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長大的孩子們都玩過哪些自制的玩具?

陌上花開且緩歸


看到了這個問題,

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

80末出生鄂西北農村長大的孩子

回憶一下,我們那琳琅滿目的自制玩具

1.bia(讀第一聲),不同的地方叫法各異,這個讀音是我們當地方言,實在找不出哪個字對應;

做法為:用紙折出來的方紙片,猶以厚一點的為佳,硬紙板(稍薄點的)為上佳材料

遊戲規則為:一方放一個在地上,另一方拿自己的往地上摔,能掀翻前者為贏,雙方輪流出手

2.楝(lian)果槍(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字)

做法為:一根稍粗於筷子的竹管,兩頭切掉,打磨圓滑,取楝果一分為二作半球形;以竹管兩端各實半粒(凸面朝內);

玩法為:以筷子一根捅竹管一端,另外一端的楝果則在大氣壓強之下射出,因名曰:“楝果槍”

樂趣是:主要用來聽個響,其次用來射擊一些目標,具備一定危險性

3.泥巴,這個大家都玩過,玩法各式各樣,以捏塑各種形象為主

說一種我們小時候的玩法:取黃泥一塊,盤熟,捏成方形覆鬥狀,然後朝地面一摔,泥巴就會炸開一個洞,對方就需要自己出一塊黃泥捏成餅狀(儘量薄)覆蓋於洞上,稱之為“補”;

這個規則是:以贏泥多者為勝,以聲音更響著為傲,以破洞綻放優美者得意;

材料要求:這個遊戲要用好的黃泥(我們那兒方言稱之為黃膠泥),顏色正不粘手很乾淨。

4.彈弓,玩的最多,因為這個捱打也最多,幾乎沒有哪家爹媽沒因為這個揍小孩的,也沒有哪個玩彈弓的小孩能逃過捱揍的;我們當時玩的彈弓是自制的,

做法為:取Y字形樹杈一個,橡皮條/管兩根(尤其是診所裡面用的壓脈帶為上品),小長方形皮革一塊,線繩若干,就備齊了做彈弓的材料了;其他就是組合了,腦子正常的看一眼材料就知道怎麼組裝了

玩法為:皮革包石子利用橡皮的彈力把石子射出去

規則幾乎沒有,打鳥的,比準的,比遠的,各式各樣不拘一格

本人至今還能做出來,而且手藝算是上乘。

5.推圈,這個應該是比較值得推薦的遊戲,集趣味性、技巧性、運動性於一身,尤其推薦給當下天天窩在家裡看電視打遊戲的小孩;

材料為一根略粗鐵絲,一個鐵圈;

做法為:鐵絲一端作握手,一端先折“U”型鉤,再把“U”型鉤與鉤身折為垂直狀;

玩法是:推動鐵圈以鐵鉤控制速度方向奔跑;以操控速度和技巧優越者取勝

樂趣是:迷之樂趣,說不出來,就是特別喜歡

一寫到這兒我就想起了當年那個大夏天的烈日下穿個褲衩子光腳裸背推圈推得滿頭大汗一身黝黑的小子,沒錯,那就是我。

6.陀螺,這個好像哪裡都叫這個名字,一說大家都知道,連製作方法都不用介紹了。提一句,本人曾經是一個上乘的陀螺製作手

網上搜的這個圖,真醜,比我做得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我還會在這個上面安裝手電筒燈頭,用的木頭也是松木,紋路金黃漂亮

配上一支小鞭子,一打能打一整天,甚至可以抽著陀螺走路,毫不影響速度。

7.既然本篇說自制玩具,那就得拿出壓箱底的寶貝了

鏈子槍

材料:硬鐵絲、自行車鏈條、橡皮條、輻條冒(自行車輻條頂端那個類似螺母的東西)、火柴

製作方法:自行車鏈條拆解成“8”字狀一節一節的,硬鐵絲折成手槍狀,橡皮筋(皮條固定),火柴頭作發射藥;8”字形鏈結堆疊排列緊固,下端以槍身鐵絲貫穿,上端作槍管,撞針為直鐵絲,多用橡皮筋,既作固定用又作復進簧用。

原理是:撞針以橡皮條提供彈力,拉動撞針擊發火藥

勝負:這個不存在勝負,能擁有一把就已經牛逼哄哄了,後面會跟一群小跟班

樂趣的話:好像除了鍛鍊一下動手能力,吸引一下沒有的小孩之外,那就是聽個響兒了

特別注意:該玩具有一定危險性,不建議孩童把玩

PS:這玩意兒,我也會做,也曾經擁有過

8.鏈子槍有一種衍生產品叫磕槍,相對簡易製作

做法為:硬鐵絲、輻條帽為原材料;鐵絲折L形,輻條冒封閉一端,磨平螺紋,結實的絲線鏈接輻條帽與L形鐵絲防止輻條帽在爆炸時飛出傷人(其實小時候主要怕炸飛了再做麻煩)

玩法為:火柴頭裝填輻條帽,L形短的一端虛插入輻條帽,找硬物表面,比如石頭水泥地等,用力一磕。

樂趣就是:聽個響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ju(讀第一聲),很多地方那個稱之為玻璃珠、彈珠等,這個讀音也是是我們當地方言,也找不出哪個字對應;有多種遊戲規則,不一而足,總的來說以精準擊中為勝;與檯球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因為無法自制,所以調到了最後,但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大童趣

其他諸如橡皮筋啊、跳繩啊、踢沙包之類的我們也玩,但主要是女孩子玩,不太符合我的氣質就不做解讀了;再有些偷瓜摸棗、逮魚捉蝦、上山下河什麼的因為不涉及自制玩具也不一一敘述了

總的來說,80九十年代的農村娃,物質條件雖然差一些,但是快樂絕不比現在的孩子少

甚至,我們那個年代,比現在的小孩樂趣更多...


且把雜談換酒錢


說起小時候在農村玩過的自制玩具,陌上花直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不過,說起來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因為陌上花家是兩個哥哥,小時候的陌上花整天都跟在男生屁股後面野,玩得也大多是男孩子的玩具。

1、洋火槍

有些地方也叫鏈條槍。它主要是由舊自行車的鏈條、鐵絲、橡皮筋等做成的。做這種槍的都是年齡稍大一點的男孩子,得有點力氣,還得有點技術,那會誰手裡有把洋火槍,可就成了其他孩子羨慕的對象了。

評比這種槍的好壞,就是用上了火柴硝之後,撞出來的聲響誰更大。 陌上花不會做這種槍,但哥哥會,而且哥哥的槍還是把槍王,那會連帶著陌上花也成了其他小夥伴羨慕的對象,太得意了。不過,因為經常幫哥哥偷拿家裡的火柴,也沒少捱罵。2、彈弓

一般用呈“丫”字形的樹木枝椏,在枝椏兩頭繫上皮筋,皮筋中段繫上一包裹彈丸的皮塊,彈丸有用小石子的,有用彈珠的,還有用硬紙團的。別看是自制的,做的好的,射程也有幾十米,殺傷力可不小。那會手裡有把彈弓的小夥伴,為了瞄準度,不是打鳥就是打雞打狗,有些淘氣的,還直接打人家窗戶玻璃。可以說是,真的是被攪得雞飛狗跳,人神共憤的,哈哈。

3、竹弓

這個也是陌上花比較喜歡的一種玩具,而且做得又耐用又漂亮。材料很簡單,就是細竹子和細麻繩,將細繩子綁緊竹子的兩端,拉緊,讓竹子成弓形,弓箭也是用細竹充當的。那時我們的玩法是,比誰的箭射得遠,那會,在一堆的同齡孩子中,陌上花的弓箭總是能獲得前幾名。

4、陀螺

這個是拿木塊削的,也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可不會。這個陌上花也不會做,但哥哥會,不僅陀螺做的好看,而且在小夥伴們的自制陀螺比賽中,哥哥的陀螺總是能轉到最後。哥哥還給陌上花也做了一個,不過不管怎麼練,轉陀螺的技術總是比不上哥哥。5、竹筒水槍

這個是拿中空的竹節做的,原理就等同於針筒,吸上水後,一壓能噴好遠。夏天的時候,常常手裡拿上這麼個水槍,吸上水,然後一群小夥伴們相互追逐著噴水玩。

6、雞毛毽子

如果要說陌上花小時侯玩過什麼女孩子玩的玩具,那大概就是毽子了。那會為了做個好看的毽子,滿村子的追大公雞,為得就是它尾巴上那幾根漂亮的羽毛。有了羽毛,再加上幾個銅板,就能做個好看又好踢的毽子了。

好了,已經長大的小夥伴們,都來說說看,你們小時候都玩哪些自制玩具?


陌上花開且緩歸


農村長大的娃,你們都玩過哪些自制的玩具?

說起小時候自治的玩具,我這個農村長大的野娃子真有實踐。

第一,火器類。

男子子都愛槍,特別是那個全民武裝的年代。我們男孩子製作槍是共性,最多的就是那咱洋火槍,也叫火柴槍。最簡單的是用粗硬鐵絲曲制槍形,前端插上幾節自行車鏈條,後幾節固定在一起,前一節可以左右活動,以利安裝子彈(火柴),鏈條上端的孔中插入撞針。撞針上拉有皮筋,撞針的前部拉在鏈條底端,後部連在板機上,扣去板機時撞針在皮筋拉動下撞擊鏈條前端的火柴頭,生熱發出響聲,火柴桿射出。改良類的洋炎槍,前端第一個鏈條上接上子彈殼,甚至子彈殼上再接上鋼管,子彈殼或鋼管中放入火藥及鐵沙子。這種槍不再是單一的玩具,而是一種具有一定殺傷力的武器,我們常用來打鳥。有時也極俱危險性。我有一次試射中鋼管在強大火力下掙脫,撞上南牆後又折回從我耳朵跟前呼嘯而過,差點要了我的小命。

除了這種短槍,我們還製作半長槍,不過是用木頭做槍托,其他原理與短槍相同。我們還製作手榴彈,用梧桐杆或者空酒瓶子,裡面放上火藥、炸藥,有時也挺入雷管,用導火索引爆。當然這些玩具極具危險性,當時小孩子實在無聊,才會想起這些玩法,火藥啥的都是從生產隊偷的,為此我沒少捱揍。

第二,軟兵器。

軟兵器指殺傷力較小的帶有攻擊的玩具。比如彈弓,我們叫做皮槍,一般小孩子都會做,找個帶叉的樹枝,留出合適的形狀,兩個叉上用臭皮釘釘上車胎皮子,皮子中間弄一塊耐磨的軟毛皮,子彈就是自己做作的泥彈。那時候彈弄泥彈是我們課後一項重要的業餘生活。

軟兵器還有,用韌性好的條子加上繩子做成弓,刻制一帶尖的棍子做箭,這種簡易弓箭極易出危險,最怕的就是射傷玩伴的眼睛。另外有用洋麻或其他繩索製成的鞭子,頂端要拴上鞭梢,多用牛皮或螞蝗做作。經常幾個小孩子在一起比賽誰的鞭子響,當然這些鞭子攻擊的對象一般是待上的豬狗等小動物,有時候也包括牛、驢等大牲畜。

再就是,自制各種小刀。最多的是用小鋼鋸條磨製的鋒利小刀,多很短,後部用頭繩等捆紮起來做握柄,有時候也插入木柄。這種小刀鋒利無比,有一次一個比我大十幾歲的小夥子欺負我,我隨手一刀,這貨穿著去看人的新“絛卡”褲子被我豁開一個大口子,大腿上當即流出血來。這傢伙當時痛得大罵:這小崽子長大了能殺人!

三、健身娛樂類。

這類玩具較多。

1、小風車,我們叫風呲婁。一般冬季春節前後製作。這種小風車製作簡單,弄塊高粱秸子做杆,前端用瑞刺棘子連上一塊橫著的短高粱秸棒,短棒的兩端是從人家門上揭下春節的對聯,剪成三角形狀用膠貼上,或者直接把高粱秸棒劈開一小縫插進去,迎風一跑,前面的秸棒在風力作用下就旋轉起來,跑得越快轉得越快。

2、小雞推磨磨。底部用一個大泥砣子做成底座,基本呈圓錐形,以便使其穩當。頂端尖部插了一個刺棘子,尖朝上。刺棘子上頂起一根高粱秸棒,秸棒兩端各插有一個泥彈。這玩具玩的時候主要技術是掌握平衡,要找準高粱秸棒的中心置於刺棘子上,手指輕輕一推,秸棒便旋轉起來,以誰轉的時間長為勝。

3、尜尜。尜尜是方言,其實就是陀螺,一般用較軟的松木刻制,有的兩頭尖,有的一頭尖,一頭尖的訂上一個鐵沙子,兩頭尖的兩頭各訂上鐵沙子,主要是用鞭子在冰上或者水泥場院中抽著旋轉,旋轉久著為勝。

4、沙包,也就是毽子。用破布縫製,中間裝上沙子或玉米粒,幾個小孩子一起踢著玩,誰先掉到地上為輸。這是小孩子最常用的玩具,但以女孩子為多。

5、推圈圈。用棉槐條子或蠟條圈制一個大大的圓圈,用另一根條子弄成三角狀,一秀握在手中,前端邊角推動圓圈轉動,以誰跑得遠圓圈不倒為勝。後來進化到找個自行車鐵圈做圓圈。

6、木楗。用木棍刻製成兩頭小的小楗,長約十公分,用長木棍做楗板,長木棍敲擊短楗的尖部,使楗跳起,跳起瞬間用楗板擊打木楗,使其飛出,以飛出遠者為勝。輸長的懲罰是鼓蘇(勝者將楗一板子打出去,輸者要鼓著嘴不喘氣跑過去撿回來)、摸糊(勝者規定地方,輸者蒙上雙眼,將勝者規定的地方摸到)。

7、泥類玩具。一是泥哇哇,用溼泥做成小盆狀,狠狠地摔到地上,呯的一聲,以爆出的口大為勝。另一玩伴要用溼泥堵住這個口子。這個遊戲就為了贏取溼泥為主,贏取的溼泥就做成泥彈,泥彈的用處一是用彈弓打鳥,二是小孩子間彈(tan)彈,兩個彈撞擊,撞上為贏,撞不上就換另一人彈,最後也是贏取泥彈。或者是彈窩,將泥彈彈到固定的窩內。最後贏取的泥彈還是為了打鳥。

當然,農村小孩子當時的娛樂方式很多,自制的娛樂工具還有很多很多,不能一一列舉,歡迎朋友們一同回憶添加。


齊東晏子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提起農村自制玩具,就想起小時後過春節或者誰家辦喜事放鞭炮,地上一地的鞭炮碎紙屑,我就會用腳踩,看哪個鞭炮沒有點著,然後撿起來,能拾一小把,當自己的存貨,留著慢慢玩。70後、80後小時候因為經濟不富裕,父母沒有多餘的錢給我們買玩具,童年時期的玩具都是從身邊就地取材,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自制出各式各樣的玩具豐富了我們童年生活。

摺紙類。

摔紙牌,男孩子的競技遊戲,將兩張紙疊成正方形的紙牌,然後兩個小夥伴互相摔紙牌,誰把對方的紙牌摔的反過來誰就可以把對方的紙牌贏走,因為疊紙牌沒少撕作業本而捱打。

疊紙飛機,將紙折出各種各樣的紙飛機,然後對著紙飛機的頭部哈一口熱氣,再將紙飛機投擲出去,看誰疊的紙飛機飛的最遠。

疊“東西南北”,這個女孩子特別愛玩,在疊好的類似豬蹄形狀的摺紙上寫上東西南北,相對應的八個角上寫著好的或者不好的內容,讓對方挑一個方向,選擇開幾個下,然後根據指令就可以得出對方選擇的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疊紙手槍,它是由槍管、槍身、槍把三部分組成,疊好之後和真槍有幾分神似,男孩子拿在手裡威風凜凜的。

木質玩具。

彈弓。男孩子童年必不可缺的玩具,找到一個樹杈,找到兩根橡皮筋就可以做一個簡易的彈弓了,撿起路邊的小石子,和村裡的小夥伴比試誰打的遠,誰打的更準。

自制小陀螺。一根木頭、一個砍柴刀一會功夫就削出一個陀螺來,再做一個鞭子,村裡的小夥伴就在麥場裡比賽誰的陀螺轉的最持久。

柳笛,我們農村也叫鼻牛。春天,楊柳剛剛長出嫩芽,這個時候的柳條柔嫩,可以輕鬆的將柳樹枝條上的樹皮整個的抽離出來做成柳笛,吹出清脆的笛聲。

沙包。女孩子用家裡不用的破布頭,縫成一個正方體,裡面裝上沙土,也有家裡富裕的裝玉米粒和米粒的,三四個孩子一起玩丟沙包。毽子。70/80後的女生都會踢毽子,也會做毽子。用一縷雞毛固定到墊子上,也有拿塑料紙剪成一條一條的,底部從螺母中穿過,再用火烤化固定。

推鐵環,用一個長長的鐵鉤子推著一個鐵質圓環滾著走,看誰的跑的遠跑的穩。

最後還有殺傷力最高的火柴槍,用火柴頭引火,這個主要流行於70年代,我是沒有玩過。

還有許許多多的自制玩具比如自制的釣魚竿、摔泥窩窩、抓石子……這些是不是都喚起了你對兒時美好的回憶,你小時候還有什麼自制的好玩的玩具呢,歡迎大家來討論。(二)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作為在農村長大的80後,玩具幾乎都是自已製作的,雖然簡單,卻玩的很開心。




那個時候的孩子沒有像現在那麼多的玩具,大家最喜歡的就是和小夥伴們一起,玩一些雖然簡單,卻樂趣無窮的遊戲。簡單的遊戲,簡單的玩具,伴我走過童年時光。


共同經歷的一個時代 有些時光,成為了抹不掉的烙印 那時候,我們哭著哭著就笑了 雖然物質匱乏,生活簡單 但是,我們很快樂





80,90童年的記憶,說好只看不哭








武林威力------變身


太多了,太多了

1


小時候自己做過笛子,孔是用火鉗燒紅湯的,雖然粗糙,音也不準,但卻給童年帶來無限的歡樂。

2



竹弓箭,竹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可沒少著父母打

3


竹紙炮。清明時節掃墓掛的清沒少遭殃

4


紙燈籠。書本撕了一本又一本

5


不知道學名叫什麼,我記得叫囤籮

6


四角板

7


紙青蛙

8


紙飛機

9


紙槍。書撕了無數本

10


陀螺。差點把別的小朋友的手砍斷。屁股被打開花

11


彈弓。鄰居家玻璃遭殃了

12


水槍


取一根薄薄的竹片,居中鑽個眼,兩端各粘上一張紙片



紙風車

滿滿的回憶啊

歡迎大家補充



玩泥巴。這在農村可能是最常見的玩具了,邀請鄰居的小夥伴一起去找黏土。然後,一起做各種有趣的泥巴小動物。

自制小車。這樣的小車基本上都是用鋼珠軸承作為輪子,然後用木板組裝起來。這在當時算是最高級的一件玩具了。

滾鐵環。這是最常見的一件玩具,記得小時候學校還舉行過滾鐵環比賽。鐵環的滾動多少年少記憶在其中!

玩彈珠。可能農村長大孩子的家中玻璃瓶子中現在還可能存有很多彈珠,這是非常好玩的玩具。

玩彈弓。製作彈弓是農村孩子最珍貴的記憶,製作彈弓使用的材料簡單而且也不要花費多少錢。

跳皮筋。這是農村女孩子年幼時共同的記憶,不過目前農村跳皮筋依舊很流行。

小輪車。用一個很小的鋼珠軸承當輪子,有時候會用這個小車幫父母運送些東西,比如小份柴火等。

自制木頭劍。這樣的木劍可能是每個農村孩子必備的玩具了,由於受一些武俠電視劇的影響,很多農村孩子在年幼時都有成為一名劍客的夢想。

竹筒槍。這是發射小石子的自制“手槍”,把長竹條扳成一個弓箭的形狀作為動力,再插入長方形的洞裡,接近竹筒的洞口放進小石子,然後拉後面的竹條就可以將小石子彈出去很遠。

盪鞦韆。雖然照片中的盪鞦韆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總能吸引無數孩子前來玩耍。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沒得比官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沒得比官網


記得十幾年前,那時候在村裡讀小學3年級,好多小夥伴在玩鐵環,開始自己沒有,借別人的玩,小夥伴經常不借給我,又想玩👀👀👀👀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像風一樣自由奔跑,👈😂👉回家騙爸媽說學校要交兩塊錢,爸媽當然是給我兩塊錢了😜😝(欺騙父母這是不對的哈🙅),第二天放學回來的路上經過那家盯了很久的搞電焊的五金店,我終於有了人生中第一個鐵環,玩了三年,到小學畢業。

如今在城裡生活了兩年多,也念念不忘當年的情懷,網上花幾十塊錢買倆,下班就去樓下公園溜達溜達,回頭率很高,還有拍照的,我不理會繼續撒歡。

如今車道依舊在,不見當年老司機,只為情懷!





怡虹別苑


‘池塘邊的榕樹上 與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是哪兩首歌?

1.用紙折的正方形形狀得,有正反面,一起拿來打,打出正反面就可以贏得那個,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撕了不少課本吧,哈哈哈。


2.玻璃彈珠,經典得不能在經典了,在地裡挖個坑,幾個人圍在一起彈,彈得手指沒少疼吧!哈哈哈。

3.拿五塊小石頭敲成像玻璃彈珠略大一些,一個拋到空中,然後收那些在地上那些,再接住空中那個,這個你們也沒少撿那些石頭吧!反正我是撿了不少。

4.還有彈弓,那時候記得打到沒打多少,主要的精力都花在找彈弓的那個叉上了。


還有太多太多,可能說一整天都說不完吧!對於80,90來說有太多回憶,那些不僅玩具,也是我們童年兒時的代表,更遠大的說就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變遷,因為現在已經不再有小孩在喜歡玩這些了,不誇張的說他們可能見都不見過,現在的小孩都喜歡挖掘機,玩機槍,手機,平板,哪裡還會有心思去做那個呢!這也只能說明
我們的生火水平在不斷的提升,祖國在不斷的強大。

奔跑遠方


說起來農村孩子的自制玩具很多

1.沙包

拿幾塊布縫成一個正方體的口袋,留下一個小口,裝上玉米粒兒或者沙子,不要裝太滿,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即可,縫上小口,就成了一個沙包。

沙包的玩法有很多,可以用來跳房子,丟沙包,或者當毽子踢等。

個人感覺裝玉米的要好一點,不過時間久了玉米會碎成渣,就不好玩了。


2.跳皮筋兒

當時不像現在有專門賣的皮筋,各種顏色,那時候我們是找一塊兒皮子(不用的車胎),然後剪成一指到兩指寬的長條,根據自己需要來決定長度,剪完後兩邊打結,就成了簡易的皮筋兒。不足之處在於這樣製作的皮筋兒很沉,被澆了水很容易斷掉。

這樣製作出來的皮筋兒也有很多玩法,雙著可以跳皮筋兒,單著可以用來跳高,短點還可以用來當跳繩等。


3.口哨

找一段樹枝,在火上烤一下,將樹皮完整的退下來,在上面燒幾個洞,就成了簡易的口哨,小洞可以改變聲調。

小時候爺爺經常會給我做,可惜爺爺去世後再沒有人給我做口哨了

4.石子

即使沒有玩具,地上的石子也可以用來玩兒。找上七八個石子,一個向上拋,從地上抓起一個接住拋上去的石子,然後再向上拋一個石子,從地上抓兩個石子,接住拋上去的石子,以此類推。

或者找一個大石子,二十個小石子,在土地上畫上格子玩狼吃羊,還有“雞毛蒜皮”,憋茅坑等各種用石子的玩法。


5.秸稈

秋收後農村會有大量秸稈,找幾節玉米秸稈,將外皮根據需要撕下,製作成簡易的花燈,或者各種小動物。

6.紅繩

一根紅繩可以翻成各種形狀,可以兩個人玩,也可以一個人玩,什麼麵條兒,飛機,豬槽子等,當然我最喜歡的是一個人做降落傘。

7.摺紙

摺紙很多人都不陌生,農村的孩子將一張張紙折成“寶”來打,折成飛機到處飛,還有青蛙,兔子,花等,各種摺紙玩的不亦樂乎。

這些都是適合小女生玩的玩具,充滿了的童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