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2449與1664有異曲同工之妙,2449點會成為未來永久的歷史大底嗎?

老蔣論股道金


1664點是2008年的大底,這麼多年過去了,也沒有再見到這個點位。1664點與2449點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2449點是否成為很多年後的歷史大底?

很多人說,預測頂底是沒什麼意義的。而我認為,對底部有一個大概的預判,是制定交易計劃的前提,如果預測底部還沒到,那就會選擇等待更佳的位置,反之,則是逐步建倉。我們不光是自己來預測底部,而且還要迎合市場主流的觀點,當你認為底部到了,選擇出手買入,但是大部分機構認為還需要跌出更低的位置,選擇低倉位或者空倉等待,那麼你可能就要承受市場的大幅波動了,因為機構才是主要的、有實力的做多力量,所謂的跟莊不也是跟隨有能力拉抬股價的大資金。因此,我們認為的底部是沒有用的,大部分持幣機構認為的底部才有可能成為歷史的大底。

目前,大部分投資人皆認同2449點這個政策底,同時,他們也認為,政策底之後,還有市場底,市場底之後,是業績底。2449點在預期中,並不是本輪熊市的最低點,所以,2449點處的反彈,機構大多數並未大舉進攻,而只是短線遊資們的點火炒作。我們看的很多分析類的文章,都或多或少得提到,根據過去幾次的熊市走勢,市場底離政策底大概有10%~20%的空間,也就是在1959~2204點之間。從技術面來看,大盤在2449點的反彈之後,暫時還未看到二次的確認,所以仍然未能確定2449點是歷史的大底,接下來仍有可能接受空頭因素的考驗,這些空頭因素是什麼呢?

一方面,美股一旦進入熊市,將對A股產生不利的影響。雖然A股的估值是全球低窪之地,具有優勢,但是,與美股加息提升利率水平,帶來的壓制股市估值的影響相比,對投資者的決策行為有多大影響,暫時我們還不能確認。不確定的因素會引起投資者的擔憂,提高謹慎的程度。而投資者對A股的信心來自於哪裡?來自於我們對經濟轉型成功的民族信心,來自於經濟數據的觸底回升,來自於減稅降費對企業經營的利好,來自於金融去槓桿後的健康發展。一旦這些促進信心的因素都得到認同了,A股即可開展上升趨勢。

另一方面,我們國家的經濟還在下行,2018年前三季度GDP未65萬億元,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同比增長6.7%,三季度同比增長6.5%,季度同比增長逐步降低。並且,經濟下行壓力猶存,體現在:1)信用收縮趨勢延續。2)信貸增長放緩。3)M1、M2剪刀差拉大。根據研究表明,次年的年中,經濟觸底回升的概率比較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股市下一年的上半年觸底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政策底>市場底>業績底,股市反映的是預期,所以大概率會先於經濟觸底。

2449點是政策底,然而,是不是市場大底卻還需要時間來印證,還需要接受空頭因素的打壓,抗住了,就是歷史大底,扛不住,就僅是政策底,個人更偏向於第二種傾向。


小白讀財經


上證指數的2449點和1664點,不可同日而語,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而且從歷史點位上來看,2449點不可能成為永久的歷史大底,歷史大底還會有新低。雖然目前市場對於2449點已經共識為是政策底部位置,但這只是中期結構的反彈支點,也就是說在政策導向上,2449點僅僅是一種結構修復的政策穩定。

從目前的政策釋放情況來看,都屬於救急的政策,並沒有出現長期穩定利好的發展策略,所以說2449點應該只是箇中週期反彈的起點,1664點是6124點的起點,屬於中國歷史牛市的一個啟動線,這個結構點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它被擊穿,那麼整個市場形態完全變化。所以說1664點要比2449點重要的多。


從目前市場的運行態勢來看,市場依然處於弱勢的反彈過程中,個人認為這裡還會有三週左右的反彈週期,隨後還會有一波下殺,這把下殺一定會擊穿2449點,如果處於一個非常弱勢或者極端的情況下,1664點也很有可能保不住,那時候才有可能進入到一個大的底部階段,才有可能構築歷史底部區域,目前一切都為時尚早。


小散李大鵬


我們來一個高人的數學公式,差點把我也鎮住了。

A股第一次大底:3x333–1=998

A股第二次大底:3x555–1=1664

A股第三次大底:3x666–1=1997

A股第四次大底:3x777–1=2330……???

大家剛看的時候是不是覺得特別厲害,但仔細一研究發現只是數學遊戲。如果股市的底部是這樣算出來的話,那麼股神應該是數學家。

2449點要成為歷史大底是有難度的,現在的股市點位離它就一步之遙,很難說有什麼不可跌破的堅實基礎。目前可以明確的是政策底在2500點的區域,但市場底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在我看來,股市如果還繼續下跌的話2449點是撐不住的,更不要說成為史詩級別的歷史大底。當然了,市場越往下走,風險就越低,投資價值就越高。好比美股走過了十年牛市,肯定沒有A股這樣的估值優勢。

目前市場走到這樣的位置,考慮下你能夠接受的最大虧損然後就可以執行相應策略。這次股市跟以前不同的是管理層給了更多的呵護。


小兵一枚


看這圖,進過20多年驗證了,2400點絕對破不了。20多年來,紅線就是底!看了我的圖,信我的人一定會是大贏家!



精彩人生85049064


2449絕不是底!看看質押危機!!!看看商譽危機!!!看看市盈率!!!大盤怎麼牛?往哪裡?

我就不說技術面了!就這幾個問題拋出來,什麼牛也嚇跑了!

看看這些漲停的,難道要200市盈率嗎?不然大盤怎麼牛?

2019年還能歡騰一下!以後苦日子多得很!炒股的做好心理準備!!!

3000點後!就要注意下跌了!而不是高興的喊牛來了!



八卦波弦分形論


2449點是最低點,我估計很多人會不認同,這個我也不想跟大家爭論,2449點區域是不是政策底呢,估計大多數人會贊同。

有人會說政策底之後還市場底,過去幾次歷史級別的底部,市場底都低於政策底,估計眾多資金都在等待政策底。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政策底半年,最晚一年之後的點位都比政策底高,即便你買在政策底,後面只陪時間不賠錢。

在說回來,有給能準確預測出市場底呢?不都是市場走出來才知道的,即便預測出底部,又有幾個人敢去買入呢?

與其討論低點,不如分批買低點,找個您認為最慘的點位,即便1800點,您也可以分五份買入指數,2500 2300 2100 1900 1700,或許真正的轉折點讓你買入了呢。

如果您看好中國,看好中國指數的未來,指數型基金或許是您不錯的選擇。


股民四石


現在,猜底的人越來越多了。題主把2449和1664聯繫起來,認為2449可能成為未來永久的歷史大底,會是這樣嗎?

一、猜底有必要嗎?

底部不是靠預測出來的,但底部需要預測。有的人,歪歪唧唧,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經歷大風大浪的樣子,神秘兮兮的說“市場不是靠預測出來的”,用此來否定預測的必要性。

市場底部時市場形成的和要不要預測底部,是兩個不同概念,不能互相替代,不要混淆是非。前者說的是要尊重客觀,市場底就是走出來的,而不是預測出來的。後者說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前搞好預測,依預測制定交易計劃,同時根據市場情況做好各種應變預案。古人早就說過,“預則立,不預則廢”。行軍打仗如此,連學生考試前還要押題呢,怎麼能說股票這個高風險的市場反而不要預測來呢?純粹胡扯。

二、歷史的底如何?

目前的2449點是政策底,這是業內普遍公認的,畢竟管理層和決策層對股市都表達了關注,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目前,除李大霄認為政策底就是市場底之外,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認為政策底之下還有市場底。

從歷史看,市場底都是在政策底之後才會出現。比如05年市場歷史大底跌到998點,之前出現政策底1200點。08年大底1664點之前的1800點,也是當時市場認為的政策底。2013年1849點是最近的一次熊市底部,之前的1900點被認為是政策底。今年出現的政策底2449點,難道就會出現例外?

有句話說得好,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總是驚人的相似,資本的逐利和人性的貪婪恐懼共同作用下,市場底一般低於政策底。當散戶都認為2449點是底部,去搶進籌碼時,主力無法再去市場搶籌碼,否則股價飛漲。這時候,只有奮力一擊,打破底部,才能嚇出散戶帶血籌碼。或者用時間換區籌碼,換來未來的上漲空間。

三、當前的趨勢咋樣?

上圖是上證指數月k線圖,2449點已經接近趨勢線,當前總體應該處於歷史底部區域,但極有可能不是這輪熊市的最低點。熊市的最低點,有可能在250月均線2322點附近。按照黃金分割率計算,大概也會在2039-2276之間,這與歷史上政策底和市場底大致差10-20%的空間基本相符。

四、外界條件具備嗎?

總體看,美股有泡沫在高位,美元持續走強,美國單邊主義挑起貿易摩擦,我們正處於經濟轉型,面臨下行風險,這是客觀存在。如果世界範圍內像08年爆發金融危機,會給我們帶來一定衝擊。但我們股市目前在低位,存在低估,有價值吸引力。

會不會跌破2449點,只能說存在較大可能性?這個誰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預測準確。“凡事從最壞處著想,從最好處努力”按照預測的市場底做好投資計劃,起碼會讓自己頭腦冷靜,不會還在熊市時就盲目抄底。如果市場底部提前出現,起碼指數站穩60日均線,再按照變化的預案來操作就行了。

謝謝您的閱讀、點贊和轉發。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或者關注我後私聊,方便加入我的頭條股友群交流探討。


投資悟道


很明顯2449點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政策底,但是按照A股的歷史運行規律來看,政策底出現之後,後續還得再來一波長時間的陰跌,大盤才能真正見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2449點可能不會成為市場的歷史大底。

之所以監管會選擇在2449點附近出臺一系列的政策,無非是如今經濟增長放緩,民營經濟發展困難,給紓困資金託底,救民營企業於水火,解救其大面積質押風險,一旦緩過這口氣,接下來即便再次跌破2449點,也不至於引發大規模的系統性風險。

而且這周我們可以看得到證券股和創投概念集體調整,再加上下個月還面臨美聯儲加息的潛在風險,所以不排除大盤還會繼續向下調整,所以也提醒大家不要太過與激進,在大盤沒有完全企穩之前多看少動,保持足夠的耐心。


侯賢平


2449點是不是底部我不知道。但市場每天成交額就達兩三千億,各類機構、各種人物、各種消息、各種政策充斥著整個市場,充分表明市場是由千萬個人參與的市場,是完全不可預測的,是充滿隨機波動的市場。而對於這樣一個充滿隨機波動的市場,我們的交易規則竟然是T+1,本身就是極不合理的。

所謂的“底部”,都是回過頭去看,都是一些喜歡分析市場的人,拿著俸祿一天到晚必須要去做的事。但對於身處市場的你我來講,判斷底部是不是2449點,毫無意義,更不用說2449點與1664點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那麼,既然市場隨機波動的,是不可預測的,你又何必苦苦糾結於底在哪裡呢?你要是看不清楚,要麼暫時離市場遠一點,要麼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即可!


風雨同舟榮耀共享


我認為2449點成為歷史大底的概率只有三成,因為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市場底往往出現在政策底之後,那麼2449點是明確的政策底,市場底也應該在2449點過後的1-2個月後出現,或者是100-200點的空間出現!


【政策底和市場底】

  • 2005年,印花稅降低,政策底1187點,市場底998點才築底。

  • 2008年,印花稅單邊徵收,並多次降息降準利好,政策底1895點,市場底1664點才正式築底成功。


  • 2012年,暫停IPO,擴大QFII份額、放寬公募基金成立限制,政策底1949點,市場底1850點築底成功。


但是自從創業板在2010年出臺以後,A股的格局就變了,不再是要漲一起漲,要跌一起跌的模式,所以更具有參考依據的往往只有2012年的那一波熊市行情!因為也只有那一次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板參與!

所以在2012年1949點的政策底出現以後雖然有一波像樣的反彈,但是依然在1-2個月之後走出了下跌尋找到1849點的市場底!只不過那時的創業板和上證50、上證指數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行情,也就是上證50補跌,券商企穩,中小創走強的格局!與目前的狀況一模一樣!!


所以未來的行情更多的是一個輕指數,漲個股的走勢,而在上證50的補跌下,在反彈結束的號角結束以後,我認為還有一個尋找市場底的可能!但是操作上依然可以持有超跌的績優股中小創!

所以每一次的成功也許只是一次等候,在此之前,堅持!就是一切!感謝支持,看完能不能給個點贊呢,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