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自己的哪篇散文作品?為什麼?

周芷妍zzy


我最喜歡的散文是我二十四歲生日寫的生日賦,也談不上是散文吧!因為它寫盡了我青少年時期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坎坷人生……

《生日賦》

彈指春秋過,

榮枯四時異,

滔滔大江東流,

逝川難挽,

光陰無緩期。

懸弧之慶今又至,(生日)

何有餘樂,

盡哀思

將往事長憶。

三載哺乳,

六九童心,

不知愁憂之奇;

少年淺學,

更不問世事,

天真的心靈,

在猜測著社會的秘密。

寒窗之期,

頗為風酥雨膩,

真純的稚心,

深潛在知識的海洋,

陶醉於文學的宙宇。

寒氈七載未破,

結束了我基礎之習。

一為身披“歷史汙枷”

無為造“罪”,

二為處世無能

權面不及。

有權者以“德”先錄,

有面者以“仁”次取,

故無權無面者,

何有深造之理……

可嘆青春初交,

便失去了深造的美時良機。

從此後,

猶感前途渺茫,

人尊自卑,

青春年華,

焰逼深穴,

茫然間,

將變成一堆無用的廢墟。

無奈落於沙荒,

忍受著群醜的鄙睨。

從耕侍炊,

將光陰虛耗,

茫茫歲月,

少樂多憂哀有餘。

含辛茹苦,

飲鴆品連,

風刀霜劍嚴相逼。

但慶幸,

愛情尚然,

略去腹內沉鬱。

若得閒暇,

便與戀人促膝,

談天說地,

互訴衷曲,

憂逝開懷樂共喜。

如此朝夕羞金烏,(金烏,即太陽)

透談長夜驚雞啼。

雖曲折重重,

風波頻頻,

但愛情甜蜜尚少悲泣。

願如此百年

白髮同故,

何知她……

享年不永,

妙齡二十二歲,

就舍我而去。

撇下乳女,

百日未滿,

晝夜乞乳常啼。

聞哭聲,

我心欲碎,

肝腸寸斷,

憐乳女思賢妻,

含淚長憶……

先賢去後,

另交多識少女,

素來頻往,

志同道合,

結下了所謂的深情厚誼。

盼春晝,

畫梁雙燕同相伴,

待將來,

互恩互愛長相依。

唉……

何知那“千層愛戀”

猶如曇花一現,

便匆匆逝去。

為此事,

我也曾深思復慮,

為此事,

我也曾書下這

感慨激憤,

不必悲傷,

亦不必哀嘆,

何理由能值得

懊悔嘆息……

孑然一身尚可,

仕進難求使吾悲絕痛極。

昔日事,

萬變悲歡,

今只是寥寥數筆,

略為追憶。

唉……

茫茫的追思,

深沉的長憶,

望殘月,

使我發出這沉痛的嘆息。

二十四載非凡事,

愁腸百斷,

災難頻襲……


天涯倦客881


最喜歡自己的原創散文:《深夜,去洱海吹風!》

初冬的一個深夜,電話突然響起,友人有急事要趕去大理,要我一起同行。他在電話裡以商量的口吻說:“我明天一早要在大理辦事,你陪我去,我倆換著開車,路上有個伴。”一看時間,都快一點了,我相信他這麼大半夜叫我,一定是在內心斟酌過的。

當我穿好衣服來到小區出口的時候,在昏暗的街燈下,他的車象一個黑色的怪物早已靠在路邊。我拉開車門,他一臉疲倦地說:“煙我都給你買好了,還有水。”邊說邊愧疚地笑著。

一路上,奔馳車確實拉風,他開得不是很快,我們談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不知覺地,我漸漸沉入了夢鄉。

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們已到大理。其實他並沒希望我換他開車,或許就是讓我做個伴而已。“怎麼不叫我換你一程?”“你的呼嚕聲,就當是我一路上的音樂。”他嗤笑地說。

由於天還沒亮,離他找人的時間還早。“到海邊走走,去聽聽深夜的洱海!”我不管他同意與否,換到駕駛位開車向洱海奔去。

海邊很靜,不時有風吹來。唰唰的聲音從車窗外傳來,感覺有絲絲寒意。我把車漫無目的開在海邊的公路上,不知往哪兒行駛。大理來過了很多次,對於大理的美麗,一點也不陌生,“蒼山雪、洱海月”早已熟記於心。真正來洱海賞月,卻一次也沒有過,尤其象這樣的深夜。

我們把車停靠在路邊,在碼頭步道上漫步,細細地感受著洱海的夜風,靜等黎明的到來。

今夜沒月,只有藏青襯著薄霧輕紗,點點的星星不停眨眼。此時的蒼山,少去了那份立體的靈動,變成了剪影,悠遠而神秘。“沒月,我們就賞星星。”友人笑著說道。或許是他的愧疚還沒散去,而我卻找到了滿足的感覺。

岸邊的水草樹木嘩嘩作響,寒意侵蝕在心頭,不時讓人有種瑟縮的感覺。海水拍打堤岸的聲音,尤若大型樂團的演奏曲,呼啦啦來,呼啦啦而去……一時覺得,洱海變得雄偉、狂傲起來;原先那種溫柔的靜美,慢慢被夜風帶向海的深處……

不知不覺,時間來得快去得也快,夜幕的灰色已漸漸沉沒在淡淡的白光中。“你權當是一次旅行,有你陪伴,我一點也沒覺得孤獨。”友人笑著望我。其實這種心態,這種景緻,對我來說已足夠,無所謂旅行,所有遇見的風景,還有那份濃濃的友情,快樂早已溢滿在我心裡。

今夜雖然無月,洱海的風也別緻動人。

為什麼喜歡這篇散文,因為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理解、情感上,彼此都不需要回報!

深夜的洱海之行,代表了我與友人間的濃濃情意。



黑馬詩語


我最喜歡自己最近發表在頭條號上的一篇散文《這裡的楓葉最美–美到人的心靈深處》:

“楓葉的美是那種紅透了心的美,美的讓人心醉,美的深沉而又熱烈奔放。楓葉就像喝醉了酒,紅彤彤的臉上滿是嬌羞,卻也充滿活力,帶著幸福。”

散文中心思想就是,通過描述楓葉的美,進而發掘出,楓葉的美與花的美有本質的不同:楓葉的美是深入骨子裡的美,是心靈的美!

抒發人們對真美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真情實感的流露,現場拍攝的照片,意境很美!





湖山帆影


青春總是讓人懷念的,一段旅程中,人總要為一個人,或一件事奮不顧身一次。那時,我就在想,你就是我可以為之奮鬥的那個人。

十八歲的時候,你說什麼我就信什麼。那時的我以為,你粉紅色的夢我可以和你一起來做。

二十歲的時候,你說什麼我也信什麼。那時我相信,你心中閃爍的耀眼光茫的夢,我可以和你一起完成。

如今,這一切就像空中雲煙,消失殆盡。

曾經,你是我的夢,如今你是歲月裡一份深藏的遺憾,一份漸漸被時光遺落在塵埃裡的回憶。

曾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如今,你隨光散,我隨風老。

曾經,難捨難分。如今,風輕雲淡。

時常行走於塵世間,卻慢慢地開始改變,懼怕被塵世所傷。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又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只求一份平淡,一份安穩。

此刻的我仰望星空,唯有清詩兩行,回憶無限。等風迷醉,對影成眠。

青春的歡笑與夢幻都已漸漸遠去,生命中的春天沒有桃李的芬芳,希望輪迴的春天中,留下山花的爛漫。

每個人都有對青春的回憶,而情竇初開時的羞澀回憶,想必是我們最難忘,最珍惜的。

朋友們,你們如何看呢?





周芷妍zzy


我寫的第一篇文章《積餘村》,我只是想在旅遊中做個記錄!

週末有了去處,我們流連傅家山的“家”。傅家山這個村莊依山而建,有幾十戶人家,卻沒有幾家人住在村莊,平日只見幾家有人,都是老人家,年輕人都到九江城裡做事、買房。曾經傅家山的熱鬧已經不再。白天也見不到幾個人,晚上更是出奇的安靜,黑漆漆的一片,不見燈光。晚上躺在床上,聽到的是房子邊小溪水流的聲音:嘩嘩,聽到從四面八方傳來的蟲聲遍野,傳來樹莎莎聲。

這裡的安靜是城裡人難以想象,安靜得讓你心有餘悸。我喜歡這般安靜,能平息我的浮躁和不安的心。想象我的前半生已過,後半生又該如何。

更多的週末我們在積餘村裡閒逛,梘窪水庫風景宜人,每個週末都有風餐露宿的人們,攜家帶口。水庫水清澈透底,據說有水母生存,水質一流。有游泳愛好者每到傍晚要游上一遭。

往南走,有一條路到傅家壟,那裡住著幾家人,民風淳樸。這裡人長壽,見到一位九十三歲老者,耳不聾,眼不花。見到我們熱情搭訕。村口兩棵樟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據說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



廬山記憶


我非常喜歡散文,從中學時代起就拜讀了讀多古今當代的優秀散文,自個也寫了不少,但大都不滿意,寫著寫著,居然不會寫了。但對我靈魂感觸最深的,莫過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了。

幾十年了,不知有多少個月朗之夜,在荷花盛開的時節,心裡有愁煩的時候,我獨自去離家不遠的荷塘走走。迎著涼爽的夜風,乘著皎潔的月光,感受著荷花的清香,揹著手,圍塘信步,心中默誦: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差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文筆優美極了!許多疊字的交錯,更好地體現了中華文字的跳躍感和韻律美,讀來如呡醇酒,滿口留香。




飛火流雲84853236


真情實感是散文的靈魂。我最喜歡自己的《尋常日子過成詩》:

父親沒有文化,小學3年級沒念完,就輟學回家,放牛為生。

他這幾十年來寫的最多的字,是自己的名字。我從一些泛黃的本本簽名欄上見到他的字。簡直有些不忍直視,歪歪扭扭,像他臉上的皺紋。

父親的日子淡如水。

因造水庫移民,很小就移到千里之外,寄人籬下。我無法體會其中的辛酸,其人其事僅限於道聽途說。

那時窮且悲,寄居在本地人家裡,洗衣做飯的事6歲就幹得利落了。

6歲的孩子,營養不良,個子矮得像豆苗。為了上灶臺做飯,只能搬凳“接腿”,搗鼓好鍋裡的東西,又下梯子一樣,小心翼翼退下來,再摸到灶間添柴燒火。

洗衣更不易。大人的衣服分幾塊洗,如同蠶食桑葉。先袖子、褲腿,其次衣襟、褲腰;擰乾時照此再來一遍。

父親訴說這些,絲毫沒有憶苦思甜的樣子。平緩無比,似夏日門前渠水,靜流無波。

在我記憶中,父親甚至不知道什麼叫發火,與我的急躁易怒形成巨大反差。在這方面,父親是我永遠的楷模。

對於吃虧這件事,父親一以貫之地不以為然。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你掙的是血汗錢,又不是做生意。”旁人常常“開導”他學得精明一些,父親只是淡淡一句:“吃點虧就吃點虧吧,沒啥大不了的。窮不到哪裡去。”

有一回,父親外出打工回來。帶回家1500多元錢,交給母親。母親覺得數目不對,就去核算。不算不知道,一算,果然少了2天半的工錢。

母親很不高興,催著父親去補錢。父親覺得少了就少了,再去要,拉不下臉。母親說,這是血汗錢,光明正大,得去要。

父親拗不過母親,硬著頭皮去了。結果,兩手空空回來。母親問怎麼回事。父親說,包工頭把名字搞錯了,父親的工錢被錯算給同村同姓的另外一個人。

因為是同村,父親就再也不肯去要了。

母親氣得吃不下飯。後來我才知道,那時兩天的工錢,相當於一家人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為了讓母親消氣,父親打完工回來,就主動去做家務——洗碗、餵豬、洗衣服,打掃庭院。

我問,白天打工晚上做家務,不累不煩嗎?父親淡淡地說,飯後做點事,有助於活動筋骨,挺自在。

那些對我來說是累贅,是繁瑣,是煩心的事,在父親那裡成了生活的點綴,小而美,如田間地頭的小野菜,清新淡雅,有滋有味。

夏夜暮色中,父親又忙碌起來,獨自一人,不亦樂乎。院子裡,破瓦罐裡的韭菜、牆根的果樹、幾株雞冠花,都一一喝上了水。

父親提著桶,從門前小渠裡打水。動作輕柔,彷彿不願去驚擾夜的寧靜和水渠的沉默。一桶一桶,不急不躁;一趟一趟,不緊不慢。

月亮升起。院子裡,月光如水,竹床和圍牆的影子,給人涼爽、愜意的感覺。

父親坐下來,和母親輕輕地說著話。見我不再玩鬧,眼皮子打起架,父親就坐在近旁搖蒲扇。熟悉而輕柔的話語聲,和著父親一下一下的蒲扇聲,譜成了我孩提時最甜美的催眠曲。

第二天醒來,父親早已出門幹活。印象中的父親,似乎夜無需寐。我問他,他只說,睡得早起得早身體好。平淡的語氣和平靜的神情,如同古詩的平平仄仄,一韻成而全詩定。

如今,父親上了年紀,依然不肯放棄打工的機會。每每勸阻,總說找些輕鬆的活兒,吃得消。但我深知他的為人,絕不肯在做事上偷半點兒懶。為了多出力,花了冤枉力氣也毫不在乎。

有一次,同村的老工友仍來尋父親“找搭子”。我實在看不下了,便撂下一句話,以後別來找了。

原以為父親會極力反對。沒想到好酒好菜招待那工友之後,父親真的就留在家裡打雜了。

從那以後,我家不缺無公害綠色蔬菜,雞蛋鴨蛋全姓“本”。丟失多年的蔬菜香、雞蛋香,回到了餐桌和飯碗裡。

父親的斗笠伴著晨露和星光,盛滿鳥語蟲鳴;父親的扁擔在暮靄裡迎風盪漾,綴滿瓜果的清香。

菜園裡,各季蔬菜一茬接一茬,永無敗落;田壟上,豆苗瓜果,見縫插針,蓬蓬勃勃;庭院內,果樹葳蕤,雞鴨成群。

一片片,一行行,一群群;成了詩,成了詞,在父親的生活裡平平淡淡卻透著詩意。

五柳先生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望不可即;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可意會不可言傳;辛棄疾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也漸行漸遠。

父親的苦中不怨苦,吃虧不打緊,雞毛蒜皮當點心,卻打造成推開“人事、生計、狗咬、索名祿”的一把石磨,在歲月的深處,磨出豆子的醇香。

父親的碼好田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除草施肥,餵食澆水,既無得道高僧的潛心修煉,又無專家大師的佛法無邊,卻也能在自己的平心靜氣裡自娛自樂,抖漏些許詩情畫意。

尋常日子過成詩。這是父親最大的成功!






餘老詩


這是我寫的一篇精短的散文。我喜歡它通過生活小事來對婚姻、人生的啟迪。

長續航

我買了一隻老人手機,說是長續航的,也就是充滿一次電可以用一個月!

買回來我就充滿了電,結果,還真的用了一個月。

終於到電池快用完時,我得充電了。

充電時,得用到充電器。

但是我卻找不到充電器了。

我想不起把那個新的充電器放到哪裡去了。

我東翻西找,一時半會打不到了。

我翻看那個新的手機盒,也沒有。

我找了半天,終於才在床底下找到,積滿了灰塵。

原來,不知什麼時候掉到那個角落去的。

我充電了。

我彷彿可以聽到手機啜吸電量時的歡欣雀躍。

啟示:民間諺語中說"秤不離坨,公不離婆",是說夫妻是相互依存不能分開的。我想通過這篇小文說的是,夫妻之間就是相互依靠的,如果像長續航的手機這樣,長時間不依靠,那麼就會弄丟對方了。



小夕遇見


      我對於茶的喜愛,是源於茶文化中逸散出的那份禪意和彌足珍貴的詩情。有時候,看著茶葉在清澈的水中舒展的姿態,不由得想起廣闊的田野,和清晨瀰漫的霧靄,以及晶瑩滾動的露珠。浮想聯翩時,我把自己置身世外,儼然成了一個純粹的人,暫時脫離了塵埃裡的世俗。

     更多的時候, 我把茶從純粹意義上的解渴提升到生活情調的一點補充,無非是想表達追求生活品質的良好心願。我想喝口齒留香的好茶;我想在環境幽雅的地方靜心品茗;我想在一盞茶的時光裡揮霍無邊的心事。喝茶到了這個時候,便有許多美妙滋生出來,與茶一道被細細地品味著。“菱碗籠青,蓮瓶拖豔,旋傾花水咽茶香。”古人品茶不僅是一份閒情,更是追求一種境界。

 

   “老地方茶館”是在一家賓館後面的院子裡。我從這條馬路走過時,偶爾駐足會用探詢的目光張望裡面的情景,高牆擋住了我的視線。那是怎樣的一個地方?高牆內的院子裡繁茂的樹冠在我的視野中變成了綠色的雲朵,飄在喝茶的人的頭上。天空被綠色的雲佈滿,下午的時光被茶滋潤著,心情被寧靜滲透著,多麼詩意的一件事。

  

      我是在一個午後踏進了“老地方茶館”的。班駁的青石老牆上爬滿青藤,幾棵粗大的榆錢樹在院子裡成了天然的遮陽傘;而每張桌子之間被蓬勃生長的花木隔離著,成了情趣盎然的屏障;地上是年代久遠的黑色磚塊有序地排列著,踏在上面有了一些歲月的隨想。院子裡是安靜的,只有從枝葉間漏出的陽光碎片灑落在地上,偶兒躍動幾下。這樣的安靜恍如隔世,時光不再流逝。那一刻,心如止水。

  

    青瓷茶盞,綠水湧動。下午的時光被這些安靜的元素修飾著,是閒適的。看來閒適的人不多,因為來喝下午茶的人寥寥無幾。我把帶來的報紙放到桌子上,準備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一句話一句話的讀。而茶呢?我想讓它浸溼每一個字,每一段話或者每一件事。其實這時候最適合讀的是“宋詞元曲”“古文觀止”之類的書。可惜,我沒有帶這些書,我擔心茶館裡的人懷疑我是來坐閒的,仗著一盞茶來打發自己的無聊。

  

     陽光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我抬起頭,從樹的枝葉間看到的是陰鬱的天空,像是忽然間發生了不快的事。風趁機也溜來了,在樹梢悄悄私語,經不起誘惑的樹葉在風的慫恿下飄然而去,它們往茶裡落。

      是不是因為看見茶葉在清綠的水中優雅的姿態而怦然心動?是不是安靜到有出世之想?我不得而知。樹葉的墜落,我以為是一次心動的旅程。這段旅程無疑是義無反顧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無怨無悔。我用報紙蓋住茶盞,順便惻過臉向鄰桌看了一眼,透過花木的縫隙,我看見鄰桌坐的是一個穿黑色衣服的女子,正彎下腰去撿落在腳旁的一片樹葉,另一隻手撩開垂下的長長秀髮。

  

    如果有一隻筆能畫出此情此景,我想,這幅畫我會用一生的愛來傾注。我是被這個細節瞬間的美震住了。“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詩經為我描述難以言述的心境,我為古人擁有那份情懷而感動。看來,這種情懷自始至終貫穿著人類,不曾磨滅。為美而歌,為伊而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有時只是羞於表達而已。

  

     我很想走過去,我很想坐到她的對面,我很想和她一起默默地喝著下午茶,直到暮色沉靄。

      那麼她是誰呢?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最好是一個來自遠方的女子。從此,我將為一個遠方的女子無端地苦惱著。這樣的苦惱常常讓我想起這個下午,想念慢慢變成思念。思念難捱,於是在某一個黃昏,我終於踏上了去遠方的列車。

這是我散文作品裡最喜歡的一篇。至於原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塵埃裡相遇


《一個人的晚餐》

妻說:“今天下午我與本小區的女仕們去闡坡海邊遊玩,晚飯你要自理”。

但凡妻不在家煮飯,女兒們都“各自為政”,不會再往家裡趕,這已經是慣例的了。

晚上六點我正式開始籌劃晚餐。

進入廚房,這裡翻翻,那裡看看,嘿,好極了,電飯煲還有中午未吃完的剩粥,主食已足夠我一個人的份量。

用什麼菜式佐餐呢?經打開二個冰箱查看,裡面的物品塞得滿滿的,乾貨、生鮮魚、豬肉、牛肉、吃剩的熟菜等等,應有盡有。

儘管家裡的冰箱歷來都“消化不良”,可是妻天天仍然要跑市場,每天吃的菜基本上都是當天採購回來的,也許她全然忘記了冰箱裡面那些物品的存在。這種現象,我也不是剛剛發現,我是有向妻提醒過的。比如說,任何食品,包括乾貨和鮮貨都有保質期,只是冰箱裡面的溫度低,細菌繁殖較慢,食品相對延緩變質,但也不可能無限期的保質,等等。但是,每當我說起這個話題,妻就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態,並且霸氣地說:“不滿意你自己幹”。但非常奇怪的是當我真的要接她的活兒時,她又不滿意了。例如,我要幫她去買菜,她會說:“你買你自己吃的就行了”。更氣人的是,她動輒抱怨:“我天天要進廚房,又熱又累,煮的菜你還好意思嫌這不好,那不好”。見妻的委屈樣子,我也不忍心再說什麼,唯有親自下廚,一來施展一下自己的廚藝,二來也為了消除一下妻的怨氣。這時候妻又發話說:“你把廚房搞得烏煙障氣,廚具又亂丟亂放,我才不想跟著你收拾殘局呢!”

總而言之,我的作為沒有一樣能令妻滿意,好象廚房本來就是屬於她的領地,任何人都侵犯不得。

今晚,這個家終於屬於我自己可以作主來弄幾味滿意的菜餚了!

冰箱裡面的食物琳琅滿目,煮什麼好呢?這個時候我反而猶豫起來。我一貫反對浪費,平常妻操持的飯菜都有剩餘,剩了的飯菜,第二餐誰都不想吃,這個時候我總會和妻發生齟齬,但是她的那些習慣始終都改變不了。

妻的做法也有人讚揚過的,那就是我的父親。父親說:“我到過幾個兒子家吃飯,唯獨在大兒子家能吃得飽,因為他家的飯菜每餐都夠吃有餘”。妻由於受到過父親的正面讚揚,以後我膽敢再找她的茬,她就更加理直氣壯的懟我了。

考慮再三,今晚的晚餐我最終還是堅持不浪費的原則,把冰箱裡面的一罐豆豉鮻魚罐頭取出,用其一半,外加兩棵香嘜菜炒了個“豉味鯪魚香嘜”。一個人的晚餐就這麼解決了。

這頓飯算是非常適合自己的胃口,主食和菜都被我一一清空。正在慶幸之餘,卻驟然有一絲悵然若失的感覺襲上心頭——那是因為缺少了家的味道。

喜歡《一個人的晚餐》的理由:

本文是以一個人的晚餐為主線,寫的是關於夫妻的相處之道以及人對於家庭的依戀。

眾所周知,家是一個人心靈的港灣。不管你在外面如何風光無限,或正在飄泊,唯有家是最終的歸宿。但是家卻不只一個人,也不是一條心,因此,在與家人的相處中總有這樣或那樣不合個人心意的地方,如果不善於對個人情緒和行為的管理就會產生許多矛盾。可是,家之所以成為家是因為有愛,在相對於愛之外的其它,都是位居其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