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

用戶65268104


葛大小姐回答這個問題:

關雲長敗走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因為關羽對許都威脅較大,打算遷都,被司馬懿勸阻,便以許諾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

孫權任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親自率軍為後援,關羽退走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領數十名騎兵出逃,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孫權將關羽首級送與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葬於洛陽,孫權將關羽身軀以諸侯之禮葬於

當陽,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國在成都為關羽建立衣冠冢,即成都關羽墓,民間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

孫權為什麼一定要殺死關羽

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不少網友對於孫權殺死關羽的理由無非就是以下幾種:

一是奪取荊州。當年好意把荊州借給劉備立足,劉備卻有借無還,百般抵賴,多次索要無果,只有武力奪取了。

二是打擊蜀國勢力。除掉關羽,相當於除掉了劉備的左膀右臂,蜀國無論是在實力上還是在士氣上都會受到不小的打擊。

三是為報當年侮辱之仇。遙想當年,孫權想和關羽結成兒女親家,本以為我是江南之主,結親是給你面子,誰知道關羽卻一句“虎女豈能嫁犬子?”把孫權的面子給駁的乾乾淨淨。

如果我們贊同以上觀點,認為孫權殺關羽是一個愚蠢行為的話,那我們不但是侮辱孫權的智商,更是侮辱了整個江南謀士群的智商。
殺死關羽絕不是孫權的一時衝動嗎?我們都小看了孫權,
其實,奪荊州、殺關羽是東吳策劃已久的一個戰略行動。

孫權殺死關羽的時候非常清醒,這絕對是一次冒險行為,他不會不去考慮後果,因為他殺死的不是一個普通的蜀國將軍,關羽不但是蜀國的一根頂樑柱,更是劉皇叔親如手足的結拜兄弟,這一刀下去,不但孫權和劉備之間大舅哥和妹夫的關係沒了,當年火燒赤壁結下的孫劉聯盟也就此破滅了。

可為什麼孫權還是砍下這一刀呢?

孫權自有他的考慮。

一是阻止劉備治下的蜀國坐大。有人會問,既然不想劉備坐大,為什麼還把荊州借給他,讓這個喪家之犬變成一匹餓狼呢。

其實,當初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就沒安什麼好心。當時的劉備,根本不入孫權的法眼,孫權當時眼中的敵人只有一個——曹操,可是,曹操實力太大,早就有吞下吳國的野心,憑藉東吳一家的力量,根本不是對手,孫權必須找一個幫手,找來找去,就覺得劉備還不錯,一來手下有一些能人異士,二來當時的劉備被曹操追的如喪家之犬,寄人籬下,如果把劉備培植起來,一起抵抗曹操,勝算就能增加幾成(經過赤壁之戰的檢驗,的確達到了孫權的目的)。說幹就幹,劉備不是沒有地方住嗎?好,看在魯肅的面子上,荊州借給你(其實這都是策劃好的,魯肅面子再大,也沒有荊州大)。劉備不是剛死了老婆嗎,沒問題,我妹子嫁給你,咱們以後就是大舅哥和妹夫了,如果曹操來進攻東吳,你這個名利雙收的妹夫肯定不好意思坐山觀虎鬥吧!

這時候,形勢基本還是按照孫權的計劃一步步順利走的,劉備得了荊州,恢復了元氣,兩家聯手在赤壁狠狠地揍了曹操一頓,劉備也乘機攻下了南郡。目的既然已經達到,孫權就開始籌劃下一步了,索要荊州,理由是,當初咱們可是商量好的,你有的新的落腳點,就必須把荊州還給我。

劉備臉皮薄,可是諸葛亮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在這幫人的慫恿下,劉備是各種的踢皮球,耍賴皮,一會兒說,搬家得需要時間呀,南郡太小住不下呀,一會兒說,荊州本來就是我親戚劉表的,這是我劉家的資產呀;一會兒又說,你妹子都嫁給我了,荊州就當嫁妝吧,反正就是不打算給。

劉備在拖延的同時,手底下一直沒有閒著,各種的招兵買馬,各種的東征西討,把手伸到了西川,還拿下了益州,搞定了漢中。

孫權腸子都悔青了,本來是借你的力量來共同抗曹的,一不小心卻養虎為患,憑空冒出一個敵人,眼看著劉備地盤越來越大,成為了能和曹操、東吳相抗衡的一極,孫權心裡真不是個味。在孫權的戰略規劃中,蜀國就是自己的後花園,早晚是要拿下的,赤壁之戰後,孫權就和周瑜籌劃奪取巴蜀,可惜壯志未酬身先死,周瑜犧牲在西征巴蜀的途中了。

這時候,關羽爆發了,先是發動樊城之戰,接著又水淹七軍,殺了龐德,俘虜了于禁,一時間威震華夏,風頭無兩。

在孫權的心中,孫劉聯盟已經徹底瓦解,必須想辦法除掉曹操或者劉備,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二是向曹操表達善意。孫權為什麼要向曹操表達善意呢,赤壁之戰後,劉備經過幾年的發展徹底坐大,基本佔領了天府之國,北有曹操、南有劉備,孫權成了夾心餅乾,如果這個時候曹操和劉備聯合起來,自己必定死無葬身之地,必須打破這種平衡,利用曹操的勢力,打擊劉備,不能讓劉備成為自己背後的一顆釘子,但是,孫權目前還不想消滅劉備,因為他清楚的知道,孫劉聯盟才是對抗曹操的最佳方案,而奪取荊州、除掉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名正言順,荊州你早就該還我,現在我奪回來,這是合乎情理,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曹操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只要你奪取荊州,除掉關羽,我就代表朝廷承認你的合法地位。這一點對孫權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孫權即位快二十年了,官方的職位還僅僅是一個討虜將軍、會稽太守,老爹孫堅的烏程侯爵位傳給了孫權的弟弟孫匡,大哥孫策的吳侯爵位傳給了兒子孫紹,也就是說,孫權純粹是靠著孫策的餘蔭,非法武裝割據了江東。地位遠不及曹操,甚至還不如左將軍豫州牧劉備,他自封“車騎將軍”“徐州牧”,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迫切需要東漢中央政權的授權,曹操的橄欖枝伸的正是時候,孫權馬上就接住了,奪取荊州,殺死關羽,就是向曹操偷桃換李,表達誠意的舉動。

殺死關羽後,孫權使了一個壞,把關羽的頭送給了曹操,這是一個燙手山芋,目的就是把劉備的仇恨分一點給曹操,可是,比起曹操這隻老狐狸,孫權還嫩了一點,曹操高規格把關羽葬在洛陽。其實,我們可以看出,真正想關羽死的人是曹操,他只不過是把這把刀給了孫權而已,曹操的大將徐晃擊退關羽之後,曹操命令他的兒子曹彰只追不殺,把關羽趕回了孫權的地盤。

有人會問,為什麼曹操想要殺關羽呢,如果想殺他,當年俘虜他為什麼又放了他呢?因為此時的形勢已經不是當年的情景了,那個時候的劉備和關羽在曹操眼裡就是流浪狗,而現在,當年的流浪狗已經長成獅子了,逼的曹操準備遷都了,所以,曹操才是殺死關羽的隱形殺手。

三是關羽對東吳威脅極大。關羽善用水軍,統帥戰艦,水淹七軍,三萬魏軍投降,直接掌控襄樊、江陵兩大戰略要地,這一下子擊中孫權的心理底線,從東吳建立開始,從來都把掌控襄樊、江陵的勢力視為頭號威脅,當年的劉表和後來的曹操,都是這樣,因為他直接威脅東吳的安全,對東吳來說,這兩個地方分別控制在不同勢力手中,還可以接受,現在關羽同時掌控者兩個地方,孫權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必須除掉關羽。

洛陽關林廟

孫權知道殺死關羽肯定惹怒劉備,但是還是低估了劉備對關羽的感情,劉備親率七十萬大軍報仇,幸虧陸遜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東吳才挺過了這場災難。

從世俗的眼光看,孫權斬殺關羽,把事做絕,劉備興兵討伐,孫權苦苦求和,純屬於自抽耳光,但是,關羽死後,劉備大敗,氣死白帝城,孫權被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七年後稱帝,遷都建業。而蜀國政權再也沒有對吳國形成太大的威脅。

總體衡量,奪取荊州、殺死關羽雖然是一步險棋,但是,孫權押對了賭注,三國鼎立的局面徹底形成。



葛大小姐


關羽和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是劉備最為倚重之人,因此在劉備得了荊州後,讓關羽鎮守。之後關羽水淹曹軍,擒于禁、龐德,關羽之名威震天下。後來東吳孫權取得荊州,關羽也被東吳所擒,最終關羽被東吳孫權所殺。

那孫權為什麼殺關羽呢?

關羽不僅武藝超群,而且忠義過人,曾經曹操對關羽之才非常喜愛,因此曹操對關羽非常器重和禮遇。

關羽在曹營的時候,不僅對他晉爵,而且當時可以說是對關羽幾天一宴。

然而關羽忠義過人,因為他和劉備又結義之情,所以始終不能忘記劉備,最終曹操雖然對關羽很禮遇,然而關羽在得知劉備的消息後,還是離開曹營去了劉備那裡。

在關羽心裡始終只有一個劉備,當關羽被孫權擒住後,孫權也喜愛關羽之才,也想讓關羽投降,但關羽卻不願投降。

在古代對於人才,一般情況下都是不能為自己所用,也不願讓為別人所用。

孫權在關羽不能投降的情況下,肯定不想放了關羽的,因為關羽名震天下,是個人才,如果就這樣放了,將來還是是威脅到自己的。

同時關羽忠義過人,劉備讓他鎮守荊州,如今荊州被孫權所得,他也覺得有負劉備所託,心裡也不願求活,孫權就成全了關羽忠義之名。因此孫權把關羽殺了。


中孚鑑


已經奪取了荊州這一塊戰略要地,孫權為什麼要對關羽趕盡殺絕?

關羽

簡單分析幾個原因。

1⃣️ 成全關羽的忠義。關羽是不可能投降東吳的,關羽可以降漢,但不會降吳。就像龐德對於曹操忠心耿耿一樣,關羽對於劉備也是忠心耿耿,關羽能殺了龐德,孫權為何殺不得關羽?

2⃣️ 孫權內心多少有點鄙視關羽,因為關羽瞧不起他。孫權曾向關羽求婚,關羽不僅沒答應,而且把使者罵了一頓。你要是孫權,你怎麼想?這還能忍?

關羽

3⃣️ 放虎歸山?關羽被殺只是劉備伐吳的一個口號,劉備的根本目的就是奪取荊州,那麼要是關羽為主帥出征,對吳軍來說是不是更恐怖呢?殺了關羽,無疑殺掉了一個大將!

大致原因如此吧。


小刀文史


孫權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對關羽的或許只有“殺”這一條路了,一般戰敗被俘的無非三個下場:殺,降,獻。運氣好的敗將還有“逃”這一條路可走,但以後的名聲想必好不到哪裡去。關羽身為忠勇無雙的大將,自然不會選擇“逃”這一種憋屈的做法了。

下面就得來分析前面三個做法的情況。

關羽已降曹,絕不能再降孫

雖然張遼前期也是到處跑來跑去的,但之後投靠曹操之後就死心塌地地跟隨著他,而於禁僅僅有個“莫須有”的投降罪名,就已經晚節不保了。原因就是因為前期群雄逐鹿,在當時的情況下誰也難保看走眼,輔佐錯了一個老闆,但三國鼎立之後,各人的歸宿已經要開始確定下來了,這個時候再隨便投降就很為人不齒了,特別還是本國的元帥級別人物。

另外當時劉備已經是漢中王,關羽是前將軍,孫權只是一個車騎將軍兼徐州牧頭銜,廟小容不下大菩薩。


獻給曹操是給他難堪,還給劉備是放虎歸山

關羽向來桀驁,不但孫權,曹操,連劉備都怕他三分。像這樣的有能力,有威望的大將自然不能還給劉備,要不然以關羽對孫權的恨之入骨,再爆發一場荊州爭奪戰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留下個威力極大的定時炸彈是不可取的。

同樣還給曹操也是給了他個燙手山芋,留給曹操殺?他下不了手。留給曹操降服?之前就有過一次了,再來一次結果也一樣。難道還留給曹操還給劉備嗎?更不可能啦。


自己做醜人,卻得到了最多的利益

孫權選擇了最後的做法,殺掉關羽,這不得不說孫權確實是一個政治老手。當他把關羽首級獻給曹操的時候,別忘了關羽是漢帝親封的漢壽亭侯,嚴格上來說孫權是“僭越”,但曹操卻並沒有對孫權發難,反倒是給了孫權“驃騎將軍,假節,荊州牧兼南昌侯”,直接有了國家批准的行政,軍事權力,還得了荊州這一大塊地盤,為後面封吳王,建吳國打下了基礎。

孫權這招還有一個很大的用處,那就是向曹操表明自己和劉備已經“恩斷義絕”,勢不兩立了。就連曹操也被孫權蒙了一下,暫時放過了孫權,劉備,坐山觀虎鬥了。


孫權必殺關羽,“馬忠”也只是一個影子罷了

作為一個能生擒關羽的人,馬忠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卻是極低的,連生卒年都沒記載,也沒升官啥的。按理說是十分不應該,而且馬忠也沒這個權力殺關羽,他只是潘璋的一個部下而已。

所以我認為“馬忠”只是一個替罪羊而已,孫權在派出朱然和潘璋伏擊關羽的時候就已經下了“擒羽必殺”的死命令。為了堵住曹操和劉備的嘴,畢竟“僭越”這罪名難當啊!所以安排了一個或許根本不存在的“馬忠”來頂罪。

不過孫權最後也是無心插柳,曹操以諸侯禮葬關羽首級於洛陽,孫權以諸侯禮讚關羽身軀於當陽,劉備建衣冠冢於成都。關羽是“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成都”,以一人而得三大國家的厚待,關羽忠義之名千古流芳。


那隻胖狐狸


一以關羽的為人,他不會投降孫權的當初若不是為了兩位皇嫂,他也不會投降曹操的,他是降漢不降曹。況且孫權不是曹操,關羽看不起他這個碧眼紫鬚小兒。焉能投降於他。竹可焚而不改其節,玉可碎而不改其白。這是關羽因頸受刑時對孫權所說的遺言。可見關羽報著必死的決心他劉備的忠義無人可比,是三國中的三絕,之一,義絕是關羽。二孫權不想讓關羽活著,我從背後捅了人家一刀,誤了人家大事,若放他回去,他誓報此仇,殺了他嫁禍給曹操多好。孫權深知關羽的忠義,所以成全了他。





約定9521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當初曹操大度不殺關羽,不能利用,後來關羽走了以後怎樣呢?反過來對曹操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殺曹操幾萬人馬嚇得曹操差點遷都,不知道當時曹操是否會後悔當初大度放過關羽呢?如果關羽繼續勝利,如果曹仁和徐晃都不能抵擋關羽,關羽繼續勝利就可能會滅了曹操殺了曹操了。孫權曾被關羽羞辱罵為犬,如果孫權又大度放過關羽,改天關羽可能又對孫權來次水淹七軍,所以孫權不學曹操放過關羽,直接殺了,不是孫權小不小氣的問題,假設最後是曹操再次第二次俘虜關羽,曹操也不可能又會再次放過關羽,因為曹操也會怕放過關羽之後又會再挨一次水淹七軍,因為已經有了前車之鑑。


土養木


1他是有前科的。曹操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而關羽卻拒絕了曹操,關羽非常忠誠。

2關羽在蜀國是擔任襄陽太守。而孫權如果招攬關羽,他要開出什麼樣的條件?這就影響了手下的利益。這樣的情況下關羽必須死,他影響了吳國的集體的利益。

3關羽當時的妻兒老小全部是在蜀國的,除了他的一個兒子待在他身邊。如果他投降了那麼他蜀國的妻兒老小肯定會死而如果他誓死不降等他死後,他在蜀國的妻兒老小可能會被厚待自己也成全了自己的忠和義。


學無止境


第一,關羽不可能投降。如果放他回去,以關羽的性格,絕對是帶兵來一雪前恥,絕對又是兩敗俱傷,因此,放虎歸山是不可能的。而軟禁他,那是對他更大的侮辱,何況如果劉備來要人,給還是不給?

第二,當時劉備的人才庫已經告急,除了關羽,張飛和魏延,年輕一代基本沒有拿的出手的人,如果殺了關羽,劉備更不可能守住荊州。

第三,殺關羽向曹魏示好,同時示弱,避免與曹魏正面為敵,儘量拖延與曹魏決戰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