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的名字上火星,這場“旅行”不尋常

人類對火星應該說是“情有獨鍾”了。一直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火星的探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將人類送上太空,不過想法雖好,但如果要真正實現把人類送上太空,那可能是幾百年之後的事情了,小編無比盼望人類的科技技術水平能達到呢!

帶你的名字上火星,這場“旅行”不尋常

雖然人類自身無法登上火星,但是一位火星探測的“新兵”成功將超過240萬個人類名字帶上了火星,進行了一場特殊的“旅行”,這其中是不是也有你的名字呢?

日前,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存有逾200萬名太空粉絲姓名的微芯片帶上了火星,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20多萬粉絲,實現火星留名。“洞察”號的此次旅行,雖然看起來是萬眾矚目而又風光無限,但實際上,它最初的發射並非一帆風順。

帶你的名字上火星,這場“旅行”不尋常

按照原本計劃,“洞察”號本應於2016年3月發射,但由於攜載的科研儀器出現問題,發射才推遲到了如今,其身價也從原來的6.75億美元飆升至9.93億美元。不過,這一推遲倒是成全了不少的太空粉絲,在推遲期間,“徵集姓名上火星”活動中報名的人數由80多萬上升至240多萬。

除了帶上名字上火星,“洞察”號本次登陸的主要任務還是勘測火星,為火星做一次大“體檢”。體檢的主要設備有三臺:“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熱流和物理學特性探頭”以及“自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他們的作用分別是“對火星地震和地質活動進行監測”、“測量火星土壤深處內部熱量”以及“通過晃動研究火星內核的大小”。

除此之外,鏈科技小編了解到,“洞察”號還承擔了“時光機器”的使命,深入探測火星的起源與演化過程。

帶你的名字上火星,這場“旅行”不尋常

鏈科技成果庫項目:宇宙等離子體等領域中基於計算機符號計算的推廣雙曲函數法。

課題組建立了基於符號計算的“推廣雙曲函數法”。其變係數算法實現計算機化,具有較寬範圍的適用性,以求得宇宙等離子體等專題中若干變係數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高複雜度但有物理內涵的孤子型(非行波)解析解族(常規雙曲正切法的孤波解是其簡單特例)。

該法成功地用於宇宙等離子體等領域,為未來實驗提出可觀測的孤子型特徵。

鏈科技ChainTech中國技術信息大數據庫,專家在線實時諮詢平臺。專注於技術難題解決、技術成果引進,實現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平臺提供技術評估、技術創新、專家諮詢、技術推廣等系列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