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裡的換水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定時定量的來操作為好!

養魚老道真的很不明白,為什麼到現在了很多的魚友還在糾結於,魚缸裡用不用換水的這個問題,其意思好像是說,只要是我們魚缸裡的濾材達到了相當多的數量,我們就可以做到了很長時間不必去換水了,比如說半年或者一年。

養魚老道昨天晚上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理論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魚缸裡的換水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定時定量的來操作為好!

三十年前我們飼養金魚的時候,大部分採用的是古法養魚,一般的都要定期換水,後來發展到了小型熱帶魚,那時候也沒有個水泵,也沒有個過濾,為了保持水質,大家也是天天抽底換水。

魚缸裡的換水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定時定量的來操作為好!

再後來才出現了過濾棉這個東西,那時候也不知道什麼硝化細菌,大家都是清洗濾棉外加適當換水,有比較勤快的仍然是每天堅持抽底換水,包括現在的很多觀賞魚發燒友,特別是我們七零八零後的,還是信奉這個理念。

而到了十幾年前,隨著銀龍魚、金龍魚開始大行其道,也包括了羅漢魚的盛行,就是從這幾種所謂的高檔魚出現開始,養殖觀賞魚的世道就變了,什麼硝化菌理論、什麼三菌四菌開缸、什麼闖缸魚、高檔濾材全部都一下子蹦出來了。

魚缸裡的換水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定時定量的來操作為好!

因為龍魚是從東南亞開始流行然後傳到國內,當時能玩得起的大多是些有錢的小老闆,他們對於觀賞魚也可能並不是出於熱愛,在養殖上當然是越省事越好,濾材越高檔、越多越好。

後來漸漸地在魚友中流傳開來,再加上稍微的商業炒作,而且龍魚習性又比較的敏感,身價又比較的高貴,等等原因吧,所以經常性的換水也並不適合龍魚的飼養,因此濾材高檔點使我們適當的延長點換水時間和換水量也不為過。

魚缸裡的換水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定時定量的來操作為好!

但是對於大多數養殖普通觀賞魚的魚友,也照著那個方向去走,就不一定是正確的了,一個一米五的魚缸裡養殖一條龍魚和養殖一群鸚鵡魚,其概念完全是兩回事的,即使我們在濾材上再怎麼高檔、再怎麼去添加,只要是養殖密度稍微一大,所有的問題都會走到了一個死衚衕裡,那就是氨氮超標,我們必須按時換水。

魚缸裡的換水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定時定量的來操作為好!

包括了現在市面上百分十九十以上的觀賞魚,都是需要我們定時定量的去換水,才能夠解決實際性的問題的,就算是龍魚、魟魚等,如果沒有足夠大的飼養空間,也得定時定量換水,只是換水量需要循序漸進,每次少量更換而已。

魚缸裡的換水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定時定量的來操作為好!

所以說養魚老道在此提醒各位魚友,我們還是實實在在的通過適當的換水,來解決水中氨氮含量過高的問題,我們根本沒有必要把所有的養魚精力過多的投入到養菌、養濾材的誤區中去。

其實魚缸的水質維護並不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我們只要有和魚缸相應配套的適量物理過濾系統和生化過濾系統,能夠保持住水質的平衡就完全可以了。

魚缸裡的換水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定時定量的來操作為好!

這個東西只是需要我們去想辦法調節,而不是去想辦法加量,當水泵和濾材以及魚兒密度都達到一定的限量之後,我們照樣還得通過適當的換水才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