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翻薩達姆後,為何伊朗成最大的受益者?

邱名幸子


美國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是出於自身戰略利益的需要,然而客觀上的確使伊朗受益不小,當然對此美國是心有不甘的——畢竟伊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一個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那麼伊朗究竟從伊拉克戰爭中獲得了什麼利益呢?

目前的中東只有幾個實力相對較強的區域霸主地位的角逐者,而沒有一個真正能完全獨霸中東的霸主角色存在,伊朗恰恰是一個具備角逐中東區域霸主地位的實力並懷有這樣的企圖的國家:伊朗國土面積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81162788,是中東地區僅次於埃及的第二人口大國,GDP總量4395.14億美元,人均5415美元。伊朗的經濟實力在亞洲僅次於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印尼、沙特,位居第七位,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目前伊朗擁有現役部隊51.3萬人,就常規軍事力量而言:整個中東也就只有土耳其和以色列足以和伊朗比肩。伊朗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了核能源開發活動,1980年美伊斷交後伊朗面臨來自美國及其盟國越來越大的戰略壓力,於是加大了軍備建設的力度。目前伊朗已邁進了核門檻,但要將這種核能利用技術真正轉化為核武器還有相當的距離,而國際社會已就伊朗核問題進行多方協調。導致伊朗未能稱霸中東的原因主要在於外交上的孤立:一方面伊朗長期遭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伊朗的國家發展;另一方面伊朗作為以波斯人為主的什葉派國家在中東屬於另類,遭到佔中東人口絕大多數的阿拉伯遜尼派國家的聯合抵制。薩達姆政權的倒臺恰恰減弱了伊朗面臨的外交孤立狀態,使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地緣優勢得到加強。

伊拉克國土面積437072平方公里,人口3720.3萬,GDP總量1977.15億美元,人均5166美元。如果僅就國家體量大小來看:伊拉克也算是中東一大主要地緣勢力,假如時光倒流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麼伊拉克還真有角逐中東霸主之位的資格,而當時身為伊拉克總統的薩達姆也就是這麼想的——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於同伊朗的邊境領土爭端、教派矛盾以及爭奪中東霸權的鬥爭而與伊朗兵戎相見。這場戰爭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伊拉克對伊朗發動全面進攻,第二階段伊朗反攻而伊拉克被動挨打,第三階段雙方展開拉鋸戰,第四階段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的伊拉克再次攻入伊朗境內。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1988年8月20日雙方正式停止戰鬥,伊拉克贏得了名義上的勝利。

事實上這場戰爭是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1990年伊朗又趁伊拉克面臨海灣危機的有利時機迫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至此在戰場上略佔下風的伊朗又通過外交手段扳回一局。算起來伊朗和伊拉克算是打了一個平手,但伊拉克的存在阻擾了伊朗實現中東區域霸主的念頭。然而在經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兩次重大打擊後的伊拉克保守教派衝突和恐怖暴力活動的打擊,如今的伊拉克不要說成為中東霸主,甚至連參與角逐的資格都已失去。如今的伊拉克不僅不能再對伊朗本土的安全構成威脅挑戰,也不可能成為伊朗在中東擴張勢力的阻礙。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建立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自建立伊始就積極致力於對外輸出什葉派革命理念。儘管伊朗和阿拉伯各國同樣信奉伊斯蘭教,但伊朗所信奉的什葉派在伊斯蘭世界內部屬於少數派,一直受到信奉遜尼派的阿拉伯國家的聯合抵制,這就使伊朗處於外交孤立的狀態。儘管遜尼派在阿拉伯國家處於多數派地位,但遜尼派在阿拉伯各國的分佈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伊拉克恰恰就和伊朗一樣是以什葉派人口占多數的國家,加之同伊朗接壤,因此被伊朗作為對外輸出什葉派理念的重點地區。然而當年以薩達姆為首的伊拉克執政階層卻出自遜尼派,伊拉克對伊朗在自己境內傳播什葉派革命理唸的行為始終保持高度警惕,這也成為兩伊戰爭的誘因之一。伊拉克戰爭後之前具備同伊朗分庭抗禮實力的伊拉克被以美國為首的勢力徹底打殘,伊朗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大力向伊拉克輸出什葉派理念。在伊拉克內部當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實行了普選,佔有人口優勢的什葉派得以上位組建政權,由於教派上的親近性使如今的伊拉克不僅不再是伊朗的威脅,反而成為了伊朗勢力擴張之地。

伊拉克成為伊朗勢力的擴張之地還為伊朗開闢了通往敘利亞的道路。敘利亞的情況與伊拉克正相反:敘利亞是一個以遜尼派人口為主的國家。一戰後敘利亞成為法國委任託管的地區,法國出於分化瓦解敘利亞人的目的而刻意扶植作為少數派的什葉派——這一時期作為什葉派分支的阿拉維派被大量起用到政府和軍隊當中,漸漸地敘利亞軍隊成為了以阿拉維派士兵為主的軍隊。由於什葉派掌握了國家政權和軍權,所以儘管什葉派在敘利亞並不占人口優勢,但卻具備更強的政治優勢。1963年現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成為敘利亞的最高統治者,此後出身於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的阿薩德家族就一直統治敘利亞至今。因此對伊朗而言:敘利亞同樣對其構建什葉派走廊大有文章可作。然而在薩達姆執政時期由遜尼派執政的伊拉克將什葉派執政的伊朗和敘利亞從地理上隔絕開來,如今伊朗卻得以通過伊拉克向黎巴嫩真主黨和敘利亞政府軍提供資金和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支持,還在敘利亞境內建立了軍事基地,這樣一來以伊朗為盟主的什葉派走廊構想已隱隱成形。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伊朗和伊拉克在歷史上就是中東地區的冤家。兩國曾經爆發了八年的戰爭,導致幾百萬人傷亡。可是美國在2003年推翻薩達姆後,卻讓伊朗瞬間在中東地區崛起。



1.伊拉克總統薩達姆1979年上臺,那時的伊拉克是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強國。薩達姆不僅利用出口石油,

給伊拉克帶來了豐厚的財富,還向蘇聯採購了大量先進的武器,組建了一支130萬人的軍隊。人有了錢內心就會膨脹,國家有了錢再遇上一位野心家,也一樣會走上擴張的道路。因為伊拉克國內信仰什葉派民眾居多,可是薩達姆卻信仰遜尼派;而伊朗是什葉派大國,因此伊朗希望伊拉克的什葉派能夠推翻薩達姆,這讓薩達姆對伊朗非常仇恨。





2.伊拉克在1980年是中東地區最強大國家,美國害怕伊拉克強大後,對美國控制中東地區產生挑戰。而伊朗與伊拉克之間存在著領土糾紛,所以美國就利用薩達姆想稱霸中東的野心,支持伊拉克對伊朗發動了八年的兩伊戰爭。兩伊戰爭是名副其實的消耗戰,導致伊朗和伊拉克兩國死傷幾百萬人。戰後伊拉克欠了700億美元外債,伊朗欠了450億美元外債,給兩國造成了3000億美元的損失。兩伊戰爭使伊朗和伊拉克經濟倒退了30年。




3.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1990年又吞併了科威特,引發了海灣戰爭。從此伊拉克長期遭受到聯合國和歐美國家的制裁。2002年薩達姆宣佈,伊拉克出口的石油不用美元交易,改用歐元交易。這讓美國政府對薩達姆非常不滿,因為這會削弱美元做為國際貨幣的地位,使美元邊緣化,給美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損害。因此美國在2003年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並在2006年12月31日將薩達姆絞死。



4.薩達姆死後伊拉克國內占人口大多數的什葉派開始掌權,由於伊朗是中東地區什葉派大國,因此伊拉克和伊朗成為了兄弟。伊朗想打造什葉派之弧的想法一下子被打通了,美國無意間幫了伊朗的大忙,伊拉克與敘利亞和伊朗等什葉派國家更加親近。美國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花了4萬億美元的軍費,導致4491名美軍死亡、47541名美軍受傷和生病。可是美國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卻讓伊朗成為了伊拉克戰爭最大的受益者,這確實是美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杜達特洛夫斯基



很多人從宗教問題解讀為什麼伊朗是美國推翻薩達姆後的最大受益者,其實這是一個小的元素,縱觀這場伊拉克戰爭,其實扶植起了2個國家,就是伊朗和俄羅斯,究其原因請先看下面這組數據。

伊拉克戰爭始於2003年3月,2010年奧巴馬宣佈伊拉克戰爭結束,留下了5萬6000美軍。直到2011年12月全部撤出。而與這場戰爭相應的是,2003年初,國際原油價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後,從此一去不回頭回頭。2004年,受伊拉克戰爭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突破40美元,隨後後繼續快速上漲,很快突破50美元。到了2005年6月,國際原油價格突破60美元,並且開始了加速上行。2005年8月,國際原油價格勇猛的突破70美元。2007年9月12日,國際原油價格乘風破浪首次突破80美元,並且繼續快馬加鞭。一個月後國際原油價格首次突破90美元/桶,並且在2007年底直逼100美元/桶,到了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再次大幅飆升,7月14日紐交所原油期貨價格創出147.27美元/桶的歷史高峰。這組數據代表的是什麼?

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莫洛佐夫曾經公開談話表示,俄羅斯開採石油的平均成本為每桶2美元,加上難以開採的地方以及大陸架項目的綜合開採成本為每桶20美元。與其相比較伊朗更具有優勢。伊朗的原油儲量是全球第四大,目前估計約為1500億桶,NIOC的投資部主任阿里卡多曾表明,伊朗是全球開採石油最便宜的國家,伊朗的每桶石油的最終開採成本約為5美元,而就算用較昂貴的技術開採的石油其成本也不超過10美元每桶。那麼伊拉克戰爭將油價從20多美元打到了最高峰逼近150美元,那基本就等於在美國花了7630億美元打伊拉克戰爭的同時,每天都將大量美元拱手送給伊朗,伊朗在2003年到2012年之間的原油出口量在每天60萬桶到300萬桶之間,這其中的利潤算起來都手軟的。在大量出口原油的同時,伊朗也沒閒著用賺來的大把鈔票增強軍力,趁著核談判的解禁期購買了大量中俄優質武器,整個就是躺贏的局面。而且加上伊朗的大量原油都是出口給東亞大國的,有大國的照拂,美國即使看到了伊朗在中東獨大也是無可奈何了。所以伊朗才是伊拉克戰爭當之無愧的受益者。


陶德中士


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伊拉克人民載歌載舞、歡呼雀躍。沒人想的到,有個國家正在偷偷猛樂,比伊拉克人民還高興,這個國家就是薩達姆下臺最大的受益者,美國的死敵——伊朗。



薩達姆是伊斯蘭遜尼派,執政期間,一直鎮壓佔國內人口多數的什葉派。薩達姆倒臺後,什葉派穆斯林掌握了伊拉克國家權力,而伊朗恰恰就是什葉派穆斯林國家,同一宗教、同一教派,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伊朗少個勁敵,多個朋友。



讓美國更為惱火的是,伊拉克內戰爆發後,伊拉克不顧美國強烈反對,請求伊朗出兵進入伊拉克境內,幫助自己打擊lSlS恐怖組織。伊拉克、伊朗官兵談笑風聲、並肩戰鬥。



美國耗資萬億美元,推翻薩達姆政權,沒想讓讓自己的死敵伊朗,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小布什偷雞不成蝕把米,腸子應該悔成青色了!


木子言道


我是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美帝這是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翻開中東地圖可以看出來,中東地區除了土耳其,當年能稱上軍事強國的只有兩個,伊朗和伊拉克。

本來,伊朗是巴列維王國統治,是美帝的鐵桿盟友,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國的統治,建立伊斯蘭共和國,對外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和美帝成了死敵,也遭到了美帝的全力打壓。

兩伊戰爭期間,美帝就支持伊拉克的薩達姆打擊伊朗,用伊拉克來平衡伊朗的力量,防止伊朗在海灣地區坐大。

第一次海灣戰爭,美帝之所以沒有推翻薩達姆,就是擔心伊朗乘機坐大。

911恐怖襲擊之後,美帝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但是伊拉克陷入長期戰亂中,IS組織乘勢崛起,將美帝的軍力拖住,遲遲無法脫身,伊拉克也因為常年的內亂,國力遭到極大消弱,如果沒有美軍的支持,甚至現政權都很難生存。

伊拉克的衰落,加上伊朗因為“伊核問題”談判結束,國際社會對其制裁解除,伊朗不僅可以大量出口石油,而且可以沒有限制地購買中俄的武器,這使得伊朗的力量在海灣地區相對強大起來,幾乎沒有了對手。

這兩年,伊朗的軍事力量進入敘利亞,幫助敘利亞政府打擊反政府武裝,進而軍事威懾以色列,對此,不僅以色列不安,美帝也非常不安。

美帝不是沒想過對伊朗動手,但是,一直沒敢動,一是伊朗背後有中俄的支持,二是伊朗本身軍力頗為強大,三是伊朗的戰略位置太重要,扼守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

伊朗多次揚言,如果美帝敢對其動手,它就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而這個海峽承載著全球40%的石油供應,因此,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簡直就是全球經濟的核爆炸,所以美帝投鼠忌器一直不敢動手。

因此,因為伊拉克的衰弱,伊朗在中東已經成為第一強國,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


麻辣戰爭


薩達姆最初的階段不但不是美國的敵人,還應該是美國人的朋友,眾所周知的原因,伊朗的宗教革命結束了美國和伊朗的友好關係,並迅速進入了敵對狀態,這讓美國人異常憤怒,幾次暗地裡顛覆活動都拿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沒辦法,而恰在此時,薩達姆幫美國人出了這口惡氣,為了各自利益的劃分,伊拉克同伊朗開了戰。
薩達姆的兇悍加上美國人的支持,伊朗軍隊居然不敵伊拉克大軍,短短的時間內,伊朗軍隊就敗在了薩達姆的手下,這讓美國人更是對薩達姆刮目相看。


伊朗憤怒卻無可奈何,伊朗的軍隊也確實不是薩達姆率領下的伊拉克大軍對手,隨著完美的失敗,伊朗也失去了好多利益,誰知薩達姆的野心可不止趕走競爭對手伊朗那麼簡單,美國人還沒有從欣賞中回過味來,薩達姆挾著戰勝伊朗的餘威,迅速佔領了科威特,這讓美國的盟友沙特憤怒,美國也很快捲了進來,結果薩達姆悲劇了,不但失去了佔領的土地,同樣也失去了自己的國家和生命。
伊拉克換了主人,對伊朗來說是個好亊,一是薩達姆被除讓伊朗感到快意,二是由於美國人要全力對恃薩達姆,因而也就給了伊朗一個調整戰略部署的空間。


亓官仁


關注查看更多內容

這個問題先要知道美國為什麼打伊拉克。911恐怖襲擊後美國經濟遭受了嚴重的損失,美國經濟一度處於癱瘓狀態,對一些產業造成了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和影響.

面對嚴重的經濟災難美國採取了降低貸款利率,減免各種稅費等手段,仍不見起色。嚴重影響了各路資本的安全,引起了資本恐慌性外逃,主要流向了歐洲和東北亞。大量的資本外逃引起了美國金融體系的極速動盪很有崩潰的趨勢。美國不得已內部矛盾外移,以化武和支持恐怖主義為由侵略了伊拉克。



美國反對恐怖活動的戰爭將引起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的新變化,引發大國關係的互動。此前因為種族、邊境劃分而爆發的兩伊戰爭前後歷時了7年又11個月,伊朗損失慘重在中東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而美國推翻薩達姆後,什葉派勢力崛起,伊朗於伊拉克關係發生了改變。在戰略上取得了根本性的改變,儼然成為中東什葉派之首。

所以說美國花費上萬億巨資推翻了薩達姆,伊朗悶頭撿了個大便宜。



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天下沒有不散的宴習。伊郎的巴列維王朝是美國的鐵桿盟友,在這裡意識形態和民主普世價值觀不是障礙,只考慮戰略利益。伊郎伊斯蘭革命以後,伊郎是中東地區主要反美國家。美國不甘心失去在中東地區的既得利益。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乃不變的珍理。於是美國選中了沙漠雄師薩達姆。伊郎和伊拉克靠石油疏出,富得美金多得都不知道怎麼花的國家,因各自信仰的分歧,大打出手,八年血戰誰也沒整倒誰,勢均力敵,兩國飽受戰火創傷,無力再戰只得偃旗息鼓。薩達姆經過八年血戰,打造了一支百萬精銳大軍。但怎樣養活這樣一隻軍隊是事關賢要的問題。來錢最快的辦法就是搶劫。於是科威特就成了伊達克的一個省。國家事務中,國與國之間講平等,互利和秩序,而不是靠誰的拳頭硬。當然伊拉克的地區擴張影響了美國利益。在美國聯軍打擊下,伊拉克只得認慫。.以後美國又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攻打伊拉克,把薩達姆送上斷頭臺。此後美國陷入伊拉克泥潭,戰亡四千多人,傷四萬餘,沒有美國支持,伊拉克政權能否堅持下去,另人值得懷疑。美國在伊拉克花了幾萬美金陷入進退兩難境地,而伊郎卻是風景這邊獨好,沒有了昔日對手,在國際上混得風生水起,軍事實力與日俱增,連老美也得懼上三分,顯然伊郎成了中東地區最大贏家。



關東俠客


【伊朗伊斯蘭革命前的婦女】

1、美伊關係。伊朗本來是美國的友好國家,巴列維王朝執行親西方的外交政策,全面西化(雖然不徹底),直到1979年,伊朗國內經濟問題引發社會問題,霍梅尼教長領導伊斯蘭革命,成功推翻親美的巴列維王朝,一夜間,親美變反美,美國政府當然不能坐視(危害美國利益的行為),兩種選擇:A自己打伊朗,B找人打伊朗,最終答案是——大家都知道了,兩伊戰爭爆發。美國為什麼要選擇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作為打擊伊朗的代理人呢?

【閱兵式中單手開槍的薩達姆】

2、兩伊關係。美國自己打伊朗,出人又出錢,成本太高,伊拉克緊鄰伊朗,人力成本、物流成本都低,關鍵兩國還有很多矛盾,光有矛盾沒關係,關鍵薩達姆還有很大野心。於是,美國出錢成就薩達姆成為阿拉伯戰勝異教徒(伊朗什葉派)的民族英雄薩拉丁(實際是庫爾德人)的夢想。兩伊有幾大矛盾: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民族矛盾,遜尼派(薩達姆)和什葉派(霍梅尼)的教派矛盾,阿拉伯河(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匯流)的水資源和航行矛盾(領土爭端),不用再多說,已經夠打仗用了。

【中東民族分佈】

3、升級版兩伊關係。兩伊戰爭,兩敗俱傷,本來美國達到效果了,沒想到薩達姆膨脹了,吞併科威特、威脅沙特,美國當然不能坐視伊拉克侵略鄰國(危害美國的石油利益),於是爆發了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伊拉克遜尼派薩達姆倒臺,伊拉克什葉派上臺(後來還和伊朗什葉派搞在一起),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什葉派連成一片,這個結果絕不是美國設計的。

【中東什葉派地帶】

綜上,美國推翻薩達姆,伊朗反而和伊拉克化敵為友,敵對政權變成了友好國家,因此,伊朗成了最大受益者。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1979年上臺,那時的伊拉克是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強國。薩達姆不僅利用出口石油,給伊拉克帶來了豐厚的財富,還向蘇聯採購了大量先進的武器,組建了一支130萬人的軍隊。人有了錢內心就會膨脹,國家有了錢再遇上一位野心家,也一樣會走上擴張的道路。

本來,伊朗是巴列維王國統治,是美帝的鐵桿盟友,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國的統治,建立伊斯蘭共和國,對外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和美帝成了死敵,也遭到了美帝的全力打壓。兩伊戰爭期間,美帝就支持伊拉克的薩達姆打擊伊朗,用伊拉克來平衡伊朗的力量,防止伊朗在海灣地區坐大。

伊朗的原油儲量是全球第四大,目前估計約為1500億桶,NIOC的投資部主任阿里卡多曾表明,伊朗是全球開採石油最便宜的國家,伊朗的每桶石油的最終開採成本約為5美元,而就算用較昂貴的技術開採的石油其成本也不超過10美元每桶。那麼伊拉克戰爭將油價從20多美元打到了最高峰逼近150美元,那基本就等於在美國花了7630億美元打伊拉克戰爭的同時,每天都將大量美元拱手送給伊朗,伊朗在2003年到2012年之間的原油出口量在每天60萬桶到300萬桶之間,這其中的利潤算起來都手軟的。在大量出口原油的同時,伊朗也沒閒著用賺來的大把鈔票增強軍力,趁著核談判的解禁期購買了大量中俄優質武器,整個就是躺贏的局面。而且加上伊朗的大量原油都是出口給東亞大國的,有大國的照拂,美國即使看到了伊朗在中東獨大也是無可奈何了。所以伊朗才是伊拉克戰爭當之無愧的受益者。

再有就是伊拉克國內信仰什葉派民眾居多,可是薩達姆卻信仰遜尼派;而伊朗是什葉派大國,因此伊朗希望伊拉克的什葉派能夠推翻薩達姆,這讓薩達姆對伊朗非常仇恨。美國人侵略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那當然,伊朗自然是最大的贏家。因為伊朗不光是不用一槍一彈,就有別人幫他解決了自己的心頭之患,這是何等的快樂。而且,由於撒達姆的倒臺,現今的伊拉克政府還和伊朗成為了友好國家,由一個敵人轉交成成為伊朗的朋友,由此可見,伊朗得到的不光是停止戰爭,少一個敵人,而是多了一個朋友。所以說在美國推翻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的最大的受益者,是伊朗,這樣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