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招收勞工,為什麼偏偏是從土耳其?

聽到德國招收土耳其移民時,我們可能會想,世界上那麼多國家,為什麼偏偏選中了土耳其?

德國招收勞工,為什麼偏偏是從土耳其?

要解釋這個問題,就得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說起了。德國作為歐洲最後一個強大起來的帝國主義國家,十分迫切地需要擴展自身的勢力範圍,可此時的世界上已經沒有什麼地方可供他瓜分了,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行將就木的奧斯曼帝國,希望能在“西亞病夫”身上分到一杯羹。不同於強買強賣的俄國和自視甚高的英法,德國將自已定義為“穆斯林的朋友”,大力發展與奧斯曼帝國的貿易,並且向奧斯曼帝國提供大量軍事援助。德皇威廉二世還在出訪伊斯坦布爾時,為藍色清真寺捐建了一處穆斯林洗臉池,並在石頭上刻下“兩經君主友情之清有如此泉”的字樣。被德國人的真誠所打動的奧斯曼蘇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堅定地站在了德國人一邊,成了德國在中東地區的忠實盟友。

德國招收勞工,為什麼偏偏是從土耳其?

藍色清真寺

雖然一戰的失敗讓這兩個國家遭受了不少的損失,但兩國之間的良好關係卻保持了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土耳其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並一直保持中立,直到1945年4月,也就是德國投降前一個月才迫於壓力對德宣戰,這足以證明兩國之間的牢固關係。

19世紀60年代,德國在經歷“經濟奇蹟”之後,急需勞動力進行進一步發展,可週圍鄰國都因為二戰而元氣大傷,沒法提供足夠的人力。這時,德國的眼光聚焦到了老朋友土耳其身上。未受戰爭波及、相對較近的地理位置、歷史上傳統的良好關係,這幾個因素糅合在一起,使土耳其成為了最理想的勞動力來源國家。

德國招收勞工,為什麼偏偏是從土耳其?

1961年,德國和土耳其簽訂了勞工協議,開啟了土耳其向德國移民的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