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人為什麼那麼不愛動?

相識是福18


抑鬱症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

心裡快感缺失

某公眾號上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住在貧困山區的一戶人家,家裡的母親和兩個女兒足不出戶,整日躺在床上,也不做家務,也不幹農活,更不和其他人接觸。村裡人都說“這家人懶的要命!”

這樣的日子渾渾噩噩過了幾十年,母親終於熬不下去,跳井自殺了。此後的幾年裡,兩個女兒也相繼離開了人世間。家裡留下一位年邁的父親,和剛剛成年的弟弟。

然而,此時弟弟也開始萎靡不振,足不出戶,不想吃飯,只想等死。

弟弟幸運的是,他沒覺得自己是懶,他隱約意識到,自己可能生病了。

後來,這位男孩兒靠著毅力,拿著好不容易攢下的錢,來到了省城醫院。醫生確診--他有重度抑鬱症。

經過長時間的服藥,他的情緒得到了控制,他慶幸,自己沒有被落後的認知氛圍所束縛,慶幸自己還有希望。

而母親和姐姐們,包括村裡人,都始終認為,她們就是懶,根本不是病。

這種想法,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可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明身體沒問題,為什麼不想動?不是懶是什麼?!”

外界的指責和自責,使得不知是病的母親和女兒,錯過了拯救自己的機會,揹負了更重的心理壓力,繼而相繼走上了黃泉路。

她們不知道的是,抑鬱症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所有的事情都沒興趣。包括活著。

你可能會說,這世間有多少人對多少事是感興趣的呢?

在此解釋一下,這裡的“興趣”不是愛好,而是一種基本的動力,比如喝水、走路、洗澡,這些事情幾乎都談不上興趣,但是人們可以輕鬆的完成,但是抑鬱症患者,做這些事都覺得很為難。

如果抑鬱症患者得病之前對唱歌很感興趣,得了病之後,ta內心的OS是:唱歌有什麼意思呢?有什麼樂趣呢?

心理快感缺失,讓抑鬱症患者在做所有的事情時,都感受不到任何的愉悅。即使是山珍海味放在年前,他們也沒胃口。

說白了。一個人身體中接受快樂、喜悅等情緒的感應器壞了,他們就失去了動力。因為,所有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都太難太難,太枯燥太乏味了。


泰迪抱枕


  現在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巨大,導致抑鬱症發作的人群不斷增多。患有抑鬱症,輕微者,夜間失眠難以入睡,伴有情緒煩躁焦慮等症狀;嚴重者出現精神錯亂,並有幻視幻聽和自殺傾向。

  1、抑鬱症最大的表現就是興趣喪失,缺乏活動,不想做任何事。這種不想活動需要分兩種情況討論,一種是確實體力不支持,站不住,走不穩。這種情形應以休息為主,家人可引導多看書,聽音樂,寫寫畫畫。第二種是身體能夠支撐站立行走起來,就是心理上不限動,這時家人應該督促患者出門走走,散步、快走都可以,不一定非要強度很大的運動。

  2、抑鬱症的人會有明顯的無助感。患者對自己的處境沒有任何辦法,對自己的不幸感到無能為力,覺得別人對他愛莫能助,也許他能體會到別人的善意,看得到生活中很多人在為他操心,但他感到卻始終覺得無濟於事。

  3、抑鬱症導致身體疲勞,沒有精神,一直都是消極思維在主導,導致出現嗜睡、不活動的現象。

  確診抑鬱症,應及時進行心理治療,配合藥物治療、行為療法、電痙攣療法、反射療法等,同時,要注意保證患者的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注意生活的規律性。飲食上應督促患者多進食清淡富於營養的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抗病能力。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我是於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抑鬱症的最主要的表現為“三低”: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

一、心境低落

抑鬱症最為常見的症狀就是存在持久性情感低落悲觀消極,輕度會出現悶悶不樂興趣減退,嚴重的會出現痛不欲生的感覺,甚至可能會出現生不如死的感覺。


二、思維遲緩

抑鬱症會出現反應遲鈍以及思路閉塞現象,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比較少,語速明顯緩慢。


三、意志活動減退

主要表現為生活被動不想做事,甚至不願意跟周圍的人相處,嚴重者會伴隨消極自殺的觀念,覺得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


四、軀體表現

抑鬱症會伴有一定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醒來後很難再入睡。出現食慾減退以及體重下降的現象,而且身體的不適還會影響到身體的各個器官。

人體是身心統一的整體。

抑鬱症表現出來的是症狀,但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他所經受的身心折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堅持著拼盡全力地對抗著來自外界與自身兩股力量的壓力,卻在日復一日中逐漸消磨著能量。


這種能量的消耗,絕不是認知層面的“看不開”、“想不明白”,而是整個身心從希望到無望、無助,從抗爭到無力,是在長期承受壓力後所感受到的疲憊。

實際上,疲憊是機體生理和心理上的深層自我防禦,是一種自我保護反應。你不可能要求一個發著高燒的病人說:“去跑一場馬拉松吧,跑出汗你就會退燒!”同理,已經在對抗壓力的過程中身心疲憊的人,哪裡還有動起來的氣力呢?更不用說“愛”動了。


然而,能夠重新喚起大腦活力的,又偏偏是規律的作息、溫暖的陽光和韻律的運動。此時,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夠沒有任何要求地、耐心地陪伴。


曾經有一位女性在回顧那段昏暗的日子的時候說:“我最感謝的就是我老公,他雖然什麼都不懂,但他就是每天堅持拖著我起床,早中晚散步運動,從不抱怨我,也不嫌我煩。沒有他,我真的起不來。”

作者簡介
於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諮詢領域:情緒困擾、人際交往、職場壓力、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成長困惑等。善於通過聆聽、敘事等互動模式,協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內心,發掘自身的資源與力量。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您好!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抑鬱症容易讓人覺得自己無能、無用,不想活動,不想做任何事,也沒有做事的興趣。這就是抑鬱症者最常見的“無助感”。針對這個特點,抑鬱症的應對措施包括:

1.做一些積極的事。得了抑鬱症的人往往不愛動,彷彿任何一件事都是負擔。心理醫生認為運動是抑鬱的天敵。積極去做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也是你與惰性做鬥爭的開始。抑鬱者可以寫下每天的行動計劃,從起床到天黑,列出所有的事情,包括吃飯、淋浴,將複雜的事情分解成簡單的,然後有步驟、有條理地完成。也許你毫無情緒,但是你也必須強迫自己一步一步地做。

2.幫助他人。利他主義正被醫生迅速採納,作為一種幫助病人改善身體狀況的良策。自願為社會幹些活,幫助鄰居中行動不便的老人採購東西等等,都是很有療效的。這些小事會使你覺得自己富有同情心。關鍵是你走出與人為壑的隔離狀態,你會對自己說:“我能幹活,我不是無用的人。”

3.自得其樂。許多得了抑鬱症的人放棄了他們所喜愛的消遣活動,這樣做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心理學家指出:“與人隔離是抑鬱症的重要原因。”參加社交活動,特別是與朋友交往,都會使你的抑鬱症好轉。做一些能使自己愉快的事情,如外出吃飯、看看電影或學一門手藝。


精神科藥師小池


最近媒體對抑鬱症有一種浪漫化傾向,搞得很多偽文藝小青年紛紛給自己打上抑鬱症標籤

“我是一個18歲愛好文學的抑鬱症男孩,希望有一個姑娘和我戀愛,彼此溫暖”

我看到這句的時候差點吐了,抑鬱症是一種很可怕的病

抑鬱症的人,對各種東西各種行為都會失去慾望。從不想上班,覺得上班沒有意義;到不想吃東西,覺得任何東西都索然無味;再到不想看電影,覺得任何畫面的虛偽的;再到不想聽歌,覺得各種聲音都是刺耳的;再到不願意與人交流,覺得毫無意義;到不想運動,對於任何運動都提不起興趣;再到不想活下去,一心求死。

最嚴重的抑鬱症,用一句話總結“重度抑鬱症患者只對一項事情感興趣,那就是自殺”

很可怕的一句話,這是我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聽一名教授講的。我印象極其深刻。

現在抑鬱症的機制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但是也有一些很好的抗抑鬱藥物在臨床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果發現身邊人有抑鬱症的,應該及時送其就醫,進行


人體探索者


首先來了解一下抑鬱症有哪些症狀。當對抑鬱症有了足夠的瞭解,就不難理解抑鬱症人為什麼那麼不愛動了。

抑鬱症的症狀主要有:心境低落,情緒消沉,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經常感到恐慌以及難過。精神壓力過大導致行動機能遲緩,乏力,易出現疲勞感。嗜睡或失眠,胸悶心慌,不願意接觸人,出現社會退縮,嚴重的影響交際能力。抑鬱症患者的消極思維會選擇性的注意環境中的負性刺激,忽略積極信息。自我認同感低,自卑,悲觀厭世。還有些人會易激惹,情緒波動大……

我的一個遠方親戚,她的婆婆是個特別重男輕女的人。在她生第一個女兒時對她冷嘲熱諷,這使她抬不起頭來,自我感覺低人一等,整天悶悶不樂,不和人說話,也不出門。過了幾年,第二胎又生了個女兒,婆婆的行為表現使她受了很大的刺激,再加上自身心理因素和外界的壓力,使她無法承受,得了抑鬱症。她公公去世時我看到了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精神萎靡,消瘦,目光呆滯特別頹廢,不和人說話,呆呆的一個人坐在一邊,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當身邊的親人得了抑鬱症時,要及時的治療並給予其理解和包容,讓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反之對其冷言冷語,或發生衝突,會加重其病情。鼓勵其多出去走走,曬曬太陽,鍛鍊鍛鍊身體,參加一些平時感興趣的活動。改變其消極的思維和不良的認知,陪伴其走出痛苦的狀態,使其儘快恢復健康,過上正常的生活,並注意預防復發。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馬海玲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為什麼抑鬱症患者不愛動這個事情了。


就是,我們心境和心情,他是總是在變化之中的。

比如,一般來說,我們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用我們的俗話來講的話,就是心情好,心情差的情況。


我們可以試著回想一下。

心情好的時候的狀態,和心情差的時候的狀態是怎樣的?


1.心情好的時候。


我必須要舉極端例子,這樣才方便理解。

比如你突然中了500萬,或者,你心儀的女神男神同意你的表白了。

這個時候,你的情緒達到了一個峰值。


在這個情況下,你會看誰都很順眼。

你渾身充滿能量,甚至,你走路都是蹦蹦跳跳的,絲毫不在意被人的看法。

以前你討厭的人,在這個時候,你都會覺得他突然怎麼這麼可愛。


然後,你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你突然有很多想法,也有很多事情想做,你也真的去做了,比如旅遊,和兒時的夥伴打球,看書,學樂器,學習你想要的知識,你在事業上,工作上,也突然變的更加有動力了。

對很多事情充滿了好奇心,和興趣,也想去嘗試。


充滿精氣神,自信也提高了,感覺給人感覺也比較積極快樂了。

對前途悲觀失望。


你對生活也有這比較美好的嚮往,對現在的狀態也是比較滿意的。


這就是我們心情非常好的時候。

2.相反心情非常差的時候。

也許你就會是相反情況。


比如失戀了,事業到了低谷。

這個時候,你鬱鬱寡歡,喪失了對未來的希望,以前喜歡的人,甚至都開始變的討厭,變的畏懼,不想和他們打交道。

甚至這個時候,連最親近的人,你都不想去讓他們觸摸到你。

你比之前變的更加自卑,自我價值變的越來越低。


當然,你對事業也喪失了足夠的動力,很本來很感興趣的事情,甚至都提不起興趣了。

這個時候,假如有人看到了你,會覺得你怎麼意志這麼消沉,沒有了以前平日的那種非常有活力的感覺。


甚至會覺得你有點萎靡不振的感覺。

你不再對未來產生什麼希望,你就是覺得,這個時候,你就想休息。


其實,抑鬱症,更多的時候,就想心情非常差的狀態。

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抑鬱情緒。

但是,沒有上升到抑鬱症的境況。


就想以前有個流行詞,叫鬱悶。

就是抑鬱的開始。


心情非常糟糕,就會有抑鬱。

自然這個時候,你能量最差,你什麼事都不想去做。

如果長期處在這種情況,就像一個深淵一樣拔都拔不出來。


貓黍說


因為抑鬱這種感情,就是一種多方面抑制的狀態。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心情不好,壓抑,悲觀,對於什麼事情都沒有希望,總覺得自己處在一種很消極的狀態中。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整天樂觀向上,笑口常開,那麼哪裡還有什麼抑鬱可言?開朗快樂就是抑鬱的反義詞,很多抑鬱患者,就是遠離了開朗和快樂,變成了悲傷和鬱悶的代言人。

心情總是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兒,自然也就不喜歡活動,不喜歡和別人接觸,不想出門不想去玩,可能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天,也不喜歡跟家人交流,更不喜歡說話,如果出現這種表現,那麼真的要小心抑鬱了。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我們要做的是多一些關心和愛護,而不是看熱鬧,冷嘲熱諷和歧視。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有可能會遭遇抑鬱症,這個時候一定要求助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可以冷漠放任,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可悲後果。


婦產科女司機


抑鬱症是一種心境障礙,確切的說應該把抑鬱症稱之為抑鬱障礙,這種疾病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認為前途暗淡、自罪觀念、覺得活著沒有價值,繼而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那麼抑鬱症患者為什麼那麼不愛動呢?這其實只是抑鬱症患者的一個症狀,因為意志、活動減退,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鬱性木僵”。這種不愛動是病理性的,一方面是大腦內的神經受體5-HT功能低下,會導致人情緒低落,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那麼久開始懶散、少動,因為情緒低落,對什麼都沒有興趣,自然不想出門,也不想和人交流,甚至怕出門,只想把自己封閉起來,如同行屍走肉一樣。

但是不愛動只是抑鬱症患者的一個表現,多半是出現在情緒低落、興趣喪失之後的,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用抗抑鬱藥物改善這種情緒症狀,情緒症狀稍微改善以後就要介入心理治療。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崔春玉: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不愛活動只是抑鬱症病人表現出的一個症狀。

抑鬱的主要特徵是心境低落,程度達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會功能受損。抑鬱有以下六個主要表現:

興趣減退甚至喪失。整日悶悶不樂,無愉快感,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

對前途悲觀失望。似乎生活、工作、學習都前景暗淡,事情已經無可挽回和不可收拾,嚴重者可感到絕望。

無助感。病人感到對處境毫無辦法,對自己的不幸和痛苦無能為力,感到別人對他愛莫能助,儘管他完全能體會到別人的善意,看到別人在為他操心努力,但他感到無濟於事。

感到精神疲憊。似乎精力已經耗盡,想振作也振作不起來,至少無法持久。病人感到缺乏動力,似乎沒有別人催促或推他一把,他就什麼也不想做,也動不起來,有人自稱為“人間倦遊者”。病人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與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

自我評價下降。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沒有意義,活著還不如死了的好。嚴重者常有自殺念頭,甚至有自殺行為。

抑鬱症病人由於心境低落,導致社會功能受損。家人應給予必要的看護,及時就醫。

有一些群體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例如,最近分娩或患者有中風者,帕金森氏病或多發性硬化症病人,應多多關注,家人給予更多的陪伴,及時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面對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