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憲兵被稱為二戰最恐怖兵種,德國年輕人爭相加入,戰後為何被罵“鏈狗”?

範才茂


大約在十六世紀的德國,就已經建立了與戰地憲兵職能相近的軍事組織,並在十八世紀演變為督戰騎兵部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該軍事組織也隨之解散。

但隨著納粹黨和希特勒的掌權,原本已經解散的德國軍隊再次被組建並在短期內得到擴充;也是因此,重新成立用於維護軍紀的憲兵部隊就顯得勢在必行!

1939年德國發動戰爭前夕,一支由警務人員和陸軍士官組成的戰地憲兵部隊正式成立!戰爭開始後,戰地憲兵會相應的配備至各個不同等級的作戰單位;通常為集團軍級配戰地憲兵營、師級配戰地憲兵排、地方司令部配戰地憲兵隊。

配屬至各作戰單位的憲兵部隊主要擔負軍紀監管、協防佔領區及當地平民、疏導部隊大規模機動時的交通、搜捕逃兵、在軍事基地設卡檢查進出人員、部隊外圍巡防等任務;

因為德軍士兵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來自戰地憲兵的監管,而且戰地憲兵的脖子上都會掛一條標識身份的金屬項鍊牌,外形十分類似拴狗的鐵鏈,所以德國士兵就給戰地憲兵起了個貼切的綽號:鏈狗(戰時就有的蔑稱)。

至於戰地憲兵的編制規模則因單位屬性而異,例如野戰憲兵排與黨衛軍戰地憲兵排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前者的人員編制基本為3名軍官,外加41名士官和20名士兵;後者則為1名軍官,外加4名士官和36名士兵。裝備方面,野戰憲兵排也會比黨衛軍戰地憲兵排多一些卡車、吉普車和摩托車。

客觀而言,由於戰地憲兵擔負著軍隊執法者的角色,所以擁有更大的權利,這對於喜愛出風頭的年輕人而言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對於那些希特勒的堅定追隨者來說,戰地憲兵的目的就是維護希特勒要求"每一個德國士兵都要戰鬥到最後"的精神指示,意義重大!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首先,這個德國戰地憲兵,就和大多數國家的憲兵職能差不多,就是類似於軍事警察性質的部隊。德國戰地憲兵,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專業性兵種,很多還專門從警察學校進修或者去過警察單位工作經驗的。 主要職能無非就是指揮交通,維持秩序,督戰,抓逃兵,巡邏守衛,抓軍容軍紀的部隊。


戰地憲兵。後期,也經常參與作戰。這玩意兒,不光國防軍海陸空三軍有,也管到了黨衛軍頭上,黨衛軍也有戰地憲兵。戰地憲兵,一般都不用參戰出生入死,主要都是幹些管理後方秩序的活,尤其是維持佔領區統治秩序,平級或者下級軍官士兵見了他們都得乖乖聽話,福利待遇又好,所以很多人爭相參加。 人們叫他們鏈狗,主要是一方面,佔領區人民對他們痛恨。另一方面,是自己人對他們的厭惡,尤其是普通士兵對他們管天管地的不滿。還有一點,就是,他們胸前掛的牌牌,太像狗鏈了,醜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