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傳統武術不敢面對現代格鬥術,這是為什麼?傳統武術真的沒落了嗎?

縱141793341


看了不少人的回答,我感覺可能很多人多中國武術有著很大的偏見,就像很多人對中醫有偏見一樣,所以決定寫這篇文章來糾正一下大家的看法,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寬容,不要把我罵得太慘。

中國武術不是不行,而是不好打、不敢打。

為什麼要說中國武術不能打、不敢打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中國武術的殘酷性,與其他國家的技擊術比起來,中國武術是非常殘酷的,很多招數打的都是人的弱點,比方說踢襠、釦眼、擊喉、擊耳後根、太陽穴、後腦勺等要害部位。

中國在建國以前的武師一般不會輕易與人比武,為什麼要這樣做,是因為一旦動手就要分生死,一個人練功十多年,到最後幾分鐘就死在別人手裡,不管怎麼樣都是說不過去的。

所以以前的武師如果互相沒有恩怨,基本上只做切磋,避免因為失手而導致對方的死亡,從此結下仇怨。

因此在現代社會里,中國武師能隨便和人比武麼?武林大賽可不是運動會,要是真打的話,幾輪下來選手非死即殘,這樣的武林大賽估計一次都辦不下來,為什麼?輿論壓力太大。

現代社會里,很多所謂的大師,除了騙子以外,其他的人沒幾個是真正參加過實戰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高手。

我們看看新聞裡的那些穿著道袍、袈裟、白衣白褂,上武林大會上表演的人,這些人是武林人士麼?他們根本都不是,這些人都是騙子,真正的會武術的人在那裡?除了部分人隱藏在民間,還有一部分在部隊裡。

說句真話部隊裡的武術高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人是誰?咱們的周總理,周總理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八卦掌師傅韓慕俠的弟子,練過八卦掌,這個估計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此外還有一個人著名將領也是練武的,他就是許世友,據說許世友舞凳子是一絕,凳子舞起來能水潑不進,這在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而且許世友在抗戰中一向以敢打敢殺聞名,曾多次參加過敢死隊,他能在戰爭中活下來,與其高超的武藝不無關係。

建國以後,部隊為了給士兵編撰一套格鬥拳術,將很多武術家都請了過去,並且博採眾家之長,最後編成了一種拳術,那就是大家都在練的軍體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格鬥拳種之一。你說要是武術不管用,國家會在部隊裡推廣軍體拳麼?國家不傻、軍隊也不傻,對吧。

現在我們有很多民間人士也在練武術,比如雷雷之流練的太極拳什麼的,他們只能說是在練,不是在打,這種中國武術與外國技擊最大的不同。

中國武術其實是一門非常系統科學的技擊,因為他講究的是練和打分開,練的時候有鍛鍊的效果,能夠有效的保護身體,所以練武術的人一般都很長壽,比如著名的長江大俠呂紫劍,年輕時曾經打死過馬歇爾的第一保鏢,活了121歲,如果僅僅從健身的角度上看,練武也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方式。

此外練武為什麼要講套路,就是因為套路是最基礎的技擊招式,而且這些招式非常科學,練武就是要把所有的套路練熟,練成下意識的動作。只有這樣才會在危險關頭,下意識的選擇最有效的一招擊倒對方。打就簡單了,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最直接的一招擊倒對方就可以了。

當然了在民間的大師們,這些人基本上會練,但是沒有參加過生死實戰,一個武師如果光靠練,但是不實戰的話,他的水平是沒辦法提高的,只有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殘酷廝殺,這個武師的手藝才會千錘百煉,最終化為國技。而那些從來都不實戰的武師,不是在練武術,而是在講武術

本人雖然不會練武,但是我身邊卻有幾個練武的人,其中有一個還是我的高中同學,他由於長期練武,身體素質極好,普通人冬天需要穿厚夾克的時候,他身上穿的基本上即一件長袖T恤,等到下雪了才會加一件夾克,問他冷不冷,他說一點都不冷,渾身熱氣騰騰。

而且這個同學練武之後,眼神特別犀利,要是他發怒看人的時候,能讓人感到心裡發寒,他自己解釋說這是煞氣,師傅有時候會帶他去墳地裡過夜練膽量,這哥們只要你不激怒他,平時都是笑眯眯的,也從沒見過他出手,但是大家卻都知道他厲害,這可能是那種天生的危險感吧。

最後大家可以搜一搜當年中國保鏢與俄羅斯特種兵的對抗視頻,裡面用到的基本上都是中國武術裡的普通招式,相信喜歡武術的都能看得懂,我就不多說了。


落下m


作為一個先練散打,再練跆拳道,打過業餘賽,後改練傳武的人,我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我一開始以傳武為基礎,後改練散打,我的散打路會走得更遠。

現代搏擊講究抽取最簡單最實用的那幾種格鬥戰術強化訓練,用於擂臺格鬥。而傳統拳很多套路招式,你根本不明白其意義所在。就像一些看似無意義的翻掌轉身啊什麼的,根本無法用於實戰。

但後來我練傳統拳久了,形成了一些本能意識,再結合一些現代格鬥訓練,會發現我多出了很多“奇異”的意識。例如在反擒拿時,我會有了本能的“縮骨”脫離擒鎖的意識。我才明白我練的套路講究的用力方式就是在鍛鍊這個意識的。這種意識在現代訓練體系中是練不成的。

再舉個大家都看得見的粟子~李小龍。

無論李小龍在自己的搏擊體系中融入多少拳種的元素,他的發力及攻防意識都是詠春拳的意識。用金庸小說的武功打比方,就是小無相功。無論他用什麼武功,功底還是小無相功。

那種通過系統習練某一傳武拳種所形成的攻防及發力意識,日後改練其它搏擊手段是很難洗去的。但如果你練成了某一傳武拳種的攻防及發力意識後再習練現代搏擊,你會發現在某些方面你會比單純練習現代搏擊的人多了些特殊或者說特異的意識,這在現代搏擊中或者會變成一種優勢。

但這種優勢不代表你就能越級挑戰職業拳手,因為無論是訓練量還是實戰經驗上,你與他們都有天淵之別。這種優勢只相對於體格相近的人之間。世界上不存在著僅憑招式特異就能越級挑戰的“獨孤九劍”。


所以,道理也很明顯了。傳統拳練習者就算懂實戰,因在訓練量及實戰經驗上的差距,也幾乎不可能在擂臺上戰勝職業拳手。

而業餘拳手嘛,我就看過一視頻,我們佛山一武館的,有個練散打的上門挑戰,被館長兒子20秒內放倒抱頭護頭。

至於王八拳這問題,請自行搜索《散打教練與跆拳道教練在大排檔發生鬥毆》,無規則下,如果雙方都是練過且拼命的情況下,其實都容易打成王八拳。在這樣的條件下有時候傳武練出來的打架意識可能更佔優。

而且有時候為適應競技規則而作的訓練形成的搏擊習慣,是不利於無規則搏擊的,例如我練跆拳道久了,穿甲實戰和不穿甲的條件實戰打多了,後來形成一種意識~見到對方不穿護具就不會出力踢,會收力。這樣的意識在打架中是有很大問題的。

我本人倒是希望傳武能以散打規則結合散打訓練公開交流,畢竟法治年代了,到處都是天眼,不允許鬥毆。那要養成實戰所需的心理素質,還是得靠有規則的競技比賽的。


雲出無心David


這幾年,隨著傳武在與格鬥拳手進行比武較技屢屢敗北,越來越多的人,對傳武的實戰性提出質疑。其實,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第一、對傳武概念理解不正確。傳武是一個廣義概念,雖然門派眾多,但一般包括套路(架子)、基本功、兵器、散打(拳腳散打與兵器散打)、攻防功法、輕功、點穴等。內家拳還要練習內功。所謂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而現在,人們一般認為,傳武就是武術套路,對傳武存在著認識偏差。

第二、從傳武的特點看傳武的實戰性。俗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傳武在歷史上本來就是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並經歷代武師不斷豐富發展,到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傳武中的很多功法可以致人重傷或死亡,但不能用於競技。比如掌法中的鐵砂掌,指法中的二指禪。筆者的家鄉有一位老拳師,自幼用綠豆練指法,如若被他的手指戳中,一般人都會疼倒。這說明傳武的一些功法是很厲害的。

第三、從傳武與格鬥的較技情況看。清末和民國時期,曾有多次西洋拳師與傳武高手擂臺較技的記載。筆者所在的滄州是國家命名的武術之鄉,著名武師霍殿閣、王子平、佟忠義、郭燕子等都是滄州人。霍殿閣在擔任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教習兼衛隊長時,曾擊敗兩個日本高手。王子平曾先後打敗俄國拳師康泰爾和美國拳師沙利文。雖然西洋拳師打敗過多名中國拳師 ,但這也充分證明,傳武並非不能實戰,怕格鬥也是不實之說。

第四、從現代傳武的發展推廣看。現代傳武更多是作為一種文化和強身健體方法來推廣。競技比賽內容僅是傳武中的套路與器械,傳武更多成為一種表演。當然,以類似格鬥的散打比賽為代表的傳武實戰也得到了不斷髮展。1987年,滄州舉辦了第一屆散打擂臺賽。近年來,滄州多個武館的散打隊,在全國散打比賽中,也戰績不錯。但傳武的很多實戰功法已經失傳,或者很少有人習練。這是一個基本事實。

第五、從傳武與格鬥的競賽規則看。由於受商業性主導,近年來,格鬥與傳武的比賽基本是採用格鬥規則,比如拳套、護具、禁擊部位等,傳武的優勢無法發揮,比賽中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所以,傳武與格鬥的較技並不能充分說明二者之間真正意義上的強弱。


傅世偉


現實很殘酷,傳統武術還有機會,但機會不多。

競技體育包含著運動員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和競技體育管理四個有機組成部分。現代格鬥術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傳統武術如果要追上這個體系,培育人才,需要時間。

一、運動員選材,最優秀的格鬥人材基本上被體校、省隊挑走,然後走體育大學的路,享受公務員待遇。傳統武術的人材的選拔奇缺。

二、運動訓練,散打有專業體育院校提供理論支撐,傳統武術大多仍然依據前人的書籍、宗師的模版進行練習,散打已經越來越重視每一個運動員的個體區別。傳統武術還是要學宗師的姿勢。

三、運動競賽,這是目前傳統武術最為有利的時機。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大量的賽事可以參加,可以舉辦。


福州禪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中國古代武術其實沒有什麼玄幻的。

和世界其他國家所有的武術一樣,中國古代武術精華就是實用,根本沒有什麼花招。

很多練武的人練上十年,其實只會幾招必殺技。

依靠這幾招必殺技,就可以行走江湖,保鏢押運、抓捕逃犯,混口飯吃了。

早在明代,戚繼光就曾經招攬過一些所謂的武林高手,試圖訓練軍隊,對抗倭寇。

但戚繼光發現,真正的高手的招數都很簡單,比如刀法、槍法、棍法,一旦生命相搏,其實就是幾招分勝負,沒有什麼太神奇的。

相反,一些所謂的高手,平時表演花招百出,但實戰中根本沒用。這些都是走江湖賣藝,糊弄觀眾的。


其實大家看看水滸裡面的史進。史進之前的武術就是花架子,能夠把棍子使的像風車一樣,武術套路練得非常好。

但是遇到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二招就被打翻。

王進來坦誠的說:你學的都是花棍,上陣全無作用。

戚繼光後來在訓練部隊時,特別強調實用,極其厭惡套路,一再強調士兵只需要將幾招使用招數練熟。

結果這些戚繼光的士兵,在和倭寇的戰鬥中具有很強的戰鬥力。

但是,一些人則不是這樣。


《日知錄》歷史記載,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進犯杭州。武僧教練月空法師親率30餘僧兵和倭寇對陣。

和尚平時使用的是木棍,上陣全部換成鐵棍。

實戰中,僧兵的鐵棍並不是倭寇的長矛、長刀對手,最終全軍覆沒。

當時明朝武將對僧兵相當看重,因為他們普遍練武10年以上。而明軍普通士兵都是臨時徵召,練武不過一年半載。誰知道,僧兵如此不堪一擊,還不如普通明軍。武將大感失望,之後再也沒用用過這些僧人了。



以上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個道理。

古代真正厲害的武術,壓根沒有什麼門派、國家的區分。上陣殺敵,全世界無非就是簡單的幾招,沒什麼複雜的,就看各自訓練情況以及實戰經驗。

就比如僧兵,因為練得不對頭,都是花架子,所以練了10多年也沒用。

相反,即便普通明軍練習真功夫,一二年就有明顯實戰效果。

所以,真正的傳統武術本質和國外武術也沒有區別,都是最快最有效的殺死至少是擊倒對方。

只要不是花架子,只要練到家,傳統武術也是會很厲害的。

但是,現代的所謂傳統武術,絕大部分都是不堪一擊的花架子甚至舞蹈表演,或者乾脆就是騙子。

這種人去和類似於明軍或者倭寇那種系統、專業的搏擊運動員對抗,自然是自取其辱而已。


其實,日本的空手道早已做過改良,不是古代的空手道。

而韓國的跆拳道,根本就是日本空手道演變而來的。

所以,傳統武術根本沒有必要死守著過時的花架子不放,老老實實按照現代格鬥的標準訓練吧。

另外,求求什麼大擺拳什麼太極大師,不要再上臺丟人了。沒多久,日本人又會把這些擂臺賽當作抗日神劇一樣的笑話來看了。


薩沙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值得回答的,也很有意思。因為它目前已成了網上較為引人關注、熱議的話題,也反映出現實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

此問題引發於,業餘賽格鬥狂人徐曉東以“打假”為由,挑戰傳統武術大師一事。我們暫且不論此“打假”的真實性和它的合法性,以及格鬥比賽的規則。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傳統武術和現代格鬥競技比賽的碰撞,及傳統武術的發展。

其一,對格鬥的界定。

格鬥:就是博擊,鬥殺,其真接目的就是要制服和鬥殺對手!為達到此目的,可儘量利用自身的特長和絕技,甚至於不擇手段!

從這一定義來論,嚴格地說,現在的武術表演、比賽,以及拳擊、自由博擊,都不在“格鬥”的範圍,和“格鬥”無半毛錢關係!它們都是表演、比賽,頂多算是項競技體育或商業活動!

世界上最早的“格鬥”,應是中國為戰爭選拔軍隊人材,而產生的校場比武,打擂臺,大家使盡拳腳和兵器絕技,以命相博殺,那才叫真正的“格鬥”呢!

後來,起源於歐洲“鬥獸場”的奴隸博殺,也算是一種“格鬥”。但要比中國的晚不知多少年,規模也根本沒法和中國比!

現在,世界的“格鬥”術鼻祖,《中國功夫》竟然被誣衊成“無實戰性”?真是太可笑了吧!

其二,中國武術和拳擊、現代自由博擊的碰撞。

這一點,說起來就太複雜了。它涉及到各國的:文化,道德理念,經濟,世界觀,法律,一時半會還真難以解釋清楚。

我這裡,只拿中國的“中國國畫”和外國的“油畫”來舉例,大家就容易理解了。這兩種藝術,同類,不同種。中國國畫重“寫意”,外國油畫重“寫實”,各有取向,各有長短。你說誰更強,誰更好?如若硬拿這兩種藝術來比勝負,你不覺得這是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是很可笑的嗎?畢竟,外國大畫家畢家索還尊中國的齊白石為繪畫大師呢!

應該指出,中國選手在世界的拳擊、現代自由博擊大賽中是吃大虧的,是完全不對等的競賽:外國的運動員是有著多年的經驗;規則也是別國制定的;其博擊技術也太簡單(就:直拳、勾拳、擺拳、抱頭避擊、低頭躲閃,就靠一股蠻勁,一身死肉,甚至靠打激素、手套的質地);場地窄小,不讓騰挪快移,都限制了中國功夫的發揮。

其三,中國武術的發展。

中國武術,不是無實戰性,更不是無用,而是被忽略,沒有真正發展。不應該被貶低,不應該被拋棄,而應該大力發展。

自從“鴉片戰爭”,外國入侵者用堅船、槍、炮、擊敗中國人的幾乎是赤手空拳相博後,中國武術就遭受到沉重的打擊。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武術就分化成:健身,修身,表演、比賽為重。中國武術的格鬥、博擊性還雖然尚存,但早已隱於民間,不被發現和利用!

我小時的親身經歷,拿來跟大家分享。我小時,大院裡有一半大老頭(約五十歲),常年練太極拳,並收了一小孩做徒。一次,有街頭的青年流氓,欺負那小孩(那流氓比孩子高大多了),打鬥中,孩子的步子移動飛快,閃躲靈活,瞧準機會,只照那流氓的太陽穴一擊,流氓當即倒下。事後,那流氓再也不敢惹那孩子了!而,那孩子倒被他師傅臭罵了一頓。


中國功夫要溶入世界拳擊、自由博擊大賽,取得好的成績,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不要急躁,不要聽別人說三道四,更不要妄自菲薄,自廢武功!要沉下心來,多練基本功,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還要爭取比賽規則的話語權!

相信,假以時日,像世界的乒乓球賽一樣,中國功夫會恢復它本來的面目,讓世界佩服,敬畏!


新說新立


首先要搞清楚傳武拳腳功夫是冷兵器的補充,不是傳武的全部,而且古代冷兵器是主流。冷兵器被淘汰,現代搏擊專攻實戰對抗,高低擂臺上見分曉一目瞭然,信息化時代使全世界各國的搏擊技術交流融合,這非常容易沒啥神秘可言,發展非常迅猛,水平提高也非常快,看看UFC就知道。傳武大多還在死守老祖宗時代一家一廟留下來的“神功秘籍”能不落後嘛?老祖宗用馬車、牛車,你就不承認現在的汽車,可不可笑?面對現代搏擊打不贏、輸不起,搬出殺人技,規則限制、武林傳說、“真武”秘不外傳,等等藉口掩蓋自己的虛弱。更可氣的說法是高手在民間,大師在深山,但講武德不出手,你們打打殺殺是末流,為了商業掙錢。虛偽的佔領道德高地,歪曲武德的概念。“武德”講的不出手傷人是不持武凌弱,不在亂世胡做非為等等正能量,絕對不是當縮頭烏龜不敢和高手過招,所以對那些敢挑戰現代搏擊的傳武人還是要點讚的。金庸對武德總結得最到位,“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對武德最好的詮釋。傳武后人天天吹老祖宗擂臺打死誰,怎麼神功無敵,一掌打死牛,一腳定乾坤,到自己這一輩就不能出手了,這不是自相矛盾嘛。再看看梅老師等武者吸取眾家之長研究推廣散打,一代先驅功德無量,就是散打面對綜合格鬥MMA也落後了,想進步也得學習提高,非常佩服率先在UFC賽事拼搏的中國運動員。傳武不進行重大革新,當鴕鳥把頭埋在沙子裡,必然被歷史淘汰。


Mggyyy


拳擊三板斧,其實也是中國武術招數,中國武術那家門派都有這三招,可惜沒人去用,不是落伍,是對練太少了,搏擊訓練和抗擊打能力還有擂臺比賽太少!中國武術慢慢變成了表演和體操!加上金大師的小說影響,什麼九陰白骨爪,劈血劍譜,獨孤九劍,降龍十八掌,把中國武術表演推上了歷史高潮!程咬金的三板斧,多厲害!拳擊也靠這三板斧!不過,中國特種部隊也練的是中國武術,照樣厲害,警察學校練的擒敵拳一樣厲害!要多對練,多擂臺比賽,任何一門功夫都不會差的!


註冊電氣工程師講座


現在傳統武術也在吸收現代格鬥的營養,比如對抗意識、打沙袋等等,現代格鬥作為竟技體育之一,在街鬥、養生理唸的侷限性,也有了解傳統武術的願望。

把二者對立起來是很可笑的。

傳統武術註定要走向大眾化,因為人們要健康,要有一定的防身能力,這種方式它不挑戰自我體能的極限,畢竟走在馬路上,你砬不到幾個冠軍。

現代格鬥的風釆只能限制在賽場上,它是競技的體育形式,首先有兩類人練不了,少年和四十歲以上的人。

少年要學習,臉受傷會耽誤功課,中年人正是社會的中堅,身體的體能、柔韌性都難以適應格鬥的劇烈。

從受眾面上,武術更適合當今社會。

但武術被某些家們糟蹋了,蒙上了很多神秘的霧紗,這一點不如格鬥更現實直接。

繼承武術,重要的是迴歸其傳統,讓技擊性、養生觀及文化情懷很好的融於一身,這樣就會遠離沒落,重回大眾的視線。


13483159185黃


傳統武術不是沒落,是見光死!

以前的這中國處於封閉之中,很多東西都缺乏交流,明明很多東西已經不合時宜,卻打著傳統和文化的名義在招搖撞騙。

傳統武術在以前的門派概念更像是一個大家族,講究的是輩分,絕少有各個拳系之間的交流實戰,有的只是擺架子,就比如像現在的老師打徒弟一樣,輕來輕去,還有輩分低的不可以打高的。那時候學武藝最主要的用途是雜耍和賣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