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股為何尾盤突然逆襲?

昨天,A股為何尾盤突然逆襲?


週五的市場是相當的疲軟,大部分時間維持在一個窄幅的整理過程,到了下午開盤的時候,市場的做多力量無法維持盤面的橫向整理過程,關鍵是資金普遍步入了觀望的狀態,買盤幾乎接近了枯竭的狀態,這個時候似乎只有下跌一條路,於是我們看到13點之後指數出現了一波分時圖上的放量下跌,滬指最低探到了2555點。

順著趨勢的慣性效應去思考,當時的盤面有探底2500點的可能性。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最近持續活躍的券商板塊突然拔地而起,整個板塊呈現一種快速放量上攻的態勢,之後指數也跟隨走出了盤中的V型反轉,這讓本來不太關注盤面的人們大為驚詫,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券商股尾盤為何能夠逆襲,帶領指數走出困境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週五一直是個謎,直到今天中午的時候,一條消息為市場指點了迷津。

12月1日在深圳舉辦的第14屆國際期貨大會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說,要做好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的各項準備。

可以說自從2015年股市出現大跌以來,股指期貨被嚴格限制了三年時間,當時給出這樣的措施,是覺得有股指期貨的存在,放大了市場的做空效應,現在過去了幾年,監管者發現市場有市場的規律,在股指期貨被囚禁的這三年裡,A股市場該跌的時候照樣下跌,一點也不含糊,這說明市場的波動跟股指期貨是否存在沒有直接關係。

反而有股指期貨的存在,能給市場帶來很充沛的流動性,過去的三年裡A股市場要死不活,感覺跟流動性消失了一樣,這次如果放開股指期貨的話,估計市場會重新回到活躍的狀態,這對A股市場一個潛在的利好,對券商股當然也是實實在在的利好了,股指期貨的交易活躍可以為券商帶來代理佣金手續費,直接提高收入,試想一下市場活躍了是不是可以激發交易的情緒,怎麼說對券商都是利好。

這就是週五尾盤的時候券商為何異動的原因。

那麼,很多人一定會問,這種消息刺激下的走勢有效嗎?

從2018年最後一個月的走勢看,市場的波動整體會處於一個無方向的橫向整理過程,就是說向上和向下的區間都很小,指數處於盤局的概率相當高。下週是12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我認為指數短期很難有很大的突破,大概率最高會到2600點,之後會處於從2600點到2500點的上下震盪過程,個股的活躍性不會太高,市場也缺乏相應的賺錢效應,這個情況下即便是有利好刺激,也是短期的衝動行為,對實際的交易意義不是很大。

因此,可以將週五盤中的V型反轉看成是一個突發事件引發的上漲,在後續沒有持續利好的前提下,指數將依然維持盤局,操作中的倉位還是2成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