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家鄉的習俗就是要有堂屋,中間要留得有祭奠祖宗的位置,樓梯如何設計?

雲上花山


我是阿土伯,專注自建房設計,我來回答問題!

堂屋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裡必不可少的,作為供奉神明家庭祭祀,平時還是家庭議事的主要場所,堂屋位置的安排有比較大的講究,正常是要在中軸線上。有安排堂屋的都是比較考慮傳統風俗的,陽宅開間有條件都要設置奇數開間,農村自建房正常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現在的房子因為土地受限正常是做三開間比較多,堂屋多居中,正常東側中間安排樓梯,東側是大位樓梯代表高升,所以放在東側!具體圖紙:









阿土伯自建房


“農村自建房,家鄉的習俗就是要有堂屋,中間要留得有祭奠祖宗的位置”。題主家鄉與我家鄉有著相同習俗,都是在堂屋放置香火榜(祭祀祖宗),在此,個人建議您,請先生確定香火榜的具體位置,接著請先生選擇一個好日子,再請祖宗到位為好,(見圖,我家堂屋的金玉滿堂位置就是香火榜位置)。

接著我在此就按我個人想法說一下在建新樓房時,樓梯如何佈局才比較合理吧。

我所在村場裡的自建房是以三房一廳的傳統模式為主,樓梯的方向一般有二種走向,一種是樓梯建在臥房後面的位置;另外一種就是樓梯放在大廳後面,大廳與樓梯之間有牆隔開。不管採用哪一種樓梯走向,從樓梯出口來到大廳的樓梯口位置(樓梯口不要對著大門口)最好不要直接對著大門為好。(個人作圖水平差,請見草圖,具體尺寸還要按實際決定)。

確定好樓梯位置與樓梯口方向位置過後,還要注意樓梯的坡度與寬度這個細節。在此個人建議樓梯的坡度儘可能放得平緩一些;樓梯的寬度以1.2--1.5米為宜;樓梯的扶手立欄儘可能做到間隔小一點為好。


荔浦青山


我這裡有中堂的典範,庫存照片丟失了,喜歡的可以聯繫我發視頻給你看


詩唐花語


其實,傳統房屋的格局已經處理好了這個問題。

堂屋,就是中堂位置,為主為大為高,等同於整座房子的臉面。

因為居家的大多數時間是在堂屋裡度過的,會客休息家人共處聊天等等,大多是在堂屋裡完成的。

傳統文化還追求慎終追遠,一般都是將祖宗的牌位或者其他形式的紀念物恭恭敬敬地擺放在堂屋的中堂最顯眼地方。這個也是意味著不能辱沒了祖宗的期待,不能做對不起祖宗的事。

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那麼堂屋必須是整座房子的最中間,開大門。兩邊再安排臥室。

進入大門,迎面就是中堂。中堂最上面是牌位,中間是書畫對聯,地面是八仙桌。

好了,樓梯,就安排在中堂的牆壁後面。

在中堂的最靠右邊的位置,開個合適尺寸的門(注意這個門要儘可能和中堂協調,不能突兀,),進門就是樓梯。

即,樓梯剛好處於中堂和後牆之間。

博古家的這個中堂,比較形象。

當然,這個堂屋比較小,右邊的樓梯門也不顯眼。



樂觀黃山自在徽州


堂屋,一般居中。是擺放牌位,接待貴客,擺放棺材,日常的客廳。

晉南院子一般3/4分,寬10米(3丈)左右。

最近這幾年蓋的房,都是蓋二層半。一層,二層,帶個坡屋頂。

我有幸設計了多套院子,當然也參考了當地的院子。吸收了好的方面,優化了設計。

晉南院子南北長,東西窄。

北進,門道靠西,三間門房。一間門道,一間堂屋,一間臥室。樓梯在堂屋的後面。

東進,可以蓋上房,三開間,樓梯一般佈置在西北角。

廂房,一般蓋西廂房,坐西朝東。


18636916979


你好!你說的這種情況現在老家裡面很多,堂屋是必須要有的,我在老家見過幾種戶型給你分享下,一種是進入堂屋以後最裡面的兩側可以有一側留個門這個門之間進去就是上樓梯,我感覺這樣設計還是蠻好的,一般客人都是進堂屋做沙發上面很少去看的,你可以參考一下,還有一種就是堂屋面積大,把堂屋進入以後就是空起來左側是客廳右側是靠近後牆就是樓梯在外面裸露著這樣樓梯採光好,就是不美觀,樓梯在堂屋直接可以看到,或者堂屋一進門的左側或者右側設個門直接上去都可以,你可以參考下,希望能幫助到你!


傑哥談人生


如果地方夠大,堂屋可以單獨設計在四合院中,平時可以放車和雜物,農具,套房裡設計堂屋我不太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