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為什麼不直接購買殲-31戰鬥機反而要以其基礎研發?

信馬由韁


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聽說巴基斯坦要在FC-31的基礎上研發新戰機的消息,不知道提問從何而來?

FC-31是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自行立項的項目,以艦載五代機和出口市場為目標,2012年10月31日概念機首飛,2014年參加珠海航展進行飛行表演但不靜態展示,當時列為涉密機型,2016年第二架改進型首飛,機翼尾翼等部位做了很大的修改,到目前還沒有第三架飛機出現,進展情況不清楚。

說巴基斯坦要採購FC-31的傳聞很多,但沒有任何官方消息,進一步聯合研製的確切消息也沒有。巴基斯坦當然是想要隱身戰機,如果能領先印度裝備,將對巴方產生巨大的代差優勢,彌補了重型機缺乏的短板,上屆航展,我和巴基斯坦“梟龍”戰機飛行員聊過,他看了殲-20的表演,非常羨慕,我問他巴基斯坦下一代戰機有何計劃,他說當然想要殲-20,但很可能只是這個。他指著FC-31的模型跟我說。

近10多年想要獲得殲-20肯定是不太可能,這是中國最高機密。巴基斯坦跟研製巴基斯坦主力機型“梟龍”的成飛關係密切,傳聞成飛研發隱身“梟龍”亦或單發版殲-20的消息也有不少,但即使現在拿出原型機,到正式裝備也要好幾年時間,FC-31倒是有了原型機好幾年了,而且可能設計成為下一代艦載機,如果這成為現實的話,對巴基斯坦來說,肯定是利好,可以搭順風車,但中國海軍肯定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艦載機和出口型戰機混在一起,即便簡化版本也不願意,隱身造型,主要指標都在那裡,流入國際市場,那對於海軍航母來說,等於是下一代戰機露底褲。再說海軍不差錢,用不著分攤成本,殲-15不是自己一家扛著?

所以,即便巴基斯坦要買原版貨也不一定能賣,沈飛最好能搞出兩個版本來,一個給中國海軍,另一個出口,這幾屆國外的展會,2012年版本的FC-31模型頻頻出現,新版倒是不拿出來宣傳,很可能就是這個考慮。N


聯合防務


根據巴基斯坦公佈的計劃,巴基斯坦的五代機計劃被稱為AZM計劃,計劃2022年交付首架飛機,合作研發國就是我們國家,那麼為什麼巴基斯坦不直接買FC-31?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殲31是雙發飛機,這是巴基斯坦購買他的最大障礙,巴基斯坦從來沒有裝備過雙發戰鬥機。

第一根據巴基斯坦透露的信息,巴基斯坦可能需要的是一款單發飛機,而不是目前殲31這樣的雙發飛機,因為雙發飛機太貴了,而且維護保養也太難。一架飛機上最難保養的就是發動機了,如果一架飛機多一臺發動機,那麼維護和保養量以及價格都是成倍增加的,巴基斯坦的GDP才2800億美元,軍費一年都不到100億美元,怎麼花得起這麼多錢?何況還得保證一定的裝備規模,所以巴基斯坦可能會把殲31改成單發飛機。

殲31上有很多適合我國裝備的設備,殲31如果要出口,必須拆除這些設備,換上外貿產品。

第二是因為殲31自己是根據中國軍隊的要求製造的。雖然我國的軍隊不一定已經採購了殲31,但是殲31一直瞄準想要獲得我國空軍和海軍的訂單,所以其研發的技術水平還是很高的,採用的新技術很多,而且很多技術都是按照我國自用的標準制造,肯定比外貿的要強一些,也不會輕易示人,所以也不會直接出售。

另外,又怎麼知道巴基斯坦就不會買殲31呢?也許殲31的2號機就是根據巴基斯坦要求簡化配置改裝的吧。

第三是因為殲31自己都還沒有完成研發,巴基斯坦也許就會直接購買殲31,從時間節點看2022年也快到了,無非就是4年而已,重新測試一款飛機可能來不及,但是把目前的殲31稍加改進,去掉我國自用的武器裝備,直接以簡化版投入生產,也許需要的時間也差不多就是4年了,畢竟建立生產線和採購設備也需要時間,所以巴基斯坦不一定就不會買殲31.

殲31究竟是不是巴基斯坦的AZM五代機計劃飛機?我們還得拭目以待呢。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殲31為什麼一架都賣不掉:開始定位就錯了

【薩沙講史堂第六百七十五期】(軍事系列第301講)

早在殲31誕生之時,圈內很多大佬已經預言今天的情況。客觀來說,殲31的尷尬現狀絕非偶然,還是定位的錯誤。聽薩沙說一說吧。

殲31在2012年首飛,正式亮相是2014年珠海航展。

殲31是沈飛的作品,研發已經有超過30年曆史。

早在1985年,目睹美國F117就要服役,中國深受刺激,開始了隱形戰機的研究工作,成為七五計劃的重點項目。

到了1991年,F22的原型機中標,這是比F117更先進的隱形戰機。我國得知相關情報後,又將隱形戰機列為八五計劃重點項目。

現有資料證明,沈飛早在1988年就開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90年代隨著中俄合作,作為和俄國航空科學家合作最多的機構,沈飛也學習了一些隱形戰機技術。

1995年,雙發合作研究有較大成功,這也是九五的重點項目。

強中尚有強中手。

2002年,軍方對沈飛並不滿意,開始關注成飛的研究成果。

2005年,軍方認為成飛的方案更成熟,也更為先進。

經過2年評估後,2007年軍方宣佈採用成飛的項目,這就是殲20。

由此,沈飛長達20年的研究泡了湯。

為了挽回期間投入的心血和耗費的階段資金,沈飛決定依靠現有技術製造殲31,專門外銷以賺錢。

扯了這麼遠,殲31之所以外銷必然失敗,在於初期的定位失誤。

殲31定位為隱形輕型戰鬥機,大體相當於米格29的地位,可以進行空戰,戰區支援攻擊(對地攻擊對海攻擊)。

殲31最大優點是造價低,性價比較高,可以隱形。

殲31不需要太遠的航程,因為它不是重型戰鬥機。

沈飛認為,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有類似的F35。

但F35價格太高,而且不可能銷售給一些敵對或者半敵對國家。

而在不遠的未來,在隱形戰機面前,非隱形戰機可能根本無法作戰。

那麼,這豈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嗎?完全可以被殲31壟斷。

夢想很好,先是很殘酷。

遺憾的是,殲31的性能跟不上沈飛的設想,也無法滿足外銷的需要。

本來準備採用和F35一樣的單發,但發動機性能太爛,最終只能採用2個RD93發動機。

即便如此,發動機總推力和F35還有較大的差距,導致航程短(作戰半徑不超過1200公里)、載彈量小(4個能掛載中距導彈的內置掛點,其餘彈藥就無法隱形)。

性能實在平平,恐怕無法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

更關鍵的是,殲31並沒有裝備解放軍,那麼購買的客戶就要冒著試驗新機型的巨大風險。

而殲31售價至少在6000萬美元以上(F35A不過9000萬美元),隨便購買一二十架就是天文數字。

花費如此之大,飛機性能平平,又要冒險,這種事誰會願意呢?

這才是殲31目前無人問津的根本原因。


薩沙


因為巴基斯坦想要從中國以聯合研製的名義得到中國的5代機核心技術,如隱形塗料,有源相控陣雷達,航電。還有外形設計。中國也不能不防巴基斯坦,如果巴基斯坦得到中國5代機的核心技術,巴基斯坦一定會把技術和土耳其共享。到時中國的敵對國家都會得到中國5代機技術,而土耳其會根據中國5代機技術研製自己的5代機。到時中國的5代機技術相當於白白送給別人幾十年的努力和上千億嚴重的技術會大量擴散。中國的空軍面對周邊國家空軍將沒有技術優勢,5代機技術的擴散會對中國空軍和國防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我覺得應該向美國學習,美國就是最親近的盟友都不賣f22,即使賣f35。核心技術也不會讓盟友學到。我覺得可以將殲31賣給巴基斯坦但是不能轉讓技術。不能因為頭腦一熱,整天巴鐵兄弟的不顧自己核心利益和國家安全就把技術給別人。


手機用戶53070569334


圖為中國殲-31戰鬥機

首先,巴基斯坦需要一款符合巴基斯坦目前國情和國防預算的一款五代戰鬥機,甚至可以犧牲安裝高性能發動機和更先進的航電設備以及不塗抹隱身塗料來降低五代戰鬥機的採購價格。而殲-31戰鬥機以目前的測試進度來看,很快就能推出更新的原型機來解決殲-31氣動翼面和機身內空間不足等問題,在殲-31原型機進入最後階段很有可能塗裝和殲-20一樣隱身塗料和換裝推力更大的WS-X發動機。

圖為中國殲-31戰鬥機

而這時候,殲-31高達7000萬美元的造價是巴基斯坦無論如何都很難接受的。所以巴基斯坦才選擇了和中國以殲-31為基礎,殲-20作為技術支援來幫助巴基斯坦開發出一款更適合巴基斯坦的五代戰鬥機,並且要求能進行批量生產並且迅速形成戰鬥力以對抗印度將會獲得的蘇-57戰鬥機。然而從目前來看,五代機想擁有4S指標就要做的更大和更快。

圖為中國殲-31戰鬥機

而從巴基斯坦的要求來看,巴基斯坦可能獲得一款五代機,更多隻能說成較四代機有大幅提升。首先,五代機雖然不使用高性能發動機可以極大幅度的縮減飛機的價格(F-135發動機的造價佔F-35的出廠價格的5/1左右),然而廉價且易於生產的低推力發動機會使飛機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音速機動能力受到非常巨大的影響,未來巴基斯坦的這款五代機機動性能和飛行性能甚至可能還不如正在使用的F-16戰鬥機,而對航電設備縮水將使得巴基斯坦這款五代機不具備未來信息化戰爭所必須的信息融合能力,而隱身塗料的放棄將使得巴基斯坦的這款五代機的隱身性能很難走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巴基斯坦未來的五代機更多的是像沉默鷹一樣的四代半隱身戰機。(歡迎關注軍情解析)


軍情解析


原因很簡單:巴基斯坦是務實的國家,不是印度那種眼高手底的主。巴基斯坦明白自已的條件:沒錢,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巴經濟條件並不理想,軍費開支一直相當緊張,自然要精打細算,不敢玩什麼為了先進而先進的事情。

一件性能再先進也沒用,得符合巴基斯坦才行,這是前提,不是反過來,讓巴方不計成本的接受先進裝備。如何降低成本,自然為自已造,既可以促進自已的技術發展,也可以提升自已的工業水平,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也許在表面成本上,比直接進口成品要高,但是它的生產在國內,主要支付的是本幣,而不是外匯,且支付給的是自已的企業,錢從左口袋進入右口袋,這與沒錢有什麼區別那?

巴基斯坦也一直在走自主研發之路,只不過它沒有直接上馬什麼先進戰機項目,上世80年代才與中國搞了一個K8項目,那時只是巴方參與制造,供應一些部件,實質只相當於中國的分包商,到了上世紀90年代,與中國搞梟龍項目時,巴方已經可以參與設計工作,可以負責許多部件的生產,並在國內組建了生產線,其國產化率已相當高了,如今已生產了100架以上,還實現出口。

現在巴方的航空工業已有相當基礎之後,為什麼還要進口成本機那?在國內進行組裝生產是必須的前提,也許要考慮的到底要不要自研的問題了,最終評估的結果:與中國合作,巴方不想去冒險,弄出一個印度LCA戰機的結果。

巴方需要一款符合巴基斯坦目前國情和國防預算的一款五代戰鬥機,那麼殲-31戰機就是最好的選擇,已經進入原型機階段,巴方几乎是撿現成的產品,改進一下,即可在國內開始生產。其性能還是五代機,也是巴方可能引進的,殲20是不可能出口的,它的性能與成本也完成滿足要求!

綜合以上,巴方沒有理由不選殲31為原型,以研發自已的五代機!


麥田軍事觀察


在這裡咱們得先澄清個事實。巴基斯坦那邊的消息是:有意向,在中國的幫助下,研製自己的隱身機。

就這樣一條消息,到了中國就變成了巴基斯坦要買殲31。然後語文基礎好點的媒體也解讀成:要在殲31的基礎上研發巴方自己的戰機。

實際上看原文,這事兒跟殲31沒有一毛錢關係。

首先,這款飛機必須是巴基斯坦自己的產品,自己有產權,自己研發。看明白沒?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尋求中國的幫助。更為主要的這還只是巴方官員提出的:意向。八字沒一撇的事兒。

記住了哈,巴基斯坦沒說過要買中國戰鬥機,更沒說過要買殲31,也沒說過要在中國戰機的基礎上研製新飛機,更沒說過是在殲31的基礎上研製。

所有這類的新聞,都是標題黨在搏眼球刷流量。

很多朋友總是巴鐵巴鐵的叫,實際上還不太瞭解這個國家。

巴基斯坦是英聯邦獨立出來的,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跟西方國家的關係非常友好。他國力雖然弱,但是,眼光並不低。軍事方面,他們跟西方軍事強國的交流一直很密切,他的軍事大綱都是向英美看齊的。所以說,很多時候,你唬不了人家。咱們這產品人家很多是看不上眼的。95步槍人家買了嗎?直十那是白送過去三架,讓人家先用著,最後也沒買。梟龍戰機那是中巴合作產品,可不是巴基斯坦買咱們的。還有哈立德坦克。中巴在武器上的合作,有。但巴基斯坦直接購買中國產品,不多。跟緬甸、泰國、委內瑞拉都沒法比。

咱們可以這樣講,像95步槍、直10這些武器,已經在中國軍隊服役,已經非常成熟,但人家都沒相中。你拿個半吊子實驗品殲31去糊弄人家?瘋了。真當大爺是要飯的了?

我們很多人一口一個巴鐵的叫著,但心裡總拿人家當接盤俠,那是你自己沒想開。人家的政治智慧比你高。

中巴友好很重要,為什麼重要?因為對巴很有利,當然對中也很有利。昇華到感情的境界就有點......

再好的中巴關係也不能以犧牲巴的獨立為代價,對不對?

巴基斯坦開發下一代戰機是必然的。而這裡面有中國的身影也是很正常,畢竟大家合作過。但是這款戰機最低也得是梟龍的體制:中巴合作。最理想的狀態還是巴方主導,中國幫忙。

當然了,現在的中國也已經不是合作弄梟龍的年代,不差錢,造隱身機已經進入自由發揮的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中方有沒有興趣跟巴搞飛機也是問題。

但不管怎麼說,這事兒都跟殲31沒關係。即便是巴方直接買,那也得買咱們已經裝備部隊的,有現成生產線的。


銳視覺何老師


殲31目前來說還沒有完全定型,第二架原型機才剛開始密集試飛測試。殲31目前是海軍初步認可,投入部分研發資金,空軍耍滑頭仍在觀望。在WS19剛通過初裝測試成功不久,巴軍方就斷然中止與土耳其的五代機合作開發計劃,與沈飛簽訂合作協議投資一起開發。這是巴方對殲31作戰性能、巴軍現有作戰體系融合、假想作戰對象預測、戰備供應鏈保障綜合評估後才作出的結論。可以說巴方一直在等待殲31國產推力矢量發動機的研發配套。中國海軍對殲31的使用要求與巴方不同的,面向的是日本海自、韓國甚至臺灣方向的F35閹割版,並且是以在黃海、東海上贏得低烈度衝突、壓制奪取黃海、東海戰區海上制空權為作戰目的。巴軍面向的作戰對手則可能是印軍與俄羅斯聯合開發的蘇57、駐阿的美空軍F35。對於中國來說未來會形成殲20、殲31高低搭配,不虞國門失守。對於巴方而言則是賭的未來二三十年的國運,一旦選擇錯誤就是遭遇戰略訛詐被動挨打,F16的教訓又會重演。兩者作戰方向、氣候地理戰場環境、作戰體系、火力發動機配置、隱形要求、假想敵均不同,必須根據各自要求量身定做研發。


虛空夜白


由沈飛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殲-31系列中型隱身戰鬥機,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已經完成相關初步設計研發工作,正在進行相關實體驗證機試飛測試的中型隱身戰鬥機。

至於,巴基斯空軍早在幾年前就,就已經考察過了由沈飛研發的殲-31這款中型隱身戰鬥機了,據說對於這款戰機總體還是滿意的,但還並未提出相關的購買意向,反而是希望巴基斯坦能和與沈飛一起聯合開發一款,基於殲-31這個基礎上的新型隱身戰鬥機的意願。

當然,巴基斯坦提出這樣的合作研發的意願,其背後還是有一些原因的,也是巴基斯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決定。首先一點也是最為關鍵的就是,巴基斯空軍在初步考察了由沈飛研發設計的基礎版本的殲-31中型隱身戰鬥機後,初步認為現在沈飛研發的這款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在整體戰機性能上還是有一些沒達到或符合巴基斯空軍未來需要裝備的先進隱身戰機的戰術指標和戰機性能要求 ,還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與升級。

其次一點就是,鑑於以前和成飛聯合研發梟龍系列輕型戰鬥機項目成功的案例,巴基斯坦空軍此次也並不是想單純的就只獲得相對廉版本的第五代戰鬥機,而是也試圖讓巴基斯坦本國的軍事航空業也掌握一定關於先進第五代戰鬥機的技術和製造經驗,好讓自己本國能夠在未來,自主製造生產這款聯合研發的先進隱身戰鬥機。

當然,相信沈飛有了巴基斯這個穩定的客戶源,殲-31這款系列隱身中型戰鬥機,就算是未來的2.0版本還未得到無論是中國空軍的第五代中型隱身戰機項目還是中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戰機項目,殲-31系列中型隱身戰鬥機項目也依舊並未算是徹底失敗的,完全可以以殲-31戰機為基礎和巴基斯坦一起研發出一款新型外貿型先進隱身戰鬥機,用於出口。


航空君


首先,小編不清楚這個消息樓主是從哪裡得知的,小編對這個消息100%持懷疑態度,因為我們對巴基斯坦軍售尤其是軍機的軍售,情況一直非常複雜,牽扯的範圍非常廣,甚至可以說超乎很多人的現象,像以前FC-20(殲十的外貿版)也好、武直十也好,一直都是最開始出口巴方的時候抄的挺熱,但最後還是涼了,就是因為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一兩句肯定是說不清的,小編只能說,按照小編目前瞭解到的情況,殲31或者是殲31出口巴基斯坦的可能,不能說沒有,但也不是很高。

但,現在我們就當這個消失屬實,以這個消息也基礎看一下,為什麼巴方不直接夠買殲31而是在其基礎上研發。

很多人估計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如果巴基斯坦在殲31的基礎上合作研發新型第四代戰鬥機,有利於提高巴斯基坦航空工業的技術水平。

但實際上恐怕根本不可能,因為巴基斯坦本身的航空工業非常薄弱,確切的說,是不止航空工業,由於長年50億美金左右的軍費支出讓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整體水平其實並不高,很多人可能會拿巴基斯坦對面的三哥來比較,認為三哥在軍工領域就是個笑話,所有的軍工技術彷彿就是個樂,很少有不栽跟頭的項目,但三哥有錢啊……?人家摔的起啊!別看成天摔得鼻青臉紅腫跟豬頭是的,可人家整的起容啊……不怕破相!

可巴基斯坦就不一樣了,那是真窮的連摔都摔不起(和我們過去何其相似),其實別說四代機,就是像“FC-1梟”龍這種三代機中的低端產品,巴基斯坦都沒能力自主研發,“FC-1梟龍”說是中巴聯合研製生產,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研製,造完零部件再賣給巴基斯坦組裝,而巴基斯坦在國際市場推銷,也就是扮演個中間商的角色,像廣告裡說的那樣,“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二手車”,巴基斯坦就扮演那個中間商,賺點“FC-1梟龍”的差價。

所以說,巴基斯坦如果真是想要在殲31基礎上研製四代機的話,絕對不是為了提高本國的航空工業技術水平,而最大的可能,在小編看來80%甚至100%是因為殲31本身太不成熟了。

說實話,目前很多人對殲31的態度,一直是認為,殲31是沈飛601所為上艦準備的中型四代項目,主要是為了競標海四代。

可實際上,殲31是沈飛在07年10月的空四代競標中慘敗後,為培養人才,鍛鍊團隊的練手項目,根本就沒考慮上艦的因素。

圖注:601所總師李天院士的回憶錄。

目前可以看到的,公開的權威資料是當年沈飛601所殲31總師“李天”院士的回憶錄,裡面清楚記載著整個殲31項目的由來,和當年沈飛601所競標失敗的內幕。

其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從殲31,一號原型機首飛,到現在一共就只有兩架原型機,並且變化較大,相較於殲20的8架原型機來說,殲31的進度可以用非常緩慢來形容了。

這就是因為殲31的一號原型機其實非常粗糙,殲31在珠海航展曾做過公開展示,當時傳出來的圖片都是這樣的……



可是實際上它可能是這樣的……



殲31的機身蒙皮工藝其實非常差,而內部很多子系統可能更不成熟,有些比如雷達、分佈式光電探測系統甚至壓根就沒裝。

這樣的飛機別說巴基斯坦,換誰都不會要。

殲31的定位更類似於日本“心神”,是一種純技術的驗證機,本身的項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驗證沈飛601所的四代機技術,為下一代戰鬥機競標打基礎。

最後小編還要再多說一句,很多人都知道小編是個純粹的20粉,是個堅定的殲20上艦支持者,不僅是因為殲31從一開始就不成熟,更關鍵的是。只有殲20這種重型制空四代機上艦才能充分壓制F35B、C這種第四代聯合攻擊機,殲31這種中型四代機,即使技術驗證成熟,用來重新開發的四代機也沒有人能保證充分壓制美日的F35。


其實分辨一種武器的好壞,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先看戰場與生存環境,其次再看實際需求,最後才是技術指標。

而我們海軍未來的發展環境,毫無疑問就是藍水海軍的廣闊大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航母編隊必然會與美帝這種頭號大流氓在大洋上交手,那我們所真正需要的艦載機,是可以充分壓制美帝F35的重型制空四代機,還是中型多用途四代機其實就是一目瞭然的事了。


圖注:小編一直堅定的認為,這才是我兔艦載機的本命!

最後小編謝謝大家的閱讀,也請大家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在評論下多交流,只要正確的小編一定虛心學習,當然,喜歡的朋友也請您點個關注!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