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丁克高度評價足協頒佈的中超引援政策,對此你怎麼看?

中超足球說


無論是俱樂部還是國家隊,從2002一直請到2018,希丁克多番拒絕之後,終於來到了中國,並在2018年9月10日成為了中國男子U21國奧隊主教練,至於年已72歲的老者希丁克為何而來,年薪幾多,大家都在猜測或者是質疑,有說其為高薪而來,有說其素喜挑戰……但從其來到中國後的舉動來看,至少是對幾番磋商後的合同是滿意的!

對於自己的選擇,希丁克在接受荷蘭媒體《電信報》訪談時表示:在觀看中國國奧隊曲靖四國賽後,發現只有4、5名球員能達到比賽標準要求,與心中所想有很大差距,並指出技戰術全方位落後。從訪談中可以看出,希丁克是那種直筒子的脾氣性格,咋想咋說,想啥說啥。

同時他還對中國足協的一些政策予以肯定評價,其中就包括了U23球員政策及足協調節費政策。雖有情商高的嫌疑,但根據剛剛提及的他的性格特點,這種評價應該是發自老頭內心的。

只是,老頭還不太瞭解政策執行及落實的實際情況,還不太明白國人在這方面腦袋到底有多能鑽而行為又是多麼個性與妄為。

U23首發十多分鐘就可以換下,比賽臨結束2、3分鐘的時候趕緊將另兩個U23人員換上;為了一個綜合性的亞運會都可以臨時調整U23政策……外援轉會上,什麼“先租後買”、“分兩次跨年度付款”、“轉會費+其它費用”,反正就壓著個4500萬元人民幣的槓槓去操作,內援上照樣甚至更甚,只是價格要更低一些,為2000萬元人民幣……如果希丁克有心,不妨要求足協提供幾份球員合同瞭解一番真實情況!至於調節費的使用(包括交給足協或用於自身俱樂部青訓的),卻也基本沒有後續的公開或跟進,而“做好事不宣傳”有點不符合國人習慣。

多說無益!只能祝福希丁克!願老頭既來之則安之,留下絕學,同時希望老頭不要被中國球員給“玩壞”了……至於足協這裡還是送上一句話:青訓是基礎,聯賽是根本!


我是未名體育,您的關注,我的動力!


未名體育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足協的每一項政策總會伴隨著無盡的爭議,名帥希丁克在上任初積極評價中超引援政策不足為奇,但此時給出的判斷缺乏公信力。

足協現行的引援政策是外援的轉會費不得高於550萬歐元,超出的部分需要向足協繳納同等的調節費,並強制規定比賽中一支球隊最多隻能有三位外援上場。足協的出發點是在打壓金元足球帶來的不理性消費導致的大量資金外流的同時進一步保證國內球員的上場時間,調節費也將會全部用在建立足球青訓體系中。



誠如希丁克所言中超的引援思路在發生改變,但這樣的政策下真的給中國足球帶來了進步嗎?年輕球員的鍛鍊依然得不到保障國內球員的生存空間依舊被壓榨,才使得在於卡塔爾的熱身賽中國足踢出了一場慘不忍睹的比賽。所以這項政策的實施至少目前沒有收到想要的的結果。

控制了引援但並沒有提升聯賽和國家隊的競技水平。 足球重在青訓輕在引援,與其想方設法的限制外援空間不如紮根青訓培養年輕人才。希丁克雖然貴為一流教練但對中國足球的現狀以及發展有待進一步的瞭解。老司機個人認為外援的使用和對內援的實力提升並沒有太多的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