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蜻蜓放在氧氣空間裡養,會不會長到2億年前那麼大?

迷糊32632994


不可能,這純屬異想天開。現在的蜻蜓和遠古時期的蜻蜓根本不是同一個物種,把現代小蜻蜓放在高濃度氧氣環境中,它也不會長得跟遠古巨型蜻蜓一樣大,還有可能會因氧中毒而死亡。除非更改基因,否則實現不了。

史前巨型蜻蜓是存在於3億年前石炭紀的一種巨型節肢動物,兩個翅膀展開大約有一米,在二疊紀的中晚期滅亡,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科學研究表明,史前生物之所以會長這麼大,確實跟當時大氣中的高濃度的氧氣含量有關。



生物的高矮胖瘦都是由基因決定的,不是說改變環境就能行的,只有基因變異才有可能讓生物變得更大。史前蜻蜓之所以會長那麼大,是經過幾十上百萬年不斷積累進化而形成的。生物的進化是很緩慢的,如果不能適應環境,很有可能還會滅亡。

把史前蜻蜓帶到現代的地球上,它會因為不適應現代地球上的大氣含氧量而死亡。石炭紀時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濃度高達35%,比如今的21%要高得多。許多昆蟲是通過遍佈它們身體表面的微型氣管吸收氧氣的,而不是通過血液間接吸收氧氣。



科學探索菌


題主產生這樣的疑問是不是認為在兩億年的出現巨型蜻蜓的原因是和當時空氣中的含氧量有關?如果是這樣的話,擱到現在只要把蜻蜓生活空間的氧氣含量提升,好吃好喝的喂著,蜻蜓應該能能夠長得和兩億年前一樣大嗎?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地球歷史上出現的巨型蜻蜓叫做巨脈蜻蜓。巨脈蜻蜓出現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在地球上大約存在了5000萬年就滅絕了。一個物種的產生是跟當時的地質、氣候和環境密切相關的,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逐步進化而來的。科學家認為石炭紀的氧氣含量高出現在的很多倍,因此產生了很多巨型昆蟲。那時不但有翼展超過75釐米的巨脈蜻蜓,還有體長2.5米的巨型蜈蚣呢!

但是含氧量造就巨型蜻蜓只是科學家們的一種猜測,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氧氣的含量影響到了蜻蜓的體型。因為蜻蜓的一生大部分時間作為幼蟲生活在水中的,能夠在天空中飛行的成蟲期只有1個月到8個月的時間。氧氣是微溶於水的,這點從古至今是沒有變化的。

其次,生物的進化變異也不是一代兩代的生命週期就能改變的。巨型蜻蜓能夠長到接近1米的體型,是經歷了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的進化,不斷的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而來的。體內的基因要經過一代代的不斷積累才發展成為巨型蜻蜓。如果只是簡單的把蜻蜓生活環境中的氧氣含量提高,是不會長的很大的。相反,蜻蜓可能會不適應高濃度的氧氣而死亡呢!

對此大家怎麼看?大家覺得我說的有道理,隨手點個贊吧!


我就是兔斯基


如果直接放到純氧環境,感覺應該和人類差不多,會氧中毒死亡


新豐齋主


不會的,因為,兩億年前的蜻蜓已經不是現在的蜻蜓了,基因已經差距很大,就算環境改為原來的環境,蜻蜓的基因也不會短時間內改變,改回原來的可能基本為零,所以,絕對不可能回到兩億年前那麼大!


格天繪所


必須模仿那個時間的自然環境的全部自然因素,並經過數代繁殖,才能實現。


天天圓


那有閒情回答你這無關小飛蟲,


青蓮劍仙161413894


養這個概念不明確,如果養一百代,肯定會大。

如果養一個月,沒啥變化


少數派視角


不能,沒有東西誘導它進化方向趨於巨型化

僅僅憑氧氣還不夠

人為的把生出的幼崽體型巨大的留下,不大的全殺死,則提供了一個巨大化方向

進化到2米可能要幾萬年

進化到手一樣大可能幾百年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