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是一位語文老師,在學生的週記中發現一位同學流露出自殺的念頭,你該怎麼處理?

劉明星53


我是語文老師,先說一個真實事件。我的學生週記上反映的一個細節,竟然和一起輪姦案有關!

這不是聳人聽聞,是幾年前在我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例,至今想起還覺得心痛。

那年我教八年級,在批改週記時,發現有個學生寫道,班裡某位性格內向的女生,來上課時,渾身衣服竟然溼淋淋的,她覺得很詫異。

時值秋天,沒下雨,按說不該有身上溼淋淋的情況,我跟坐我對面的班主任說了情況。因為學生反映的是前一天的事,班主任回憶了一下,說他上課時還提問到那個女生,她座位靠後,他真沒注意她的衣服是否溼

下課後班主任去找那個女生,正好政教主任也到了,他們聯合詢問之下,竟然把一樁驚人的輪姦案牽扯出來。後來的事,就是警方介入了。

孩子週記寫的事,是真實存在的。當天的情況是這樣的——

三個校內的留守少年(家長均在外地打工),在一個校外不良少年的慫恿下,去網吧上網,看了不健康的視頻,隨後他們有預謀地約同班一位女生,讓她中午放學後一起出去玩。女生上來表示不願意,但架不住男生極力相約。而且其中一個男生,還和那個女生有遠親關係。

後來到了無人的莊稼地裡,由校外那個男生帶頭,脫女生的衣服,女生上來反抗,不料掉進旁邊的小水溝,衣服也溼了,女生嚇得直哭。可那幾個男生並沒有放過她,而是勸說加威脅,說把她的溼衣服脫下來晾乾……後來就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情。

女生性格內向,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後,她既沒敢跟老師說,也沒敢和家長說,據她自己說,是怕她爸媽罵她。老師在週記裡發現情況去詢問,已經是第二天,政教主任也是聽他所教的班級的學生嘀咕,來了解詳情,才把這樁輪姦案牽扯出來。

後來,因為涉及案情較重,四個男生雖均為未成年人,也受到了相應的法律懲處,女生隨後轉學了。好幾年過去,想到學生週記裡反映的那個細節,我還心悸,心痛!

這也提醒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注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孩子的作文和週記裡如果發現問題,要有一定敏感性,也要有和孩子溝通心靈的能力。

回到問題裡說的,如果發現學生週記裡有流露自殺的內容要怎麼辦?

我想,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和孩子溝通,慢慢接近孩子,知道他的真實想法,如果只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慨,要和他多溝通,注意引導,如果通過了解,孩子真的有自殺傾向,則要及時和家長聯繫,家校合作,及時讓專業心理醫生介入干預,避免發生不該發生的悲劇。

不知你是否認為我的回答。


粒粒七七


作為語文老師,批改作文週記是瞭解學生思想的一條重要途徑。如果發現一位學生在週記中流露自殺的念頭,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否則一旦念頭變成行動,釀成惡果,勢必會給學生及其家庭和學校造成極大損失。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聯繫班主任和家長,充分了解情況。

學生為什麼會流露出自殺的念頭?背後一定有原因的。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治病救人。而在校學生出現自殺念頭,原因大多是來自不良家庭關係、同學矛盾、遭遇社會偶發事件等。

應馬上聯繫班主任、各任課教師、和這位同學關係較好的學生,並聯系家長,交流該生近段的情況,問明原因。弄清問題出在哪一塊兒。

2.穩定學生情緒,表明願意去幫助溫暖他。學生思想不成熟,容易衝動,有時候問題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緩解他絕望、孤獨的情緒。先不管問題究竟是什麼,一定先要給學生情緒和心理上的安慰,叫他明白,有人在關心他、會耐心幫助他,會和他一起面對所有的問題,他不必害怕。

3.仔細瞭解學生本人的想法。每個人的體驗感受和思維方法都不相同,也許在外人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對於當事人來說,卻是大問題。老師應該協同家長,和孩子深入交流思想,弄清孩子是怎樣想的,怎樣對待問題的,再有針對性地化解孩子思想中的問題。必要時建議去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4.多方配合,密切關注該生的狀況。在生活、學習上多關注、多幫助、多交流,提出適當要求,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等正向反饋。

5.在問題的源頭上尋找解決之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徹底地解決問題。比如,問題的根源是家庭矛盾,家長必須正視並積極解決家庭中存在的問題,否則,再多的工作也是治標不治本。

總之,現在的學生,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多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家長和老師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教育學常識,多關心孩子,多與孩子交流,真正盡到教育的責任。


七仙女兒說教育


心理問題越來越被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況在當今也是個重要課題,學生自殺的事件不少,讓人感想很多。

學生跳樓兩個原因,一個是家庭原因,二是學習原因,而本質上是家庭原因。

我會和他在週記裡用文字來互動,逐漸瞭解他的想法,派遣他心中的苦惱,試圖解決他的問題。暗中加大對孩子的關心,不要明著有太大的動作,千萬不要孩子心理產生“老師為什麼對我這麼好?我怎麼了?”這樣的想法,這比較難,涉及到教育心理學。

而且聯繫家長,具體說明現狀並跟進進展,家長要是屬於不太懂道理的那種,比如有家庭暴力之類就更要好好勸說,不要延續之前的家庭理念了,這樣非常危險,一定要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

如果情況嚴重就要告訴他家裡找心理醫生了,說實話,有些家長並不合格,以至於孩子出現自殺的念頭,事實上,很多孩子不想活都是因為家庭矛盾,而不是其他。

我很希望每個孩子都有健康幸福的童年,希望孩子笑容常在。


大眼大世界


首先我會先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也瞭解孩子現在的生活學習狀態,和孩子現在的心理變化,讓家長配合,弄明白孩子有這種念頭的原因是什麼,根源在哪裡,怎麼解決,畢竟孩子有這個念頭,是非常可怕的,必須防患於未然。

其次,我會和孩子好好溝通,做他的思想工作,幫他解決問題,渡過難關。必要時候可以帶他去見心理老師或心理醫生。

再次,通過他身邊的朋友同學瞭解他的情況,畢竟有時候孩子不跟家長說,害怕和老師說,但是會和自己的朋友交流,心裡話也會和朋友說的,這樣更容易找到問題出在哪裡,才能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最後,就是和其他任課老師溝通,一起來留意這位學生,共同去教育他,直到他徹底放棄這個念頭為止。


週週旭


如果一個孩子還能在給老師看的週記中表露出這種情緒,首先,他一定非常信任這位老師。所以千萬不要草率地對待這份信任。然後,他還有這種傾訴的慾望,說明他應該還不至於到無藥可救的地步,及時關注就變得特別重要。



個人覺得如果是我,可能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旁敲側擊地先了解下該學生的最近狀態,試著找出有這種想法的直接原因。最好不要表現地太過於關注,這樣可能反而會讓學生開始懷疑自己。我們都是青少年過來的,青少年有時候只是因為一些我們大人看著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被困在了思想的死衚衕裡。這個時候旁人太過分的不恰當的關注反而會強化他這種不健康的認知,尤其是這種對生活有了消極表現的孩子,讓他懷疑自己,產生惡性循環。所以在關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程度。儘量讓瞭解的過程間接輕鬆一些比較好。

第二,適當地進行開導。除了單獨談話,可以找一些像班會這樣的集體活動時,討論一下青少年的煩惱這樣類似的東西。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原來不止自己這麼多煩惱。同時,像第一點提到的,處在集體中,這種關注不容易給學生帶來太大壓力。

第三,如果情節實在嚴重,應該及時反饋給家長,並且要和家長做好溝通,不要盲目,儘量避免給孩子更大的壓力。

心理輔導一直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個人覺得,在自己可以的範圍內,老師應該積極對待,如果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最好不要亂來,還是要尋求專業的幫助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