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見證國安成長

登泰山 见证国安成长

昨晚,北京中赫國安隊在客場憑藉比埃拉和張稀哲的進球,2比2逼平了山東魯能泰山隊,並以客場進球多的優勢力壓對手,隊史第四次加冕足協盃冠軍。由於盃賽奪冠,國安也獲得了一張直接晉級亞冠小組賽的門票。從跌倒的地方勇敢地站起來,國安用一個冠軍結束了本賽季的征程。而從這個冠軍背後,看到的是國安一年來取得的長足進步。儘管在防守端還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但經歷了一個賽季的拼搏和努力之後,國安將士們終於實現了賽前的諾言,把這座冠軍獎盃帶回了北京。

當時間回到3月份的濟南,國安正是在這裡以一場令人頗感意外的0比3開始了新賽季的征程。雖然結果足夠令人驚訝,但是球隊卻並未受到太大的打擊,從第二輪比賽開始,國安開始了自己完美的一段征程,17輪不敗的高光表現讓球隊長時間佔據著積分榜的領先優勢,要知道即便是9年前球隊獲得聯賽冠軍時,也從未達到過這樣的高度。

賽季初,當韋世豪等5名內援以及巴坎布和比埃拉加盟球隊之後,大家對於新賽季的國安就有所期待。隨著比賽的深入,內援逐漸融入球隊,外援扛起球隊進攻大旗的局面讓人非常欣慰,而在多場比賽中,球隊都打出了水銀瀉地般的進攻,這樣的長足進步確實超乎球迷們的想象。相比之下,球隊在足協盃上的一路高歌猛進更是讓人激動不已,從客場對陣上海申鑫隊開始,國安一路過關斬將,尤其在1/4決賽淘汰了狀態正佳的上海上港隊,更是提升了全隊的士氣,也讓包括施密特在內的國安將士堅定了一個信念,要把足協盃的冠軍帶回北京。

大家看到的是兩回合180分鐘的爭奪,而在這背後,球員付出的努力卻是很多人永遠也無法知道的。缺席比賽4個多月的李磊經歷了長時間恢復才重新走上球場,為的就是足協盃冠軍這個夢想,首回合帶傷堅持比賽的奧古斯托對於冠軍的渴望更是無人可出其右,可以說球隊在落後時沒有放棄,在經歷絕望的時候沒有退縮。這樣一支球隊帶給了球迷們希望,也讓大家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的確,現在的這支國安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必須承認的是,國安這賽季的進步是全方位的。儘管後防線的丟球數依然創造了新的紀錄,但不得不說的是,球隊在主帥施密特的帶領下,攻擊力被開發到了極致,而且球隊踢得更像一個整體,以攻代守的方式也讓球隊的比賽方式更加開放,而這也是之前幾年的國安並不具備的。更重要的是,球隊在跌倒的地方勇敢地站了起來,從0比3到2比2,雖然客場對壘魯能的施密特依然沒有率隊獲得勝利,但這一切和一座冠軍相比,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賽後,獲得足協盃最佳球員的張稀哲笑得很開懷,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在足協盃的比賽中有精彩發揮了。這個賽季他的表現其實也和國安一樣,經歷了起起伏伏,從禁賽10場中解禁復出之後,張稀哲正是在足協盃對陣上海申鑫隊的爭奪中完成了賽季首秀,那時的他比賽踢得少,狀態沒有最佳,而那時的國安也並不在最佳狀態。但無論是國安10號還是整支球隊,都沒有放棄,沒有灰心,一點一滴的進步之後,國安最終走上了冠軍寶座。出席發佈會的施密特同樣難以平復心中的激動,身著奪冠紀念T恤的他明顯是經歷了啤酒浴,他評價的也很簡單和直接,德國人表示球隊之所以能獲得冠軍是因為大家一直相信自己,一直主導著比賽,而這也是一個賽季球隊進步的最好寫照,這個冠軍會讓大家在以後的道路中更加自信。

本報濟南專電 記者 張昆龍

視點

九年又一冠 復興轉折點

伴隨著終場哨聲的吹響,國安將士們瘋狂地開始了他們的慶祝,9年的等待,國安將士終於再次品嚐到了冠軍的滋味。身披綠色球衣的他們上一次捧起冠軍獎盃還是2009年的北京,如今到了2018年的濟南,眾志成城的國安全隊用隊史第4個足協盃冠軍向世人證明,永遠爭第一不僅僅是一句口號,現在的這支國安已經邁出了復興的重要一步,同時也用冠軍迎來了復興的重要轉折點。

先主後客的賽制,人員不整的事實,似乎都對於國安的足協盃決賽之旅不利,但就是在這種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局面下,球隊實現了絕地反擊。7月份的上海,當時球隊就在危機時刻靠過硬的意志品質拼下了上海上港,如今到了11月份的濟南,同樣的情形再一次上演,就像賽前媒體分析的那樣,要想從山東帶走冠軍,心態比技術更加重要。

從1992年俱樂部成立至今,國安一直都是一支特點鮮明的球隊。球隊曾經多年位居聯賽的前三名,也一度是亞冠等洲際比賽的常客,不過作為衡量一個球隊實力的硬指標,國安在各項賽事中的奪冠次數卻並不令人滿意,足協盃3次捧杯固然值得稱道,但征戰聯賽多年卻只有一個冠軍的戰績還是和人們的期待有些差距。

正因如此,這座足協盃的冠軍獎盃就顯得更加寶貴和重要,這是球隊打翻身仗的重要戰役,也是復興路上的重要轉折點。如果說漫長的聯賽還允許一支球隊犯錯誤的話,那麼能在淘汰賽制的足協盃爭奪中笑到最後,現在的國安少了一些輕浮,多了一些穩健。

今年是中赫集團入主俱樂部的第二年,從去年的聯賽第9名到如今的足協盃冠軍,巨大的投入和更加規範的管理已經初見成效,一座冠軍獎盃也是對所有拼搏了一個賽季的隊員們的最好獎賞。

本報濟南專電 記者 張昆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