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吃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病,是“長達40年的錯誤”,你怎麼看?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預防“心血管疾病”藥物

目的是降低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避免發生血管危險事件。

但說是“錯誤”,倒不至於,因為它對“腦卒中”、長期動脈粥樣硬化等患者,真的有預防的作用。

利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疾病,並不是人人都能用。

這可能就是引發出“認為阿司匹林預防是錯誤”的原因。

這些患者可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進行預防:

10年以上動脈粥樣性硬化心臟病患者、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雖然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潰瘍。

但對以上患者而言,血管更易受損、血小板更易凝集,容易堵塞血管。此時服用阿司匹林“獲益”遠大於“副作用”!在預防心梗或者腦梗的復發,應用十分廣泛。

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風險評估後使用“藥物預防”。

仍需定期做檢查,減少出血風險。預防血小板凝集上,還能使用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存在的禁忌症,可用“氯吡格雷”代替。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識,關注【健安生活】!


健安生活


不管什麼問題不能從一個方面去看,而是需要多方面考慮,可能以前它是對的,但現在它是錯的。


比如古代用蠟燭照明,你能說那是錯誤的嗎,每個時代都有其相應的特點,時代一直都在進步,醫學也在進步。

上一個時代屬於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誕生於100多年的德國,初期只是用於感冒、發燒之類的疾病,一直到1950年以後,才被用於心血管疾病的干預治療,但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人發現其副作用,由於價格低廉、見效速度快等原因,迅速風靡世界,當時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人群,通過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血管疾病,而且阿司匹林確實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這如果是錯誤,那我希望這個錯誤能多發生幾次。


但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同時,也會有相應的副作用。

1,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後,如果停用的話,會迅速恢復原本的風險甚至更高。

2,長時間服藥阿司匹林,會顯著增加消化道出血發生率。

這個時代屬於神經調控

阿司匹林直接或間接救了很多人,但這些人只是因為藥物作用活了下來,病情並沒有得到治癒,只是被緩解。


神經調控可以從神經角度治療心血管疾病,通過神經幹預血管,恢復人體本身功能,使其痊癒,從這個時代的角度看,阿司匹林只能從表面干預心血管疾病,說其錯誤並沒有錯。


角度、高度的不同,所能看到的風景也不同,答案自然也就不同!

(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私聊聯繫,共同探討。關注本文作者,獲取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點贊、評論、轉載,共同進步)


羅民教授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左上角,查看更多關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


可能是小眼睛醫生年資過淺,對於藥物的理解不夠透徹,但是根據過去幾十年的藥物研究,臨床使用,基本上很少有人去否如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問世,以及廣泛的推廣使用,確實在臨床上解決了不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問題。

如果你站在目前的臨床技術,藥物誕生,藥物使用上說,阿司匹林腸溶片不是最適合抗血小板的藥物,那麼我認為你一定犯了一個錯誤。就好比說,你認為IPHONE X有沒有當然諾基亞技術水平、反應速度高呢,當然高了。因為每個時代,都有堪稱經典的藥物



恰恰阿司匹林一定是屬於20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的最有價值的藥物。

不可否認的是阿司匹林具有導致消化道出血、各種內臟出血的風險,但是確實具有抗血小板,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或者抑制缺血發生的價值。

時至今日,阿司匹林仍然是一線抗血小板藥物。

我是小眼睛醫生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