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兩大省域副中心,荊州遺憾落榜,宜昌、襄陽攜手武漢

湖北省現在不可置疑的是中部地區的一流省份,與其大力發展武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近幾年城市經濟排名來看武漢已經穩進前10,讓東部強省的省會南京、杭州都在其“石榴裙下”,武漢這個曾經的東方芝加哥隱約有種“英雄”歸來之中,只能說久違了我的大武漢。儘管武漢已經貴為國家中心城市,然而在面對省內經濟平衡發展啊的問題,似乎“心有餘而力不足”,武漢偏於鄂東,而且湖北整個地區東部窄,西部寬,所以武漢對於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真的是不能讓底下的“兄弟”信服。

湖北的兩大省域副中心,荊州遺憾落榜,宜昌、襄陽攜手武漢

湖北省區劃

其實早在2001年湖北省社科院學者秦尊文就提出,建立湖北省域副中心,而在03年省政府就確定“一主兩副”的發展方向,與武漢攜手一起發展湖北,那麼作為歷史名城,三國名城荊州為什麼會被遺忘而落榜?首先我們還要好好看看湖北省的區劃,荊州偏於鄂南,而且也起不到帶動周圍發展的功效,最主要的就是要距離省會城市150公里以上,顯然宜昌在這一點也不滿足。宜昌、襄陽就像是武漢的左膀右臂帶動鄂西地區發展。

湖北的兩大省域副中心,荊州遺憾落榜,宜昌、襄陽攜手武漢

宜昌區劃

宜昌、襄陽不僅地理位置俱佳而且也是很有實力的,妥妥的綜合實力前三強。宜昌這座城市歷史悠久,是那個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而宜昌之名也是源於東晉,可以說宜昌近現代的經濟大發展,與兩個重要的民生工程有著重大關係,葛洲壩和三峽大壩的建成,把這個小城變成全國著名的“水電之都”,兩個大壩的建成不僅解決了困擾宜昌人民的長江水患,同時也帶來了經濟發展,三峽機場的建成,高鐵的通車,還有國家大力支持三峽經濟區的發展,宜昌有實力帶動鄂西地區發展。而襄陽的發展格局和武漢一樣都是“兩江三地”,未來襄陽利用自己的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汽車產業,穩固自己紡織業的優勢,結合自己的交通優勢,認真落實經濟發展。相信湖北未來在“一主兩副”的帶領下會走向另一個高度。

湖北的兩大省域副中心,荊州遺憾落榜,宜昌、襄陽攜手武漢

襄陽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