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房子時首付是怎麼籌的?

人生禪語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對於有錢人來說,根本不需要首付,都是全款。我現在說說我們這些上班一族是怎麼來籌借首付的。以我個人親身經歷來聊聊首付是怎麼籌的?

第一階段:08年剛大學畢業就來了鄭州,從事金融行業,那時候的工資就600,房租350.一年下來還欠了一屁股的債,自己都養不活自己根部就沒想過買房,也沒有關注當時鄭州的房價。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11年,也工作了三年時間,眼見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也必須要有房子呀,沒房子也沒有女孩願意跟你。11年下半年就開始著手瞭解鄭州的樓盤,鄭州CBD當時的房價最高,大概10000左右,二環的8000,左右,我買了三環附近的一個小三室,6700一平米,總房款68萬,首付款20萬。當時手上只有4萬現金,從親戚家借了10萬,從同事和朋友各借了4萬,就這樣籌夠了首付款,買了人生的第一套房。

第二階段:16年,家庭原因,不想父母以後回農村,以後年紀大了就更加不方便,就在我們的小縣城買了一套房子。單價4000,總房款60萬,我首付了40%,這個也是最近幾年的積蓄。這次沒有從別人借,當時我朋友都勸我別回小縣城買,說以後升值空間不大。2016上半年鄭州的房價正是個價格低點,下半年就開始突飛猛進,一直漲到17年,部分樓盤都漲一倍。

第三階段:人生就在於折騰,不能有小富即安的心理。畢業這麼多年,15年那時候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也沒有考慮過再買一套。眼看房價一天一個價,三天一小漲,七天一大漲,各大媒體都是在討論房價不斷創新高。我終於也按捺不住了,17年年底,我在南三環和南四環之間,買了個學區房,單間14600,總款220萬,由於鄭州二套限購首付60%即132萬。這次從我好朋友借了30萬,年息5%,購買了一套改善型的房源。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我想說明以下幾點:

1、要學會利用槓桿和資源,房價現在不買以後會更加買不起。如果是剛需,想辦法要籌夠首付款,儘管以後生活會有壓力,總比被房東年年漲房租,跟狗一樣被他們到處攆要強萬倍。我是對年年搬家厭煩透頂!

2、人生短暫,乘年輕多多折騰。人生能有幾回何?此時不博何時博?

3、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要多多關注國家時事政治和房地產政策,不能僅僅關注自己的行業信息這一個小圈子,那樣會和時代落伍會錯過很多機遇。


以上是我個人的真是經歷和想法,更多財經地產新政資訊,多多關注-吉吉視覺,不勝感激!


鋼鐵俠情


簡單的說一下我是如何湊籌到房子的首付的吧。

我是今年一月份買的西安的房子,買的精裝修,總價78萬,首付需要24萬。

由於我17年6月剛畢業,所以沒有錢,手裡只有5000元,也來回看房子基本花完了。

我是如何籌的?

而我家砸鍋賣鐵只湊齊8萬元。

哪麼剩下的16萬全是借的。都是找親戚借的。

四叔和二叔兩個借了8萬。舅舅借了4萬。小姨和姐夫兩個借了4萬。

就這樣將24萬給籌齊了。

下面一點感悟分享給大家

  • 如果真想買,就認認真真做個預算,不要光想,那個筆和紙,認真算一下。
  • 先彙總一下自己的資金,然後彙總一下家裡的資金。
  • 在仔細調研一下所要買房子的城市的房價,以及你要買房子共所需的資金。
  • 從而,明確自己還缺多少錢。
  • 最後,和家人商量是借還是貸款,或者買個小戶型。
  • 不要光想著買大房子,沒錢了買個小的也可以,總比沒有的強。

其實,不認真做個調研,不認真做個預算與計劃,光憑腦瓜子想,那確實給人的感覺真買不起。但是一旦你認真做了預算與調研,或許會發現其實你差的並不多。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喜歡了就點個贊,關注我吧!


強仔聊財經


我兒子2017年年底在北京買房子首付要250萬,兒子說爸爸媽媽你們湊200萬我自己有50萬把房子首付款付了,我們還按揭。我們一家人商量後,為了兒子能儘快結婚我們湊錢買房吧!可是說著容易做著難,200萬對我們一個小縣城一般職工來說簡單是天文數字,我和丈夫這幾年有一點存款,不多隻有30萬,住房公積金貸了40萬因為我們只有3年就退休了所以住房公積金貸款少。房子抵押貸款30萬,親戚朋友借了80萬還差20萬,這20萬又怎麼辦呢?那段時間我急的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整個人廋了一圈。兒子知道我們這麼艱難就說媽媽我把房子退了吧,我不想讓你們這麼辛苦。我說錢都交了這麼多,現在退了不划算,只差20萬我們再找朋友藉藉,辦法總會有的。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我們給弟弟和妹妹借了信用卡,加上我們自己的信用卡總算把這20湊夠了交完了首付。首付雖然交了可是以後的日子就更難過了,怎麼才能還清這些錢呢?我簡直不敢想。


手機用戶荷葉清香123


我2017年底在北京買了一套,都說房價要跌,我媳婦則說必須要買,肯定要漲,而且又是剛需。現在來看,媳婦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

我們買的是個二手房,按北京的行情來說。房子大概300多萬,由於芳齡長,所以貸款年限只能是20年,而且單位交的公積金係數也比較低,所以又要組合貸。加在一起的因素就是。首付至少140多萬,加上各種中介費稅費一起,要150萬。

那麼這個首付怎麼來的呢?

一部分是自己的,大部分是爸媽湊的,小部分是媳婦父母的,還有一部分找朋友借的,就這樣湊齊了房子的首付。

其實只要自己的首付能差不多湊齊,就要買了。為什麼呢?你的錢增長速度一定是沒有物價漲得快的,所以買了房子,等於你把錢投入了固定資產,這也是會漲的。並且這是剛需,那就更應該買了。

買房過程中重要的是什麼呢?

第一當然是選擇了對的人房子。

第二是找了一個好房主。這很關鍵,因為很多房主若是不配合或者對房子的狀況不真誠,那麼你就很被動了,比如哪裡漏水不跟你說清楚,比如周圍鄰居發生了什麼不和你說清楚,這都會影響你之後的體驗的,畢竟你買房子是要住的。

第三是找對中介。這一點可以幫你省了很多錢,就以北京的某中介為例,承諾一個月之內房到手。但是中介費高,手續正規。不過你要多付差不多快10萬。若是找了一個一般的中介,靠譜的人,這就不一樣了,中介費低,意味著中介小。可能辦手續不保證,但是事在人為,我們就找了一個小中介,但人還算靠譜,中介比之前的省了快6萬。這就是套路,你不知道就等著花冤枉錢吧。


老王偵查記


說說我的經歷吧。我是大學畢業後差不多6年的樣子買的第一套房子。當時我看中的房子是個小戶型(大了實在買不起啊),8000多一平,首付加上稅費差不多要18萬多,月供2400。那個時候剛工作,手裡滿打滿算就只有6萬塊錢。我當時的想法是,房價肯定還會漲,現在不下手保不齊薪水上漲幅度追不上房價,所以心一橫,借錢也得買。

於是,我借遍了親戚和不錯的朋友,湊齊了這18萬多,買下了這套房子。

說實話,當時壓力還是不小的。雖然和同齡人比自己的工資水平還算不錯的,可是要還房貸,還要還借的債,壓力就比較大了。欠著別人錢心理總是不踏實,所以那段日子過的也是比較拮据,只為一個目的,儘快把欠賬還了。當時我一邊上班一邊在打理網店,那個時候網店沒有現在競爭這麼白熱化,收入還是不錯的,所以不到2年就把欠款還清了。

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還2000多塊錢的貸款也越來越輕鬆了。現在那套房子差不多30000一平了,現在想想還是很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


睿兒媽有話說


去年國慶買的房,當時手裡只有5萬,首付需要23萬。給爸媽借了9萬,給準岳父母借了6萬,給同事借了1萬,給三姨借了1萬。給媳婦的姐姐借了1萬。就這樣,首付有了。

本來一開始準備給平時的哥幾個借一點的,但是得到的結果都是沒錢。或許是真的沒錢吧,不管怎麼樣,房子總算是拿下來了。

現在還欠父母的9萬,其他基本還完。就還貸款和父母的錢了。加油


秋楓37171820


去年趕在最後一波漲價大潮前,買了一套二手房78wan ,付了百分之80,自己有32萬父母拿了10萬,丈母孃拿了15萬,老婆的姐姐和舅舅各借了5萬,老婆的奶奶還借了一萬塊錢給我們做生意週轉資金,不過全部弄好了還剩5萬,立馬還給老婆的舅舅了,現在各種還債中...


她雅美業


我就在今年五月一號剛買的房子。我男朋友是河南鶴壁的,我們最近幾年不打算去那邊發展,因為那邊工資低,但是離他家近,我們就想不管以後住不住,或者當成一種投資也好就在那邊買了。

我們買的期房,房子總價60W,首付50%來算要30W,我自己有十萬,他爸媽出二十萬就夠了,貸款也不多,以我和男友目前工資水平沒壓力,幾年就可以還完。


Coco80582


我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小夥子,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那時只有1000塊左右的工資,因為是住在公司宿舍的,所以每個月可以存起600元左右,老家是務農開銷很少就不給家用家裡,傳統節日除外。在這過程接接觸了一些理財產品早,學了投資,3年後公司重用收入相對加多了,加上存款基本可以支付城鎮的房子首付,本來還不想買房子的,因為要結婚了所以要有一個自己的家。


八駿馬540


1點5線,首付6成的來答一下。一個整數是自己攢了多年的,然後賣了一套自己十年前買的3線價位的老房子,家裡又支援了幾萬。總共加一起一百多萬,終於勉強湊夠一套1.5線普通剛需房的首付。剩下的跟銀行借,然後慢慢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