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國人砸20億填平了,還成了世界奇蹟!

終於!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國人砸20億填平了,還成了世界奇蹟!

終於!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國人砸20億填平了,還成了世界奇蹟!

我們見過許多豪華五星級酒店,建得往往是一個比一個高(酒店衛生狀況暫且不表)。


然而,上海一家酒店卻反其道而行之,往地下延伸了80多米。


11月15日,花12年建造的世界唯一“深坑酒店”——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宣佈開業,成為上海又一地標建築。

文 | 李浩然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什麼?深坑?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家全球海拔最低的酒店時,

腦海中都是一串大大的問號,

這樣的酒店不會被河水倒灌嗎?

不會被洪澇淹沒嗎?

能防震嗎?

既然能耗時耗力造出來,

肯定考慮到了各種潛在風險,

克服了各種困難,

也足見中國建築隊的實力。

尤其是,這裡面還動用了很多黑科技,

光專利就獲得了14項,

解決了5項首創難題,

甚至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稱為

“世界建築奇蹟”。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這樣的建築奇蹟,

絕對美得360度無死角。

從空中看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從側面看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從底部向上看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酒店對面的瀑布幕牆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酒店外圍,

還有一座名為“深坑秘境”精靈之城的主題樂園。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很難想象的是,

這裡原來是日本人留下的一處採石坑,

深達近百米、周長千米,

足足有五個足球場大小,

大概是這樣子的。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採石坑怎麼變成了一座

青山相伴的超五星級酒店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1

“瘋子”設計師的又一瘋狂之舉

“深坑酒店”位於上海松江區

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天馬山深坑。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有“上海後花園”之稱的佘山

早在宣統年間,

就有民眾在這裡零星開採石料,

抗日戰爭期間,

該採石場被日軍佔領,

用來挖石料修築碉堡等。

後來礦坑越挖越深,

收集雨水後形成深潭,

坑底面積約5個足球場大小,

最深處深度約為88米,

成為地表的一塊巨大“傷疤”。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2006年,世茂集團拿到了包括深坑在內的一塊地,

以往,這樣的廢坑會被改造成垃圾回收廠,

但這個廢坑有點特別

——地處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

建垃圾場肯定不行。

那麼,填平再開發呢?

似乎又有點可惜,

崖壁有很多不錯的綠植,

懸岸上的自然風光也很迷人。

怎樣盡最大可能利用這些資源呢?

他們最後突發奇想——

乾脆幹一票大的,

建造一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酒店!

這種奇思妙想萬不能交給一般的設計師,

於是,他們請來了鬼才設計師馬丁·約克曼

這位英國人非常有意思,

最大的愛好就是在犄角旮旯裡設計房子。

他曾參與過迪拜帆船酒店的設計

讓遍地黃沙的不毛之地擁有了世界奇觀,

無數人因為它而對迪拜心生嚮往。

帆船酒店與天空融為一體的迷人造型,

讓英國一位記者發出感慨:

“我已經找不到什麼語言來形容它了,

只能用7星級來給它定級,

以示它的與眾不同。”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迪拜帆船酒店(圖源:視覺中國)

許多人稱馬丁·約克曼是“瘋子”設計師,

但他卻認為“人必須要有點瘋狂,

才能做出讓別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當看到天馬山的廢棄巨坑時,

他毅然決定為這個深坑做設計。

他認為迪拜帆船酒店的奇蹟

同樣可以在深坑崖壁間複製,

他的團隊很快就拿出設計方案

——一座18層的建築,

其中頂部兩層為空中花園,

而底部兩層則完全浸入水下世界,

入住水景房的客人,

透過玻璃窗,就能看到魚群遊弋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這個源自中國太極圖形的大膽設計,

讓所有人都為之興奮,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但內行人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超高難度,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簡單來說就是,

這樣的“反向建築”毫無先例可循

——沒有哪棟樓是蓋在坑裡的。

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必然要自己去創造,

畢竟在建築上,

一處不同,就會處處不同。

業界甚至對馬丁的設計產生了質疑。

深坑是這座建築的精髓,

但同樣也是所有難點的所在,

哪怕有一個克服不了,

都可能導致最終的失敗,

淪為業界笑話,

深坑裡真能矗立起一座建築嗎?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2

300多人怎麼在近百米的深坑中頻繁上下?

馬丁·約克曼的確是建築設計天才,

然而天才只負責出想法,

這可苦了各領域的工程師們了,

他們要負責將近乎瘋狂的設計變成現實。

中國建築工程師初次來到深坑時,

發現萬難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怎麼下到坑底?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按理說,這根本不是事兒,

可仔細瞭解就知道:

直達坑底的是一條“Z字型”棧道,

有220多個臺階,

一個單程大約需要15分鐘,

安全起見每次只能走12名工人。

高峰期時,大概有300多名工人要下去,

還有工人要頻繁上下搬運工具材料等,

這就導致,

有人雖然早上8點就來了,

但快到中午都沒能下到坑底!

這一點都不誇張,

88米相當於近30層的樓房,

棧道遠不如樓房的樓梯穩固,

單靠這個進行人員輸送,

效率可想而知。

按照慣例,

這種情況最常用的方法是架設升降電梯,

中國建築界有豐富的超高層建築經驗,

垂直運輸不算難題,

可在深坑絕壁上能架設升降電梯嗎?

很遺憾,不能。

因為深坑的坑壁不是直的,

而是一個接近於80度的斜坡,

這時,建築工地上隨處可見的塔吊給了大家啟發,

將塔身用作垂直電梯的立柱豈不兩全其美?

這意味著要想架設電梯,

必須從坑底豎起80多米的立柱。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這是一個大膽的創意,風險自然很大,

因為塔身作為塔臂的平衡支撐點,

必須承受垂直向下的壓力,

如果再充當電梯的立柱,

那麼移動的電梯會給它帶來向外的拉力,

如果左右受力不均,

就容易導致傾覆。

為此,項目團隊不僅把80多米的塔身

安放在牢固的基座上,

還同時用上下四道拉桿與巖壁相連,

為“無依無靠”的電梯立柱作了穩固措施。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塔身上附著的四座電梯轎廂

一次可搭乘32人上下往返。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3

深坑酒店能抗震嗎?

隨著垂直電梯的投入使用,

人員與物資也陸續到位,

等深底全部“水落石出”後,

他們發現要在這裡完成一個天馬行空的創意,

難度著實不小。

老礦坑形狀不規則,

坑壁圍巖表面凹凸不平,

崖壁間怪石嶙峋,

與傾斜彎曲的設計存在嚴重衝突。

只能把多餘的部分爆破清除。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但不是簡簡單單炸掉就可以了,

爆破後的巖體上還要修建築,

必須堅硬如初。

所以,爆破不能破壞岩石原有結構,

否則依附坑壁修建的建築安全得不到保障。

此外,爆破還不能破壞坑中的已有結構。

工程設計師們就像在打“截拳道”,

要在方寸之間完成“閃展騰挪”,

稍不留意就會四處碰壁。

究竟要怎麼進行爆破呢?

這就要用到最新的黑科技了。

以往提到建築行業,

很多人印象中都是這樣,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甚至是這樣,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噪聲轟鳴,塵土飛揚,

破舊的板房,

雜亂的現場,

彷彿跟科技搭不上邊。

可事實上,

建築行業是科技運用較多的領域,

材料學、信息技術、結構力學等

時刻貫穿其中,

很多新技術也悄無聲息地滲透到了建築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築信息化模型

(即BIM技術)。

它能通過三維數字技術

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

在工程開工前,

先在電腦上模擬一遍施工過程,

看看存在什麼問題。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要進行模擬就要有像鐘錶一樣精密的數據,

而採集數據的裝備也必須非常先進,

比如“放線機器人”,

工程設計圖都用數據的形式

輸入到這臺放線機器人的終端,

機器人也能迅速在巖壁上找到設計圖對應的點。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還有“

三維激光掃描”,

能獲取巖壁表面各點的空間座標,

然後由獲得的測量數據構造出三維模型。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三維模型建立後,

工程人員就可以精確選擇崖壁爆破點,

以及爆破量。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BIM技術還用來評估抗震性,

工程人員將地質勘探結果

以及酒店工程結構設計輸入計算機,

然後進行一系列模擬測試,

反覆檢查建築設計的強度,

前後經過了2年多論證,

最終確保深坑酒店能扛住九級以上地震。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此外,酒店的土建、機電、幕牆、裝飾建模等

都用到了這一技術。

4

七萬多方混凝土怎麼運送到坑底?

隨著坑裡的建築開始向上生長,

混凝土也開始向坑底輸送,

建深坑酒店大約需要七萬方混凝土,

這看似簡單的輸送,

卻讓項目負責人十分頭疼,

因為向深坑輸送這麼多混凝土,

國內外都沒有可借鑑的技術。

如果光靠塔吊運送,

按照正常速度,

差不多需要10年時間,

但主體建築的工期只有3年,

如果這個問題無法解決,

就沒法正常推進。

後來,深坑發生的河水倒灌,

給了施工人員啟發,

能不能設計一個垂直管道,

讓混凝土從坑頂直接滑到坑底,

來個“一溜到底”!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可用這種方法輸送混凝土的時候,

嚇了現場的施工人員一跳

——沿80多米管道垂直墜落的混凝土,

重力加速度幾乎接近子彈出膛速度,

就跟機關槍掃射一樣,

噼裡啪啦!

其實想想就知道,

即便一枚石子從近百米高的地方扔下去,

落到底部也會把幾毫米的鋼板打出坑。

更糟糕的是,

混凝土中的石子與砂漿

在快速下降時完全分離,

混凝土已經不是混凝土了,

根本無法用於澆築,

“一溜到底”導致了飛沙走石,

這樣還如何實施?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工程師們認為,

解決飛沙走石的最佳方法

也許是將直道改成之字形的彎道,

通過彎壁阻力將高速下滑的混凝土緩衝下來,

然而問題解決了嗎?

並沒有。

彎曲容易造成管道堵塞,

而長達80多米的管道,

一旦清理起來非常麻煩,

一般會花費一個晚上,

才能保證第二天工程的繼續進行。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工程師們接著想辦法,

也許混凝土下滑管道的設計已經達到極限,

現在唯一可以調整的是

砂石、水泥以及添加物的混合比例,

既能保證混凝土順利下滑,

又不會降低其粘合性、抗壓性。

為了取得這個神奇的配比參數,

材料工程師進行了3個多月馬拉松式的試驗,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最終,重新配比的混凝土,

從之字形的管道勻速滑落後,

其強度、硬度完全符合最初設計要求,

輸送量也足以應付高峰期的使用。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5

軍事偵察的紅外探測技術也用上了

混凝土的問題解決了,

其他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整個建築由230根巨型鋼柱做承重梁,

中空鋼管澆築混凝土後形成龐大骨架,

支撐起整個建築,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酒店設計圖紙,整個呈彎曲狀態

但深坑酒店是貼合不規則巖壁而建,

算是一個異形建築,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這意味著,

彎曲的鋼管會給混凝土澆灌製造很大麻煩,

即使裡面有很微小的缺陷,

也會嚴重影響鋼管的支撐力。

有什麼方法能排除這致命的風險呢?

按傳統方法,

工人會用榔頭敲擊鋼柱,

依靠聲音虛實來判斷鋼柱內混凝土的密實程度,

但深坑酒店有230根鋼柱,

肯定不能靠這樣的方式來一一排除風險。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新難題不僅考驗著建設者的智慧,

同時也促使工程裝備的升級,

於是,被廣泛應用於軍事偵察的紅外探測技術,

引進到了工程建設中。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如果密實程度不同,

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就會不同,

從而導致散出來的紅外線強度有較大區別。

想法是好的,

但在實際的操作中,

這套高科技設備要與建築工程匹配

還是有一定差距。

工程師們發現,

受外界氣溫影響,

鋼管內部溫度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同一根鋼管,

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

測出的熱成像數據根本就不一樣。

就此,工程師們花了一年時間,

進行了上百次數據推算,

終於得出一套較為穩定的參數,

用於檢測後發現骨架合格。

但挑戰遠沒有結束,

等到深坑酒店有了基本的全貌後,

就差一座“空中花園”來封頂了。

但這座8000多平方米、

等同於一個足球場大的花園,

只有礦坑頂部的一個支撐點。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設計人員決定將另一支撐點搭在巖壁上,

然而,這卻引起了專家們的爭議,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因為地基受力後很可能產生位移、坍塌,

這時岩土專家出場了。

岩土專家認為,

深坑酒店的垂直中心,

幾乎落在了垂直的巖壁上,

這給下面的火山岩造成了巨大壓力,

可是坑底的岩石常年被水浸泡,

早就軟化了!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這讓加固方案變得更加艱難。

岩土專家經過一系列壓力測試,

複製百年內能出現的最高地震的擠壓力,

最終發現,坑內硬度極強的安山岩可用作基石。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6000多根錨索打入了安山岩中,

建築支撐點終於有了著落。

像上面這樣的難題,

工程師們不知道解決了多少個,

12年中很多人也從小鮮肉熬成了老臘肉。

對於我們這些“門外漢”來說,

很多問題乍一看沒什麼難度,

其實是“隔行如隔山”,

我們往往把問題想得過於簡單了。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由此我們也能看到

中國工程師們在建築時

所進行的周密思考,

以及不斷的創新。

外圍的建築是這樣,

內部的裝潢設計更是像是繡花一樣,

精雕細琢。

連設計師馬丁都忍不住感慨:

“中國設計師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人驚歎,

從我設計初稿的那天開始,

我從來沒有一刻懷疑過

這個建築最終將被完美建成,

事實也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6

這才是“深坑酒店”的最大意義!

“深坑酒店”耗資大,建設週期長,

有消息指出,

酒店及其周邊整體造價高達20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

靠著網紅的標籤,

必然可以讓“深坑酒店”一炮打響,

但高投資就意味著回報壓力大,

當前一線城市高端酒店林立,

網紅“深坑酒店”的流量能持續多久,

還有待觀察。

庫叔認為,

“深坑酒店”建成的最大意義,

不是讓上海多了一個地標,

更不是多了一座炫酷的酒店,

而是開闢了礦山修復的新途徑。

有數據顯示,

在中國,

大大小小的廢棄礦山大概有14萬座,

佔地達數百萬公頃,

這些礦山曾為我們提供能源資源,

卻因破壞性開採而成為大地的“傷疤”。

對於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來說,

這樣土地損毀現象讓人痛心疾首。

這些地方很多都不能再正常耕種,

不宜人居,也很難綠化。

如何治理廢棄礦山的土地,

就成了迫在眉睫且艱鉅的任務。

近幾年,

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礦山復墾,

有些地方政府也開始重視廢棄礦山的修復。

比如,2018年,

山東推出3億元獎勵礦山治理;

內蒙古自治區安排資金15億,

治理礦山地質環境破壞面積1.3萬公頃。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但一直以來,

治理廢棄礦山的模式都比較單一,

無非就是利用礦山土地建礦山遺址公園、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重慶銅鑼山礦山遺址公園,一塊形似愛心形狀的巨型水坑引人注目。

或改為倉庫、進行簡單綠化,

或種植一些經濟作物,

然而實事求是地講,

效果並不明顯。

歐美國家的礦山土地復墾率已達70%以上,

而我國只有20%左右。

究其原因,

除了資金不夠、

相關制度建設相對滯後外,

思路和創意不高是一大因素。

比如,外國人在礦山上建遺址公園,

我們也依葫蘆畫瓢,

大肆建起了礦山遺址公園,

一度曾達到上百座,

雖然其中不乏精品,

但大多數卻是投資巨大,

公園設計乏善可陳,

運營情況舉步維艱。

這說明,很多地方在治理廢棄礦山問題上,

著眼的是治“廢”,

而沒有實實在在的創新。

這一點也體現在技術上,

近20年來,

國外研發出很多相關前沿技術,

包括利用微生物加速礦山廢棄地植被建立、

酸性排土場酸性水防治系統化技術、

表土剝離和堆存工藝技術等。

而我國的礦山復墾在這方面還是有差距的。

礦區復墾不能對其只做簡單修復,

而應該最大化地提升礦區的利用價值。

這樣看來,

“深坑酒店”算是將環保設計與舊工業區改造

合二為一的經典案例。

酒店設計者馬丁也說:

“地標建築,不在於雄偉,而是融於自然。”

的確,“深坑酒店”豪華又高檔,

不是誰都能去住上一晚的,

但綠色發展的理念和創意卻能

實實在在造福萬代,

也會讓越來越多的“疤痕”

變成閃耀的“瑰寶”!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現代出版社為庫叔提供30本《活力》贈予熱心讀者。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的第一本人生經營書,把人生當成自己的創業公司來經營,做自己的老闆,開創自己的輝煌。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的前3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

终于!日本挖的88米巨坑,中国人砸20亿填平了,还成了世界奇迹!

總監製:王磊

監製:夏宇

編務:李浩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