待勞,還有公路鐵路線隨時池援。

死幾千人,打光彈藥,還不一定攻的下城,就算攻下也是幾百具屍體,沒啥油水。回頭就被軍法處拉去槍斃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沒人會幹。


遲校尉


二次海灣戰爭,第一次伊拉克30萬軍隊,第二次薩達姆100萬人,美軍才多少人?結果人家美軍才死了200多人、小編能比嗎?你以為是冷兵器時代呀。


書生意氣159


裝備、地利、戰鬥素養,都是決定性因素,這三者八路軍都處於下風。客觀的說,雙方都有很強的戰鬥意志,只是為了最後開炮這一幕悲壯場景的描寫。


我艾無敵


我覺得讓你去一個屁就能轟平日本東京


懂你3113


因為導演說了,不把意大利炮拉上來不許攻城


尋常巷陌寄奴曾住


如果都讓電視劇的明星去打仗是不是就好就可以贏???一樣的道理,真實的總是不被認可,浮誇的確每天都拍手叫好,如果敵後武工隊那麼厲害,還用打仗嗎


像風一樣吹走


這就是正規軍和游擊隊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