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平原城市群,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这样变化

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新北方城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规划〔2018〕220号)明确提出,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相关单位与部门要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推进,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努力把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规划》指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山西省运城市(除平陆县、垣曲县)、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洪洞县、浮山县,甘肃省天水市及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县、泾川县、崇信县、灵台县和庆阳市区,国土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386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9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12%、2.79%和2.14%。规划期为2017年—2035年。

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空间格局

《规划》指出,关中平原城市群将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提升核心地区,培育发展潜力地区,严格管控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提升空间开发效率和城市群发展水平。

具体来说,首先,从按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指导、细化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单元两方面着手,强化空间功能分区管控——重点开发区要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强耕地保护,优化农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把增强生态产品提供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与此同时,创新差异化协同发展机制,着力实现主体功能定位在各县(市、区)精准落地;在主体功能分区基础上,进一步缩小空间单元,坚持生态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依次确定农业、城镇空间范围,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用途管制,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的空间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用途管制;城镇空间按照集约紧凑高效原则实施从严管控。其次,

强化西安服务辐射功能,加快培育发展轴带和增长极点,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的总体格局,提高空间发展凝聚力。其中,“一圈”是指由西安、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主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一轴”是指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的主轴线,“三带”是指包茂发展带、京昆发展带、福银发展带。再次,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强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升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等重要节点的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兴平、华阴、侯马、霍州、河津、永济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创建一批文化旅游、广播影视、商贸物流、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科技教育等美丽特色小(城)镇,以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城镇发展的新增长极,实现城市规模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构建起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陕西关中平原城市群,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这样变化


关中平原城市群空间格局图。

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科教人才、国防军工和特色产业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夯实关中平原城市群追赶超越的产业基础。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互动。强化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创新,延长产业链条:

围绕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依托中国西部创新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化平台,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着力突破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延伸环节等的技术瓶颈;依托优势创新链,培育新兴产业链:凭借国家增材制造、分子医学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超导材料等创新平台,加快高精尖科技、新技术成果就地转化,培育3D打印、生物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完善区域性创新网络,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发挥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带动西咸新区及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天水等开发区创新发展。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

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化“军转民”“民参军”,以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牵引,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搭建“军工+”平台;发挥西安军工基地多、陇海通道沿线军工企业密集特点,集中布局一批央地、部省、省市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园,鼓励地方研究设立军民融合发展基金,搭建“民参军”高端人才聚集平台;以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建立多层次对接协调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军工集团及其二级企业系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支持军工科研人员用科技成果入股方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参与民口企业的发展,加快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步伐,推行分等级“民参军多证合一”评价制度。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等机遇,依托面向西北的市场空间和较为丰富的资源优势,深度融入全球全国产业分工体系,积极承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等产业转移,打造以西安为核心、其他城市分工协作、合理布局的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管理服务,推动制定城市群统一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承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依托重要平台推进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辐射作用,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构建特色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通过融汇秦风唐韵等历史文脉、推动西安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以及实施“互联网+”电子商务、高效物流、普惠金融、智慧能源、协同制造等重点行动,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支持园区建设运营管理与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全面创新,按照市场化方式推进跨国界、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以创新园区发展为切入打造产业协作平台。

陕西关中平原城市群,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这样变化

关中平原城市群交通网规划示意图。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关中平原城市群要实现长足发展,需突出重点、突破瓶颈,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兼容、合理共享,构建平安、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服务水平。

从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方面看,做好城市群对外运输大通道构建、加强城市群内快速交通网络畅通、实现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强化以及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四大主要工作,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单位将以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国家高速公路为骨干,推进银川—西安、西安—十堰、西安—重庆等高速铁路及兰州(定西)—平凉—庆阳—黄陵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四纵四横”的对外运输大通道,形成覆盖广泛、辐射周边的铁路网。同时,陕西将加快城际铁路、省级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建设,重点推进西安北—咸阳机场、西安—韩城等城际铁路建设。此外,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依托,加快将西安打造成为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重点、具有更大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各运输方式间智能协同调度等也是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不懈的追求。

《规划》指出,

要加快建设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西安、宝鸡、渭南、咸阳、临汾、运城、天水等设区城市率先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和“云网端”新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城市群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全面提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建立城市群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建设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泛在关中”“智慧关中”;要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城际协同应急通信预案体系和通报预警机制,完善西安国家重要的数据灾备中心功能,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的同时,建设联合异地灾备数据基地。

从强化水安全保障看,

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实现关中平原城市群永久发展的不二选择。为进一步实现“水润关中、水美关中、水兴关中”,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共同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协调管理机制,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山清水秀的关中明天奠定了坚实根基。

陕西关中平原城市群,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这样变化

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

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市群建设的硬任务和大前提,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气水土等污染防治,实现区域污染同治、生态同建,将为城市群追赶超越增添绿色动力。

共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一是要构建“两屏、一带、多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坚持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加强秦岭、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构建南部秦巴山地生态屏障和北部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以黄河及渭河、汾河、泾河、丹江等水系为重点,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滩涂等重要生态斑块为补充,强化各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管控和保护;二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秦巴山地和陇东黄土高原等生态功能重要或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实施综合监测,落实管控要求;三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分区分类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系统整治并修复湖泊、湿地、蓄滞洪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

大力实施环境共治。一是制定城市群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快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切实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广使用清洁的高标准车用油品;二是严格控制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强度,强化中小河流环境治理,优先开展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污染综合防治;三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即:开展重点工矿区、污灌农田等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未利用地环境监管,科学有序保护和开发未利用地;四是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即:加强应急减灾协调,建立重大危险源早期预控机制,相关市县提前规划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大对涉重金属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环境噪声管理,划分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提升环境质量。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密切跟踪规划实施对区域、流域生态系统和环境以及人民健康产生的影响,重点对资源开发、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监测评估;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法履行环评程序,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制度,严格土地、环保准入,合理开展项目选址或线路走向设计;建立统一、高效的环境监测体系以及环境污染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环境联合执法监督机制、规划环评会商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把环境影响问题作为规划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规划相关内容完善的重要依据。

陕西关中平原城市群,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这样变化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图。

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规划》明确指出,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要深度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和国内产业对接,持续拓展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一是要以构建立体开放通道、建设人文交流高地、深化经济交流合作三大举措为抓手,通过以陆桥通道为主轴,依托航线联通、铁路贯通、公路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联系,畅通连接成渝、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交通物流网络,进而强化向西向北的开放合作,建设东西双向国际贸易大通道,打造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衔接互动的重要平台;二是要深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带头作用,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制定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与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联合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精品旅游线路,支持在西安设立外国领事机构,推动地区对外交往和各领域合作;

三是加强与沿线国家在航空航天、农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服务外包、卫生检疫等领域的合作,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中亚国家联合建设旱作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和合作园区,拓展跨境金融合作领域,支持中欧班列(西安)健康发展,完善“两干多支两节点”国际铁路物流网络。

在建设高标准开放合作平台方面,要努力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持续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围绕建设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建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做实中美省州合作,深化与中东欧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提升与日、韩、澳等亚太国家经贸合作,密切与非洲和拉美地区的产能与经贸合作,推行“一园两地”合作模式,重点建设中俄丝路创新园、中哈人民苹果友谊园等;充分利用既有平台,继续办好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展会,建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国际电影节等人文平台,深入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丝路书香等工程,进一步丰富论坛、展会、会晤机制、技术联盟等形式,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新平台。


陕西关中平原城市群,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这样变化


在加强国内区域交流合作方面,要继续强化与东部沿海城市群对接,加强与周边城市群合作,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把向东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对接合作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加强与东部地区在技术研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陕西关中平原城市群,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这样变化


关中平原城市群开放格局示意图。

建立健全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

打破行政壁垒,强化协作协同,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为先导,以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为核心,逐步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大力促进一体化发展。

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一是建立一体化区域市场: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地方性法规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和跨区域市场监管协调机制;二是推进区域金融市场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现有交易场所依法开展关中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林权等交易,依托现有合规交易场所,探索发展面向西部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三是推动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关中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发展跨地区的知识产权交易中介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鼓励联合培育技术联盟、孵化器等创新组织,清理和消除城市间因技术标准不统一形成的各种内部障碍;四是探索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合理配置: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西安市高陵区深化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居住证制度。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发挥特色文化优势,支持共建文化类产业园区,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发挥西安医疗资源密集优势,鼓励医疗机构通过远程诊疗、派驻专家、交流进修等方式加大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标准统一、接口统一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建立和完善社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机制,优化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完善跨部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推动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联动机制,提高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一是根据城市群建设实际需求,鼓励地方研究筹建以社会资本为主导、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金,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重点支持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联防联治、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二是推进城市群生态屏障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秦岭、黄河及渭河一体保护治理,在城市群内鼓励采取发展“飞地经济”、共享公共资源等方式,建立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横向补偿机制;三是建立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成本分担机制,推动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立统一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一体化。

陕西关中平原城市群,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这样变化

关中平原城市群主体功能区拼图。

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目前,从实际情况来看,区位交通优势显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代产业体系完备、创新综合实力雄厚、城镇体系日趋健全五大优势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创新综合实力方面,其科教资源、军工科技等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拥有普通高校99所,在校大学生超过100万,两院院士64人,各类科研机构1100多家,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5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4家,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改革创新任务。

在拥有优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关中平原城市群未来将加快在以下五大主要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发挥区位交通连接东西、经济发展承东启西、文化交流东西互鉴的独特优势,依托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层次开放平台,畅通向西开放、向东合作通道,强化交通商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和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载体,以沟通西北主要经济区的综合性运输通道建设为支撑,加快人口、资本、科技等发展要素集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发展。

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统筹推进军工、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加快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转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依托秦岭黄河自然山水、周秦汉唐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多元富集等优势,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立足相对脆弱、要素多元的生态本底,尊重自然山水格局,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有序构建城乡水系格局,以科学发展和合理开发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城镇和乡村,打造显山露水、透绿见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群。

《规划》明确,到2035年,城市群质量将得到实质性提升,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