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00元人民幣是多大一筆錢?

用戶69973702996


如果單純從貨幣和價格的關係來看,那時候上小學的學費是2—4元,雞蛋是3分錢,豬肉是0.73元,鉛筆是3分錢。

從工資的角度來看,多數人也就二三十元,農民則要看生產隊的情況,多則二三十元,少則五六元。筆者所在的生產隊,勞動一個月,也就六七元。

到了改革開放以後,當第一批萬元戶出現後,簡直就像外星人一樣,稀奇得不得了,令無數人羨慕和嫉妒。

那麼,1973年的1200元,會是一筆怎樣的財富,應該不難想象。

但是,另一種現象也不能忽視,那就是那時的錢,能買到什麼呢?除了一些最基本的消費品之外,很難有多少自己喜歡的東西。像電器、布匹之流的,不僅品種少,而且沒有能力供應,多數需要用票,如果沒有供應票,就算有錢,也是白搭。

所以,只看錢和價格,而不看能否有商品供應,其實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供求關係,必須有供有求,才能形成買賣。不然,就是單一而沒有價值的。


譚浩俊


1973年的1200元相當於現在的300000元。

我們來聽聽一位從70年代走過來的老前輩的具體分析!

1、問題出處:

2017年11月8號一條“44年後,取出2684.04元存款”的新聞上了熱搜。

今年8月末,廈門有一位年近六旬的陳女士,拿著父親去世前留給她的一張1200元的存單,去銀行辦理取款手續,與眾不同的是這張存單的存款時間為1973年,距今足足已有44年時間。這要是取出來肯定是筆鉅款吧,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筆存單的利息計算要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儲蓄管理制度變革、至少16次的利率調整,還要考慮到利息個人所得稅的多次變化。經過多方計算確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這不僅讓人深思,存錢保值的概念的還靠譜麼?

雖然陳女士對於取出現金還是很高興,但是1200元存了44年,僅得1484.04元利息這件事情,還是讓眾多圍觀大吃一驚。要知道,44年前的1200元跟現在完全是兩個天上地下的概念!

2、1973年1200元人民幣是多大一筆錢?

以當時一個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計算,1200元相當於普通職工近5年的工資總和,若以現在的工資水平換算,1973年的1200元相當於現在的300000元。

這麼一比“鉅款”存在銀行收利息,44年下來卻連倆瓶茅臺都買不起了。

當年都不興每月把錢存銀行,都很興十二個人組合來會,一月十元,每個人收一次,分十二次,當年我來會收到一次就是120元錢,當年1200元能做一間平房,七米深四米寬的28平方房子用不完,現在兩萬元還做不了?物價至少漲了二十倍以上了。當年前20元可在自己的地皮做一個平方的房子。

現在一個平方一千元都做不了。

從66年~78.年全民企業、集體企業以及街道企業,工資基本上是定格的。多數職工月薪定格在32元~45之間。物價也是定格地。

如果從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角度看,1973年的1200元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殷實的家底。因為幾分幾毛錢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糧食蔬菜瓜果是花銷不了多少錢的。

要說1200元在當時能買好多東西,我覺得用工資來比最靠譜,可以僱一個基層幹部兩年半,還算成現在自己算,肉0.7元一斤可以買1700斤,米粳稻米0.13每斤,上述米0.149每斤,取中間值0.14每斤,可以買8000斤左右,自行車鳳凰,永久,飛鴿大致200元可以買六輛,住房,因為當時太小不好說,但是80年我家門口一個鋪面賣了800元。

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大件能達到1200元?

母親給5元錢都驚訝,兩三個月花不完,冰棍3分,一分可以買一塊糖,秋天買大白菜是幾釐,買一塊水豆腐一分五,不過不能隨便買要拿供應票。

在七三年,當時的結婚,財禮五十元。一塊上海全鋼表,120元,廣州全鋼表90元,進口東方表90元。一個燒餅5分錢,一斤醋3分錢,一斤鹽1毛6分,一斤醬油5分錢。
在飯店吃一碗炒肉面,1毛5分,一瓶老白汾2元3角。一瓶二鍋頭8毛錢,一斤豬肉8毛錢,一斤大白菜0、03釐錢,一個月餅1毛8分錢。
十斤雞蛋五元錢,3元錢一副豬下水,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買。綠葉煙1毛4分,哈德門2毛5分,大前門5毛,金鐘煙4毛,還有一種白皮煙4分錢。


一條褲子用不了五元錢,一個月3兩油,供應的。農村一年連一斤油都均不上。

但若是換個角度去看的話,那個時候的1200元人民幣又是一個很不耐花費的數字。如果一個家庭同時購買一臺收音機、一架縫紉機、一輛自行車、一個手錶、一個照像機、一杆獵槍的話,那麼這個數字就會立即歸零。

1973年至今有40多年了,物價的漲幅也有所不同,有的上漲了幾十倍,有的上漲了幾百倍,那個時候,有很多家庭都是一個人上班,養活全家六七口,雖然衣食住行和現在沒法比。

但起碼可以保證全家人都能填飽肚子,有病都能去得起醫院,五六個孩子都能唸的起書,如果現在一個人上班,養活一個老婆和五六個孩子,不用要求衣食住行的質量,只要保證能填飽肚子,能去得起醫院,五六個孩子都能唸的起書,那每月得需要多少錢?

也許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以現在我們這個四線小城市的三四千的平均工資,是萬萬養不起這六七口人的,要想養的起,也許起碼每月的收入得過萬,也許各地消費不一樣。

但1973年月收入完全可以達到養的起的程度了,那麼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1973年的20元,相當於現在的一萬?如果這個理解成立的話,那麼1200元就相當於30個40元,也就相當於今天的30個一萬元。

結語:

有的人說了,如果當時陳女士的父親用這1200元買幾塊地,到今天就賺翻了。其實不然,在當時那個特殊的年代,除了存銀行,錢並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一切都是票據供給。

所以陳女士的父親將這筆錢存進銀行也在情理之中,只不過這一放就是44年就大錯特錯了,在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後,銀行存錢就已經不再是最好的選擇了,若還一直持著穩定保值的態度,註定會越“存”越窮。

所以,我們應該看清經濟發展形勢,儘快擺脫保守觀念,市場的發展以及通貨膨脹是無比殘酷地,如何合理地進行資產配置才是實現財富增值的關鍵所在。

作為事關整個家庭財富的投資,投資項目應當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和增值性。

所以應該儘量嘗試改變自己的理財習慣,積累投資經驗,並且做好相關投資規劃,只有這樣才能擁有自己的財富。"


有書共讀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1973年,也就是我父母那輩人的小時候

1200元,也就是1000多塊錢到底是多大一筆錢呢?

籠統來說,很多很多



當時並沒有如此開放的經濟,沒有那麼多經商賺錢的路子,大家的收入基本上都是來源於勞動,普通勞動者的工資在幾十元/月,1000多塊,是接近2年的工資了

當時的萬元戶,甚至比今天的百萬,千萬富翁還要稀少

1000元,甚至可以自己蓋兩間房子



而且,一個很重要的是,當時的1000元到現在值多少錢

要看你當時用這1000元做什麼了


如果是蓋了房子,留到現在,價值就是無法估計的了,比如在北上廣深中心地區蓋兩間房子,到後來一旦拆遷,就不是以百萬記的財富了。

假如買了黃金等保值的硬通貨進行保值,到了今天可以達到大幾萬塊錢了



剛才問了下樓下的老人,都說當時1000塊錢普通人家根本都沒有,也不需要有,因為當時市場上也沒什麼新奇好玩的東西,也沒有什麼高端的產品,消費能力並不強,看病也不貴,所以大家的物質需求其實並不大


首席投資官


按照最保守的計算,摺合到現在的貨幣價值,至少應該大於250倍!——也就是30萬元!請注意:這是最保守的計算!

依據一: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的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

在70年代末,簡直就是土豪的代名詞。就算是在發展中的深圳,那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那時候米價0.14元,肉價0.95元,走親戚送禮2元左右,壓歲錢0.1-0.2元,1萬元簡直可以數十年不愁吃穿了……

1978年,1萬元的“萬元戶”相當於2016年的255萬元。

依據二:培養一名大學生

七八十年代:從小學到大學學費為140元。

現在:從小學到大學≈150000元。

價格是30年前的1071倍。

依據三:房價

七八十年代:100平每月扣房租1.2元。

現在:100平每月房款至少2500元。

價格是30年前的2083倍。

有準確房價數據記載的是在1981年,當年浙江溫州瑞安商品房熱賣,68.85元/平方米。

依據四,黃金價格

1973年,黃金價格為84.37美元/盎司,這個錢在當時可以兌換7.04盎司(199.6克)黃金;最近的換金價格在1314美元/盎司。

1盎司=31.1034768克。 簡記為:1盎司=31.1克。——也就是說:當前,一克黃金不到2.70元!

截圖來自190-1073年的黃金價格

匯率換算下來,這個量的黃金摺合人民幣60776.18元。


十星科技


如果問1973年的1200元是多大一筆錢,有幾種算法。

按照當時的人民幣與美元的國家牌價,1元人民幣可以兌換2美元,也就是2400美元。這個數字相當於當年日本白領的6個月的工資。日本當時的日元與美元的牌價是固定相當於250日元兌換1美元,也就是600000萬日元,而當時的彩色電視機是250000日元,東京的一間單身公寓(1室戶)也要2500000日元。因此從購買力說這2400美元在經濟起飛的日本,並不是鉅額資產。但在中國這筆錢就是鉅額資產。

1973年的中國職工的工資是18元,沒有獎金,所以1200人民幣是67個月的工資。相當於6年半。因為當時物資都是憑票供應實際價值很難說明。但在上海1碗牛肉湯才5分錢。現在1碗牛肉湯要10元,相當於當時的200倍,所以1200元如果按照200倍的購買力是相當票面的240000元。問題還沒有完全結束,當時住房都是分配,租金也很便宜相當於0.5-1.8元一個月。但還有一些私人的住宅,這些住宅雖然沒有公開買賣,但如果需要使用權,1間在上海瑞金路的亭子間(1室戶)差不多轉讓費1000元。而這間房年如果放在今天,價值就在500萬人民幣。

綜合各種數據,1973年的1200元人民幣在大陸,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款項,按照牌價相當於2400美元,按照工人工資大約是一個工人的6年半的工資,並且可以養活一家三口。如果購買力的話,相當於今天的20多萬人民幣,如果按照購買力可以達到今天的500萬的購買力。


橋本看日本


那時的1200如果換算成現在工資,現在算來相當驚人,那時我姨婆在重慶工作,工資大概一月就30塊,有時只能拿27.如果是技工,也只有40多絕不超過50.現在農村請工人,工資一般200一天包吃,照這樣計算應該就1200✘200=240000。如果買大米,那時0.12/斤,就該10000斤。

現在拿幾千塊的工資感覺屁用沒有。好懷念以前的“大團結”。可惜回不去


寒江雪140680492



那時1200元能買幾頭牛吧


a喬長亮


問:1973年1200元人民幣是多大一筆錢?

不盡管是1973年,整個七十年代,也就是從1970年到1980年物價一直是穩定的,也就是1200元錢在這十年當中的購買力是不變的。



民以食為天,那時期和現在相比物價差距最小的就是糧食,因為那時期人們最直接的嚮往就是填飽肚子,而現在最不考慮的消費就是吃飯。


那時期的糧食國家排價為,玉米一毛零四,一千二百塊錢要買玉米11538斤,今年玉米我們這裡的價格大約是八毛五,一千二百塊錢要買1411斤。按糧食價格算八點一倍,那時的1200元是現在的9720元。

但是在房子上就差遠了。1975年我家蓋房子四間,八十平米裝修好只用了近九百元(借生產隊五百元),現在在我這裡還蓋這麼大面積同樣高的房子,裝修好十萬不夠,相差一百多倍。這麼算,那時的1200元就是現在的15萬。



七十年代鹽的價格是一毛四,現在超市價格是兩塊五。

七十年代獨流醋是每斤三分,現在的劉慧芳醋(獨流產)是三塊。

七十年代公社修配站工人工資每月是二十五塊四,現在工地搬磚每月三千六。

但是七十年代買燒餅五分一個,幹一天最多買十七個燒餅,吃兩天。

現在燒餅一塊錢一個,幹一天買一百二十個燒餅能吃半個月。幹兩天能解決一個月的溫飽,吃飯的錢是增值了還是貶值了?



人民幣四十多年的價值,體現在吃和住上是不一樣的,在吃上最多上漲十倍,而在住上則是上漲最少是百倍,甚至二百三百倍。


這樣算人民幣在吃就是增值而在住上就是大大地貶值了。


金蘋果老楊


1973年1200元人民幣是多大一筆錢?對於當時的普通人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

如果1973年你有1200元,對於當時的人來說,你就是富裕家庭了;

如果1973年你有1200元,說明當時你是幹部家庭,而且是處級以上幹部,才會有這麼多的存款;

如果1973年你有1200元,說明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高幹家庭,說明你就是官二代或者官三代;

1973年發生了什麼呢?這裡普及一下:

1966年--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所以當時的中國實行計劃經濟;

當時的農民都加入了人民公社,每個人每天都出工掙公分,公分是什麼概念呢,打個比方,你在農村種田插秧一天可以掙得兩個公分,兩個公分又是什麼概念呢,兩個公分可以換成當時的兩斤紅薯;

當時的學校不上課,當時的學生和知識份子都上山下鄉了;

當時上山下鄉學生和知識分子的口糧是由國家供應的(每個月定量三十七斤),生活費是由國家發給的(每個月八塊錢),除了醫藥費和日常生活中下飯需要的菜金是由知青家長掏腰包外,這個生活待遇在當時,對維持個人在山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費用,是可以過得去的。

當時的八塊錢相當於工薪階級最低工資水平,1200元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12.5年的工資,這在當時是一筆龐大的財富。

那1200元在1973年可以買什麼東西呢?以下我們舉例說明:

1973年,憑肉票供應的豬肉是2毛5一斤,豬蹄會便宜一點,但是有錢沒有肉票是買不到的,當時的1200元可以買4800斤的豬肉,按照一頭豬100斤來算,你可以買48頭豬;

1973年一個雞蛋只要2分錢,即一毛錢能買5個雞蛋,當時的1200元你可以買6000個雞蛋;

1973年的糧食是什麼價格呢?66年到79年糧食價格沒變化,統購價玉米0.104元每斤,稻穀0.135元,大米0.197元,小米每斤0.141元。當時的1200元可以買11538斤玉米,可以買8889斤稻穀,可以買6091斤大米,可以買8510斤小米。

總的來說,如果你在1973年有1200元存款,說明當時你非常富裕,說明當時的你是高幹家庭子弟,說明當時的你是官二代;說明當時的你是富二代,如果有的話(當時不允許商業活動)。

厲害了,1973年的1200元!


教育界觀察


上世紀70年代,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40多元錢。當年,好一點的大米約1角3分錢1斤,豬肉7角錢1斤。1200元,在當年堪稱一筆“鉅款”。有人提出,“甚至可以蓋兩棟樓房”。

那個年代存款有1000元的百姓都非常少,工人工資一般是每個月25元左右。當時家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稱之為萬元戶。

據權威學術研究報告顯示當時的一萬元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255萬,由此計算70年代的1200元應該相當於現在30萬左右。但我們還是要自己再算一下:

1、按糧食價格算是23141.7元

70年代米價0.14元一斤,1200元可以購買8571斤大米,現在2018年11月米價2.7元一斤,8571斤大米價值23141.7元,所以1974年。

2、按工資水平算是137100元

70年代工人工資一般是每個月25元左右,1200元相當於3年工資,現在職工的工資水平大概是一年45700元,3年工資137100元,所以按工資漲幅來算,1974年1200元大概相當於現在137100元。

3、存銀行等於把錢扔了

如果你1974年把這筆鉅款1200元存銀行,到現在你能拿多少錢呢?在廈門市民陳女士持一張1973年存有1200元的老存單,來取出這一筆存了45年的“鉅款”,經過多方計算確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經過上面計算我們知道,1973年的1200元在絕對是一筆鉅款,當時拿去花銷或者進行一些適當的投資,至少不會貶值太厲害,但存銀行45年,現在變成2700元,不得不說差距實在太大。

4、拿去買房

90年代到現在是我國房價飆升的時間段,先買房了自然是錢升值最快的途徑,而70年代時中國處於計劃經濟分配住房,還沒有“房價”這一概念。有準確房價數據記載的是在1981年,當年浙江溫州瑞安商品房熱賣,68.85元/平方米。意味著1973年將1200元放8年不動,然後去買溫州房子,可以買17.4平米。

如果能湊夠3600元買50平米一套的房子,現在溫州房價為21000/平米,那麼就變成105萬了,取三分之一計算為35萬。

5、買黃金保值

如果拿去買黃金,黃金雖然也是保值升值,但升值幅度不快,1973年,黃金價格為84.37美元/盎司,當時1200人民幣按匯率可以買到7.04盎司黃金。

2018年11月1日金價是1217.30美元/盎司,7.04盎司黃金是8569.792美元,1美元兌人民幣6.9670元,換成人民幣是59705元,接近6萬。

存銀行2700元,買房35萬元,買黃金6萬元,那麼你還會傻傻地把錢再存銀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