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魂視覺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語文老師,也有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面對孩子的種種,我也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跟家長溝通,我也曾說過類似的話。

老師的話裡有這樣幾層意思:

1、孩子腦袋瓜兒轉得挺快。

我想很多班級都會有這樣的孩子。我們班就有兩個。他們的表現就是上課答問非常積極,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比較強。

這是老師對孩子的肯定,也是一名老師高明的表現。

2、孩子很懶。

這類孩子學習態度不太端正,學習習慣卻不是很好。

他們往往表現著為上課的時候不會認真聽課,他們要麼在發呆,要麼是在玩東西,要麼與別人交頭接耳。

而對於作業,他們通常不會主動去完成。稍不留意,他們就會成為一個“作業完成困難戶。”


3、暗示家長要加強配合。

我想這是這位老師想要表達的重點了。而且在說這句話之前,老師已經在孩子身上花費了很多的心思,但是卻收效甚微。

教育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孩子有那麼多,老師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家長 就非常有必要對孩子加強監管了。

我建議如果家長們聽見老師這樣說,家長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對孩子的學習非常上心。然後結合孩子的自身情況,儘快地調整對孩子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節奏。

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每當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們總能聽到老師說這樣一句話:“李曉明媽媽,我跟你講哦,你家李曉明很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啊,你在家要多督促他。”

老師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般,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往往是你家孩子成績考的不怎麼樣的時候。

這時候老師有兩種說法:

A:你家孩子成績很差啊,每天上課都不認真聽經常開小差,在學校裡經常跟同學打架,作業又不及時完成,你們家長不好好管管嗎?

B:李曉明媽媽,我跟你講哦,你家李曉明很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啊,你在家要多督促他。

如果是你家孩子成績考差了,你喜歡聽哪種說法?

當然是後一種了。

首先說你家孩子聰明,哪個家長不喜歡別人誇自己家孩子聰明呢?

接著說他不好好學,讓家長多督促,其實也是給了家長一個希望,讓家長能夠多監督學生的學習,側面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如果直接說你家孩子多麼差,恐怕家長很難堪,同時也難免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不但不利於家校互動,更不利於學生成長。

所以,老師不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又能說什麼呢?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我也是老師,我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一說吧。

我也是從學生過來的,以前許多老師跟我說過這句話,直到我當了老師,才深刻理解這句話。

其實這句話,很簡單,完全就是字面意思。孩子很聰明,但是學習不認真。老師最最怕的也就是這種孩子。

我個人在學習能力方面把孩子分為四類。

1.聰明,認真。

2.聰明,不認真。

3.不太聰明,認真。

4.不太聰明,不認真。

這四類孩子中,最讓人頭疼的是第二類孩子,因為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

我在初中任職,遇到很多這樣的孩子。有些孩子比較幸運,遇到嚴厲的班主任,雖然貪玩,但是仍然以比較優異的成績畢業,當然最後在高中又有一些學生成績退步了。也有些學生遇到了管理不太嚴格的班主任,結果成績退步明顯,被小學時成績相差很多的同學趕超,甚至遠遠甩在身後。

所以家長聽到這樣的話,在家庭生活中,一定要多敦促孩子學習。

我謹代表個人,勿噴。


幻龍封盡


我是一個工作十七年的初中老師,我遇到過許多這樣的學生,以前也說過這樣的話。

我認為這種孩子大多是頭腦靈活,反應快,遇到不是太難的問題,一講就會,一聽就懂。這是他們的優點,也是前半句“孩子很聰明”意思。

但是前半句不是重點後半句才是重點。

①這樣的孩子一般聽懂個差不多就認為可以,不願意認真練習和歸納總結,往往學不紮實。

②這樣的孩子大多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容易走神,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

③遇到需要大量記憶背誦,或者長時間積累的內容,他們大多學不好,因為沒有韌性和耐力。

具體表現在:這些孩子數理化可能還可以,因為上課他們聽一耳朵就能懂一些,再加上這些學科不太枯燥,他們能學一些。

一般語文會不太好,由於沒有耐性,不能大量的閱讀,有可能寫字再比較潦草,語文一般考不了多高的成績。

多數這樣的孩子英語會特別差,因為他沒有耐心去背枯燥的單詞和課文。


所以這樣的孩子欠缺的是認真和堅持,如果能做到這兩點,這樣的孩子會有很好的發展。

這樣的孩子其實不是真正的聰明,只是頭腦反應快一點而已,在學習態度上一點也不聰明,恰恰相反問題還挺大。所以親愛的家長朋友,如果老師跟你這樣說,不要認為你的孩子真的很聰明,更不能把這句話轉述給孩子,要多關注孩子的習慣,正視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堅持的習慣。

祝願這樣的孩子將來能夠變得真正聰明!


邸達物理


我就是中學老師,這句話我也對一些家長說過。


這句話的真實意思其實是這樣的:

一、所謂“孩子很聰明”說的是:“你家孩子智商還算正常,學習不好不是因為智力低下導致的。”

嗯嗯,對的,僅僅是正常而已,僅僅是不低下而已,千萬別以為老師真的是在誇他聰明。你想啊,要是老師真的很直白地說:“你家孩子智力還算正常,......”做家長的聽起來是不是會有很不舒服的感覺。

老師是用這句話先穩住家長的情緒,為後面的批評做鋪墊。


二、“就是不認真學”這話的意思是:“你家孩子學習態度很不端正,行為習慣也成問題。”

所謂態度、習慣成問題,不外乎這幾種情況:

1、上課不好好聽講,說話、搗亂、走神是家常便飯。

2、不好好寫作業,完不成或者錯誤連篇、糊弄了事。


所以呀,家長聽到老師說這句話,真的要高度重視了。認真跟老師討論一下孩子的問題,抓緊時間找到根源,配合老師採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問題。否則任其發展下去,只會讓問題更嚴重。


章曉說


首先說“孩子很聰明”這明顯是一句客套話,現在的孩子智商都不差,沒有笨孩子,老師之所以這麼說,也是給家長留面子,用一個讓家長舒服的話語做鋪墊開始談話。如果一上來老師就說你的孩子笨,只能說明這樣的老師情商實在太低,一聽到這樣的話家長應該立刻火大,不想再和老師談下去了吧。

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後半句“就是不認真學”,這個是需要家長和老師,家長和孩子重點關注和討論改正的部分。如果老師和家長如此說,家長要問清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與各科老師做一個細緻的交流,共同找到孩子的真正問題。

而家長和孩子談話的時候也不要原樣複述老師的這句話。這樣也會讓孩子造成一種心理,我很聰明,我只要稍微努力一下,誰也比不過我。更為自己的成績不好找到了理由。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成績不好的真正原因。幫助孩子制定新的學習計劃,建立正確的學習習慣。

最可怕的是有些家長和孩子都只關注前半句,我的孩子很聰明,我很聰明,咱們只要一認真學習就比其他人都強。時間久了,無論孩子還是家長都會以此為藉口,以此理由託底。沒事兒孩子還很聰明。坦白點說,如果是隻關注前半句的家長也的確是情商不夠,看自己家孩子怎麼都好的人。

我認識一個孩子,從小上課就不認真聽講,搗亂走神鑽桌子下面......但是老師提問都會,所以所有人都給他灌輸一種思想“你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時間久了,所有人的人包括他自己都堅信 我很聰明,我只是不認真學而已,我學學比其他人都強。也正是這種思想一致影響著他,他從未意識過自己應該認真學習,而一直以自己聰明做藉口。最終這個孩子連個大學都沒有考上,自費讀了個書還是不珍惜,不認真學習,一事無成。

千萬不要被“聰明”影響自己和孩子,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和所在,幫助孩子建立正常的心理狀態,建立正確的學習習慣。


木小暖同學


這是我多年教師工作崗位中發現的最毀孩子的一句話。希望看到此答案的家長能把我的話轉發出去。看到的人越多,醒悟的越早。

我是一個曾在高中教了十年的老師。陪伴了很多高三學生走過中學時光。現在我離開了教育崗位,我只想告訴家長,看到這句話千萬千萬不要高興,也許意味著你孩子學習上要毀了。

我高三教到的很多學生,成績非常差的那種,大部分都很得意的告訴我:“老師我其實特別的聰明,就是不想學,只是現在學不進去了。”後來發現很多很多的孩子都聽過那句話並能印象深刻的表達出來。但是很多學習成績很好且非常穩定的孩子,從不承認自己聰明,你誇他們聰明他們甚至會覺得你忽視了他們的努力。接著我觀察了很多同行,發現越是成績不行下班早退責任心差的老師越喜歡跟家長說這句話,但是說完了總是得到好評,學生也喜歡家長也喜歡一片和諧。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可怕。

首先,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階段,總有調皮的時候。有的孩子明白了自己該做的事,好好的開始了學習;有的孩子好奇心強些沒定性,還不明白自己的責任,學習的心會來的晚點,這都很正常。但是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會上家長看到自己孩子成績不好,問老師,老師只能說孩子不好好學,但就說這一句,家長會很生氣,或許也會迷茫以後該怎麼做,那麼老師加一句,其實你家孩子很聰明!這句話屢試不爽,所有家長都喜歡這句。並且,對於一些不懂教育還信奉鼓勵式教育的家長來說,這句話很好聽。他們回家會跟孩子說:“今天老師和我說你很聰明,但就是沒好好學,要是好好學了,肯定會有很棒的成績的。”這句話,接收到孩子那裡,就是我很聰明我知道,我不好好學你們都知道但都不怪我,我回頭只要想好好學,就能上去。因為我比人家聰明”。



最可怕的就是這個。

高三的時候,每個班都有那麼幾個成績不好的孩子。找他們談話他們不以為然。他們會心安理得地告訴你,他們還有別的夢想,心思不在學習上。我總會問他們,那你們為什麼還在這裡坐著呢?怎麼不去實現你的夢想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些孩子從小覺得自己特別聰明,比別人都聰明,所以上課不聽課回家不學習,總想著最後學一下就超過別人。但事實他們也稍微進行了努力,根本超不過別人,但他們仍然相信自己非常聰明,這時候很多孩子就徹底不學了。因為他們其實意識到了自己沒那麼聰明,但是從小的驕傲已經在那裡了,所以他們會不學習,或者以別的藉口來給自己的不努力脫罪,目的就是不能讓別人看出他們學了成績也上不去,覺得自己笨。謊言欺騙了別人,但更多的欺騙了自己。永遠得不踏實,永遠的抱怨,都是因為自以為自己很聰明,他們會覺得只是因為環境、老師、家長等原因,才會現在這樣。

所以,家長聽到了那句話,千萬不要高興太早。那句話,你聽到了,接收到的可是你孩子聰明,但自己不努力,這整個環節和老師沒任何關係你懂嗎?聽完這句話的家長從沒懷疑過這個老師教的到底怎麼樣!回家也不會去分析孩子學習的問題。而且,這些老師說完這句話,就可以愉快的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孩子已經被定性了,就是不愛學習,你回家努力教育去吧!所以你無計可施的時候就放棄了。

這個世界,大家都喝著蒙牛伊利,吃著地溝油化肥菜長大,誰也不比誰聰明多少。比的就是坐得住和努力。希望糖衣炮彈各位家長少吃,吃多了,毀孩子一輩子。當然某天知道自己引以為傲的聰明根本不存在的時候,一切都晚了。這句毀人不倦的話,不要再當真了。


廚娘夏拉


這個問題好像是專門給我提的。因為我每次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的班主任和補課班的老師都說:“你家孩子這腦袋才好使呢,就是不往學習上用”。不用再說了,我就知道孩子的學習成績,肯定得從後倒數了。

說實在的,每當聽老師說這話的時候,我都不知說什麼才好。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動,在家根本就不聽你的,唯獨老師說話好使。我想老師這麼說,無非有這麼幾層意思:一是老師盡力了,即不能打又不能罵,他不學我有啥招;二是你們家長有責任,孩子在家的時間比在學校的時間長,孩子啥樣家長應該知道。所以,成績上不去不能全怪老師;三是孩子本身的問題,玩心太重。腦袋雖然好使,但他用錯了地方,怪他自己。

孩子學習不好,咱不能怪老師。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人家怎麼學習就那麼好呢?還是在自家孩子身上找原因吧。不過我想,即然孩子挺聰明的,大點兒懂事兒了,知道學習了,也許成績就上來了。學生、家長和老師,咱們共同努力吧!


秋之韻劉國才


我是螢火蟲老師,我在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這是一種修飾的手法。

我們經常想要提出自己的意見,可是又不能傷害到對方敏感的內心。我們會用委婉的語言表達,來讓對方達到可以接受的目的。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

這樣的語句不乏數量,這是老師委婉表達自己的語言,希望家長可以接受的藝術修飾。

當語言中首先出現的是批評。

家長的接受度會很弱。並且容易激化對方的防禦心理。

比如,當老師說:“你的孩子真的不認真。什麼都不認真學。”

作為家長,他/她第一個反應,就是:

我的孩子被老師評價為差生了。

我的孩子受到老師的批評了。

我身為他/她的家長,我也臉上無光。

而讓對方能夠坦然接受建議的第一步。

不可以激化情緒。

而“孩子很聰明”就是一句讓對方家長放鬆下來,降低防禦牴觸心的第一步。

因為所有的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

在這一點上,老師與家長就達成了共識。

換句話說:達成了聯盟。

前半段是為了降低情緒牴觸。

後半段才是目的。

“就是不認真學”

老師所表達的是一種希望對方家長有所行動的暗示。

“你的孩子不是不能學好,但是一定要規範學習態度。這裡面需要你家長的督促。”

學習態度的確很重要。

良好的學習態度的養成,可以讓家長放下負擔。

老師都已經在這樣良苦用心地委婉表達目的了。

許多家長往往還能不可領悟。

他們也還竟然認為:老師表揚我們孩子很聰明瞭。

他們潛意識裡接受前半段的話。作為糖果般的禮物還竟然送給了自己。

孩子很聰明,沒有一個孩子不聰明。

就是不認真學,就是沒有認真學習的態度。

良好的學習習慣,除了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之外。

也需要家長更多的用心引導。

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一個家長自己也愛讀書的學習氛圍;

一個事半功倍的學習時間的計劃;

一顆善於引導學習興趣的心。

不要聽進了前半句,當補藥吃;

而漏聽了後半句的重點。

至於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計劃等育兒問題的實際操作方法,歡迎來電預約。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我是老師,讓我來告訴你吧!

第一種情況,老師說的是真心話,你家孩子確實屬於智力好,但不肯努力的那一種。就像寶馬車沒加油,靠家長和老師在後面推,再使勁,也沒用,連牛車都跑不過。

你還是帶回家嚴管,想辦法收拾他,改變他。老師不敢揍你家孩子,連過分批評都不敢,怕孩子心理素質差,跳樓自殺或拿刀弒師。現在孩子太嬌氣脆弱了,都是溫室裡的花朵啊。


第二種情況就是,你家孩子其實特別愚鈍,說難聽點,就是笨得要死,文雅點,那叫朽木不可雕也。老師不好意思直接說,那多傷和氣呀。任何一個家長也接受不了啊。誰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小天才呢。成績差那是老師沒本事,沒教好。不是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嘛!以此類推,醫生就是“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會看病的醫生”……

老師只好假意安慰:“孩子不笨,挺聰明,就是不努力而已”!這樣的歸因方式,是教育學和心理學專家強力推薦的模式,讓家長和學生心存一線希望,不致於破罐子破摔,徹底喪失信心。

現在的家長大多望子成龍,覺得自己孩子與眾不同,註定不凡,等他們長大,我們才驚訝地發現,我們的孩子很普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