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年的時候,不想給特別討厭的親戚拜年,但是不得不去,該怎麼辦?

LLLLLLLL_4


估計你還年輕,個性還是少年時代那種善惡分明、嫉惡如仇的一股子勁,斷世間事非黑即白、看世間人非善既惡,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我們就簡單說說吧。



我們拋開親戚的條件不講,不去考慮裙帶等特殊條件,如果能明白我下面說的連一個普通關係都適用,就更不要說具有親情的特殊關係了。



你的這種心態其實最難受的就是你自己,因為討厭一個人的感覺是痛苦的,不想看見、不想聽他說話、也不想跟他說話,哪怕想起他都煩。但是你又不能讓人家消失,那隻好選擇自己消失!這在生活中是比較普遍的負面思維,大家都稱之為“逃避”,佛教管這種現象叫“怨憎會”,不喜歡就不見,討厭就躲開,那麼今年躲了這個親戚,明年呢?親戚躲得了,步入社會以後形形色色的人呢?不喜歡,討厭就都不要接觸?老闆討厭就炒他魷魚,同事煩人就離他越遠越好,客戶太讓你惱火這單業務就不做了……

那麼,是這個世界來遷就你,還是你去適應這個社會呢?



再有就是你的討厭和反感來源於哪裡?通俗的講就是你的個人判斷標準和自己認可的感情色彩,佛家講就是“分別心”,凡事都要做個自我衡量標準的區別和對比,你的評判標準是公正的嗎?你獲得的信息是全面和沒有被加工過的嗎?你看到的聽到的是事情的全部嗎?你瞭解的是一個片段還是完整的故事?

再有,你討厭的這個人是人人都討厭她嗎?不盡然吧!這麼一個讓你討厭的人他是怎麼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在你眼裡沒有優點,沒有長處,一言一行都覺得厭惡,別人都看不見還是別人都跟他一樣!也不盡然吧!

與人相處是我們生來就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我們一生不可迴避,還要不斷加強學習完善的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磨礪,漸漸的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處事哲學和生活理念。我們暫且不用成敗對錯來評價這些哲學和理念的好與壞,光就生活而言,絕大多數人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活的輕鬆自在一些,而這種感受的大部分恰恰是通過他人獲得的,是相互的,理解與被理解,寬容與被寬容,愛與被愛……

你做過錯事嗎?別人因為你的一個錯誤而拒你於千里之外,甚至揪著錯誤不放全盤否定你,對你嗤之以鼻和不屑,你會如何對待他們?

誰都犯過錯,犯錯的時候有人幫你,理解你,包容你,過往不究的鼓勵與陪伴,你又會如何對待他們?

你被人誤解過嗎?你沒誤解過別人嗎?

你被人冤枉過嗎?你沒冤枉過別人嗎?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讓人活的戰戰兢兢。

人生苦短,能相遇都是一份難得的緣分,當一切都不知不覺中離我們遠去,最終孑然一身時,回頭看過往,一切皆雲煙。

珍惜眼前人吧,都是有今生,沒來世,搞那些沒用的幹啥啊!

希望對你有用哈!


半生賦


你這點情況都不知道怎麼應付的話,那你碰到我家的情況該有多心塞。

最慘的不是有特別討厭的親戚,要去拜年。拜年橫豎就是一天的事情忍忍,這點心胸一般人總能有。就算住得遠要去他們家過個夜什麼的,頂多兩天,你也能自由了吧。

最噁心的是這種親戚來你家拜年。。。而且還住著不走了。我家就有這麼一戶近親,我媽的姐姐,她們全家的腦子都不知道是怎麼長的。雖說不是同一個城市,但是現在有高鐵的情況下也就40分鐘不到的高鐵路程而已,每次我媽的姐姐過年一來,就直接住下不想走了。以前經常從大年初二一直住到三月中旬,哪有這種事?而且她有丈夫有兒子(成年未婚),就她一個人長期住在我們家算怎麼回事兒?後來她家向我大舅舅家借了錢,一直不還,於是近些年過年就不敢賴著了,匆匆來去,不想見大舅舅的面。

大舅舅因為不還錢的事情氣悶,後來我媽勸他,最近兩年也就不再跟她提還錢的事兒了。於是她今年又故態復萌了,跑來我家又是一落腳就不想走的樣子,每天吃吃喝喝看電視,也不跟我們說話,好像在住旅館。她兒子有一輛車,開她過來的。我父母說我們家地方不大,同時住不了母子兩個人,讓她兒子到同城的舅舅家去住。母子兩個很奇葩,過年住在我家整整一個禮拜,也不互相打電話聯繫的,好像對方根本不存在一樣。

昨天她兒子中午開車過來了,說要上班了,他要開車回去了。這人居然跟他媽說:“要不你在這裡好好住著,等過了清明再回去吧。”這種人是不是腦子有點毛病?清明要4月份呢,要不要乾脆留下來過暑假啊?而且我們只是普通親戚關係,完全不歡迎你媽來養老啊。你們過年也就送了2盒水果而已,吃住那麼長時間打擾別人正常生活,這合不合情理,自己沒帶腦子想嗎?你一個人跑了,把你媽留在我們家,這又算怎麼回事兒?

她居然誒誒誒的,一唱一和要答應下來。你誒個屁?一家人臉怎麼那麼大。我媽以前是有點鳳凰女的思維,所以慣的她,不過總算近幾年腦子不那麼漿糊了。我媽當即就說:“清明你們想來可以再過來。”然後她不接話也不動,一直在那裡看電視,裝作沒聽到,明顯地想繼續賴。於是我們也不再說一句話,都看著電視機,氣氛很沉默。後來她大概想想賴不下來,過了好久才說她打算跟她兒子走。我們全家立刻把兩母子送出門,東西也算沒有拿過她半點,因為我們拿了幾盒其他禮品給她讓帶走了。她倆就客套了一句“不用”,也沒有真心推拒,很快就自己動手拿走了。

這麼厚顏的算是少見了。一來就帶上一堆大包小包,全是自己的衣服行李,就差把“我想長住”四個字寫在臉上。而且每一個包都是破破爛爛,還散發著難以描述的一股異味,簡直不知道是不是發黴了。一想到衣服要放在一個洗衣機裡洗,我就噁心得想吐。過年天天看到一個人僵著臉在看電視,不說話也不動,叫吃飯就一屁股在飯桌前坐下等著擺筷子擺飯,一句話都沒有。也沒句客氣話比如“這個菜你們家做得真好”、“這個東西怎麼弄的?”之類的,除了給她夾菜就嗯嗯兩聲。都不知道她兒子哪來的自信,我們會留她供著?就因為她跟我媽有血緣關係?她主動說的最多的幾句話,就是叨叨我們家貓日子過得舒服,好魚好肉,有床有墊。嗯,所以我們家也該養你是嗎?我的貓過得好不好關你家毛線事兒啊?

我父母把人送走後嚴重吐槽她們兩母子的奇葩,完全不徵求主人家意見就想自己決定留到清明,這種人簡直太搞笑。我說下次她這樣過來,我得跟她好好說說,現在我們家住的房子是我的,不是我媽的,新家地點離以前的老家很遠了,都跨兩個區了,在這裡住著也沒有什麼懷念我外公外婆的價值可言。該咋樣咋樣,我家不是你養老的地兒。


渡置痛瞥爍雌


過年本身是一件值得大家都高興和喜氣的事情,過年不可缺少的是親戚拜年,互相走動。在我的經驗裡,對於不想見卻不得不見的親戚,我首先得明白我為什麼非去不可,如果他們家有我們想見的老人或者其他人,我們該去去,該見就見,在兩者之間我相信怎麼取捨你肯定很明白。第二呢,可以拉著七大姑八大姨很多人一起去,這樣會避免尷尬並減輕自己的不開心,第三呢,畢竟是過年,需要喜慶,既然討厭還得去拜年說明也不是什麼深仇大恨,正好可以試著去交流,去跟你討厭的人相處,這對未來我們的工作跟生活也是幫助的。畢竟在生命中,多一個朋友總是比多一個敵人是幸福的!也馬上過年了,祝大家新年要快樂😊


Anna小刺


那就強顏歡笑,委曲求全,忍耐住內心裡的反感,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