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如何有效開展分層教學?


數學教師如何有效開展分層教學?

身在學校,如果你只有一個學生,教學會不會很爽?廢話,那簡直就是私人訂製的個性化教學啊!別說只有一個,就算再多上幾個,相信許多教師還是完全勝任的。有次開會,有位領導告訴我們,同一個鎮的一間私立小學開設了兩個初中班,一個班就15個學生。那時,在場的同事無不發出羨慕的驚歎,別人家的月亮為何那麼圓!

身邊的大多數同事,都是手握兩個班,按50人算,總共100個學生左右。要想個性化教學,就難免有點力不從心了。一來時間不允許,每天也就那麼一兩節數學課,加上課餘也沒多少交流的時間;二來空間不允許,一個學期要教的知識點,分散到每節課,任務繁重又緊湊,哪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呢?

個性化教學不好做,有的教師乾脆走向另一個極端:反正我就一套教學方案,你能適應,算咱們投緣;你若不適應,那也沒辦法。其實,我們還有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就是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的概念不難理解,如果把一個學生看作一層,那100個學生就有100層,一個教師當然應付不來;但是如果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類,把100個學生分為幾個層次,這樣一個教師就能兼顧到每個層次的學生。像上面提到的極端,相當於把所有的學生都看作一個層次,的確簡單粗暴,但是分類未必合理,效果很難有保證。

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分層教學呢?無非做好兩件事,一是分層,二是教學。

1、分層

分層的關鍵,是分層的依據。個性化教學的依據,是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獨特個性,而後者讓個性化教學變得複雜有挑戰性。如果要分層教學,我們就需要對學生的個性進行模糊化,或者更直接點,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然後兼顧學生的個性。

對於數學的學習,我們可以從量化和定性兩個維度,來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

量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直觀的指標莫過於數學成績;而在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成績中,最能穩定體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是學生個人的平均成績,我習慣稱為學生數學成績的實力中樞。實力中樞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算術平均,直接求各項成績的平均分;另一種是加權平均,可以根據考試的重要程度和批改的權威程度,為各項成績添加權重,然後求平均。具體的計算方法,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文章《怎樣合理地評估學生的數學成績水平?》(附在文末)。

以滿分120分來算,96分是優秀線,72分是及格線。根據學生的數學成績實力中樞,我們可以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三個核心層次:優秀層、及格層和後進層。有的學生會比較穩定,有的學生波動型會比較大,他們可能會在優秀層和及格層徘徊,可能會在及格層和後進層徘徊。對於這些學生,我們可以為他們設置兩個附加層次:臨優層、臨及層。

一般而言,一個班的三個核心層次會相對均勻,這對教學來說壓力不小。教快了,後進層的學生跟不上;教慢了,優秀層的學生又被耽誤了。有的學校把整個年級的學生分成快班和慢班,這樣對於快班來說,後進層基本消失,教師可以加快教學進度;而對於慢班來說,優秀層也近乎為零,教師可以放慢教學的腳步。我當前教的兩個班就如此,優秀層不到10%,及格層在30%左右,剩下都是後進層。

量化分析能為我們提供直觀的數據,幫助我們對一個班的學生進行一個基礎性的分層,但數據只是冷冰冰的反映學生過去的積累,數據背後的學生,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鮮活對象,因此,量化分析後,我們有必要對各層的學生進行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學生的態度,包括對自己成績的關心程度、以及對學習任務的投入程度;另一個是學生的習慣,包括學習數學的習慣和數學考試的習慣,前者可分為別人講解時的傾聽、自己練習時的思考、以及反饋交流時的調整三個組成部分,後者可分為做題的節奏、解題的格式、以及草稿紙的使用三個組成部分。

定性分析能幫助我們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趨勢有一個大致的判斷。態度積極、習慣優良的學生,儘管過去成績水平不佳,但是未來大概率會有不錯的提升;態度積極、習慣粗糙,或者態度消極、習慣優良的學生,未來的成績可能會持續上下浮動,難有突破;態度消極、習慣粗糙的學生,就算過去成績水平優良,未來也大概率會下滑。這樣,我們就能夠在基礎的分層之上,對學生有進一步的側重點,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2、教學

分層之後,接下來,就是推動我們的教學進度。

我有過一段手忙腳亂的經歷:在某節課上,我噼裡啪啦地把知識點講完,做練習的時候,發現一半的學生在對著題目發呆,不知道從何下手,回到辦公室吐槽時,同事告訴我:“你覺得簡單的知識,學生可能覺得不簡單,講慢一點就好了。”我聽從了這個建議,在下一節課中,幾乎手把手地講解每個細節,結果發現有一半的學生在打哈欠,覺得很無聊,我於是陷入了迷茫。

後來我發現,自己這樣做是犯了兩個錯誤:一個錯誤是企圖一次性教會每一個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生的學習需要一個過程,而且不同學生要花的時間不一樣;另一個錯誤是按照自己預想的速度來推進教學進度,只知道自己教多快,沒有意識到學生能學多快。

那怎麼合理推動教學進度呢?設計粗調和精調的方法。

學習生物時,用過光學顯微鏡的人,可能還會記得在顯微鏡上有兩個旋鈕,第一個是粗調,讓你大致看到圖像,第二個是精調,讓你看清圖像。如果只用粗調,可能圖像沒法看清;如果只用精調,觀察一個圖像的時間可能會長得不得了。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實現粗調。

教學的空間,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進度。數學的學習,歸根到底是數學知識點的學習。而學生在學習每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都需要經歷五個核心階段,分別是明確問題、獲取思路、形成新知、鞏固新知和新知遷移。對這五個階段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文章《數學教師如何提高備課的效率?》(附在文末)

五個核心階段中,明確問題、獲取思路和形成新知是理解一個新知識點的完整過程,最好集中課堂這樣的大塊時間一次完成;而鞏固新知和新知遷移,可以佈置一兩節習題課,然後分散在各種教學的碎片時間,比如課前小測、作業和培輔。因此,學生在一個知識點的學習中,有三個重要的節點,就是知識點的形成、鞏固和遷移。

教學的時間,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速度。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速度也不一樣。另外,在大多數的教學常規時間,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班的學生,因此,在推動教學進度時,我們需要有所取捨。在優秀層佔大多數的快班,優先考慮優生的學習速度會更加明智。我目前所教的班級中,優秀層和及格層合起來只是接近一半,於是我選擇優先考慮及格層學生的學習速度。這意味著,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如果發現及格層的學生基本跟得上,我就繼續向前推進,至於未能跟上的少數及格層和後進層學生,我會把它們納入到精調的範圍。

如何知道學生是否跟得上呢?利用課堂練習、課前小測、作業和培輔,觀察學生的解題正確率和解題速度。如果學生能做對,而且速度還不錯,顯然表明他跟得上;如果學生能做對,但做不快,說明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如果做不對,那不管快不快,都說明學生還沒理解。

在粗調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兩種學生,一種是能領先教學進度的,另一種是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因此,我們有必要進行精調。精調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幫助領先的學生繼續向前走,二是是幫助沒跟上的學生努力跟上。

對於能領先教學進度的學生,精調的思路,就是幫助他們用好多出來的時間。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培養超前學習的習慣。

不要以為優生天生就能主動給自己找事做。我就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任務佈置下去,有幾個優生很快做完,然後就發呆,要麼就相互聊天;過了不久,他們感覺沒必要做那麼快,解題速度反而降下來了。後來我就把他們召集到一塊,建議他們珍惜自己的解題速度,提前完成佈置的任務後,自己尋找更有挑戰性的題目來做。一開始,這幾個優生還是犯“老毛病”,因此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會在課堂上反覆提醒他們這樣超前學習。漸漸地,習慣就形成了。記得有一次,學校突擊檢查全年級優生完成配套練習的情況,結果做的最多的,是我班的一個女生,她就是這麼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

對於沒跟上教學進度的學生,精調的思路,就是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方法。我的選擇,是幫助他們樹立積累的意識。

這樣的學生多數在後進層,個別在及格層。他們之所以沒跟上,有可能是理解東西比較慢,也有可能是過去的基礎沒打好。無論如何,沒跟上的現實,會持續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有不少後進生到了臨近中考的一個月,就開始上課睡覺,啥都不幹,就是一種自我放棄的表現。因此他們首先需要的,是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方法很多,但基本思路就一條,就是積累。有的教師提出“兵教兵”的思路,讓優秀層和及格層的學生去輔導後進層的學生。我也做過不少的嘗試,發現存在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後進生變成了“伸手黨”,任務一來,放著不動,坐等別人來教;另一個問題是輔導的效果不穩定,也不好反饋,許多時候,輔導的結果,只是後進生記住了某些題目的答案,具體的思路根本不理解。這也不能怪優秀層和及格層的學生,因為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也沒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很難引導後進生思考。

積累的基本方式,就是明確問題,然後尋找答案。大多數後進生一拿到題目,就認定自己不會,問他們哪裡不會,他們也答不上來,因為題目壓根沒看。我的做法,就是要求他們逐字閱讀題目,劃出不懂的部分,即使整道題都劃滿也沒關係。劃完以後,自己查閱課本和筆記,尋找相關的解答和習題,找到之後,自己進行對比,弄懂其中的思路。如果弄不懂,才去問同學或老師。

有人可能會說:“他們要是願意做這些,還叫後進生嗎?!”為此,我們可以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幫助後進生把學習想明白。成績落後已經是事實,要想一夜翻身也不大可能,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足當下,踏踏實實地積累,這樣堅持到最後,儘管有可能還是不及格,但是超越其他後進生會是大概率的事情。現狀反映過去,積累方能改變未來。我去年教過的一個學生,平時就二三十分的水平,但中考得了70分,打敗了不少平時比他好的同學,靠的就是不斷地積累。結合真實案例來講道理,後進生會更容易接受。

第二件事是為後進生搭建習慣培養的“腳手架”。一方面,藉助啟發式提問,引導後進生思考下一步行動。比如課堂上剛講完一道例題,佈置練習後,有的後進生面對題目發呆,一問就說不會,這時我會問他:“題目的哪一個部分沒看明白?對比一下黑板上的例題,它們之間什麼地方是類似的?”引導以後,有時後進生還是可以寫出一點解題過程,這也算是進步。

另一方面,佈置一些小任務,“強迫”後進生在解決問題中積累知識點。比如可以打印一些小紙片,每張紙片上就兩三道基礎題,接著分發給後進生,限定時間完成上交。因為題量少,我們批改也不難。有的人擔心後進生會不會作弊,要解決也很簡單,隨便指定一道題,讓後進生當場講解思路就行,能講出來,說明過關,講不出來,你就可以看著辦。

粗調和精調的方法設計好,下一步就是維持正常的運行。一開始要做的事情不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的教學就可以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學生的數學水平,也會隨著持續的積累慢慢地提高。

有的教師覺得:“教學哪有那麼複雜?成績說到底,還不是靠自己一個一個去抓!”他們會熱衷於在課後留住學生,讓學生做更多的任務。記得剛出來工作時,我也覺得自己應該像這樣“勤奮”一點,後來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

教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靠體力教學,你想獲得更多,就得投入更多的體力,但是最終只能得到線性的增長;另一種是靠體系教學,你要做的,只需要對自己的體系不斷地迭代升級,而最終得到的,是指數性的增長。目前我更傾向的是後者,你呢?

我是藍色winds,一個初中數學教師,專注於數學教學、家庭教育和個人成長的方法論。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