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岩土專業如何備考?有沒有複習計劃之類的?

161994993


答:

專業準備考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比的是耐力,貴在持之以恆,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哪怕一天一個小時的學習,也要堅持。

複習提前做好計劃,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般兩個月左右,把歷年真題的案例仔細推敲。

可以從最近的考題到前邊學習,也不用太著急,一定要每道題研究透,每個知識點弄清楚。

做題時,一定先不要看答案,而且要把對應規範、教材、手冊翻到對應公式處,做完之後,邊看答案邊總結,對有些容易漏掉的參數、條件或者需要補充的文字,可以用醒目的顏色筆標註或者旁邊註解。這個工作非常重要,一是我們可以將自己的理解及時記錄,另一方面是在考試精神高度緊張狀態下,能夠及時發現規範的一些小字和注意事項(要知道這就是出題人常設“陷阱”的地方)。重要規範的條文說明也應仔細品味,這也是考題經常出現的地方(比如淺基礎中地基承載力的深度修正)。

通過這一階段就是要把握常考點、重點,為下階段的複習指明方向。可以在研究真題的同時,把規範、土力學等涉及的知識點研究透徹了(這樣比起枯燥的直接研讀規範,學習土力學要好很多,因為這樣直擊目標,目的很明確,所以會效果很好)。

這一階段不需要把自己搞的太緊張,每天有那麼兩個多小時就足夠了,忙裡抽閒即可,週末可以多弄幾個小時,如果確有事情需要耽擱,也不能超過3~5天都不摸書本,這樣會造成生疏感,需要很長時間恢復狀態。

第二階段,一般用時兩個月多,屬於強化案例階段,這一階段很關鍵。

用書可以採用《註冊岩土工程師專業考試案例分析歷年考題及模擬題詳解》(劉老的書)+《全國註冊岩土工程師專業考試模擬訓練題集》(於老師的書)

個人覺得先看劉老的書,有時間再看於老師的書。劉老的書畢竟權威性很高,大部分題目還是不錯的。大家評價很高,是大家強化案例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要做完劉老的題,還是需要一點毅力的,這個階段是非常辛苦的。不會做的題可以在群上或者論壇裡和大家討論討論,自己多琢磨。做題過程中要注意甄別,因為一是部分題目計算量很大,二是有不少錯誤,不過近幾年通過網友反饋,不斷的修訂,已經錯誤在逐漸減少。

做題過程一定是先自己在紙上按步驟計算,然後再對答案,切不可紙上談兵,“光看不動”。這個過程還是要注意提煉自己的心得,同時在規範、土力學等知識點進行醒目註解。

把劉老的題做完,可以開始看於老師的書,於老師書的特點就是“全”,所以可以為我們補充很多別的書涉及不到的知識點,尤其是比較偏門的規範,很多書沒有這方面的例題,導致複習缺失,其實這種偏門規範很多題還是考得特別簡單,所以考場放棄實屬可惜。

比如13年關於紅黏土的復浸水特性的判別,關於塑限,我在考場猶豫很久是否要代入“%”,最後已代入而痛失一題,而就是這一題是我與注巖擦肩而過…於是在轉年的複習過程中,多複習了一下於老師的書,這個終身難忘的知識點就在這本書上…

關於於老師書裡有部分很“偏”的題,大家也要甄別,學會取捨,不要太較真,畢竟是模擬題。於老師書的知識點部分可以放在第三階段學習。

這一階段完成了,基本計算量就已經夠了,一般這時已經完成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第三階段,主要是真題計時演練,第一天知識點的複習,查缺補漏,是非常關鍵、決定成敗的一個階段,基本兩個月吧。

也許大家會問,現在才開始專業知識的複習,是不是太晚了,其實也不是,複習案例的同時,也是熟悉規範、各種知識點的過程,所以很多第一天考點,我們已經在前兩階段悄無聲息的完成了。另外許多知識點需要記憶,因此看的太早也沒用,看了就忘記了,所以將複習考試第一天的知識點放在最後一階段進行。

這一階段的複習一般來說最見效果,也是我們各個知識點達到融會貫通的過程,會將複習達到一個質的“高度”。

這一階段的複習以第一天知識為主,案例為輔。知識點教材可用歷年真題解析以及於老師的模擬題中的知識點部分。

真題計時模擬:一般選在週末吧,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進行真題練習。這對於鍛鍊做題速度特別有幫助。做完以後,要把自己當時不理解的、做錯的題目、認為很好的題目一一認真解析,達到“提高”。相當於真題的案例做了兩遍,這個太有必要了,這又是一個強化提高。

另外特別注意在考前半個月吧,要把整個複習過程中,自己整理的重要知識點、做錯的題目通通再來一遍,以強化鞏固,徹底消化吸收。一定要注意錯題,錯題才是咱們的軟肋,務必要搞清楚,這樣才能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