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的重要论述丨宣讲家网评论

摘要: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新时代产生了新的伟大思想。波澜壮阔伟大斗争的新时代,必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伟大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真理力量、不忘初心和红船领航的信仰力量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力量,因而这一思想是科学真理。

2018年11月27日,在对西班牙王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班牙《阿贝赛报》发表题为《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我这次出访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同往访国家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领导人一起探讨加强国际社会团结,完善全球治理,发展伙伴关系,深化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深刻理解“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的重要论述丨宣讲家网评论


当地时间十一月二十七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马德里,开始对西班牙王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舱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新时代产生了新的伟大思想。波澜壮阔伟大斗争的新时代,必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伟大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真理力量、不忘初心和红船领航的信仰力量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力量,因而这一思想是科学真理。人民有信仰,政党有担当,国家就会有力量,民族就会有希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被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所信服,继而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被写入党章,进而成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指导思想并被写入宪法,历史性地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高度统一,就在于这一思想具备了党的思想路线根本要求,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真理力量,极大地彰显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品格、理想信念和精神面貌与实践路径。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任何一个思想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并为人所信服,成为人们自觉意识行动的科学指南。何为彻底?就是强烈的问题导向意识贯穿始终,鲜明的问题导向一以贯之,不仅可以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同时也能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新时代主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就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仅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还更注重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思想是在深刻回答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在现实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并提出的。与此同时,更是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被反复证明是经得起实践、历史与人民检验的科学理论才得以发展完善起来的。其中,前一个过程侧重于从理论上回答时代之问,后一个过程侧重于从实践上解决时代难题。在这两大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尔后举旗定向、掌舵领航。诸如在举什么旗和走什么路的问题上,这一思想强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即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驳斥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而且还更加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及时汲取历史教训。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历史节点,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科学地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就为正确看待这两个时期的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即: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并且,在对待相关历史遗留问题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标准、以人民为主体,从理论上、从学术上、从政治上对那些“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予以迎头痛击,对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抗战史、新中国历史以及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史等等都进行了正本清源,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正确地处理好了若干个有着重大意义和深刻影响的政治问题与历史问题。其中,在2017年伊始,“八年抗战”的传统提法正式更名为“十四年抗战”,这就还原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全程性、完整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从而终止了史学界、教育界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抗战到底是八年还是十四年”的争议。而这些,都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的引领下对历史原貌的重塑和对历史真相的还原。

国内外普遍共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成熟的理论形态,其理论特征十分鲜明,主要体现在“理论的严整性、内容的实践性、精神的凝聚性、思想的创新性和本根的民族性”等方面。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理论的严整性,它以会议报告的形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使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有了时间表又有了路线图和规划书;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内容的实践性,它既在中国改革、发展、建设与治理的实践中得以初步形成、日益完善和渐趋成熟,又反过来用以服务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行动纲领;再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精神的凝聚性,它促使党心、军心、民心上下一条心,诸如增强和牢固树立“初心和使命”意识使得全党8900多万名党员始终以一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以及“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要求使得全军如“众星拱月”般地守护着党、守护着人民、守护着国家,此外“中国梦”思想及其实践也使得全国13亿多人集体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切感。然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思想的创新性,其创新的品格既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再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与再实践创新,也体现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这种“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创新运用”的理念及其实践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永恒动力。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根本的民族性,也就是立场的人民性,是让民族振兴起来、让人民幸福起来的科学指导思想。它不仅追思着民族的历史、观照着民族的现实、畅想着民族的未来,同时也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反映了人民的需求、代表了人民的愿望,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科学指南,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行动纲领,这是造福每一位中国人民,也造福整个中华民族,更是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力量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力量,民族才会有希望。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使得中国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现在,中国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发展道路,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所正式命名和提出的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科学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代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一百七十多年的振兴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共产党人九十多年的探索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六十多年的创业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四十年的奋斗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坚实深厚的思想基础,更加广泛、更加深沉和更加持久的发展力量。此外,这一思想还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合理地划分为了六个时间段,包括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第一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第三个时间段),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第四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第五个时间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六个时间段)。”这就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历史渊源、思想基础与内生的规律性。

由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是21世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有着“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的真挚情感,并对那些宣扬或鼓噪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异化论”、“无用论”、“终结论”和“失败论”的批马反马者予以了尖锐地驳斥与反击。这一思想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也没有失效,坚信科学社会主义没有失败,人类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生活也不会遥遥无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始终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对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美好愿景,如今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国家频频出现“回到马克思”和“重读《资本论》”的现象也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所秉持的科学性、革命性与真理性。《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七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实践为准绳,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以劳动人民为社会主体、以无产阶级为集中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引领下,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下,中国共产党得以诞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其间经历的建党、壮党、管党、治党和强党历程使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就始终保持着革命性、先进性和纯洁性,这种只有久经历练和饱受磨难才能被赋予的精神特质是世界上的其他各国政党都无可比拟的。由此带来的便是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每一次创新和与时俱进都能极大地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新的胜利与辉煌。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担当力量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一语道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报告不仅在开篇之处就旗帜鲜明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还在全文的第十二个部分指出中国共产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并“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018年4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也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由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担当力量就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世界各国谋发展上。

这一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本国人民的真挚情感,这一情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人民捧在手上,把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持续满足当作是我们党务必要实现的目标和务必要完成的任务。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这一思想先后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靠谁发展的问题以及由谁共享发展的问题。

由此,这一思想的人民情怀就内在地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第一,发展是为了人民,这是发展的价值追求;第二,发展要依靠人民,这是发展的源泉动力;第三,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这是发展结果的归宿。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只有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才能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在人民心中才有相应的位置。同样地,只有立竿见影、吹糠见米,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利益实惠、获得感、幸福感,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永远血肉相连,永远心连心、根连着根。

这一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民族的担当责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顺利完成富强国家、复兴民族和造福人民的神圣历史使命。历史和事实一再证明,一个缺乏理论创新思维能力的民族,是注定没有太大希望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也必然会在未来的改革大潮中被洪水所淹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胸怀世界,不忘本来,放眼未来,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的磅礴大气的全球观和气势恢宏的大局观来观察现实、掌握动向,并把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进步事业置放于世界各国的发展进步这一大格局中去加以考察、认知和把握。基于中华民族在古代曾创造过辉煌,在近代也遭受过苦难,在现代还饱经过沧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强烈浓厚的民族情怀向世人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这一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这一关注就是着眼于更好地解决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不仅要为一些发达国家解决经济失衡、政治失范、制度失灵、体制失效、社会失序的问题把脉问症,还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现代化困境”、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既不“脱钩”发展又不“依附”发展建言献策,因而是密切联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有风度,也更有温度。事实上,无论是社会主义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也无论是发达国家,亦或是发展中国家,所有国家都将走向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走上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可能不尽相同。

因此,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们总会遇到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总会面临一些共同的发展困境。尽管这些国家的具体国情、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各有不同,但中国在现代化之路上的探索经验与发展智慧仍然可供这些国家进行相应的参考与借鉴。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地诠释了中国道路的成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实践表明,一国发展道路的选择绝不能进行简单机械的嫁接、移植、复制,甚至是照搬照抄,而是要充分尊重、切实维护好本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安排设计社会制度的权利。

历史证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就深刻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极大地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情怀;为世界各国谋发展,这就集中地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情怀。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们前进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指南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