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猶太教遺蹟 哭牆

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

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 猶太教(Judaism)把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教徒至該牆必須哀哭,以表示對古神廟的哀悼並期待其恢復。 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為“哭牆”。

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
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
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

哭牆高約20公尺、長50公尺,中間屏風相隔,哭牆由大石砌成,在哭牆的上方,是同樣著名的伊斯蘭教的兩處聖地—岩石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1992年據考古學家透露,他們在“哭牆”發現5塊巨型基石,這些石塊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考古學家用聲波探測法測定,其中最大一塊巨石約長13.6米,寬4.6米,高3.5米,重達570噸,據說是世界上第3大人造巨石。

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

儘管該圍牆為伊斯蘭聖地西牆的一段,但猶太人仍然把它視為本民族信仰和團結的象徵。今每逢猶太教安息日時,尚有人到哭牆去表示哀悼,還有許多信仰者將心願或悼念之辭寫於紙上塞進牆壁的縫隙裡。

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耶路撒冷犹太教遗迹 哭墙

祈禱時男女有別進入廣場牆前,男士必須戴上傳統帽子,如果沒有帽子,入口處亦備有紙帽供應。許多徘徊不去的祈禱者,或以手撫摸著牆面,就如同撫摸著猶太人民千年的傷口;或低聲背誦著經文緬懷著民族輝煌的歷史;或將寫著祈禱的紙條塞入牆壁石縫間,似乎那樣就可以將心願傳遞到上帝心裡。歷經千年的風雨和朝聖者的撫觸,哭牆石頭也泛泛發光,如泣如訴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