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戴威也算是近兩年的風雲人物了,初創了OFO,並把自行車規模做到行業內最大,不說結果,過程一定是激情昂揚的。

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2014年OFO在北京大學創立,戴威和他的4位合夥人開始為這份事業奔走。創立之初在北京大學進行試點,幾個月的時間,就獲得了2000多輛自行車,由此,戴威的項目正式試點成功。試點成功後就需要開始向北京市及其他一二線城市推廣,沒有資金就顯得舉步維艱了。戴威在2015年完成了首輪融資,而項目也正式在開始推廣。

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OFO模式成功後,摩拜單車等二十多款單車軟件也在2016年相繼冒出,開始了市場份額爭奪戰。2016年OFO完成了6輪融資,金額達高達十多億。而此時OFO的局面就有些尷尬了,大量企業的湧入,瘋狂的燒錢,誰也不知道誰能撐到最後,只能不斷的投錢進去。

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這場戰爭中,各有手段,OFO的策略是加大數量,摩拜以高品質及使用方便也是獲得了忠實的粉絲,而後加入的商家則找準了切入點,以新車好騎和與支付寶或者微信合作的方式也是迅速的搶佔了市場,這裡面就有後來居上的哈嘍和青桔。

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事情是,這場戰爭打到最後,竟然沒有贏家。小黃車以欠款幾十億,無法償還用戶的保證金上了熱搜,摩拜被美團以37億美元收購。是什麼造成了這一局面?

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企業共同的問題:

1,質量不過關,磨損率非常高,而維護成本太大。

2,用戶素質低,經常有單車丟失、惡意損毀事件發生。

3,過度縱容用戶惡習,亂停亂放,使用率大大降低。

這些問題不處理,便無法找到出路。我們都知道終有一天,會有一個人走出來,而這些問題也終將會被解決。

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相比摩拜的結局,OFO顯得就太悽慘了一些,這和OFO的領導層及戴威有著密不可分的原因。戴威是一個非常講究情懷的人,當OFO被爆出內部貪腐嚴重時,戴威沒有及時的整頓,公司內部甚至沒有一個合理的監察機構。公司內部出現問題時,戴威喜歡的是把大家聚在一起,一起吃一頓,喝點酒,大家聊一下。對,大家都高興,也認可戴威這個人,然而這對問題卻是沒有一點實際作用的。

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當OFO維繫艱難時,作為投資人的滴滴想與戴威談一下,戴威大怒後將投資人代表攆出了辦公室。雖然滴滴擁有OFO絕大部分股權,但決策權依然在戴威手上。一直到OFO無法維繫之時,戴威依然想的是帶著這個項目獨立出去。不得不說,在這件事上,戴威仍然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創業者。多次拒絕的融資收購,以至於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資金鍊斷裂之際,多次拒絕融資,OFO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滴滴在看不到任何希望之時,上線了青桔。當然,青桔單車是否就是那個殺出重圍之人,還有待時間去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