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小時候,學唱《送別》時,只覺這首歌意境悠遠,離愁別緒也抒發地格外的千迴百轉,唱完有種餘音繞樑,可以三月不知肉味。

今日再讀其傳記,才知其中包含的離情別意,竟是包含了那麼多的世事滄桑,滄海桑田,曾經家財萬貫,奈何時局動盪,百萬家產頃刻間,化為烏有,於是多年好友,揮手告別。當時兩人均近知天命之年,這離別,這惆悵,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出身富貴世家的李叔同,是李家唯一的兒子,家裡信佛,他從小就沐浴在佛法的薰陶之下,這跟他以後出家也有關係。小時候,家境殷實的他,無憂無慮,不時出入風月場所,吟詩作對,風流不已。他愛上了妓院裡的一個女子楊翠喜。他跟她花前月下,好不甜蜜。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楊翠喜


可是,世家公子跟風塵女子,門不當戶不對,母親極力反對,為他選了一個富貴人家的女子俞氏。他對她沒有感情,但是他孝順母親,他娶了她,也為母親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之後,為了躲避父母之命的妻子,他出外遊學,再回來時,他滿心歡喜地想要迎娶楊翠喜,奈何楊翠喜已經另嫁他人。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少年時李叔同


為此,他心傷不已,東赴日本求學,並給自己安了個新身份,取了新名字叫做李哀,當時他26歲,母親於當年去世,估計是為了哀悼這些傷心的往事。但是在日期間,他給自己身份卻是父母健在,家庭幸福,尚未婚配。也許是想借此抒發對這種生活的渴望吧。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李叔同曾男扮女裝演話劇


不得不說,李叔同是多才多藝的,在日本期間,他學油畫、演戲劇,都乾得很出色。他的油畫作品還曾獲得大獎,只是多年之後才被後人知曉,因為他的署名是李哀。作畫期間,他聘請了模特雪子。他的儒雅與才華,深深吸引了雪子,他也把對楊翠喜的感情轉移到了雪子身上。雪子曾問他:愛自己嗎?他答曰:正在愛。雪子高興不已。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李叔同演茶花女(左)


學成之後,他攜雪子歸國。可是在做了幾份工作之後,家道中落,朋友離散,於是他做了前文說的那首歌《送別》。之後,沒幾年,結髮妻子俞氏也去世。

半世繁華,半生風流,隨著這些落敗離別,隨風而逝,他的心漸如止水,年幼的佛聲在他耳畔不時迴旋,佛法的教誨,讓他的心格外寧靜。於是,他離別日本的妻子,毅然踏上了出家的道路。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他這一輩子對兩個妻子都是充滿愧疚,但是他也無力處理感情。佛門讓他變得慈悲,但是對於他的妻子及兒女來說,這有些殘忍。

但是不得不說,他是一位高僧,他慈悲對待萬物,圓寂之時,還特地交代弟子在旁邊放一碗水,以免燒傷螞蟻。豐子愷更是把他當作精神的寄託。他以弘一法師之名為後人所熟知,所敬仰。

李叔同:半世風流半世為僧,他為何要出家?

弘一法師 劉質平 豐子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