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沒有“疫苗”只有預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WORLD AIDS DAY

2018年12月1日是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為“主動檢測,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種危險性極大的傳染病,主要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會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艾滋病本身並不會導致人體死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當艾滋病病人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最終會因嚴重感染或者腫瘤病發而死亡。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提到艾滋病

你是否會心生恐懼,談艾色變?

目前,中國有多少艾滋病感染者?

主要傳播途徑是什麼?

又有哪些防控手段?

“主動檢測,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跟我來!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HIV存在於艾滋病患者和帶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宮頸分泌物、唾液、淚液、乳汁、尿液中。也就是說,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三個: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通過與艾滋病感染者進行性接觸、輸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製品、共用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汙染的而未經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帶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組織等都有可能傳播HIV,已感染HIV的婦女可通過胎盤、分娩、哺乳將病毒傳播給胎兒或嬰兒。

中國有多少感染者?

據國家衛健委介紹,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報告存活艾滋病染者85.0萬,死亡26.2萬例。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

全人群感染率約為9.0/萬,參照國際標準,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艾滋病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佈不平衡。

“目前還有約30%的感染者沒有被發現,也就是從檢測的角度來說,還沒有接受檢測,還不知道感染狀況。”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強調。

據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截至2018年底,中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約125萬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艾滋病在中國主要通過什麼途徑傳播?

從傳播途徑看,在中國性傳播是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數據顯示,2017年報告感染者中異性傳播為69.6%男性同性傳播為25.5%

性傳播作為中國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波及範圍廣泛,影響因素複雜多樣,防治形勢依然嚴峻,防治任務更加艱鉅。

相比於男性,女性更容易感染艾滋

從生理學角度,性接觸中女性暴露的黏膜面積大,在性生活中,女性因生殖器結構、性生活體位的特性,較男性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男性傳給女性的幾率是女性傳給男性幾率的10倍。

而女性更易感染艾滋也就意味著,女性生育兒童感染艾滋的風險會增高。艾滋病目前不可治癒,沒有疫苗,最正確的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朋友的方法就是:

瞭解艾滋、科學預防。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艾滋病防治有哪些知識要點?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傳染病,病死率高,尚不可治癒。艾滋病需要終生服藥治療,給家庭和個人造成嚴重負擔。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艾滋病通過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傳播,蚊蟲叮咬、共用學習用品、共同進餐、握手、擁抱等日常接觸不會傳播。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性行為前使用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Rush等助性劑以及醉酒會增加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感染了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感染性病後必須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目前還沒有有效疫苗可以預防艾滋病,拒絕毒品、自尊自愛、遵守性道德、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是預防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學習掌握性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技能,堅持每次正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預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不能通過外表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需瞭解感染狀況,應該到疾控中心、醫院等機構進行檢測。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積極檢測,遠離艾滋

艾滋病是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首位傳染病,檢測是知曉自己是否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唯一途徑。

為什麼需要檢測

1.

艾滋病離你並不遠

近年來,通過檢測並診斷報告的感染者中,每100個就有90個以上是經性途徑感染。

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感染者因沒有接受檢測並不知曉自己感染狀況。

2.

檢測對個人的好處

通過檢測可以儘早發現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早發現才可以早治療,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早檢測早發現,才可以更好採取措施,如使用安全套和開展抗病毒治療,即保護自己免受病毒的進一步侵害,也保護性伴侶,避免艾滋病進一步傳播。

哪些人需要檢測

1.

有高危性行為史,包括僅發生1次未使用安全套的異性性行為或男性同性性行為:

1)男性和男性之間發生了性行為,沒用套

2)男性和女性之間發生了性行為,沒用套

3)發生了一夜情(無論男女),或通過手機搖一搖等交友軟件,與不認識的人發生的性行為、沒用套(無論男女)

4)與已知感染艾滋病的人發生性行為

5) 經常發生高危性行為、又不用套的人群,建議每3個月做一次HIV檢測

2.

艾滋病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

3.

與他人共用針具吸毒者

4.

在非正規醫療單位拔牙、紋身者(過程中可能使用了沒有嚴格消毒的器具)

5.

其他情形

梅毒、淋病、尖銳溼疣等性病患者

準備結婚的伴侶建議婚前檢測

孕婦建議在剛發現懷孕時檢測

感染了艾滋病的媽媽生的寶寶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什麼時候檢測

感染艾滋病後不是馬上就能檢出是否感染,存在檢測的窗口期,即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到血液中能檢出抗體或核酸的一段時期。抗體檢測的窗口期一般為4-12周,核酸檢測的窗口期為1-4周。

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是抗體檢測,建議在高危行為後4周檢測抗體,大多數感染者4周可以檢測到抗體。如果4周結果陰性可以等到8周或12周再檢測。一般情況下,如果12周之內沒有再發生高危行為,也沒有檢測到抗體,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窗口期”儘管檢測不出抗體,但有可能病毒核酸已經在體內複製,同樣具有傳染性。因此,在這段時間發生性行為,要使用安全套保護性伴不被感染。

如果既往有過高危行為,沒有做過檢測,應該儘快檢測。

去哪裡檢測

1.

可以去接收檢測的地方:

1)各地疾控中心自願諮詢檢測門診(VCT)可以獲得免費諮詢和檢測服務。

2)各地縣級以上醫院均可以提供檢測服務。

3)各地婦幼保健機構和大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也可以提供檢測服務。

4)開展艾滋病預防的社會組織小組可提供檢測諮詢和轉介服務。

5)一些高校設立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可以自行購買。

2.

檢測機構的名錄和地址:

提供初篩檢測服務的自願諮詢檢測機構名錄和提供確證檢測服務的確證實驗室名錄可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查詢。

網址:http://ncaids.chinacdc.cn/fazl/jcjg_10287/

3.

可以自己做檢測嗎?

自我檢測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種檢測手段,國際上已經有檢測試劑獲得認證。我國還沒有獲得認證的產品。目前購買快速試劑進行自我檢測的人,需要特別注意:

1)自我檢測者,由於沒有接受過培訓,採集樣本、檢測過程和對結果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錯誤,因此可能出現不正確的結果,包括假陰性和假陽性。

2)自我檢測陽性並不能確診艾滋病感染,一定要到疾控中心或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檢測。

3)自我檢測陰性,一般來說,提示沒有艾滋病感染,但因存在窗口期,建議在3個月後到疾控中心或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諮詢和檢測。

有哪些檢測方法

- 艾滋病檢測首先進行的是抗體初篩檢測。如果初篩檢測結果為“陽性”,一定要進一步做確證試驗,才能確診。

- 常用篩查試驗方法包括酶聯免疫吸附實驗、化學發光實驗、免疫熒光實驗、快速檢測實驗。也可以使用抗原抗體篩查實驗,即在抗體檢測基礎上加入抗原檢測,窗口期比僅用抗體檢測提前1周。

- 篩查試驗陽性不是最終結果,需要進一步確證,常用方法包括抗體免疫印跡實驗、條帶或線性免疫試驗,也可用核酸試驗進行確證(包括定量和定性試驗)。

檢測陽性怎麼辦?

- 可以到當地的疾病控制機構獲得免費、保密、專業諮詢和心理支持服務。

- 要儘早接受抗病毒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 要採取防護措施,保護性伴侶不被感染,同時告知性伴接受檢測。

- 不必擔心個人患病會被別人知道,感染者的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

檢測陰性怎麼辦?

- 如果檢測陰性,可能在窗口期內,建議3個月後再次檢測,在此期間不再發生高危行為,也沒有檢測到抗體,則可排除艾滋病感染。

- 確定檢測結果陰性,只能說明本次高危行為沒有造成感染。要時刻注意保護自己健康,要堅持每次性行為使用安全套。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福建省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機構及聯繫方式。

世界艾滋病日:没有“疫苗”只有预防,女性更容易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