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國——第一個為捉樵夫而被滅國國家

話說起來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 700 年的春秋時期。當時有一個小的諸侯國名字叫做絞國,當時正是楚國楚武王在位,當時楚國派出大軍想要一舉拿下這個小小的諸侯國,當時楚國派出五萬大軍陳兵絞國的都城(中心在今丹江口市習家店一帶)南門外。

絞國——第一個為捉樵夫而被滅國國家

當時絞國都城遍佈了楚國的獵獵戰旗,戰馬嘶鳴之聲不絕於耳,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楚國當時的想法是用強大的兵力優勢以迅雷不及掩耳迅速破城,但是楚武王看到絞國都城的城牆巍峨、守城士兵森嚴有序,楚武王頓時覺得肯定不能快速取勝,楚軍嘗試攻擊了幾次發現根本就沒有辦法正面進行突破,只好暫時停止攻擊。軍隊士氣低落,楚武王知道必須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可是楚武王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只能一籌莫展。

絞國——第一個為捉樵夫而被滅國國家

第二天一大早楚武王升起帥帳召集隨軍出征的文官武將一起商議對於絞國都城的攻城謀略,大家對於這事也都是一籌莫展。不過就在這時一個叫屈瑕的小官提出了自己想的一個方案,於是乎他對楚王獻計說:“聽說這絞國國王一向草率從事,缺少謀略,又從來都不聽從絞國大臣們的忠諫,所以我們的這次大戰要想盡快結束我們只能夠智取,只有這樣才能夠迅速拿下絞國,強攻肯定是不行的。”屈瑕把他想到的計謀以文件的形式呈給了楚武王,楚王大喜,立刻命令眾將士依計而行。

第二天,天還未亮,楚軍之中執行任務的士兵脫下鎧甲,化妝成樵夫前往絞國國都北門外的山林中砍柴。絞國國都城頭上的士兵看到楚軍軍營中走出的這些樵夫立馬就去報告了給了絞國國王報告。

絞國國王立馬命令道:“趕快派人前去捉拿楚國的樵夫。”

一支輕騎從北門風馳電掣般衝出,生擒了100名楚國樵夫。絞國輕騎抓住楚國樵夫後大喜。

第三天,楚武王按照計劃派出200名樵夫上山砍柴。

絞國國王得到士兵彙報後大喜說:“這次要派出更多的士兵給我前去捉拿!”

絞國的一位大臣說:“大王,臣以為不可輕舉妄動,楚軍可能有詐。”

國王不悅道:“為什麼這麼說了?”

大臣說:“昨天我們輕而易舉地捉了 100 名楚國樵夫,今日他們又派出200名樵夫,而且竟然不派軍隊保護這些樵夫,這些樵夫很有可能是敵人的誘餌呢?”

絞國——第一個為捉樵夫而被滅國國家

國王生氣地說:“什麼誘餌不誘餌!人總是要吃飯,做飯總要柴火,他們不上山砍柴,難道砍自己兵器燒飯嗎?他們不派軍隊保護,這是他們的失策。敵人的重兵在南門,我們要裝出仍重兵把守南門的樣子,而把兵力調出北門,一個突然襲擊,將這200名樵夫抓回來,讓楚國人看看我們絞國軍隊的厲害!”

絞國國王調兵遣將,絞軍衝出北門,一到山下忽聽金鼓大震,殺聲四起,山林中偽裝得楚國大軍蜂擁而至,絞軍在重重包圍之中難以突圍,一個個倒於血泊之中。楚國大軍大敗絞軍後,又兵臨城下,兩頭夾攻,絞國國王只能臣服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