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伴隨著消費主義的快速擴張,許多名詞已經超越了它原有的含義,變成了某一類物品的代稱。例如,麥當勞變成了漢堡的代名詞,百度就是搜索的意思,而蘋果也可以賣到8000塊錢一個。

在中國,小浣熊這三個字不僅僅指相隔十萬八千里,住在北美洲的一種雜食動物。它還是方便麵的代名詞。更蹊蹺的是,它曾經居然還和八竿子打不著的《水滸傳》扯在一起,掀起了一場席捲所有校園的卡片風暴。一切的開始,都是因為臺灣統一食品公司的一個決定。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事情要從20年前說起。

1998年,《水滸傳》開始在央視熱播,成為全國人民茶餘飯後的談資。與此同時,統一集團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商機,決定在售賣的小浣熊乾脆面中,附贈水滸好漢卡。

決議通過後,統一集團陸續找來四十餘位中國畫師,模仿日本漫畫家正子公也的三國題材漫畫《繪卷三國原畫集》風格,開始進行水滸卡的創作。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正子公也筆下趙雲

據說,統一集團原計劃製作108張水滸好漢卡,後續又加上了包括高俅在內的六張惡人卡。在發行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水滸卡又進行了幾次改版及重新發行。

從地域上大致可分為北方版與南方版兩大類,其中又可以細分多個版本。這導致全國不同地區的小學生拿到的卡片在尺寸和細節上略有不同。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六版本卡片,大同小異

還有部分省份的水滸卡附在統一集團的另一款乾脆面產品中:小當家。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最初,對於統一集團而言,水滸卡充其量只是一次的成功的商業營銷活動而已。然而隨著全國小學生陷入收集卡片的熱潮中,水滸卡隨著小浣熊乾脆面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號。

小浣熊水滸卡於1999年正式出現在中國市場上。那時,電子遊戲方興未艾,電視節目、動畫片也少有專門面向兒童的優秀作品。

小浣熊水滸卡的製作團隊根據原著中的人物故事,結合日漫的人物創作元素以及瑰麗的想象力,完成了一批製作精良的水滸卡片。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第107位好漢鼓上蚤時遷,在卡片中被刻畫為忍者的形象。從中可以明顯看到一些日本漫畫的影子。

畫風精良水滸卡橫空出世後,加上電視劇的推波助瀾,瞬間變成了全國中小學生的掌中寶,心頭肉。每個人做夢都想集齊傳說中的梁山108條好漢。

打開一包乾脆面,看到一張爛大街的的卡片,整包方便麵都變得索然無味。下課後,男生擠在一起交談水滸卡的八卦,伺機向路過的女同學索要乾脆面裡的卡片。校園裡的垃圾桶裡開始出現成堆的麵餅,那只是富二代同學們集卡工程的副產品而已。

每一個趾高氣揚買到小浣熊的小學生背後,總跟著一群迫不及待的圍觀者。不一會兒,從人群裡傳來的驚呼或者嘆息聲中,就可以判斷這包面的主人當下心情如何。

而班級裡,最耀眼的明星變成了班主任的小兒子。他依靠親媽沒收的卡片,一躍成為食物鏈的頂端霸主。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居民樓裡也不時傳出,誰家買了一箱小浣熊,出了30張菜園子張青的慘案。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憑藉帥氣的外表,一張小李廣花榮,成為所有小學生心中的新晉男神。而稀缺的豹子頭林沖,可以換兩張大刀關勝或者四張花和尚魯智深。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除了畫風瀟灑的好漢卡、原著中人氣較高的好漢、以及出卡頻次極低的個別卡片外,梁山僅有的三個女好漢也收割人氣無數。

特別是英姿颯爽的一丈青扈三娘。在看到扈三孃的老公,矮腳虎王英的卡片之後,有多少小學生在黑夜裡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立志長大後要取而代之。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而最神秘的高俅卡還流傳在“我同學的表哥的開超市的二舅開到過”的傳說裡。

隨著集卡的火焰越燒越旺,稀有的小浣熊水滸卡儼然變成了硬通貨。除了小學生間以一定“匯率”兌換不同的卡片外,水滸卡還可以買可樂,換同桌的高級餅乾。

一張九紋龍史進,甚至可以讓同學心甘情願為你寫作業。

零食店老闆開始收購和叫賣各種水滸卡,許多人魂牽夢繞的及時雨宋江被明碼標價30元,擺上了透明玻璃下的貨架。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那段時間,就算語文成績最差的男同學,也能將梁山好漢的外號和座次倒背如流。雖然身邊從來沒有人集齊108條好漢,但是大家依然樂此不疲。


有不少同學冒著被爸媽暴揍的風險,開始鋌而走險。依靠年齡優勢,騙取或者豪奪弟弟妹妹或者鄰居小孩的稀有卡片。

因為水滸卡發行數量巨大,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部分充斥著暴力元素的水滸卡隨之進行了修改。排名33位的拼命三郎石秀、92位的笑面虎朱富、96位催命判官李立三位好漢首當其衝。光看外號就這道這三位都不是什麼善茬。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92位 笑面虎 朱富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96位 催命判官 李立

可以看到,朱富的卡片改版後去掉了身後酒罈伸出的人手。催命判官李立同樣去除了右手拿著的一隻斷手。這大概是最早的和諧案例。

排名106位的白日鼠白勝,因為錯誤印刷,導致有兩個鏡像版本在市面上同時流行。集齊兩個白勝,也變成大家的集卡成就之一。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106位 白日鼠 白勝

水滸卡的價值在2000年達到封頂。慢慢地,一批製作低劣的山寨卡開始流入市場之中,出現在部分小學生手裡。這些卡片但從肉眼上就能明顯分辨,簡筆畫般的人物形象,呆板的構圖以及簡陋的背景。和正版水滸卡系列格格不入。那些真正的集卡者會對這些卡片堅決說不。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正版好漢呼延灼和山寨版

山寨版的呼延灼連標誌性的雙鞭都懶得畫上去,一股喜羊羊風躍然紙上。

可是隨後,統一集團的正版水滸卡在後續製作中也出現了爛尾情況。不少後續批次的卡片無論畫風還是卡片質量,都難以與之前批次卡片類比。跟劣質的山寨卡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

後續批次部分水滸卡▼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2001年,由於公司決策變動和業務調整,統一集團不僅開始加大卡片發行量,還推出瞭如意卡等一系列加速集卡的措施。更多的乾脆面被源源不斷地賣出,更多的卡片在市面上出現。

隨著越來越多的小朋友短時間內集齊了整套水滸卡,似乎一夜之間,水滸卡的價值體系分崩離析。那些心甘情願為了水滸卡扔掉麵餅的小學生,有生以來第一次嚐到了通貨膨脹的苦澀。

緊接著,統一集團又陸續推出了三國卡和足球巨星卡,但是都沒能再激起浪花。可能是因為電子遊戲已經開始普及,也可能是統一集團竭澤而漁,枉顧市場經濟規律的做法傷透了全國小學生的心。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最終,這些水滸卡或被封存在床下,或被遺散在風中。下午放學回家,小朋友們也都長大了。一邊看著《大風車》,一邊滿心期待拆開一包小浣熊的日子終於還是過去了。

這108張卡片,是當年全國小學生手裡的硬通貨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公眾號內回覆“水滸”,送你一套108將

找到黑市,只是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